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茜 《大家健康》2016,(3):162-163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假性危急值报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6月有关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分析危急值的发病率、报告时间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结果:急诊样本中424例出现危急值;平诊中528例发生危急值.急诊检验中出现检验假性危急值前三位科室为急诊内科;ICU科;心内科;平诊中位数为38 min,长于急诊(9 min) (P <0.05);平诊检验假性危急值238例≤30min,少于急诊(P<0.05);平诊中150例检验假性危急值报告时间在31~60 min,101例在61 ~ 90 min,多于急诊(P<0.05).结论:急诊检验危急值报告时间基本能够满足医院需要,但是平诊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缩短平诊检验危及报告时间,提高危急值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假性危急值报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6月有关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分析危急值的发病率、报告时间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结果:急诊样本中424例出现危急值;平诊中528例发生危急值。急诊检验中出现检验假性危急值前三位科室为急诊内科;ICU科;心内科;平诊中位数为38 min,长于急诊(9 min)(P0.05);平诊检验假性危急值238例≤30min,少于急诊(P0.05);平诊中150例检验假性危急值报告时间在31~60 min,101例在61~90 min,多于急诊(P0.05)。结论:急诊检验危急值报告时间基本能够满足医院需要,但是平诊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缩短平诊检验危及报告时间,提高危急值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虎  汪波  杨兰 《新疆医学》2006,36(6):190-191
近年来医学检验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基础医学和高科技技术在检验医学上的不断拓展,伴随检验设备的更新换代,许多检测项目实现自动化,所测项目种类也比以前丰富了很多。使检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为临床科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检验数据。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检验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科工作的特殊性和临床实验室的历史原因。检验科与临床科室间沟通较少: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脱责任,导致互相间信任度下降,最终影响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和医院的声誉。因此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间的相互沟通,对各科室的发展和更好为病人服务都有着深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规范临床检验危急值,提高检验危急值在检验科质量体系中的重要性,从而保证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及时性、有效性。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成立的急诊检验组急诊检验工作的开展,按照ISO15189实验室认可要求,对急诊检验项目的分析来逐步规范临床检验危急值,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危急值管理体系,制定了制度,设定了危急值项目以及相应的范围及响应时间。规范临床检验危急值,提高了检验  相似文献   

5.
急诊科是医院中一个窗口科室,是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属于高风险科室。急诊患者发病急而危重,时常危及生命,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以在最短的时间抢救患者的生命,获得最佳的黄金时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面临种种非人为的因素,因此容易产生护患的纠纷,笔者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种种非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检验科工作的目的就是给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信息与数据,当有异常结果出现时,若能够将信息及时的反馈给临床,会对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很大的帮助。当检测出某个项目产生的结果对患者的生命可能造成一定的威胁且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时,及时同临床进行沟通,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是有重要研究意义的。1检验科危急值产生:所谓危急值的检验,就是指该种试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的生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这个时候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生命便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因为这将是一个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结果,因此将这种试验数值称为危急值。2检验科危急值的界限:检验科检验项目繁多,不能认为有些项目具有危急值,有些项目没有危急值,项目包含危急值是相对来说的,并不是绝对性的,危急值项目在检验科项目中只占有较小的比例,不能够说这些项目具有的高低值不关键,相对来说不具有危急性,根据我国卫生管理部分作出的调查表明,有些医院只是设定了1-2项,有些医院则是设置超过了50项。检验科设立危急值的具体原则是联系实际、使用简便、共同制定。3检验科危急值的分析:临床医生必须清楚的了解检验科危急值相关的项目及存在的意义,被告知之后,应给与高度的重视,假如出现本级医师无法处理现象,必须要告知上级医生,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防止因为病情的延误出现严重的后果。检验人员首先对所在科危急值的有关项目及范围充分熟悉,当在检验工作中出现危急值时,首先对检验仪器的试剂确定是否正常,及时实施复查,通知临床医师,向医师询问患者病情是否构成危急值要求,在临床以及检验各个过程环节均没有出现异常的状况下,才能够发出检验结果,假如临床医生认为这个检验结果不符合患者的病情或者是采集的样本有问题,应重新采集样本送至检验。假如同上一次的误差没有在允许范围内,应对危急值重新发送。危急值的报告和接受都采用谁报告谁记录的原则。当发生上述危急值的时候,在仔细检查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及时复查,  相似文献   

7.
临床检验的职能就是准确、迅速、及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检验结果和数据。因此,异常检验结果的处理及“危急值”的设立就更为重要。这时异常的检验结果的出现,说明患者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信息,快速给患者有效的治疗,就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将失去最佳机会,或造成严重后果,这种检验“危急值”的设立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排班模式对急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不符合率的影响,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缩短急诊检验报告回报时间(TAT),提高医患满意度。方法对2010年1月的急诊临检室的标本检测量进行汇总,以急诊检验室临检检测项目的标本量及报告回报时间不符合率为观察指标,对每天不同时段急诊检验标本量和报告回报时间不符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通过调整急诊排班模式,适度增加关键时段的人员数量,合理调整人员排班,缩短报告发放时间。急诊检验报告回报时间在11:30~14:00和16:00~20:00两个时段的报告回报时间不符合率分别由14.28%和12.36%缩短到2.47%和3.23%,报告回报时间不符合率能够满足科室的质量评价目标(<5%)。结论获得了影响延迟报告回报时间具体原因的客观依据,进一步优化了工作环节,改进了医学实验室的服务效率,从而缩短急诊TAT,使医患满意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陈辉兰 《实用医技杂志》2013,(11):1245-1245
<正>在临床工作中,关于患者危急值检验报告经常会出现。但因为某些医院单位危急值管理的制度建立的不够完善,其医院层面未明确建立管理制度,以致危急值的检测报告是否准确难以得到保证。同时,危急值的检测报告结果尚未规范,其及时性不足。危急值的检验结果送至临床之后,各科室人员对其的处理较为随意。怎样进行处理、处理的及时与否,临床  相似文献   

10.
“军字一号”工程检验科信息系统的初步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临床检验信息网络系统的实施,使检验科检验数据的采集、检测结果的保存、报告输送及日常科室的工作实现自动化。为了适应科室发展要求,进行科室人员计算机知识综合培训势在必行。方法:①论述临床检验信息的使用价值;②进行临床检验网络系统培训及windows 98操作系统有关知识培训。结果:①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检验报告单发出时间,结束了急诊电话报结果的历史;②可打印统一的中文报告单,彻底避免手工填写引起的差错;③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④通过培训,提高了检验人员素质,保证检验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结论:使用临床检验信息系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检验科的检测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郑宏图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77-178
中国医院协会关于"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提出,要求医院临床实验室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为了贯彻这一制度的落实,保护患者的合法利益,保障医疗安全,增强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心和服务临床的意识,参照相关标准,制定出了适合我院工作实际的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现将应用过程中体会简介如下:1建立"危急值"制度报告的意义医院检验科的职能就是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而这种检验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特别是一个严重异常检验结果的出现,可能意味着对病人的生命产生严重威胁,如果临床医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这方面的相关信息,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措施,就有可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否则病人就有可能失去最佳的抢救时间和治疗机会,甚至是失去生命,所以这种异常检验结果的出现,对病人和医生来说都至关重要,将其称为"危急值",由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测发现后,及时地向临床医生进行汇报,即"危急值"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迅速、及时、准确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检验信息和数据是临床实验室的基本职能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职能。因此,异常检验结果的处理及"危险值"报告制度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检验"危急值"又称生命危急值(panic values),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的生命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如果此时医生能及时获得检验信息,迅速给  相似文献   

13.
陈彤  赵枰  李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138-2139
目的:介绍条形码化临床检验信息系统在急诊化验室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展望。方法:利用条形码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简化急诊标本检验的工作流程,加快报告发出时间。结果:实现了检验流程的无纸化,提高了传递和检测速度,争取了危急值的报告时间,防止了漏收费,明确了责任,减轻了急诊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了服务临床的意识与沟通。结论:这是一套适合于急诊化验室应用的条形码化临床检验信息系统并有着更可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综述医学检验危急值即是危及患者生命的指标,准确报告检验危急值指导临床,得出结论:危急值报告对临床指导非常重要,而危急值错误报告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杜绝危急值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急值实时在线监测自动语音播报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行开发的检验危急值实时在线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3种方式、四级自动语音播报实时在线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统计各项目检验危急值自动报告平均时间和临床科室响应处理危急值平均时间。结果 2014年6月-2015年7月,检验科共报出12 660个危急值。各专业组报告危急值的平均时间分别为:临检组38~45 min,免疫组45~61 min,生化组为55~61 min,血气分析为2~8 min;临床科室响应处理危急值平均时间为1~4 min,其中,1 min内响应处理率最高为76%。同时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自动生成危急值记录。结论这是一套先进的临床检验危急值信息管理系统,第一时间内可监测到危急值的发生,并可自动报告及跟踪记录,为临床急诊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6.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秀凤  胡桂兰 《当代医学》2010,16(32):49-49
危急值系指临床实验室的某些测定结果出现异常(过高或过低),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数值。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而临床医生在并没有明确诊断或患者没有某种疾病的明显倾向时,危急值的出现并立即报告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生化检验工作中,常常在病人标本检测前和检测中检测质控品。记录质控值,并绘制于质控图上,质控值在控制病人标本可以检测和报告。控制值失控,停止病人标本的检测,拒发报告;寻找原因,解决问题。开始新的一批检测,失控时的病人标本重做。这是分析中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对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认识。方法通过对我院两年来50例临床标本的观察,制定检验项目的危急值范围,认真执行检验项目危急值报告制度。结果制定我院血细胞检验4个项目、血栓与止血检验3个项目、血气分析6个项目及生化检验13个项目的危急值范围。结论检验人员须认真地执行检验项目危急值报告制度,以便临床医师能够准确、迅速及时地得知危重病患者的检验信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19.
检验科危急值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验科的工作目标就是向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信息和数据。当异常结果出现时,如能及时将此信息反馈给临床。会给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极大的帮助,但这里涉及到,是不是一有异常结果出现是否就应向临床报告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异常检验结果范围,我们检验科在工作中结合临床建立了自己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当检测出某项目结果有可能危急患者生命或可能出现危重临床症状时,快速与临床沟通,采取紧急措施。抢救患者生命,改善临床症状,实践证明是有重要意义的。现将我们的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陈鸣放 《重庆医学》2005,34(11):1754-1755
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和自动化仪器的广泛应用,检验科过去较为单一封闭的工作方式和简单粗放的内部管理不再适应现代化医院整体的需求。一份检验报告质量的过程贯穿在分析前、中、后整个流程中,不只涉及检验科,也涉及到临床科室。过去检验科常常接到临床科室关于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报怨,实际上许多不准确的检验结果并非是检验科检测的原因。因近年来由于对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在各临床检验中心的督促检查下及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的提高,检验中的质量提高很快。但对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重视不够,因这项工作不单是检验科能够解决的,必须是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