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为探索Ⅱd区不同伤情下肌腱的合理修复方法,进行动物实验,以提供对临床有用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用正常白色来亨鸡24只,每组12只24趾。A组为单纯切割伤组,左侧修复双腱,右侧切除浅腱修复深腱;B组为严重挫伤组,修复同前。直接关闭腱鞘,术后3周控制性主、被动活动,术后6周进行修复的屈趾深肌腱的生物力学测定(滑动距离、屈曲功),并观察和测量各修复组织间的粘连性状和粘连面积。结果 单纯切割伤组两种修复方法之间的滑动距离、屈曲功、粘连性状和粘连面积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严重挫伤组,双腱修复侧的滑动距离小于浅腱切除单纯修复深腱侧,屈曲功和粘连面积大于单纯修复深腱侧,粘连程度较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提示:临床上对Ⅱd亚区的浅、深屈趾肌腱单纯切割伤,应修复双腱;严重挫伤时,则应切除浅腱而只修复深腱。  相似文献   

2.
不同伤情下Ⅱd区屈肌腱修复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Ⅱd区内屈肌腱在单纯切割伤和严重挫伤的情况下仅修复深肌腱和深、浅肌腱同时修复的效果。方法 将24只来亨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以鸡双足中趾Ⅱ区为手术区,每组切除腱鞘,A组,单纯切割伤,深、浅肌腱同时修复;B组,单纯切割伤,仅修复深肌腱;C组,严重挫伤、深、浅肌腱同时修复;D组,严重挫伤,仅修复深肌腱,肌腱修复后6周末处死动物,对鸡趾进行生物力学评定(滑动距离和屈曲功)和形态学评定(粘连的大体程度和表面积)。结果 Ⅱd区屈肌腱损伤后,单纯切割伤深、浅肌腱同时修复与仅修复深肌腱效果相当,在肌腱的滑动距离、屈曲功及粘连的大体程度、表面积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严重挫伤时,仅修复深肌腱的效果优于深、浅肌腱同时修复,粘连的表面积小于深、浅肌腱同时修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Ⅱd  相似文献   

3.
Ⅱd区屈趾肌腱损伤早期修复骨动距离和屈曲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索不同伤情下鸡趾Ⅱd区屈肌腱的合理修复方法,为临床提供修复屈肌腱的依据。方法 选用白色来亨鸡24只,分为2组,每组12只,24趾。A组(单纯切割伤组):于趾屈肌腱Ⅱd区中点用锐刀横断深、浅腱掌侧2/3,左侧修复双腱,右侧只修复深腱。B组(严重挫伤组):在趾浅、深屈肌腱掌面切开的两腱端两侧0.5mm范围内,用锐刀横划5次,修复方法同前。两组均直接关闭腱鞘。术后6周对趾深屈肌腱的滑动距离、屈曲功进行测定。结果 A组两侧趾屈肌腱的滑动距离、屈曲功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B组左侧趾屈肌腱的滑动距离小于右侧,而屈曲功大于右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Ⅱd区趾深、浅屈指肌腱单纯切割伤,同时修复趾深、浅屈肌腱对肌腱活动的生物力学无不利影响,应修复双腱;严重挫伤时,则应只修复深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指屈肌腿Ⅱc区单纯切割伤双腱修复后A2滑车不同处理对肌 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1只来亨鸡随机分为二组,以鸡双足中趾为手术趾,在每趾肌腱均造成屈趾浅肌腱(FDS)、屈趾深肌腱(FDP)单纯切割伤,并行双腱修复。A组:A2滑车完整;B组:A2滑车切开;C组:A2滑车扩大。术后10周末处死动物,对鸡趾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和形态学评定。结果:Ⅱc区亚屈肌腱单纯切割伤早期双腱修复后,A2滑车切开组与A2滑车扩大组的肌腱滑动距离明显大于A2滑车完整组,屈曲功则明显小于A2滑车完整组,而A2滑车切开组与A2滑车扩大组之间坎是肌腱滑动距离还是屈曲功在统计学上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Ⅱc亚区FDS、FDP腱损伤早期双腱修复后作A2滑车切开或扩大成形术,有利于肌腱滑动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指屈肌腱Ⅱc区单纯切割伤双腱修复后A2滑车不同处理对肌腱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1只来亨鸡随机分为二组,以鸡双足中趾为手术趾,在每趾肌腱均造成屈趾浅肌腱(FDS)、屈趾深肌腱(FDP)单纯切割伤,并行双腱修复。A组:A2滑车完整;B组:A2滑车切开;C组:A2滑车扩大。术后10周末处死动物,对鸡趾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和形态学评定。结果 Ⅱc亚区屈肌腱单纯切割伤早期双腱修复后,A2滑车切开组与A2滑车扩大组的肌腱滑动距离明显大于A2滑车完整组,屈曲功则明显小于A2滑车完整组,而A2滑车切开组与A2滑车扩大组之间无论是肌腱滑动距离还是屈曲功在统计学上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Ⅱc亚区FDS、FDP腱损伤早期双腱修复后作A2滑车切开或扩大成形术,有利于肌腱滑动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指屈肌腱IIc区单纯切割伤双腱修复后A2滑车不同处理对肌腱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2 1只来亨鸡随机分为三组 ,以鸡双足中趾为手术趾 ,在每趾肌腱均造成屈趾浅肌腱 (FDS)、屈趾深肌腱 (FDP)单纯切割伤 ,并行双腱修复 ,A组 :A2滑车完整 ;B组 :A2滑车切开 ;C组 :A2滑车扩大。术后 10周末处死动物 ,对鸡趾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和形态学评定。 结果 IIc亚区屈肌腱单纯切割伤早期双腱修复后 ,A2滑车切开组与A2滑车扩大组的肌腱滑动距离明显大于A2滑车完整组 ,屈曲功则明显小于A2滑车完整组 ,而A2滑车切开组与A2滑车扩大组之间无论是肌腱滑动距离还是屈曲功在统计学上则无明显差异 ( P >0 0 5 )。 结论 临床上IIc亚区FDS、FDP腱损伤早期双腱修复后作A2滑车切开或扩大成形术 ,有利于肌腱滑动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种屈肌腱修复新方法即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并观察其在鸡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中的疗效,揭示其预防屈肌腱术后粘连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健康白色纯种Leghorn鸡40只,以第三趾趾深屈肌腱屈曲型损伤为实验模型,随机分组,左右足配对设计,一侧为实验组,用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修复肌腱;另一侧为对照组,切开腱鞘修复肌腱,缝合腱鞘。分别于术后1、2、4、8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1周后大体观察、肌腱滑动距离,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2、4、8周后大体观察粘连情况、肌腱滑动距离、各是关节屈曲角度、组织学观察结果,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4周后腱及鞘缝合口间距与肌腱粘连带宽度比,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在Ⅱ区屈肌腱修复中能有效减轻肌腱术后粘连,尤其是致密粘连的形成,在提高肌腱术后功能上优于单纯腱鞘闭合,可以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肌腱修复时机及腱鞘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探讨肌腱修复时机和腱鞘处理的作用,采用60只来亨鸡双侧第三趾作实验,切断屈趾深肌腱后,根据伤后修复时间(立即、4、8、14和20天)分为A、B、C和E五组。左侧足趾作腱鞘直接闭合,右侧作切除。修复后6周末检测腱滑动距离、足趾活动度、腱愈合、腱鞘形态。结果表明早期效果最佳,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肌腱功能和愈合变差,延迟较长时间导致明显功能受损。张力下关闭腱鞘在腱愈合时并不能保持其完整性,且不能提高腱功能。研究提示肌腱损伤后最佳修复时机是早期,延迟修复在伤后3周至1个月之内虽均能施行,但应尽可能在伤后较早数日内进行,延迟期内腱修复时不主张同时直接闭合修复腱鞘。  相似文献   

9.
保存同种异体硬脊膜重建腱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实验寻找新的腱鞘修复材料。方法:28只白兔地右后肢2,3趾屈肌腱Ⅱ区切除鞘,造成肌腱损伤,对照组腱鞘不予修复,实验组用酒精保存的异体硬脊膜重建腱鞘,术后2,4,8,12周行大体和光镜观察,8周时还行肌腱粘连等级和屈趾功能测定。结果;对照组腱周形成致密粘连;实验组新建腱鞘逐渐接近正常,腱周间隙明显,屈趾功能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自体腱鞘移植在修复肌腱及腱周组织严重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自体腱鞘移植在屈肌腱伴腱周组织严重损伤时 ,重建指屈肌腱背侧或环周腱鞘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 2 1例 2 5指 区指屈肌腱伴腱周组织严重损伤者 ,取自体腕伸肌腱腱鞘作游离移植 ,修复缺损的指屈肌腱背侧或环周腱鞘 ;并按肌腱损伤时间的早晚 ,同时作肌腱修复术、肌腱移植术或肌腱粘连松解术。术后共随访到 2 4指 ,平均随访 10个月。结果 根据 Strickland评价标准 ,优 7指 ,良 11指 ,中 5指 ,差 1指 ;优良率为 75 %。结论 用游离自体腱鞘移植重建指屈肌腱背侧腱鞘或环周腱鞘 ,可提高肌腱修复术在治疗肌腱伴腱周组织严重损伤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主被动活动促进屈肌腱腱鞘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活动对屈肌腱腱鞘修复的影响,方法:将144只来亨鸡等三趾趾深屈肌腱部分切断后直接缝合并切除II区部分腱鞘,按手术后活动与否随机平分成3组,A组为主动活动组,B组为被动活动组,C组为制动组,于术后1,2,3,4,8,12周各时间组取材,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测定,所得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A、B组均有新生腱鞘形成,无致密粘连,A组的新生腱鞘明显比B组成熟,C组无新生腱鞘形成,腱周形成致密粘连,肌腱滑动度及趾关节总屈曲率示A组>B组>C组,A,B组,B,C组相比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结论:早期活动是新生腱鞘形成的决定因素,主动活动能更有效地促进腱鞘修复。  相似文献   

12.
生物膜修补腱鞘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生物膜修补鸡屈肌腱损伤修复后的腱鞘缺损,观察肌腱愈合和肌腱粘连情况。结果表明生物膜可刺激周围组织形成新腱鞘,对肌腱愈合无不良影响,新腱路可保持腱鞘完整,为肌腱提供良好的组织床,预防肌腱粘连,避免多次手术和多部位手术的弊端。讨论了生物膜的特性,肌腱的营养和愈合,腱鞘修复和活动对预防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手屈肌腱Ⅱ区损伤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儿科手屈肌腱Ⅱ区陈旧性损伤17例20指。结果 术后16例19指经6 ̄30个月的随访,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68.42%。结论 儿童手屈肌腱Ⅱ区损伤具有切割伤多见、容易漏诊、容易漏诊、一期修复适应证广等特点;显微技术修复肌腱、腱鞘,配以早期保护性活动或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腱鞘修复对屈指肌腱损伤修复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对免进行切除腱鞘,从侧面切开腱鞘,从掌面正中切开腱鞘等3种手术后,观察吻合后的不全横断的深肌腱与腱鞘的愈合情况。术后各手术趾的活动范围、腱滑动距离在3种手术间无统计学差异;组织学显示3种方法中,3周时深腱与鞘间粘连最明显,以后减少。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不修复腱鞘也可有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肌腱多腱或一腱多平面损伤常伴腱鞘损伤,或合并其它损伤。1990~1998年,我们共诊治76例指屈肌腱、区损伤,行屈肌腱修复后,随访发现其功能的恢复和损伤性质密切相关。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76例194指,男54例,女22例;年龄8~68岁,平均26.5岁。伤因:压砸伤45例,切割伤16例,绞轧伤11例,爆炸伤4例。本组中,肌腱单纯断伤12指,肌腱断伤伴软组织损伤78指,合并指骨骨折54指,软组织缺损肌腱外露者26指,一腱多平面断伤24指。2.治疗方法:伤口彻底清创后,根据不同伤情作如下修复:(1)肌腱单纯断伤:采用改良的Kessler法直接缝合。如肌腱近端断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对腱组损伤与肌腱愈合及粘连的关系,修复腱鞘及早期控制性活动防止粘连,肌腱松解术的最佳时间,防治粘连的新药及屈肌腱部分断裂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腱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滑膜腱鞘,及其在预防肌腱粘连方面的作用。方法取Leghorn鸡48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n=16),切除肌腱外周滑膜腱鞘,采用自身滑膜细胞-PGA复合物修复缺损;对照组1(n=16),切除肌腱外周滑膜腱鞘后,采用空白PGA支架修复缺损;对照组2(n=16),切除肌腱外周滑膜腱鞘后未修复缺损腱鞘。于术后2周、5周取材,采用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试等方法,研究组织工程腱鞘构建情况,分析肌腱表面粘连情况。结果大体观察及HE染色可见实验组形成组织工程化腱鞘,肌腱与腱周组织间空隙明显,较对照组粘连形成较少。力学检测在0.1N的拉力下,实验组肌腱拉伸位移3.24±0.22mm,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为2.49±0.19mm,2.28±0.23mm)。结论采用组织T程技术可以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化滑膜腱鞘,并具有正常腱鞘结构,对于减轻肌腱粘连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在Ⅱ区屈肌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介绍用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治疗Ⅱ区屈肌腱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按该法治疗屈肌腱损伤46例77指。伸直型12例26指:经原腱鞘伤口缝合肌腱,术毕将肌腱缝合部置于近侧健康鞘管内。屈曲型34例51指:在肌腱远断端以远约0.5cm处另作腱鞘切口,经此切口将损伤腱近端拉出进行缝合,术毕将腱缝合口置于远端切口和原伤口间的完整鞘管内。结果术后随访到38例59指,随访时间为2个月~3年,平均1年8个月。按TAM评定法评定疗效,优级:30指,良级:17指,余为中差级;总优良率达到79.7%。锐器切割伤43指,疗效优良者42指占97.7%;合并腱鞘及周围组织损伤16指,疗效优良者5指占31.3%。结论该术式对单纯指屈肌腱损伤疗效满意,这可能和术时腱鞘损伤轻,肌腱缝合口被健康鞘管包绕后,有利于肌腱的内源性愈合并减少了外源性愈合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移植腱周膜包绕腱缝合段防止指屈肌腱粘连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防止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的粘连。方法:设计并应用了掌长肌腱腱周膜游离移植包绕腱缝合段的新方法。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损伤40例58指。结果:术后随访1至8年,功能按TAM法评定:58指中,优20指,良32指,可5指,差1指,优良率为89.6%。结论:腱周膜是腱周固有的、利于肌腱滑动及营养的组织。包绕腱周膜腱缝合段,不会破坏肌腱的外源性愈合,又使粘连疏松。通过早期功能锻炼,能恢复良好的滑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指浅屈肌腱移植重建手部Ⅱ区腱鞘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浅屈肌腱移植重建手部Ⅱ区腱鞘缺损曾宪林蒋林杨培邦手屈肌腱Ⅱ区损伤修复后,常因粘连而影响手指功能。1994年以来,我科采用指浅屈肌腱修复屈指腱鞘,治疗手部Ⅱ区肌腱损伤1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3例,女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