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频谱水对大鼠血浆白介素1、6的白细胞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频谱水对大鼠白介素 1、6(IL 1、IL 6)和白细胞行为的影响。方法 :静脉内注入内毒素造成炎症刺激模型 ,用生化方法检测血浆IL 1、IL 6的含量 ,用活体方法观察白细胞粘附、游出行为。结果 :实验组大鼠饮用频谱水 30、60天后 ,血浆IL 1、IL 6的含量比对照组高 ,白细胞粘附、游出的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对照组大鼠白细胞粘附、游出的数量较实验组明显增多 ,而血浆中IL 1、IL 6的含量比实验组低。结论 :频谱水能够提高血浆IL 1、IL 6的含量 ,显著减轻白细胞粘附及游出。  相似文献   

2.
怡开对白细胞粘附和血液流变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深入探讨怡开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活体肠系膜微循环观察、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性测定方法。结果 :对照组用内毒素后明显引起静脉内白细胞粘附、游出和血小板聚集 ,血流减慢 ,内皮水肿、内皮细胞间间隙增大、血管内皮损伤、出血等对血管内皮有明显的损伤作用。用PK预防的大鼠明显减轻内毒素引起的白细胞粘附、游出和血小板聚集 ,未见血管内皮水肿和血栓形成 ,出血比对照组轻。结论 :用PK预防的大鼠能明显减轻白细胞粘附、游出和血小板聚集等 ,减轻血管内皮水肿和血栓形成 ,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后淋巴液对正常大鼠的影响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产生的机理。方法 :从模型大鼠乳糜池内引流肠道淋巴液注入健康大鼠内 ,检测健康大鼠肠道淋巴液内白介素 8(IL 8)、肿瘤坏死因子 (TNFa)的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后淋巴液IL 8浓度比正常组 ,也比血浆IL 8高 ,注射缺血再灌后淋巴液后 3h、5h ,实验组血浆IL 8比注射前低 ,与对照组相近。缺血再灌后淋巴液TNFa浓度比血浆高 ,注射缺血再灌淋巴液后 3h血浆TNFa浓度较对照组高。结论 :缺血再灌后淋巴液内IL 8和TNFa较血浆高 ,注射缺血再灌后淋巴液的大鼠血浆TNFa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L-8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0-8(interleukin-8,IL-8)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大脑中动脉(MCA)先行闭塞2小时,然后进行再灌注不同的时间,应用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IL-8浓度,结果:缺血2小时再灌注1小时脑组织IL-8含量较低(P<0.05),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至22小时达高峰,随后又降低;血清中IL-8含量于再灌注1小时是高,随后缓慢下降,再灌注46小时降至对照组水平;空白组,假手术组脑组织内IL-8含量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IL-8具有双重作用,既参与脑组织的正常代谢及生理功能,又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活体微循环观察内毒素引起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内白细胞、血小板与内皮的粘附行为和血管内皮损伤的变化及复方丹参液预防白细胞、血小板粘附和对血管内皮损伤保护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雌雄均用。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复方丹参液组 ,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以常规方式喂养 ,不给任何药物。对照组以常规方式喂养外 ,每天以饮用水灌胃 ,2次/d ,以便与给药组有同样的刺激。复方丹参液大剂量组 ,每天用复方丹参液0.5g/2ml/次灌胃 ,2次/d ,约为日成人量的1/10。复方丹参液给药组、对照组由尾静脉注入1mg/Kg体重内毒素 ,2h后用20 %乌拉坦 ,按1ml/100g腹腔注射麻醉 ,正常组不给内素素。采用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观察方法 ,观察红细胞聚集性 ,白细胞、血小板粘附。血栓形成的模型采用光化学反应原理 ,在血管内注入光敏剂 ,在强光照射下直接观察血小板粘附及血栓形成的过程 ,记录血栓出现的时间、血栓大小等。结果①正常微循环 :A、V、C为线流 ,无红细胞聚集及粘附 ,动、静脉壁薄 ,细胞间连接紧密 ,未见内皮水肿 ,内皮内外侧未见细胞粘附和游出。②内毒素引起细胞粘附和内皮的损伤 :大鼠静脉内注入内毒素后 ,血流稍有减慢 ,30min后细静脉血管内有明显白细胞粘附。部分集合毛细血管细静脉血  相似文献   

6.
频谱水对大鼠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频谱水改善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性的作用 ,进一步了解频谱水改善微循环、减轻红细胞聚集作用机理。方法 :大鼠饮用频谱水 30天~ 6 0天 ,由尾静脉注入内毒素造成微循环障碍模型 ,由心脏取血 ,分别进行细胞电泳和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性的测定。结果 :饮用频谱水 30天~ 6 0天的大鼠血液粘度均比对照组低 ,红细胞电泳速度比对照组快 ,显示红细胞的表面电荷比对照组多 ,不易使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变形性无明显差别。结论 :饮用经调剂后的频谱水有改善血液粘度的作用 ,能提高红细胞电泳速度 ,有利于血液的流动  相似文献   

7.
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肾方药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探讨脾虚证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脏腑相关的意义。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 ,随机分为 :正常对照组 ,脾虚模型组 ,健脾补肾方高、低剂量组 ,通过大黄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 ,并用健脾补肾方药进行防治。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观察各组动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水平的变化。结果 :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清TNF、IL - 6、IL - 2含量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而健脾补肾方药能明显升高TNF、IL - 6、IL - 2含量 ,使体重增加 ,脾脏和胸腺组织的重量增加。结论 :脾虚证的发生与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系统的失衡有关 ,而健脾补肾中药对实验性脾虚证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脾肾相关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白塞病患者血清IL-1β、IL-2与TNFα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白塞病患者血清中IL - 1β、IL - 2、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用RIA检测了 16例完全型、31例不完全型白塞病患者和 34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 - 1β、IL - 2与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完全型和不完全型白塞病患者血清IL - 1β、IL - 2与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 :白塞病患者血清中过高的IL - 1β、IL - 2、TNFα与其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果糖饮食对Wistar大鼠外周血白细胞iNOSmRNA与ec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饮用12 %的果糖水造型。于实验前、实验过程中1-6个月每月断尾取血,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iNOSmRNA)与内皮源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 (ecNOSmRNA)表达;观察实验前、造型1、2、3及 6个月时的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变化。结果:1个月后,血糖与实验前无显著差异;血浆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并持续维持在高水平上;外周血白细胞ecNOSmRNA表达增强。 2个月后血糖高于对照组 (P <0.05);外周血白细胞出现iNOSmRNA表达。 3及 6个月,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iNOSmRNA与ecNOSmR NA持续保持高表达状态。结论:高果糖饮食两个月,可引起Wistar大鼠产生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首先ecNOSmRNA表达增强,可能延缓胰岛素抵抗的形成。继之,iNOSmRNA表达增强,可能促进胰岛素抵抗形成.  相似文献   

10.
雄激素对大鼠心内神经节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成年雄性大鼠、睾丸切除大鼠、睾丸切除后睾酮替代大鼠等的白细胞介素 -6(IL-6)在心内神经节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显示 :各组大鼠心内神经节均存在 IL-6阳性神经元 ,但睾丸切除组大鼠心内神经节 IL-6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心房后壁心内神经节存在 IL -6,且受雄激素影响 ,提示睾酮可能影响心内神经节 IL -6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1I型受体(IL—1RI)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致痫大鼠行为改变与脑内IL—1RI表达变化。结果发现,侧脑室注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后再注射阈下剂量谷氨酸钠,可导致动物痫样发作,其大脑皮质及海马锥体细胞层IL—1RI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免疫反应增强;如先注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再注射IL—1β和阈下剂量谷氨酸钠,则动物无痫样发作,且大脑皮质及海马锥体细胞层IL—1RI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较注射IL—1β和阈下剂量谷氨酸钠组减少,免疫反应着色减弱。结果提示,IL—1β有明显促进谷氨酸钠致痫的作用,IL—1RI可能参与致病过程,IL—1ra具有抗痫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反应靶细胞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对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 1(STAT1)的激活。方法 :利用抗STAT1和抗酪氨酸磷酸化STAT1的抗体 ,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IL 6可促进 7TD1和TF1细胞生长 ,但在这两种细胞中对STAT1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没有明显影响。M 1、R2和U937细胞在IL 6诱导下生长停止并向巨噬细胞方向分化 ,而IL 6在这 3种细胞中均可激活STAT1,且激活效应有剂量与时间依赖性。结论 :STAT1的活化可能与抑制效应有关。我们的数据有助于解释为什么IL 6在不同效应靶细胞中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TNF-α,IL-1β,IL-6,IL-8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介素 - 1β(IL - 1β)、白介素 - 6 (IL - 6 )、白介素 - 8(IL - 8)含量进行分析 ,以探讨它们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正常对照组 36例 ,稳定型心绞痛组 32例 ,心肌梗塞组 39例 ,采用化学发光酶分析法检测其血清TNF -α、IL - 1β、IL - 6、IL - 8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冠心病患者中TNF -α、IL - 1β、IL - 6、IL - 8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尤以心肌梗塞组升高明显 ,其差别有显著临床意义。心绞痛组TNF -α(p <0 0 5 ) ,IL - 6 (p <0 0 1) ,IL - 8(p <0 0 5 )。心肌梗塞组TNF -α(p<0 0 1) ,IL - 1β(p<0 0 5 ) ,IL - 6 (p <0 0 0 1) ,IL - 8(p <0 0 0 1)。 结论 :TNF -α、IL - 1β、IL - 6、IL- 8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这些细胞因子可通过相互诱导、相互协同共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IL-6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IL - 6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生化速率法检测 90例老年男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 6 )、骨钙素(BGP)、睾酮 (T)、血清碱性磷酸酶 (SALP)、血清钙 (Ca)的水平 ,同时与青中年和老年健康人比较。结果 :发现老年男性患者骨吸收指标IL - 6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增高 ,与不同年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骨形成指标BGP、BALP、T表达则不同程度降低 ,均与青中年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P <0 .0 1)。结论 :IL - 6及其它骨代谢生化指标代谢异常 ,是导致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吸收增加而骨形成减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IL-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测定 1 6 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 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血清TNF -α、IL - 6的含量。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 -α、IL - 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压未控制组血清TNF -α、IL - 6含量明显高于血压控制组。结论 :血清TNF -α、IL - 6的异常升高是老年高血压发病的病理因素之一 ;高水平的TNF-α、IL - 6可能是影响血压控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 (CNP) ,包裹小鼠白细胞介素 2基因 (mIL 2 )真核表达质粒 (VRMIL 2 ) ,肌注接种 2 1d昆明小鼠 ,观察mIL 2基因体内表达及其对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 :CNP包裹VRMIL 2注射小鼠血液中IgG、IgM和IgA不同程度地增多 ,均显著高于CNP包裹空白质粒组 (P <0 .0 5 ) ;其血清中IL 2、IL 4和IL 6的含量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外周血液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免疫后 35d以大肠杆菌口服攻毒实验小鼠 ,检测发现 :CNP包裹VRMIL 2组小鼠的上述免疫指标除中性粒细胞外均显著多于对照小鼠 ,VRMIL 2接种小鼠均健康存活 ,而对照小鼠均发病 ;尽管CNP包裹VRMIL 2接种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指标与未包裹VRMIL 2免疫鼠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剂量仅为后者的 1/ 5。这些结果表明 :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裹VRMIL 2可显著提高外源IL 2基因体内表达水平 ,明显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的效应 ,增强对大肠杆菌的抗病力 ,提示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裹IL 2基因可明显增强动物的体液和细胞免疫 ,可作为有效的抗感染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7.
睾丸局部感染时Sertoli细胞IL-1、IL-6 mR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大鼠Sertoli细胞在抗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icum,UU)和致病性大肠杆务直接注入大肠膀胱模拟上行性感染的途径,分别在1,2和3周处死大鼠,从大鼠睾丸组织分离获得高纯度的Sertoli细胞,然后抽提总RNA,用RT-PCR方法比较正常组与UU感染组,致病性大肠杆菌组之间IL-1,IL-6 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UU感染后,其IL-1 mRNA在1,2周时升高,3周时下降,IL-6在1,2周时下降,3周时升高;而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后,其IL-1 mRNA在1,2周时均升高,3周下降;IL-6在1周时升高,2周时下降,3周又升高,结论:大鼠Sertoli细胞在抗感染免疫中,可能IL-1,IL-6的表达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螺旋藻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TH1 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 ,口服螺旋藻治疗 ,观察其行为学差异 ;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改变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FN γ、IL 2和TH2细胞因子IL 4、IL 5进行检测。结果 行为学得分 ,阳性对照组 (7.8± 1.0 3)明显高于实验组 (1.6± 1.35 )和正常对照组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实验组鼻黏膜炎性反应明显轻于阳性对照组 ;实验组IFN γ、IL 2水平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实验组IL 4、IL 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螺旋藻通过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 ,纠正失衡的TH1 TH2的细胞因子网络而对变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的过度释放可能参与止血带所致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换气功能损伤。 目的:分析安全时限内止血带应用于大鼠下肢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只。对照组未经过缺血预处理,直接止血2,3,4 h;实验组经过缺血预处理(在诱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前提前1 d多次短时间止血)后,于第2天分别止血2,3,4 h。依次于恢复肢体血流(再灌注)后1,3,7,14 d时抽取血液,采用ELISA法测试大鼠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 结果与结论:两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呈递增递减的趋势,且均在第3天时达峰值(P < 0.05);实验组大鼠血液白细胞介素6在中第1,3,7,14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仅在第7天实验组中止血3 h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高于对照组(P < 0.05));在第7天实验组中止血3 h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第3,7,14天时,止血4 h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大鼠第1、3天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随着止血时间延长而增高(2 h < 3 h < 4 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对照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在第1、3天内有随止血时间延长而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在大鼠诱发肢体再灌注损伤时,大鼠体内炎症反应在第3天时最明显,给予大鼠止血带预处理,可显著减轻体内的炎性反应,肢体缺血再灌注时,缺血时间越长,体内的炎性反应越明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0.
IL-1β或IL-6对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培养新生大鼠的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获得新生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然后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IL1β和IL6,在作用6、12及24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IL1β、IL6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IL1β、IL6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后,可引起细胞周期的显著变化,表现为G1期细胞数减少,S期、G2/M期细胞数增多,以作用12h时变化最明显。提示IL1β、IL6可促进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