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西藏自治区15个县妇女住院分娩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15个项目县住院分娩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及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藏自治区15个项目县3岁以下儿童及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获得1512名妇女.被调查地区妇女的住院分娩率为40.2%.单因素分析显示:结婚年龄大、初产妇、有副业收入来源、居住地为农区、有孕产期保健宣传指导、有产前检查、产前检查次数多、产前检查医院级别高、有动员住院分娩、对安全分娩有正确的认识与住院分娩率高有关联.多因素分析发现与住院分娩仍有关联的因素为有无产前检查、有无动员住院分娩及对安全分娩的认识.结论调查地区的住院分娩率仍然很低,产前检查和产前宣教动员与住院分娩有显著关联,建议加强对该地区孕产妇的产前保健和宣教动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四川省贫困山区妇女孕产期卫生保健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贫困山区妇幼卫生工作,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8个贫困县的24个乡,72个村的482妇女进行了问卷访谈.[结果]30.3%的妇女利用过孕前保健服务,产前检查率为85.5%,孕12周及以前检查率为48.3%,大于等于5次产前检查率为28.2%,住院分娩率为61.4%,18.8%的调查对象进行了产后42d健康检查.影响贫困地区妇女利用各期孕产期卫生保健服务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建立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手册/卡,产检次数,是否利用过孕前保健服务等.[结论]孕产期卫生保健服务利用不断提高,但规范程度较低.可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强妇女对各期孕产期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来提高整体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不同年代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随着时间推移,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逐渐提高.至2000年以后,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84.9%和80.6%,≥5次的产前检查率达到43.6%,在孕早期(12周内)产前检查比例为64.1%.在乡镇卫生院分娩比例从17.1%上升到6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分娩时间和是否进行过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有统计学联系.结论 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4.
西藏昌都地区农牧区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昌都地区农牧区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定量调查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妇女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都极低,住院分娩率<20%,新法接生率<50%。影响妇女孕产期保健行为的因素包括经济、交通、文化和传统习俗以及医疗机构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等。结论:该地区孕产期保健状况亟需改善,建议调整政策,加大政府对妇幼保健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孕产期卫生保健知识,促进产前保健和住院分娩;加强服务系统的能力建设,特别是调整服务方向和改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项目地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PPS)抽样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个地区15个项目县72个乡镇的1513名3岁以下儿童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西藏项目地区妇女接受产前检查率为83.7%,平均检查次数为3.55次.仅有23.5%的妇女做过≥5次的产前检查,孕早期检查的妇女占14.5%,产后访视妇女占71.2%.49.8%的妇女在乡镇卫生院进行产前检查,39.6%在县及以上医院进行产前检查,2.6%在村卫生室接受产前检查.做过产前检查的妇女中有93.8%的人接受过孕期保健宣传知识和住院分娩动员.多因素分析显示,丈夫受教育程度、家庭副业收入、住院分娩动员、孕期保健宣传与产前检查呈显著相关.结论 西藏自治区孕产期保健有了很大改善,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妇女孕产期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6.
西藏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西藏项目地区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抽样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个地区15个项目县72个乡镇的1 513名3岁以下儿童的母亲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西藏项目地区住院分娩率为46.4%,仍有53.6%的妇女在家分娩.未住院分娩者中,17.6%的妇女是由于经济困难,14.5%的妇女由于路途的原因不去医院分娩.产前检查的覆盖率为83.7%,平均检查次数为3.55次.在接受过产前检查者中,仅有23.5%的妇女做过5次及以上的产前检查,孕早期检查的妇女占14.5%.妇女受教育程度、丈夫受教育程度、地区、海拔高度、是否看到过住院分娩的宣传画、是否进行了产前检查和产前检查次数>5次、是否接受过住院分娩动员与妇女是否选择住院分娩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接受过产前检查的妇女住院分娩率是未接受过产前检查妇女的2.89倍.结论 西藏地区住院分娩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利用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方法调查在医院分娩的1159名产妇。结果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为4.54±2.87,产妇产前检查覆盖率为90.5%,5次以上产前检查率为52.5%,早孕检查率为45.7%,剖宫产率为9.1%。有无孕管卡是产前检查覆盖率、5次以上产前检查率、早孕检查率和剖宫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产前检查覆盖率的影响因素还有丈夫文化程度。剖宫产率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产妇职业、已有孩子数、怀孕次数。结论该地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利用不足、产前检查次数偏低、初检孕周偏晚、5次产前检查率偏低。有无孕管卡是影响孕产期保健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建议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  相似文献   

8.
西藏地区住院分娩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波  颜虹  程悦  李强 《卫生研究》2006,35(3):337-338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住院分娩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及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藏地区15个项目县有3岁以下儿童的家庭户(每乡保证20户),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2·0软件建立数据库和逻辑检错程序,采用二次录入法。使用Stata8·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调查获得1512例妇女。被调查妇女的住院分娩率为40·2%。被调查4个地区的住院分娩率从25·2%~52·4%不等。平均住院天数6·8天,平均住院花费515·9元。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西藏地区妇女住院分娩的因素为是否做过产前检查,有无动员住院分娩和怀孕次数。结论西藏地区住院分娩率较低,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农村妇女性别意识、家庭事务决策权与孕产期保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农村已婚妇女社会性别意识的认知程度、家庭事务决策状况及其对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 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安徽省项目县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65.7%的农村已婚妇女社会性别意识得分≤19分,对社会性别意识的认知程度不高;79.3%家庭事务决策权得分≤18分,女性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55.7%在孕期进行产前检查,在做过产前检查的妇女中,34.3%接受过≥5次的产前检查;64.0%在孕早期进行第1次产前检查;调查对象的住院分娩率为55.1%;对社会性别意识的认识、对家庭事务的决策程度及其文化程度是影响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结论 新疆、安徽省项目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社会性别意识较弱,家庭事务决策权较低下,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不高.  相似文献   

1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婚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71-2006年间孕产期保健状况。方法:采取分层整群、四阶段、概率比例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员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有活产已婚育龄妇女6624人,2001年以来,产前检查率、孕早期(妊娠≤12周)检查率、师直≥8次产前检查率、团场≥5次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了86.60%、66.64%、58.70%、65.19%、82.01%,在家分娩率降到14.10%,而产后访视率仅为32.01%。育龄妇女的分娩时期、民族、受教育程度、生育史、家庭年收入、职业与是否参加产前检查有关。结论:近几年孕产期保健状况有明显改善,但产前检查率、孕早期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偏低,应特别加强对文化程度低、从事农业、少数民族孕妇的健康教育,普及孕产期卫生保健知识,规范产后访视,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和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叶健莉  崔颖  潘晓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467-2469
目的:了解新疆农村不同年代孕产期保健情况。方法:在新疆农村项目县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选用趋势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着年代的增加,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都在提高。到2000年以后,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54.3%和4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分娩年代、孕次和是否进行过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有统计学联系。结论:虽然近年来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在不断提高,但其绝对水平还很低。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新疆农村地区妇女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不同地区1971-2003年孕产期保健服务状况调查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目的全面了解近30年来我国孕产期保健服务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分层、三阶段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随着时间推移,调查对象产前检查覆盖率和服务质量以及住院分娩比例等都在不断增加,孕妇产前检查比例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38.7%上升到2001年以来的95.9%,住院分娩率则相应的由20.1%上升到87.4%。但是当前我国孕产期保健服务中仍然存在产前检查开始时间较晚,产前检查次数较少,产前检查项目不完整等问题。近3年来孕早期检查比例只有71.7%,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比例也只达到64.1%,仅仅29.1%能够在产前完成7项基本的检查项目。另外,住院分娩比例也还需进一步提高,非住院分娩妇女中79.5%还是由接生员/村医和家人/朋友接生。不同地区比较,同时期西部地区几乎各项指标都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结论经过30年来的努力,全国各地区产前检查覆盖率和住院分娩率明显提高,产前保健服务质量得到加强,但存在地区差异,应加强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安徽两地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时间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在2006年1月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随着时间推移,调查对象产前检查覆盖率及住院分娩比例等都在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产前检查开始时间较晚,产前检查次数较少等问题。2000年以来,孕早期检查比例只有52.5%,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比例也只达到54.0%。另外,住院分娩比例也还需进一步提高,非住院分娩妇女中43.8%的人由家人/朋友接生。结论:加强产科建设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产前保健服务质量,加大提倡住院分娩的工作力度,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孕产期保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阳江市1230例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现状,为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阳江市3个县(区)1230例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孕期保健知识及服务状况、妊娠分娩期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进行入户问卷横断面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有效问卷1220份,产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总体知晓率平均为62.7%。孕期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手册》后按时进行产检的仅为68.2%,剖宫产率54.3%,产后出血占比9.2%。孕期增重不足或过多的占64.6%,巨大儿比例为15.3%。城乡地区、民族、生育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成为影响妊娠和生育保健知识知晓的主要因素。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提高孕产妇保健的认知水平,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农村妇女孕产期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对4271名0~1岁孩子母亲的孕产期保健情况作了调查。分析结果为:早孕检查率为88.02%。产前检查率为98.48%,前产检查次数≥5次占57.95%,住院分娩率为%,产后访视≥3次占231.68%。同时对影响产前检查次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距乡镇卫生院的距离、孕妇的卫生知识得分和是否参加保偿制等是影响产前检查粢九的主要因素。建议应加强健康  相似文献   

16.
2002年项目地区42个贫困县妇女保健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项目县妇女分娩前后所接受的卫生服务调查、分析影响住院分娩的因素 ,评价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项目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并提出促进母亲安全分娩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获取样本。结果 :产前检查率均在 97.1%以上 ,产前检查地点主要以乡卫生院为主占 53 .1% ,住院分娩率逐年在提高 ,住院分娩地点仍以乡卫生院为主占 40 .6% ,但仍有少数孕妇在家分娩。结论 :由于我国西部 42个项目县的大部分地区较为贫困 ,交通不便等问题 ,仍有一些孕妇在家分娩 ,村接生员仍是主要的接生者。怎样提高住院分娩率 ,保障母亲婴儿健康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还需加强宣传力度 ,以此来促进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中国2005年部分地区农村妇女产前检查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庭是否拥有电视机和交通工具、是否接受过孕期保健宣传和住院分娩动员与产前检查有统计学联系.结论 欠发达地区、文盲、自我保健意识差和少数民族等农村妇女产前检查比例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孕妇利用卫生服务状况,以便为提高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为妇幼保健组织确定工作重点和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对到潍坊市3家医院就诊或定期检查的227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调查227名孕妇,"孕期发现异常后进一步检查"、"注重孕期卫生和自我护理"、"产前检查1~4次"等的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城区孕妇"怀孕后12周内做首次检查"和"B超或胎儿彩超检查"的利用率高于农村孕妇 "B超或胎儿彩超检查"和"体重、血压、腹围、宫高、胎位等检查"的利用率郊区孕妇高于城区和农村孕妇。[结论]潍坊市孕妇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较高,但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孕妇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城乡社区人群孕产期保健状况。方法对接受产后保健的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1126名城乡初产妇进行产后42天的问卷调查。结果在1126例产妇中,产前检查率为100.0%,城乡产妇孕早期(≤12周)产检率分别为85.4%及73.8%,产检次数超过11次的城乡产妇分别占36.7%及26.8%,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13.310、7.657,均P〈0.叭)。城乡产妇做6次及以上B超的人数分别达14.4%及16.5%,参加孕妇学校的城乡产妇比例仅分别为60.0%和29.7%,孕期增重〉15kg的城市及农村产妇分别为51.6%和49.3%。城市产妇剖宫产率为44.3%,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剖宫产的39.5%;农村产妇剖宫产率为44.1%,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剖宫产的42.6%。新生儿出生体重超过3600g的城乡产妇分别为26.6%和27.9%。结论对城乡产妇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提供存在过度与不足并存的现象,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孕产妇及大众进行广泛宣教、对医务人员进行广泛培训,从而持续改进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maternal care services utilization among ever married female youths (15?C24?years) in Kyimyindaing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A quantitative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onducted. A total of 196 ever married females who had delivered at least one child were included. Multistage sampling was employed. Face to face interviews using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ere carried out. Respondents were asked about their maternal care services utilization at the last pregnancy. Bivariate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utilization of maternal care services. Overall 96% of respondents received antenatal care (ANC) at least once and 79% had at least 4 ANC visits. The mean number of antenatal visits increased with women??s education level. The majority received late ANC regardless of residence, age, education and family income. Nearly 39% delivered at home,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and 79% of home deliveries were attended by traditional birth attendants (TBAs). Only 56.6% of women received at least one postnatal care visit. Inadequate postnatal care (<6 times) was identified (82.6%). Place of residence, women??s education and ANC frequency were the key determinants for a delivery place and postnatal care. Despite relatively high antenatal care attendance, most women practiced home deliveries and received inadequate postnatal care. Maternal health services need to be focused on rural women and women with little or no education. Quality ANC should be the entry point of safe delivery and postnatal care. Further intens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on ??safe motherhood?? is nee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