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智明  陈鹏  杨君 《安徽医学》2014,(12):1728-173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胆管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把握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在满足一期缝合的条件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引流疗效优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分院外一科实施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53例,不置T管引流.结果手术成功53例(100%),手术时间100~180 min,术后住院时间6~12 d,发生胆漏4例(7.5%),经腹腔引流治愈,所有病例随访2~14个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及残余结石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更加微创、康复更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顾明安 《吉林医学》2012,33(28):6151-6151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术一期缝合的方法、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47例,取尽结石,经胆道镜检查证实胆管无异常后一期缝合。结果:本组术后住院时间6~12 d,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选择性一期缝合胆管已完全可行,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各种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胆管结石患者100例,根据其术后行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分别设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优越性、指征及技术要点。方法对354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手术成功,并发胆漏13例(3.67%),11例少许胆漏,引流2~3d愈合,2例放置鼻胆管引流后愈合。随访3个月至1年,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结论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应掌握操作技巧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李强  陈兆永  丁贤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2):1422-142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和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搜集2006年3月-2009年3月间我院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16例,总结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成功16例(100%),手术时间60~150min,住院时间7~20d,发生胆漏1例(6.2%)经腹腔引流治愈,残余结石1例(6.2%)经术后十二指肠镜取石治愈。14例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临床适应证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56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或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其中21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35例放置T管引流。手术时间902012年12月56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或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其中21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35例放置T管引流。手术时间90200 min,住院时间6200 min,住院时间613 d。术后1例胆漏,经腹腔冲洗治愈,术后随访613 d。术后1例胆漏,经腹腔冲洗治愈,术后随访612个月,无胆管狭窄、胆管残余结石发生,效果满意。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和一期缝合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胆总管结石择期行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143例的临床资料(胆总管一期吻合组),并与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普通对照组200例)作一对比研究,对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术后11例腹腔引流液含胆汁,10例未予特殊处理,1例行2次手术引流后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残余结石,平均术后住院8.71 d。结论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管有其可行性,但必须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精细的手术操作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胆总管结石施行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一些细节问题。方法:通过对291例胆总管探查(免T管一期缝合)手术及术后随访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91例患者全部完成手术,术后腹腔胆漏11例,胆管造影发现27例胆总管一期缝合处胆管狭窄,患者无自觉症状,酶学指标无异常,未予处理。术后乳头梗阻性黄疸3例,经内镜治愈。术后远期结石再发17例。其他术后并发症经非手术综合治疗治愈。其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常规T管引流。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其指证掌握、围手术期治疗、手术操作、缝线选择等小细节上,仍有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6例,将其按照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时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3例,采取T管引流方式)和观察组(23例,采取一期缝合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治疗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3~6个月,发现观察组患者胆道无狭窄、胆总管结石无复发,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占4.35%,而对照组占26.08%,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时选择一期缝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与T管引流相比,突出了一期缝合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治疗效果好、无复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患者(肝外胆管结石),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24日至2017年8月24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24例,分别在术后采取一期缝合(对照组)以及T管引流(观察组)进行处理。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拔管时间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后补液量、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67%与40.00%,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实施一期缝合,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且不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无支架一期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11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5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无支架一期缝合术,65例(对照组)行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外引流胆管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无支架胆总管一期缝合组较置T管胆总管缝合组,在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上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无支架一期缝合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4月我院2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行T管引流或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40min。并发胆漏2例,局限性包裹性胆汁性腹膜炎1例。术后无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16d,随访3~23个月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患者(肝外胆管结石),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24日至2017年8月24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24例,分别在术后采取一期缝合(对照组)以及T管引流(观察组)进行处理。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拔管时间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后补液量、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67%与40.00%,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实施一期缝合,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且不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设备及纤维胆道镜为6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不置T管引流,一期缝合胆总管。结果 68例患者中66例成功手术,2例因胆管壁明显炎症水肿改行T管引流术;6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8 min,术中平均出血151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19h,术后平均住院6d;均无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的优势,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及掌握操作技巧,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48-55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T管引流和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其适应证的差异,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方法:9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结合T管引流组(T管引流组,52例)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结合胆总管一期缝合组(一期缝合组,45例);评价两组手术时间、一期手术治愈率、残石率、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9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两组残石率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管引流组和一期缝合组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精细手术操作的前提下,一期缝合组更加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5年8月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62例,其中一期胆总管缝合30例为缝合组与T管引流32例为引流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缝合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胆汁漏、胆管狭窄、胆管残余结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下,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向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室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109例患者,其中使用免打结倒刺线与普通缝线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比较患者手术时间、胆道缝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传统缝线68例,单向倒刺缝线41例.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普通缝线组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为术后有少量胆漏,经腹腔引流管充分引流后治愈.倒刺线组无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P=0.603)、术中出血量(P=0.069),术后住院时间(P=0.0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胆管切口缝合时间(P=0.015);手术时间(P=0.023),倒刺线组均低于传统缝线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向倒刺缝线用于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是可行的,可以降低腹腔镜下缝合难度,缩短缝合及手术时间,缩短学习曲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都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对照组采用T管引流,治疗组采用一期缝合.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不过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治疗组的胆漏、出血、胆管炎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结合一期缝合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方法:68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观察统计各项指标。结果:68例全部治愈。无胆漏、腹腔出血、结石残留、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内镜及腔镜微创技术,把握好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适应证,该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