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术(UUO)模型组和UUO+氟伐他汀治疗组(T-UUO,氟伐他汀20mg·kg-1·d-1)。于术后第1、4、7、10、14d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HE及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CP-1、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的表达。结果UUO模型组肾小管-间质MCP-1与ED-1表达较SOR组增加(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T-UUO组大鼠肾小管-间质MCP-1、ED-1的表达及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较UUO模型组显著减少,但/仍高于SOR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通过降低MCP-1表达、减少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以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维甲酸抑制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肾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前2d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每天给予10mg/kg全反式维甲酸或溶媒皮下注射。观察模型第3、7和12天肾小管损害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间质巨噬细胞数、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的表达。结果维甲酸显著减轻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P<0.01)。治疗组肾间质巨噬细胞数和肾间质α-SM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维甲酸显著抑制胶原Ⅲ和MCP-1mRNA表达(P<0.01)。结论维甲酸减少大鼠UUO模型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降低胶原Ⅲ和MCP-1mRNA表达、抑制α-SMA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肾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上调,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等炎症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犤1犦。本研究探讨霉酚酸酯(MMF)对糖尿病(DM)肾组织MCP-1、ED-1、ICAM-1表达的影响,旨在为DN的抗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糖尿病模型建立及分组:30只雄性昆明种SD大鼠(安医大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行右肾切除术和腹腔注射单剂量STZ65mg/kg。随机分3组:对照组(C);模型组(DM);MMF给药组(DM MMF),每组10只。MMF10mg·kg-1·d-1灌胃。整个实验期间不用胰岛素。2.指标检测:术后8周末测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病理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槲皮素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槲皮素(剂量100 mg·kg-1·d-1)治疗组(Que组).术后10 d以化学比色法测定梗阻侧肾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梗阻侧肾脏α-SMA的表达部位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和Masson染色联合图像分析显示大鼠UUO术后10 d梗阻侧肾脏呈现肾间质纤维化,经 Que治疗梗阻侧肾脏病理改变减轻(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记分析显示经Que治疗梗阻侧肾脏α-SMA染色阳性表达范围和相对表达丰度明显减少(P<0.01).同时经Que治疗后肾组织匀浆中的Hyp含量降低(P<0.05).结论:槲皮素可以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间质核因子κB (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美沙拉嗪干预后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组)、模型组(UUO组)、美沙拉嗪治疗组(MES组),每组10只.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72 h后灌胃给药:MES组给予美沙拉嗪(200 mg·kg-1 ·d-1)灌胃给药;SOR组、UUO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建模成功后第10天检测各组血肌酐、尿素氮,并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 p65和TGF-β1在肾间质的表达和变化.结果 ①UUO组术后第10天梗阻侧肾脏肾小管间质损害指数明显高于SOR组(P<0.01),MES组则低于UUO组(P<0.05).②UUO组大鼠肾间质NF-κB p65及TGF-β1表达增加,明显高于SOR组(P<0.01),MES组则低于UUO组(P<0.05).结论 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脏存在肾小管间质的炎症损伤和纤维化,美沙拉嗪通过抑制NF-κB p65和TGF-β1表达而减轻肾间质炎性损害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依普利酮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依普利酮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O)组、UUO组和UUO+依普利酮治疗组(T-UUO组,依普利酮100mg.kg-1.d-1)。于术后7d、14d分别处死各组7只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 actin,α-SM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单核细胞/巨噬细胞-1(monocytes/macrophages-1,ED-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UUO组肾间质α-SMA、MCP-1、ED-1、PCNA的表达较SO组增加(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使用依普利酮治疗的T-UUO组大鼠肾间质α-SMA、MCP-1、ED-1、PCNA的表达较UUO组显著减少(P〈0.05),但仍高于SO组(P〈0.05)。结论:依普利酮可通过降低α-SMA和MCP-1表达、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和和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变化,从而探讨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简称治疗组).采用UUO模型,在术后5 d 、10 d、15 d每组各取5只处死,留取空腹血清检测血脂浓度和肾功能,左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中TGF-β1、TIMP-1的表达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血脂浓度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大鼠肾间质中TGF-β1、TIMP-1的表达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时间点TGF-β1、TIMP-1的表达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7,P< 0.01). 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阻断肾组织中TGF-β1的作用和抑制TIMP-1的过度表达而发挥其肾保护作用,这一作用与其降血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泽泻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real obstructire,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方法制作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和泽泻治疗组。术前3d开始,泽泻治疗组给予中药泽泻9g·kg-1·d-1饮片溶于适量生理盐水中灌胃用。术后14d处死大鼠,观察梗阻侧肾组织病理损害和间质纤维化,免疫组化检测α-SMA、E-cadherin、补体成分C3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UUO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明显,泽泻干预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免疫组化结果表明UUO组大鼠C3和α-SMA表达明显增加,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少;泽泻干预后,C3和α-SMA的表达明显低于UUO组(P〈0.05),E-cadherin的表达高于UUO组(P〈0.05)。结论: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C3表达增加,中药泽泻能减轻UUO大鼠C3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在肾间质纤维化(RIF)中的保护作用,探讨1,25(OH)2D3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UUO空白对照组、1,25(OH)2D3治疗组、贝那普利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1,25(OH)2D3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大鼠RIF模型。于术后第9周处死动物,取血标本做血钙浓度和肾功能检测。取肾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间质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HGF、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HGF和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25(OH)2D3治疗组、贝那普利组血肌酐、尿素氮均较UUO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血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1,25(OH)2D3治疗组和贝那普利组RIF程度轻于UUO空白对照组。1,25(OH)2D3治疗组HGF和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UUO空白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上调(P<0.05)和下调(P<0.05)。结论:1,25(OH)2D3抑制RIF的作用与其抑制TGF-β1表达和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同时上调H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甙Rg1对梗阻肾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G- Rg1)对梗阻肾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假手术组:未行输尿管结扎即关腹;非治疗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后关腹;G- Rg1 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后关腹,并给予G -Rg1灌胃[120 mg/(kg·d)]。全部大鼠1 周后处死,取出左肾常规固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ax、PCNA、TGF -β1蛋白表达水平,并应用计算机图文系统进行分析。结果: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中Bax、PCNA蛋白表达显著增多,肾间质、肾小球中TGF- β1 蛋白表达显著增多。G- Rg1 明显抑制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Bax蛋白表达(P<0.05),促进PCNA蛋白表达(P<0.05);抑制肾间质和肾小球中TGF- β1蛋白表达(P<0.05)。结论:Bax在梗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TGF- β1 在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G -Rg1可能有抑制梗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促进上皮细胞增殖、抑制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们利用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采用地高辛标记的细胞黏附分子-1(ICAM-1)cDNA探计与单核巨噬细胞(ED-1)抗体在同一切片上观察了肾间质中ICAM-1mRNA及ED-1抗原的表达,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及其受体CD4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探讨TSP-1-CD47在肾周毛细血管(PTC)病变中的作用。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UUO组45只和假手术组(SOR) 15只。UUO组随机选取15只分别于术后3 d、7 d、14 d处死;SOR组随机选取5只于相同时间点处死。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通过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病理改变;免疫荧光双染色观察TSP-1及其受体CD47在UUO模型中是否存在共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毛细血管病变指标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TSP-1的表达;多组间均数比较使用方差分析;TSP-1与CD34、VEGF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与SOR组相比,UUO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随梗阻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但肾间质纤维化逐渐加重,肾小管损伤评分增加。免疫荧光双染色显示TSP-1及其受体CD47在肾小管间质存在共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随UUO时间延长,TSP-1蛋白水平逐渐增加,而CD34及VEGF蛋白表达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相关分析显示TSP-1蛋白水平与CD34及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r=-0.931, P<0.01;r=-0.953, P<0.01)。 结论TSP-1及其受体CD47在UUO大鼠模型肾间质存在共表达,且与PTC呈负相关。TSP-1可能通过CD47参与UUO肾脏PTC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L-精氨酸在梗阻性肾病中逆转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精氨酸恢复梗阻肾肾功能和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侵入肾内单核/巨噬细胞数、Ⅳ型胶原(CODⅣ)及其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进行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对大鼠COL-ⅣmRNA,α-SMA mRNA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转录量分析;对尿液中尿氮浓度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UUO内侵入单核/巨噬细胞数,α-SMA沉积,COL-Ⅳ沉积及α-MA mRNA、COL-ⅣmRNA及TIMP-1 mRNA含量减少;提示UUO纤维变性减少.同时UUO中尿氮浓度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精氨酸具有阻止UUO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其作用与增加氧化亚氮(NO)的形成这一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探讨毛蕊花糖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CON)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UUO+毛蕊花糖苷(ACT)组和UUO+贝那普利(BZ)组,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肾纤维化动物模型。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热休克蛋白(HSP)-47、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β联蛋白(β-catenin)、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蛋白表达。结果显示, 与CON组比较, UUO组大鼠肾小管扩张, 肾间质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增加;UUO+ACT组和UUO+BZ组大鼠肾小管扩张和间质胶原纤维沉积程度较UUO组显著减轻, 但仍明显重于CON组。与CON组比较, UUO组大鼠肾组织CTGF、α-SMA、CollagenⅢ、HSP-47、β-catenin及GRP78蛋白表达量均显著较高, Bcl-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积雪草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肌动蛋白(α-SM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1表达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积雪草延缓肾衰竭提供依据。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积雪草大剂量组、积雪草小剂量组、对照(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成功建立UUO大鼠模型,术后21 d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肝、肾功能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TGF、α-SMA、HGF、MCP-1的表达部位及含量。结果:模型组CTGF、α-SMA、MCP-1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药物干预组指标低于模型组(P<0.01);药物干预组HGF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积雪草大剂量组的表达高于小剂量组(P<0.01),但与福辛普利组相似(P>0.05)。药物干预组BUN水平下降,Scr、ALT、AST变化不明显。结论:积雪草可通过上调UUO大鼠肾组织HGF的表达,抑制UUO大鼠肾组织CTGF、α-SMA、MCP-1表达而实现其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的作用,大剂量组与福辛普利组作用相似,且没有明显的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的肾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情况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和解聚散方组,每组30只,从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洛丁新组按1.0mg·kg-1·d-1,和解聚散方组按9.8g·kg-1·d-1,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3ml/只。分别于造模后7,14,21d取梗阻侧肾脏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UUO模型组中NF-κB在术后7、14、21d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两个治疗组在术后7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UUO模型组(P<0.05)。结论:和解聚散方可以通过抑制NF-κB的过度表达,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CAN)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观察骨桥蛋白(OPN)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及CAN干预对肾脏OP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ham)、UUO模型组(UUO)、坎地沙坦治疗组(CAN).UUO模型组和CAN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Sham组只游离左侧输尿管但不结扎.CAN组于术前1 d开始用CAN治疗[10 mg/(kg·d)]灌胃.术后第7、14天分别处死大鼠,左侧肾脏组织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OPN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OPN mRNA表达水平.结果 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术后7 d和14 d UUO组大鼠肾纤维化阳性面积分别为15.2%和24.8%,CAN组为1O.1%和18.5%.CAN组与UUO组大鼠术后7 d和14 d大鼠肾纤维化阳性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O模型大鼠OPN蛋白及mRNA水平均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1),CAN组OPN蛋白及mRNA水平较UUO组明显降低(P<0.05),但较Sham组高(P<0.01).结论 CAN能有效地延缓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作用可能与下调OPN蛋白和mRNA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G-Rg1)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脏Klotho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RTC)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大鼠采用UUO的方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模型,治疗组在UUO的基础上,给予G-Rg1腹腔注射,其余大鼠给予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TUNEL检测RTC凋亡情况,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Klotho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明显上升,肾脏病理损害加重,RTC凋亡增加;同时模型组肾组织Klotho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减少,伴随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多及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功能好转,肾脏病理损害缓解,RTC凋亡减轻;同时肾组织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伴随凋亡蛋白Bax表达减少及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增多。结论:G-Rg1可以上调UUO大鼠肾脏Klotho的表达,进而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cl-2的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抑制UUO模型中RTC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成蛋白-7(BMP-7)及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肾康注射液组(对照组)、PNS低剂量组(低剂量组)、PNS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用UUO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术前1d起各组给予相应浓度和剂量的药物,术后第14天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变化,梗阻侧肾组织行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半定量计算肾小管损伤指数(TII),免疫组化法检测BMP-7、TGF-β1、Smad2、Smad7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NS和肾康注射液能明显降低UUO大鼠术后14dScr、BUN(P<0.05);对梗阻侧肾组织HE染色、PAS染色进行TII评分发现,2个试验组大鼠肾小管损伤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Masson染色观察发现,2个实验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免疫组化法染色并对其灰度值测定发现,与模型组相比,2个试验组大鼠TGF-β1、Smad2在肾组织的表达下调(P<0.01),BMP-7、Smad7在肾脏组织的表达上调(P<0.01)。结论:PNS可能通过干预BMP-7/Smads/TGF-β1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了TGF-β1信号的细胞内转导,而起到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益肾解毒汤在巨噬细胞增殖活化方面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解毒汤组和氯沙坦钾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大鼠游离左输尿管后,不结扎,分层缝合;其余3组大鼠均行UUO模型制备。益肾解毒汤组和氯沙坦钾组分别采用益肾解毒汤和氯沙坦钾每日灌胃1 m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予0.9%氯化钠溶液1 mL每日灌胃。2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肾组织中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E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诱生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同时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模型组、益肾解毒汤组和氯沙坦钾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10.70±1.02)mg、(7.52±0.78)mg、(8.32±0.57)mg,ED1的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65.25±12.05)μm2、(40.72±8.09)μm2、(51.76±7.85)μm2,PCNA的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73.2±9.43)μm2、(42.83±8.20)μm2、(53.49±8.27)μm2,iNOS的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74.4±9.10)μm2、(52.87±6.77)μm2、(67.50±8.13)μm2,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益肾解毒汤组与模型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及ED1、PCNA、iNOS阳性表达面积均显著减少(P0.05);而益肾解毒汤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及ED1、PCNA、iNOS阳性表达面积均显著少于氯沙坦钾组。结论:益肾解毒汤能明显抑制ED1、PCNA、iNOS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的增殖活化,有抗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