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18-121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6MWT,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6MWT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呼吸困难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MWT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PaCO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42例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家庭氧疗,治疗组(21例)采用BIPAP治疗,两组均治疗2年。在治疗期间所有入选患者均被要求戒烟,行缩唇呼吸或腹式呼吸等肺康复锻炼,必要时给予化痰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的动脉血气、肺通气功能、6 min步行距离、年住院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每年住院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6 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6、-0.666、2.630、-0.024、0.095、0.635,均P>0.05);治疗2年后治疗组死亡4例(4/21),对照组死亡6例(6/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年后治疗组PaCO2、PaO2、每年住院次数、FEV1、FVC及6 min步行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857、5.752、-16.053、2.684、3.338、7.644,均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可降低稳定期极重度COPD患者的PaCO2及年住院率,疗效优于单纯氧疗,从而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较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对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8例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试验组29例,对其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亦为29例,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但对照组其血气指标变化不明显;试验组肺功能FEV1/FVC比值上升,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单纯噻托溴铵药物治疗已无明显效果,而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建议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石玉花 《中外医疗》2013,(27):105-106
目的探讨ICU中不同时机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该院ICU收治的46例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以及时的抢救和基础治疗,其中23例为发现有创通气应用指征后6 h内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设为早期组;另23例为发现有创通气应用指征6 h后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设为延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血气分析结果(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早期组和延迟组FVC、FEV1、PaO2/FiO2、PaCO2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治疗后FVC、FEV1、PaO2/FiO2、PaCO2均优于延迟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优于延期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延迟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状况。较早的运用更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减少治疗时间,且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徐迪  闫靓 《黑龙江医学》2021,45(4):367-368
目的:分析综合肺康复治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膈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4月—2020年1月间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综合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x±s)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以及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膈肌功能和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 1以及FEV 1/FVC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周后,两组的DTF、PaO2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研究组DTF及PaO2比对照组高,PaCO2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肺康复治疗可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膈肌功能,促进血气指标的改善,临床上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吴先智 《基层医学论坛》2016,(30):4244-4245
目的 分析无创通气联合舒利迭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2组治疗前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的PaO2、PaCO2和pH值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FEV1、FEV1/FVC和FEV1%预测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FEV1、FEV1/FVC和FEV1%预测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创通气联合舒利迭治疗COPD呼吸衰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周世新  肖学平  谭金 《海南医学》2012,23(14):33-3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重度稳定期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重度稳定期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无创通气(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6例,分别记录治疗3个月后的动脉血气PaO2和PaCO2、6min步行试验(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结果 NPPV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3个月后PaCO2、6MWT及SGRQ评分分别为(52.1±4.6)mmHg、(190.4±37.9)m、(55.3±6.4)分和(56.8±5.9)mmHg、(159.9±29.1)m、(62.3±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动脉血PaO2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量值分别为(60.1±8.9)mmHg和(58.6±7.1)mmHg。结论在充足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稳定期COPD并慢性呼衰患者间断长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稳定期COPD患者的PaCO2水平,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武夏 《大家健康》2013,(21):118-119
目的:评价和认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32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为1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PH)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PaO2、PaCO2、PH、RR、HR均有所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较对照组低。这一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为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提供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重度稳定期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重度稳定期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无创通气(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6例,分别记录治疗3个月后的动脉血气PaO2和PaCO2、6 min步行试验(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结果 NPPV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3个月后PaCO2、6MWT及SGRQ评分分别为(52.1±4.6) mmHg、(190.4±37.9)m、(55.3±6.4)分和(56.8±5.9) mmHg、(159.9±29.1)m、(62.3±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动脉血PaO2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量值分别为(60.1±8.9) mmHg和(58.6±7.1) mmHg.结论 在充足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稳定期COPD并慢性呼衰患者间断长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稳定期COPD患者的PaCO2水平,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鼻罩或鼻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2 例60岁以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化痰、糖皮质激素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呼吸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PH、PaO2、PaCO2、呼吸频率(RR) 及心率(HR) 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治疗24h后两组患者PH、PaO2、PaCO2、RR、HR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24h后PH、PaCO2、PaO2、RR、HR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插管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立新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239-240,268
目的观察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4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吸氧、止咳、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160μg/福莫特罗4.5μg),1吸/次,2次/d,治疗周期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PaO2、PaCO2等血气指标及FVC、FEV1、FEV1/FVC%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PaO2(84.56±8.55)mmHg、PaCO2(30.25±3.26)mmHg及FVC(2.91±0.35)L、FEV1(2.02±0.24)L、FEV1/FVC%(72.14±7.41)%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必可都保可有效缓解中重度稳定期COPD病情,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气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杨婕  蔡元萍  胡建武  卢桥发 《重庆医学》2016,(17):2377-2379
目的:评估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2例经住院治疗后处于重度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分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HNIPPV )+常规治疗组(观察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随访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肺功能、6 min 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评分、焦虑评分、1年内病情恶化住院次数等6项指标。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6MWD 、呼吸困难评分、焦虑评分、1年内病情恶化住院次数均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期间无死亡病例或其他原因退出病例。结论 HNIPPV 治疗可以改善重度 COPD 患者呼吸衰竭,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重度稳定期 COPD 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思力华联合舒利迭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思力华联合舒利迭吸入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pH、PaO2、PaCO2、SaO2、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PaO2、SaO2、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1),PaCO2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思力华联合舒利迭治疗可有效改善呼吸道通气状态,保护肺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困难分数、6 min 步行试验(6MWT)、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 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6项指标中,除对照组 FVC外,均有明显改善( P <0.01);观察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COPD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5.
巨君芳  何迎春  李强 《浙江医学》2022,44(9):970-973
目的探讨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呼吸科及社区门诊接受治疗的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呼吸康复组,每组8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抗炎、氧疗、止咳化痰、长效支气管扩张药物等常规治疗,呼吸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吸困难程度[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评估]、活动能力[采用6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及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6、12个月呼吸康复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常规治疗组,CAT评分及SGRQ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6MWT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和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舒利迭联合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48h观察组PaO2、PaCO2及PH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FEVl、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BiPAP治疗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可快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及肺功能,疗效优于单用BiPAP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50例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分别于治疗前(0周)及治疗后1、4、12周检测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最大中期呼气流速(MMF)的预计值及残气量/肺总量(RV/TLC)的实测值,并测定6min步行时间(6MWT)及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评价Borg呼吸困难程度(Borg指数),观察12周内两组急性加重的患者数。结果与0周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4、12周6MWT、Borg指数及SpO2均发生显著变化(均P<0.01);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4、12周6MWT、Borg指数及SpO2均发生显著变化。与0周比较,对照组仅治疗后1、4周FEV1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后1周FVC、FEV1、MVV均发生明显变化,治疗后4、12周各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周MVV显著升高,治疗后4、12周FEV1、MVV、MMF、RV/TLC均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期间,治疗组急性加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BiPAP更能在短期内改善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增进氧合,提高活动能力,减少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8.
无创通气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和实验组(药物治疗加无创通气组)各24例,比较治疗3d后2组患者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变化。结果无创通气组在治疗后PH,PaO2值的升高和PaCO2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通气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雾化吸入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吸困难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治疗后HR、RR、PaCO2和呼吸困难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第1S用力呼吸容积与预计值的比值(FEV。%)、FEV。与用力肺活量(FVCC)的比值(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实验组治疗后PaO2、SaO2、FEV,%、FEV。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治疗期间,实验组排痰困难发生率为3.33%,口感咽痛发生率为6.6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治疗并发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春艳  孙芳  孙晓柯 《安徽医学》2021,42(11):1255-1258
目的 探究三球式呼吸训练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一病区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球式呼吸训练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氢离子浓度指数(pH值)、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运动耐力及呼吸肌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肺功能[一秒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FEV1/用力肺活量(FVC)],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等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P<0.05).治疗前,两组pH、SaO2、PaO2、PaCO2、6MWT、MIP、MEP、FEV1、MVV、FEV1/FVC水平及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球式呼吸训练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气水平,增强运动耐量及呼吸肌功能,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