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金华市1997-2007年艾滋病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金华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并探讨相关因素,为制定HIV/AIDS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金华市1997-2007年间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07年,金华市累计报告HIV/AIDS 287例,其中艾滋病患者40例,死亡18例;287例HIV/AIDS中,男性196例,女性91例,男女比例为2.15:1;HIV/AIDS主要来源云南(占13.64%),其次为广西(占12.63%),贵州(占11.11%),新疆(占10.10%)和河南(占10.10%);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别占73.87%和26.13%;经性、吸毒、血、母婴和不详途径传播分别占54.36%、26.39%、5.20%、0.37%和15.68%;监测阳性感染率为0.0843%。结论金华市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态势,但艾滋病疫情已经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可引起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应进一步扩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工作覆盖面,加强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7—2014年循化县梅毒、HIV/AIDS的流行现况。方法收集循化县2007—2014年梅毒、HIV/AIDS疫情报告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采用Excel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循化县2007—2014年共报告梅毒、HIV、AIDS 182例(3.36%),年平均发病率为18.09/10万(182/1 005 957),死亡4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40/10万(4/1 005 957),病例数从2007—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在182例总病例中,梅毒164例(90.11%);HIV11例(死亡3例),占总病例数的6.04%;AIDS 7例(死亡1例),占总病例数的3.85%。男性105例(57.69%),女性77例(42.31%),性别比为1.36:1;0~岁7例(3.85%),1~18岁组4例(2.20%),18~39岁组91例(50.00%),40~59岁组42例(23.08%),≥60岁组38例(20.88%)。职业中,农民最多,为99例(54.40%),其次为牧民24例(13.19%);民族中,藏族所占比例最高,为39.01%(71/182),其次为撒拉族37.91%(69/182);全县9个乡镇梅毒病例主要发生地区是道帏乡(15.60%)、刚察乡(14.89%)、积石镇(14.18%)、白庄镇(14.18%)发病为主;HIV主要发生地区是街子镇(36.36%)、积石镇(18.18%)、白庄镇(18.18%)、查汗都斯乡(18.18%)、道帏乡(9.09%);AIDS主要发现地区是街子镇(42.85%)、积石镇(28.57%)、白庄镇(28.57%)经男男性接触发病9例,占HIV/AIDS病例数的50.00%(9/18),经非婚异性性接触发病7例,占HIV/AIDS病例数的38.89%(7/18),经注射毒品发病1例,占HIV/AIDS病例数的5.56%(1/18),经输血/血制品发病1例,占HIV/AIDS病例数的5.56%(1/18)。结论该县梅毒、HIV/AIDS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增长趋势,疫情由高危人群通过脆弱人群经性途径向一般人群扩散,同性传播明显增多,防控工作刻不容缓,相关部分需进一步加强当地的梅毒、HIV/AIDS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会泽县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流行特征。方法分析1997-2007年会泽县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7年会泽县共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173例,其中HIV感染者128例,AIDS患者13例,报告死亡32例;男性107例,女性66例,男女性别比为1.62∶1。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39.3%(68例),其次为静脉吸毒占26.6%(46例),母婴传播占1.7%(3例),传播途径不详占32.4%(56例)。结论会泽县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多种传播途径并存,并呈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4.
徐艳平 《职业与健康》2011,27(9):1015-1016
目的全面了解龙游县艾滋病流行特征,探讨适合该县的切实有效的防治模式与措施。方法收集2003—2009年龙游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龙游县的HIV/AIDS快速增长的势头日趋明显,2003—2009年累计发现HIV/AIDS 45例,其中AIDS病人(AIDS)4例,死亡1例。异性传播30例,占66.67%;静脉吸毒5例,占11.11%;传播途径两者兼有的9例,占20.00%;不详1例。集中在20~39岁之间的HIV/AIDS36例,占80%。结论该县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不断加大监测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行干预措施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999—2011年广东省五华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HIV/AIDS)监测结果及流行趋势,为制定AIDS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报告的1999—2011年AIDS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9—2011年共报告现住址为五华县的HIV/AIDS病例65例,其中HIV感染者39例,AIDS患者26例,HIV/AIDS死亡22例;男女性别比为1.83∶1;年龄最大61岁,最小5岁,20~49岁的中青年病例占81.54%;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33.85%;感染途径以异性性接触传播为主,占60.00%;注射毒品占6.15%。结论五华县AIDS疫情呈低流行态势,但疫情呈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蔓延上升趋势,必须加大监测检测力度,做好疫情管理,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干预手段,做好县级医院AIDS纳入常规检测工作,开展AIDS自愿咨询检测,严格执行血液及血液制品安全管理,是五华县预防和控制AIDS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云浮市2004~2006年艾滋病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云浮市各监测人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的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情况,掌握云浮市HIV/AIDS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云浮市2004~2006年的HIV/AIDS常规、哨点、行为监测资料。[结果]自1997年以来云浮市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49例,其中HIV 289例,AIDS60例。近3年来艾滋病感染数量分别以60%、53%、41%速度递增;2004~2006年云浮市共报告HIV/AIDS 248例,发现的HIV感染者占总数的71.06%,感染人群以20~39岁组为主,214例,占总发现数的86.29%,2004~2006年HIV感染者中职业不详或其他的占总数7.62%;经静脉吸毒途径感染者占总数的84.91%,性途径占7.11%;并发现两例母婴传播病例。感染者中男性占92.74%,女性占7.26%。[结论]云浮市艾滋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近年来主要在吸毒人群中传播,应对高危人群采取减少危害等干预措施,控制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并掌握西华县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6-2011年西华县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6-2011年西华县累计报告HIV/AIDS 1 246例,其中HIV感染者148例,AIDS病人1 098例,男性733例,女性513例,男女比例1.43:1。报告死亡358例。感染途径以1990-1995年有偿单采血(浆)为主,占81.38%(1 014例),其次为性传播占8.59%(107例),母婴传播占2.65%(33例),输血/血制品传播占7.22%(90例)。结论西华县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各种传播途径并存,并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趋势,性传播成为现阶段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福田区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福田区1994—2006年HIV/AIDS疫情监测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田区1994—2006年累计报告HIV/AIDS231例,其中AIDS 31例,死亡3例;男女比为2.9∶1;感染者多为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轻的非深圳人;感染途径:静脉吸毒占40.3%,性途径占34.2%(其中男男同性恋占6.9%),不详21.2%;孕产妇、住院手术病人、无偿献血员等人群艾滋病抗体筛查阳性率低。[结论]福田区艾滋病疫情于2002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疫情集中于艾滋病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9.
张隆云 《职业与健康》2012,28(16):2009-2010
目的了解重庆市铜梁县2002—2011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铜梁县2002—2011年HIV/AIDS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铜梁县2002—2011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259例,感染途径前期以静脉注射吸毒和性传播为主,后期以性传播为主;病例以中青年为主,占71.43%;男性占总数的70.27%,女性占总数的29.73%;文化程度以中低文化程度为主;职业以待业和民工、农民为主。结论铜梁县HIV/AIDS病例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感染者以中青年为主,感染途径已发生变化,健康的性观念和使用安全套是针对高危人群的主要干预措施,在普通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艾滋病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订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防城港市1997—2009年艾滋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9年防城港市共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1 413例,其中HIV感染者925例,AIDS患者488例,死亡207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以青壮年及农民为主,20~39岁占55.06%,农民占49.12%,男性占72.05%,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62.35%。结论防城港市艾滋病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几年增幅较大,需加强部门配合,加大艾滋病宣传教育、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力度,控制其蔓延速度。  相似文献   

11.
乔德标  唐俊霞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788+1921-F0002,F0003
目的了解广西柳城县艾滋病感染趋势和流行特点,为进一步预防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柳城县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柳城县共发现HIV/AIDS共274例,其中男性205例,女性69例,男女比例为2.97∶1;20~49岁占总病例数52.92%;农民占68.25%;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91.60%,其次为经静脉注射吸毒占6.57%。结论 2011年柳城县艾滋病感染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该县应根据流行特点,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秀娟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524-2525
目的了解2007—2011年信阳市监管场所内羁押人员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该人群的高危行为,防止HIV在监管场所中传播和蔓延。方法对信阳市监管场所中新入所的羁押人员进行调查,按照统一调查表填写。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2007—2011年间注射吸毒人员与1998年前有偿供血人员所占比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性乱史人员所占比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HI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05);情况不明组、性乱组、注射吸毒组和1998年前有偿供血组HIV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2,P0.01)。结论信阳市监管场所羁押人群艾滋病疫情不容乐观。建议加强监管场所内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以防止HIV在监管场所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奚晓炜  朱凤华  唐惠兰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514-2515
目的了解无锡市惠山区性乱人群性传播疾病(STD)和艾滋病(AIDS)监测情况,为制定STD/AIDS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7—2011年惠山区性乱人群的STD/AIDS的监测结果,分析全区高危人群STD/AIDS疫情。结果在931例性乱人群中监测出STD/AIDS 85例(男17例,女68例),男女之比1∶4。暗娼30岁者占69.12%(47/68),嫖客50岁者占47.06%(8/17)。梅毒68例,感染率为7.30%(68/931);尖锐湿疣14例,感染率为1.50%(14/931);淋病1例,感染率为0.11%(1/931);HIV 2例,感染率为0.21%(2/931)。暗娼人群外来人口占95.59%(65/68),嫖客人群本地区占41.18%(7/17)。结论无锡市惠山区2007—2011年性乱人群中STD/AIDS的感染率处于低水平,但梅毒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感染STD/AIDS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需加大STD/AIDS的监测,降低其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方学哲  全承虎  韩美花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01-1602
目的分析延吉市的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延吉市从2000年1月发现第1例HIV感染者以来,至2009年底以现住址累计报告HIV/AIDS36例。男女性别比为1.77:1,年龄以31~50岁为主,占报病总数的63.89%,异性性接触传播占报病数的80.56%,有出国史的人员占报病总数的44.44%。结论该市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加强对有出国史的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沈阳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并预测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分析沈阳市1991—2009年的艾滋病疫情。结果至2009年底,共发现HIV/AIDS 1 052例,男933例,女119例;20~49岁年龄组报告的例数最多,占82.7%。人群分布:1997年前HIV传播是从外来输入到高危人群,近几年则扩展到各人群,并从以血液传播为主转变成以性传播为主,到2009年经性传播占59.9%,同性传播是异性传播的2倍,血液传播占15.9%。结论沈阳市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经性传播引起的HIV/AIDS将越来越多,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吴洁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98-2800
目的分析张家港市艾滋病(AIDS)的流行状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传染病防治示范区工作和完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市2002—2011年报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AIDS患者(HIV/AIDS)病例个案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市自2002年首次发现HIV感染者,至2011年底累计发现HIV/AIDS 190例,其中AIDS 39例。发现数呈总体上升态势,以外来流动人口居多,近年该市户籍感染者比重在加大。男女性别比为3.32∶1,以20~49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居多。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占79.47%,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占29.47%。在HIV感染者的发现上,医疗卫生机构的常规筛查、医务人员主动开展HIV咨询和检测(PITC)工作和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该市的AIDS疫情流行特征已发生明显改变,今后应加强宣传、干预、发现、管理及治疗等工作的力度,遏制AIDS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势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连云港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的传播途径。方法对1996--2007年的HIV感染的途径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性传播29例,占49.2%。血液传播16例,占27.1%;其中有输血、供血史5例,占血液传播的31.3%;吸毒11例,占血液传播的68.8%。既有危险性行为又有吸毒史2例,占3.4%;垂直传播3例,占5.1%;传播途径不详9例,占15.3%。结论连云港市HIV的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所以采取干预措施阻断性行为传播是该市预防艾滋病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缪小兰  张轩  成浩  季亚勇  何恩奇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10-1813
目的了解无锡市不同类型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感染现状,为制定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建筑工人、企业工人、餐饮宾馆服务行业服务人员和劳务市场寻工人员中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检测,分析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感染情况。结果在1 703份有效问卷中,该省外市流动人口占37.1%,外省的占62.9%。在调查的8个艾滋病预防知识中,总知晓率为67.8%。知晓率企业工人高于建筑工人、劳务市场寻工人员和餐饮宾馆服务行业服务人员,男性高于女性,初中及以上学历高于小学和文盲,45岁以下年龄组高于45岁以上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在一起工作仅占29.01%;未婚者中有过性行为经历的占16.1%,承认过去1年内有2个及以上的性伴侣的占3.9%,男性被调查者中承认最近1年与小姐(暗娼)发生过性行为占6.0%。获得艾滋病知识的渠道主要是电视、报纸、书籍、广播和免费宣传材料;调查对象中有80.4%的人接受过艾滋病预防的外展干预服务,有41.3%接受过咨询检测。艾滋病病毒和丙型肝炎抗体未检出,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24%,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0.06%。结论无锡市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知晓率低,相关行为率高,歧视态度普遍,需加大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意识和能力,促进健康行为,有效遏制艾滋病性病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