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康婧  宗莉  张正华 《临床医学》2022,(4):107-109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左西孟旦组、多巴酚丁胺组两组,每组50例.左西孟旦组患者接受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多巴酚丁胺组患者接受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Hcy、TGF-β水平、...  相似文献   

2.
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赵中苏粟奇志韩建中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指经卧床休息、低钠饮食、利尿剂、洋地黄和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无效的心衰。我们1993年以来用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36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难治性...  相似文献   

3.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4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0例按心力衰竭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5%,有效率40%,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30%,有效率40%,总有效率为70%,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2χ=7.9,P<0.01)。结论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乌拉地尔单用或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5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两组,A组30例在用吸氧、洋地黄类、利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乌拉地尔;B组28例将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与乌拉地尔联合治疗。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A组(73%),P<0.05。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头孢匹胺钠,商品名立泰欣,深圳立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系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常用于敏感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肺炎、肺化脓性疾病等治疗。盐酸多巴胺是由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盐酸多巴酚丁胺是由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在心内科二药联合常用于纠正心力衰竭。2009年11月我科在输液过程中发现同一静脉通道使用头孢匹胺钠与盐酸多巴胺、盐酸多巴酚丁胺发生配伍反应,采取将头孢匹胺钠与盐酸多巴胺、盐酸多巴酚丁胺两路静脉通道注射,患者未发生输液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对脓毒症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997年1月-2001年6月外科ICU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超过4日的脓毒症患者,记录用药前1日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体循环平均动脉压等资料。患者分为大剂量多巴胺组、去甲肾上腺素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组及小剂量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组,比较用药前后血肌酐及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大剂量多巴胺组用药后血肌酐及总胆红素均显著增高(P<0.01或P<0.05)。去甲肾上腺素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对血肌酐及总胆红素均无显著影响。单用小剂量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可使血肌酐显著降低,但用药前后血总胆红素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小剂量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可能对脓毒症患者肝、肾等脏器的血液循环有利,可以逆转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时对内脏灌流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头孢匹胺钠,商品名立泰欣,深圳立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系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常用于敏感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肺炎、肺化脓性疾病等治疗.盐酸多巴胺是由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盐酸多巴酚丁胺是由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在心内科二药联合常用于纠正心力衰竭.2009年11月我科在输液过程中发现同一静脉通道使用头孢匹胺钠与盐酸多巴胺、盐酸多巴酚丁胺发生配伍反应,采取将头孢匹胺钠与盐酸多巴胺、盐酸多巴酚丁胺两路静脉通道注射,患者未发生输液不良反应.为正确使用药物保证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及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此现象我们进行了查阅资料和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耿现仓 《新医学》2003,34(2):90-91
目的:评价乌拉地尔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9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3组,对照组32例应用洋地黄类药、利尿药、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乌拉地尔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乌拉地尔;联合治疗组33例在乌拉地尔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呋塞米。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高于乌拉地尔组(85%),P<0.05;乌拉地尔组亦高于对照组(63%),P<0.05。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呋塞米合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洪德军 《临床医学》2008,28(11):59-60
目的评价乌拉地尔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9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三组,对照组32例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乌拉地尔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加乌拉地尔;联合治疗组33例在乌拉地尔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呋塞米。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高于乌拉地尔组(85%),P(0.05;乌拉地尔组亦高于对照组(63%),P(0.05。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与多巴酚胺、多巴胺、呋塞米合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中分别静脉泵注血管加压药去氧肾上腺素和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位接受肝移植的受体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去氧肾上腺素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0.3~0.4μg/(kg·min),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组持续静脉泵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μg/(kg·min)起至5~8μg/(kg·min),比较两组患者失血量、补液量及血浆中乳酸水平。结果去氧肾上腺素组患者术中失血量、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均明显少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组,手术结束时血浆乳酸含量低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组。结论肝移植手术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可安全有效地逆转血管舒张,较正性肌力药减少出血和输注液体量,有利于改善内循环。  相似文献   

11.
卡维地洛是具有扩血管特性的B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充血性心衰,高血压病以及心绞痛的治疗。多巴酚丁胺是非洋地黄类的正性肌力药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我科于1993—2004年对39例充血性心衰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儿茶酚胺类药物是稳定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的基础用药,该类药物应用需个体化。收缩压维持于80~90mmHg,可先用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收缩压<80mmHg或平均动脉压<60mmHg,需要在提高心输出量的同时进一步收缩血管提升血压时,可首选去甲肾上腺素;较大剂量单药不能维持血压时,尽早联合用药,可以选用多巴酚丁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过大剂量多巴胺(≥15μg·kg^-1·min^-1)副作用多,近期死亡增加,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感染性休克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的 15例病人经过积极的液体复苏后 ,随机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观察尿量、肌酐清除率 (CCr)、钠排泄分数 (FeNa)的变化。结果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都能提高血压 ,增加CI、SVRI、LVSWI,与基础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对肾功能的改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比单独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多巴胺增加尿量、FeNa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既能增加CI、SVRI、LVSWI ,又能改善肾功能 ,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病人理想的血管活性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感染性休克病人胃肠道灌注的影响。方法 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的 13例病人经过积极的液体复苏后 ,随机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观察胃黏膜pHi、△PCO2 的变化。结果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 +去甲肾上腺素都能提高血压 ,增加CI、SVRI、LVSWI、DO2 ,与基础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对胃pHi、△PCO2 的改善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酚丁胺比单独去甲肾上腺素明显 ,比多巴胺更好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多巴酚丁胺和去甲肾上腺联合既能增加CI、SVRI、LVSWI、DO2 ,又能改善胃pHi、△PCO2 ,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病人理想的血管活性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脓毒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脓毒症患者经充分液体复苏后.随机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观察用药后肾功能的变化,包括尿量、肌酐清除率(CCr)、钠排泄分数(FeNa)等指标.结果 多巴胺组尿量、Fe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多巴酚丁胺组[(3072±480)、(2038±515)、(362±522)ml/24 h,(3.80±1.09)、(2.06±1.14)、(2.10±0.95)%,均P<0.05].多巴酚丁胺组的CCr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多巴胺组[(79.2±39.1)、(50.6±21.8)、(47.4±16.7)ml/min,P<0.05].结论 多巴胺能增加尿量和FeNa,但不增加CCr,多巴酚丁胺可增加CCr,但对尿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小剂量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对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12例心脏手术后低心排患者分别持续静脉泵入 5~ 10 μg·min- 1 ·kg- 1 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 ,观察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改变。结果 :与给药前相比 ,10 μg·min- 1 ·kg- 1多巴胺和 5~ 10 μg·min- 1 ·kg- 1 多巴酚丁胺给药后均能显著提高心脏指数 (CI) ,但同样使CI增加5 0 %~ 70 % ,多巴酚丁胺只需 5 μg·min- 1 ·kg- 1 ,而多巴胺需要 10 μg·min- 1 ·kg- 1 。 5~ 10 μg·min- 1 ·kg- 1 多巴酚丁胺使体血管阻力指数 (SVRI)和肺动脉嵌顿压 (PAWP)显著降低 ,而多巴胺对SVRI和PAWP无显著影响 ,两者对肺动脉压 (PAP)和肺血管阻力指数 (PVRI)均无显著影响。5~ 10 μg·min- 1 ·kg- 1 多巴酚丁胺均导致氧输送指数 (DO2 )和氧耗指数 (VO2 )显著提高 ,但 5~10 μg·min- 1 ·kg- 1 多巴胺对DO2 和VO2 无明显影响。结论 :与多巴胺相比 ,多巴酚丁胺更为有效的提高CI和DO2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有助于改善组织缺氧。  相似文献   

17.
2例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多巴酚丁胺发生药物反应缪哲新多巴酚丁胺为拟交感胺类、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用于治疗急性难治性心力衰竭。我们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偶见2例发生药物反应。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例1.患者男,54岁,...  相似文献   

18.
王叶飞 《护理学报》2001,8(2):38-39
目的 了解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 62例患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儿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 3 2例 ,对照组 3 0例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注射液 0 .6~ 1mg/k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3 0ml静滴 ,每日 1次 ,每 1疗程 5天。结果 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 ,总有效率 χ2 =5 .98,P <0 .0 5 ,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关向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2(5):274-275,284
目的探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并发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2010年9月在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儿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予常规吸氧、吸痰、抗感染、纠酸、平喘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对症处理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654-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山莨菪碱联合治疗;两组患儿疗程为3~5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5.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山莨菪碱能明显改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并发心衰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我们以强心利尿扩管合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速尿、硝酸甘油、氯化钾、硫酸镁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心衰)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