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七氟醚、异氟醚和安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观察七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颅内肿胶病人,测定七氟醚麻醉的时颅内压变化并与异氟醚和安氟醚进行比较。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维持的静脉用药相同。于L3-4穿刺蛛网膜睛腔测脑脊液压(代表颅内压,ICP)。依吸入药不同随机分为七的氟醚(S)组,异氟醚(1)组和安氟醚(E)组,监测BP、MAP、ECG、SpO2、PET、CO2和MAC,调整VT和RRaCO2维持在4~4.66KPA。三  相似文献   

2.
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对内源性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犬吸入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后血浆NO含量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NO在囱族吸入麻醉药扩血管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犬麻醉后30分钟,随机吸入地氟醚、一氟醚或异氟醚(MAC 7.2% ̄2.3%和1.28%)使呼气末浓度达1MAC,持续30分钟。分别于呼气末浓度达1MAC后5分钟、15分钟和30分钟和停吸后30分钟分钟和120分钟抽取静脉血,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NO。结果:NO水平在三组药物吸入过  相似文献   

3.
地氟醚、七氟醚与安氟醚低流量麻醉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地氟醚、七氟醚、安氟醚用于低流麻醉时BP和HR改变,苏醒过程、不良反应以及药物费用。方法:42例ASAIⅠ-Ⅱ级择期腹部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地氟醚,安氟醚和七氟醚三组。麻醉诱导后连接Cicero麻醉机。降低新鲜气流,地氟醚和安氟醚为0.3-0.5L/min,七氟醚为0.8-1.0L/min,从回路呼出端向麻醉机回路内注入液吸入麻醉药4-5分钟内使三组病人呼气末麻醉药浓度达到1MAC左右,即地氟  相似文献   

4.
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犬冠脉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超声血流量监测仪观察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犬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犬18只,腹腔注射1.5%硫喷妥钠20mg/kg,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8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取正中开胸,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将3mm或3.5mm超声Doppler血管探头置于分离血管处,连接超声多普勒冠脉血流量监测仪测定冠脉血流量,然后随机吸入地氟醚、七氟醚或异氟醚,MAC分别为7.2%、2.3%和1.28%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采用连续温度稀释法观察不同浓度地氟醚对血液动力学和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并与七氟醚和异氟醚比较。方法 犬 18只 ,1.5 %硫喷妥钠 2 0 mg/ kg、阿曲库胺 0 .8mg/ kg麻醉诱导 ,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左股静脉穿刺置入 7.5 F的六芯肺动脉漂浮导管 ,接 CCO/ SvO2 监测仪 ,连续测定并计算血液动力学及氧供需平衡各项指标。操作完成后平稳 1小时 ,取基础指标。然后随机依次吸入 0 .7、1.2和 1.7MAC的地氟醚、七氟醚或异氟醚 ,呼气末浓度达预定值后稳定 2 0分钟 ,记录各指标 ,再增加吸入浓度达下一个预定浓度。结果  MAP、SVR和 CO在三组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 ,地氟醚和异氟醚组 HR明显增快 ,七氟醚组 HR则明显减慢 ,异氟醚组 1.7MAC时 VO2 增加 ,DO2 和Sv O2 下降。结论 地氟醚对循环功能和氧供需平衡的影响与异氟醚相似 ,与七氟醚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地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脑血流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监测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速率 ,观察地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三种吸入麻醉药对平均血流速率 (Vm)的影响。方法  42例 18~ 6 0岁、ASAⅠ~Ⅱ级、择期非颅脑手术病人 ,随机接受地氟醚、异氟醚或七氟醚吸入麻醉。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在 40± 1mmHg。当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分别为 :1 0MAC平衡 15分钟后 ,快速 (2分钟内 )从 1 0MAC升高至 1 5MAC即时 ,1 5MAC平衡 15分钟后 ,以及稳定于 1 5MAC并且维持和 1 0MAC平衡下相似的MAP时 ,记录Vm、MAP和心率。结果  (1)吸入浓度从 1 0MAC上升至 1 5MAC ,且MAP维持相同水平的情况下 ,地氟醚和异氟醚使Vm增加非常显著 (分别从 5 6cm/s上升至 6 1cm/s,从47cm/s上升至 5 2cm/s,P <0 0 1) ,而七氟醚无显著变化 (从 6 0cm/s至 6 0cm/s,P >0 0 5 )。 (2 )当吸入浓度快速从 1 0MAC上升至 1 5MAC时 ,地氟醚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同时 ,脑血流速率显著增加 (从 5 6cm/s上升至 6 1cm/s,P <0 0 1)。而异氟醚和七氟醚在MAP显著下降的同时使Vm无显著变化 (从 47cm/s升至 49cm/s,P >0 0 5 ) ,或显著下降 (从 6 0cm/s降至 5 6cm/s,P <0 0 1)。结论  (1)吸入浓度从 1 0MAC增加到 1 5MCA时 ,地氟醚、异氟醚使脑血流速率显著增加 ,而七氟醚作  相似文献   

8.
安氟醚和异氟醚对手术室污染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氟醚和异氟醚对手术室污染的观察唐立东**广州铁路中心医院(510080)卤代烃基醚(以下简称卤醚)安氟醚和异氟醚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吸入麻醉药,高效,安全,体内代谢率低,排泄迅速,临床优点显著。但作为一种在手术室广泛使用的含氟有机物,对环境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10.
本试验选择10例全麻手术病人,经自身对照,比较七氟醚与恩氟醚麻醉诱导的意识、痛觉消失及恢复情况,七氟醚均明显快于恩氟醚。对血压、心率的影响,两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异氟醚和安氟醚对离体兔胸主动清脉环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取自24只新西兰白兔的离体胸主动脉环随机分为七氟醚、异氟醚、安氟醚三组。衔用PE产生主动张力,稳定后分别吹入上述三种吸入麻醉药七氟醚记录不同浓度时的血管张力。结果:与基础值(麻醉药浓度为零时)相比,血管张力在三种吸入麻醉药2为1.0、1.5、2.0MAC时均降低(P值分别小于0.05、0.05、0.01)。安氟醚  相似文献   

12.
地氟醚是一种新吸入麻醉药物 ,已应用于临床各科手术的麻醉。但从酶学方面来了解地氟醚对心肌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研究常规手术患者在吸入地氟醚麻醉下血清心肌酶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乳酸脱氢酶 (LDH)、羟基丁酸脱氢酶 (HBOH) ]的变化 ,并与吸入安氟醚麻醉下血心肌酶变化进行比较。资料和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成 2组。地氟醚组(D) 15例 :男 7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46 2 6岁 ,普通外科手术 9例 ,妇科手术 6例 ;安氟醚组 (A) 1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42 33岁 ,普通外科手术 8例 ,妇科手术 5例…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 ,多种麻醉药对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 ,2 ] ,本研究旨在观察七氟醚、安氟醚、异氟醚三种氟化类吸入麻醉药对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选择开胸手术病人2 8例 ,(男 16 ,女 12 ) ASA ~ 级 ,随机分成三组 :七氟醚组、安氟醚组、异氟醚组。术前未用免疫功能抑制药 ,也未行放疗和化疗。既往无免疫系统疾病。手术均为贲门癌及食管癌切除术。二、麻醉方法 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 0 .5 mg,安定 10 m g。诱导时静注芬太尼 3μg/ kg、2 .5 %硫喷妥钠 8m g/ kg和琥珀胆碱 2 mg/ kg静注。…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情况。方法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七氟醚组(S组)及异氟醚组(Ⅰ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诱导后吸入纯氧,氧流量2 L/min,30min后调整为1 L/min。手术开始前,调整吸入麻醉药的呼气末浓度为1.0 MAC。麻醉维持: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和芬太尼,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30%。缝皮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纯氧流量调整为5 L/min。记录睁眼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睁眼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计时)及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记录吸入麻醉药用量。结果与Ⅰ组比较,S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吸入麻醉药的总用量和单位时间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氟醚比较,吸入七氟醚患者麻醉恢复较快,且麻醉恢复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小儿七氟醚和异氟醚快速吸入诱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小儿使用高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加氧化亚氮快速吸入诱导的区别。方法:38例4~11岁,未使用术前药小儿随机分为二组,七氟醚组(n=20),吸入5%七氟醚,60%氧化亚氮;异氟醚组(n=18)吸入3.5%异氟醚,60%氧化亚氮。观察两组小儿采用快速吸入诱导方法时,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应消失时间,以及药物的刺激性和诱导平稳程度的区别;同时观察两种方法对小儿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七氟醚组的诱导效果较为满意,其睫毛反射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均明显快于异氟醚组,分别为63.45±16.27(秒),189.40±28.70(秒)和75.82±22.60(秒),231.62±77.74(秒)(P<0.01);异氟醚对气道的刺激性较大,小儿吸入时躲闪,咳嗽,喉痉挛,兴奋以及分泌物增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两组吸入诱导对小儿的血压无明显的影响。结论:小儿使用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是较为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法之一,与异氟醚比较,其吸入诱导平稳,对气道的刺激性较小,诱导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七氟醚和异氟醚在碱石灰中的化学稳定性。作者观察了不同条件下七氟醚、异氟醚被碱石灰的吸收和分解产物,报告如下。实验方法反应物及反应条件 140ml容积玻璃瓶15只,分为Ⅰ、Ⅱ、Ⅲ组,每组(为A、B、C、D、E瓶)5只,分别装入上海五四化学试剂厂生产的碱石灰20g及脱脂棉球一个,Ⅰ、Ⅱ两组各瓶内喷入蒸馏水1.2ml,用覆有多层尼龙薄膜的胶塞密封抽去瓶中空气,分别注入液态异氟醚5ml。  相似文献   

17.
以氧化亚氮吸入麻醉为对照,对血清肝酶值的变化为依据,估价安氟醚,异醚对肝酶的影响。46例成人(均无肝胆疾患,肝酶血清均在正常范围,不包括肝胆手术)分为安氟醚组,异氟醚组和氧化亚氮组,在麻醉前及手术后,1,4,10d抽静脉血检测GPT,GOT和LDH值,结果:安氟醚,异氟醚术后转氨酶均较术前有所增加,安氟醚组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以上);异氟醚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4d,10d,GPT有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单纯缺氧/复氧及 1.5MAC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5组。实验结束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细胞存活和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单纯缺氧/复氧使LDH、CK和细胞凋亡率升高及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1.5MAC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显著减轻LDH、CK和细胞凋亡率升高及细胞存活率下降,其中七氟醚减轻作用最强。结论 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七氟醚的保护作用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19.
异氟醚和七氟醚麻醉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异氟醚和七氟醚麻醉对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颅脑手术患者,用动态心电图仪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0 min、停药时、停药后1、2 h和4 h的HRV。结果ISO1组(异氟醚,年龄<60岁)和ISO2组(异氟醚,年龄≥60岁)插管后10 min、停药时、停药后1、2 h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值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SEV1组(七氟醚,年龄<60岁)和SEV2组(七氟醚,年龄≥60岁)的LF、HF值在插管后10 min、停药时、停药后1 h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ISO组插管后各时点的LF、HF值均显著低于SEV组(P<0.05)。结论异氟醚对患者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性的均衡性没有显著的影响。异氟醚对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抑制作用比七氟醚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地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8例1-5岁小儿,ASAI-Ⅱ级,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随机分为地氟醚(D)帮异氟醚(I)两组,每组14例。分别测量呼气末麻醉药浓度为0、0.5、1.0和1.5MAC稳定5分钟后的SI、CI、SVR、HR及MAP。结果:与0MAC比较,0.5MAC时两组MAP和SVR均略有降低(P<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1.0MAC时,SVR和MAP进一步降低,其幅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HR和SI均略有升高,但无显著差异;CI值D组显著高于I组。达1.5MAC时,D组的HR显著高于I组,而SI下降与0MAC近似;SVR和MAP两组无进一步降低。结论: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心肌收缩功能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地氟醚使小儿HR增快的作用大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