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医院王际泉大夫根据东莨菪硷的药理作用,试用东莨菪硷作为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收到了一些效果。文中介绍了3例急性心肌梗塞,其中2例为后壁心肌梗塞患者,均用东莨菪硷治疗而获愈。2例急性后壁心肌梗塞患者,均有心前区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心音纯弱、低血压等症状和体征。经用东莨菪硷0.3毫克一次或0.6毫克分二次静脉滴入,10~15分钟后,患者停止出汗,面色转红,心搏较  相似文献   

2.
<正> 患女,45岁,以胸闷,心前区痛8月加重10d 之主诉于1990年6月24日入院。1989年11月15日患者突感胸闷,心前区剧痛向背部放散,以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在当地医院治疗,出院后仍感活动后胸闷,胸部隐痛,10d 来症状明显加重并感腹胀,恶心,呕吐,尿少,面部肿胀,以急性前侧壁心肌梗塞而收住院。既往体健,无冠心病史。入院查体:T37℃,P100次/min,BP11.7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 37岁病案号412270 1989年1月在快速行走时突然胸闷、心前区紧缩感伴四肢乏力、大汗淋漓,当地医院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用尿激酶静点治疗后病情好转。同年5月在行走时再次出现心前区剧痛、大汗、恶心、呕吐,当地医院心电图示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塞,用尿激酶静点治疗后病情好转。患者两次心肌梗塞前、后均无心绞痛发作史。因怀疑室壁瘤于1990年5月24日转入我院。入院后心电图示I、aVL、V_(1~5)导联有病理性Q波,T波倒置,V_(1~4)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符合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塞;心电标测示前胸部大面积Q图复盖并有相应的负T图伴行,符合广泛前壁心肌梗塞;超声  相似文献   

4.
抗肿瘤药物长春硷类有两种:长春新硷(Vincristine,VCR)及长春花硷(Vinblastine,VLB),均为临床上常用的抗细胞有丝分裂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曾遇到过两例重度毒性反应,现报道如下。 例1,女性,39岁。于1981年6月因左乳导管浸润癌伴同侧锁骨上及腋淋巴结转移,接受扩大根治术后进行化疗。入本科时,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未发现局部复发与全身转移,实验室检查均属正常。原拟采用VLB10 mg/d,持续静脉点滴12h×5d,因患者不能配合,改用原剂量静脉推注,共5天。用药后当天和次日均出现轻度毒性症状(指、趾发麻,流感样症状及恶心),遂停药对症处理,两天后症状消失。第5、6、7天继续VLB治疗,于第7天用总量50mg后停药。在完成VLB全量后翌日,患者诉全身酸痛,腰部关节剧痛(血尿酸4.9mg/dl),对症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第3天又诉腹部剧痛,水泻,大便常规(-)。止泻后,出现腹胀并逐日加重,恶心、呕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3岁。因突发心前区疼痛1 h于2009年8月7日18:30入院。患者入院前1 h突发心前区、胸骨后剧痛,伴出汗,症状持续不缓解,门诊急诊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由轮椅刚推至病房门口,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  相似文献   

6.
心前区疼痛     
一、诊断和鉴别诊断:本例临床特点:①中年患者,突然发病,心前区剧痛,含化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②听到心包摩擦音;③心电图 S—TV_(3-5)抬高,弓背向下,T 波直立.根据以上临床特点,须考虑以下几种疾病: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系中年男性,突然心前区剧痛,含化硝酸甘油无效,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心电图 S—TV_(3-5)抬高等,故急性心肌梗塞应首先考虑.但从心电图衍变过程来看,虽有 S—T 段抬高,但弓背向下,不是心肌梗塞早期与 T 波融合形成的“单向曲线”,同时T 波始终直立,不符合急性心肌梗塞 T 波衍变的过程,无病理性 Q 波出现,因此,不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表现.部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出现心包摩擦音,但多在病后第2~5天出现.而本例病人入院时即已出现,心电图检查无心肌梗塞图形,血清谷草转氨酶正常,故可排除急性心肌梗塞.2、急性胸膜炎:心前区疼痛和听到摩擦音应  相似文献   

7.
<正>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比较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介绍如下。 [病例]患者宋某,女、70岁、家务,因煤烟中毒后头晕、恶心、心前区疼痛3天于1986年12月6日急诊入院。入院前3天煤烟中毒后出现头晕、大汗、恶心但未吐。约一小时后心前区剧痛并放射至后背,一个多小时后逐渐自然减轻。去卫生院就诊,发现心电图呈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而转入我院。入院时血压16.0/9.3kPa(120/70mmHg),脉搏84次/min,意识清楚,自动体位。双肺可闻及散在水泡音。心界正  相似文献   

8.
肾结核并发高血压心肌梗塞1例兴隆矿务局职工医院赵淑云,任建平关键词肾结核,高血压,心肌梗塞患者男,46岁,因心前区短阵剧痛3小时,伴气短、胸闷、不能平卧,于1986年3月31日以心肌梗塞(AMI)入院。无发热、无咳嗽、无抽搐、无昏迷,大小便正常。既往...  相似文献   

9.
我院最近收治青年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1例,现报告如下。男性,25岁,未婚,在劳动时突感心前区剧痛,呈压榨性,向左肩放散,伴有轻度胸闷心慌气短恶心呕吐3次。当地医院曾按胃肠炎对症处理无效。心前区疼痛逐渐加重,3天后来我院。既往健康查体: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塞并发肠炎虽不多见,但对老年体虚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威胁很大。本文一例出现重度腹泻,用消炎止泻剂均未奏效,改用人参汤迅速治愈。将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77岁。于1989年1月11日因高血压病入院,诊断:肺感染。次日病人呼吸困难,主诉:左季肋部疼痛,继之出现心难受,心前区剧痛。经心电图及酶系检查,诊断为急性下壁及广泛前壁心肌梗塞。立即监护治疗。一周后病情好转,但却出现腹泻、水样便、无脓血,最初10~15次/日,  相似文献   

11.
杨××,男,40岁,1977年8月21日入院. 该患于入院前三天因公来沈,在火车上自觉心前区不适.两天前,开始心前区持续性剧痛,向左肩、小指及牙齿放散.经急诊入院. 查体:急性病容,轻度紫绀.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偶闻早搏,心音低钝,无杂音.血压90/60mmHg,白细胞14,200,血沉20~40mm.谷草转氨酶50u,K13.2 mg%,Na315mg%,凝血时间(试管法)12'(对照12'),凝血酶原时间(奎克氏法)11″(对照12″).心电图:急性前壁间隔心肌梗塞,偶有室早.  相似文献   

12.
病历摘要例1:阳××,男性,59岁。因突然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大汗淋漓1小时,于1973年6月10日9时20分入院。当时患者面色苍白,血压90/60毫米汞柱,心率48次/分,心电图呈窦性心动过缓,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后外侧壁心肌梗塞。立即分次注射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痉挛致下壁心肌梗塞合并短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廖伟,徐冬英(附院内科赣州341000)患者男性38岁,因吃早餐时突然感心前区持续性剧痛,伴大汗,约30min后查心电图示: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性逸搏心律、Ⅱ、Ⅲ、avF导联呈qR型,ST段抬高1.5...  相似文献   

14.
<正> 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以急性心肌梗塞为起病特点者极少见,现报告一例。病历摘要男患,38岁。住院号:75013。因头晕、乏力,发作性心前区剧痛一个月于1988年9月8日入院。半年来,患者头晕、乏力,近两个月内皮肤间断出现出血点,一个月前劳累后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呈压榨性。发作时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偶发室性早搏,血象示:RBC2.5×10~(12),Hb44,WBC2.8×10~9。此后反复发作心前区剧  相似文献   

15.
“拮新康”的逆转耐药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采用中药制剂“拮新康”对28例白血病、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长春新硷知拮新康组较长春新硷单药组细胞毒性明显增强(P<0.01),其中10例为难治与复发白血病,对长春新硷己耐药,但加拮新康后细胞毒作用仍增强(P<0.01)。以上研究表明拮新康能逆转长春新硷的耐药,增强长春新硷的抗肿瘤细胞作用,同时拮新康本身也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采用拮新康治疗难治与复发白血病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体外培养的人体白血病细胞株K562/VCR对长春新硷具有抗药性。其母细胞系K562无抗长春新硷的作用,并可由某些化疗药物诱导向红系统分化。作者选择了能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几种化疗药物,并对其诱导K562/UCR细胞红系分化的作用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春新硷(10~(-10)~10~(-7)M)对K562/VCR细胞无分化诱导作用;放线菌素D、阿霉素和阿糖胞苷也无诱导作用;但经冠状动脉扩张剂异搏定处理后,K562/VCR细胞对上述药物诱导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 ,治疗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常规治疗仍以强的松、长春新硷、丙种球蛋白等药物为主。我院自 1995年 8月~ 1999年 11月共收治ITP患者 31例 ,我们辅以西安长城制药厂生产的河山胸腺肽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1例全部为住院病人。男 9例 ,女 2 2例 ,年龄5~ 71岁。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三组 ,长春新硷组 5例 ;长春新硷 激素组 14例 ;胸腺肽 长春新硷 激素组 12例。临床有皮肤与粘膜出血倾向 ,血小板低于 10 0× 10 9/L。全部病例符合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2 治疗方法 :长春新…  相似文献   

18.
作者等对38例男性晚期、但病情稳定的慢性肺部疾患患者(平均年龄为62岁),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monitoring)检查方法,了解静脉注射治疗剂量氨茶硷对心律的影响,并观察血清茶硷浓度与心室功能改变的关系。血清茶硷浓度为7.4~18.6mg/L。注射氨茶硷后,肺功能及血气检查比注射前有明显进步。38例中,只有3例(8%)出现新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注射氨茶硷前仅有少数室性期外收缩的21例患者中(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5次室性期外收缩/小时),16例(76%)注射氨茶硷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1例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用超声诊断并发心室壁瘤及巨大血栓,后经溶栓,血栓完全消失。 患者,男,37岁,劳力性心绞痛4年,1990年12月8日心前区剧痛,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并频发室早,12月30日始上腹隐痛,渐加重转为全腹剧痛,伴黑便,诊断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手术切除肠管1.2米。1991年1月14日转来我院,体检:神清,平卧,Bp 12/8 kPa。心向左扩大,心率80次/分,早搏15次/分,无杂音,肺清,腹软,肝脾未及,下肢不肿。UCG:左房左室扩大,室间隔及前壁运动明显减  相似文献   

20.
我院在没有心脏监护及心脏除颤起搏等设备条件下,成功地抢救了一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继发心跳呼吸停止11分钟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患者男,41岁,因心前区剧痛、胸闷气短、大汗淋漓12小时后,于次晨以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多源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速,完右入院。立即抢救,在心电图机监测下给予吸氧。扩冠、极化液、能量合剂、丹参等药物治疗。选用利多卡因100~150mg/次静推,每5—10分钟一次,转复心律,未见成功。次日上午病情恶化,出现心源性休克,当即应用多巴胺、阿拉明等纠正休克,患者突然于16时50分全身抽搐、面色死灰、双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