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民 《陕西中医》2011,32(6):664-665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对照组予复方丹参片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以及中医证候计分的改善情况。结果:①在心绞痛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心电图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中医证状计分方面组内、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疗效确切,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傅锐斌  邱建  马骏  李锐 《中药材》2005,28(11):1045-1046
目的:评价冠心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诊断明确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和副作用情况.结果:两组的基本情况类似,冠心康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8.3%和45%,高于对照组28.8%和37.9%,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心电图改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8.8%和33.3%,高于对照组13.6%和33.3%,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冠心康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冠心康片治疗组未增加治疗副反应发生.结论:冠心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能有效减少减轻心肌缺血发作和改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3.
参芪冠心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芪冠心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6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20例,疗程6周。结果:参芪冠心片治疗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及硝酸甘油用量,中医证候、心电图改善均优于通心络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冠心片治疗心(阳)气虚血瘀型胸痹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王红  马民凯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00-2001
目的观察益心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含服硝酸甘油片;治疗组加服用益心汤。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心汤合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心电图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薛婧 《国医论坛》2013,28(2):26-27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疗程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四项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SOD以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邓氏冠心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邓氏冠心胶囊对冠心痛稳定型心绞痛辨证属于气虚痰瘀型胸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邓氏冠心胶囊(人参、三七、茯苓、竹茹、法半夏等),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疗效等,但邓氏冠心胶囊治疗组在硝酸甘油停减率上更优。提示:邓氏冠心胶囊能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是治疗本病的有效中成药。  相似文献   

8.
刘莉  李明哲 《江西中医药》2007,38(12):23-24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冠心宁组48例、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对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冠心宁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而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改变.结论:冠心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安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冠心痛心绞痛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中药“冠心生脉饮”治疗,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28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主要症状和硝酸甘油减停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硝酸甘油减停率、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时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冠心生脉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在改善临床症状、证候疗效、心电图和硝酸甘油减停率等指标方面更具优势,为中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提供了新的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病人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心电图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较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症状和心肌供血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中医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左心室功能和临床症状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ST、NST和左心室功能改善、心绞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改善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痹一号[1]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方法:将92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心痹一号方加味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为91.30%,对照组均为75.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2.59%,对照组为57.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缓解、中医证候改善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痹一号方加味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抗心梗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抗心梗合剂治疗稳定型非劳力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心梗合剂,对照组52例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 w。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和7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及改善心肌缺血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抗心梗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提高疗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夏橘化瘀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夏橘化瘀胶囊。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9.1%,对照组总有效率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4.8%,对照组总有效率6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C、TG、LDL-C及HDL-C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夏橘化瘀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心绞痛、中医证候、心电图及血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绞痛贴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进行心绞痛贴膏外敷;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情况。结果: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绞痛贴膏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和心绞痛症状,减少了硝酸甘油的用量,临床应用疗效肯定,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基础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冠心宁片,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运动耐量、心绞痛积分情况、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改善情况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宁片联合西药可有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缓解患者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芪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5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11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芪通脉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脂、肾功能、血流变、三大常规的变化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表现,纠正血脂代谢紊乱,降低血液黏稠度以及血清CRP、Hcy水平(P0.05,P0.01);肝肾功能和三大常规均无异常变化。结论:丹芪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有较好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舒宝片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入选206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舒宝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ECG)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除外)和血液流变学明显好转(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舒宝片可有效防治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可能与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痛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浊、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WHO标准有半年以上典型劳力型心绞痛患者50例,随机分2组,分别用心痛饮、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结果:2组均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疗效。但治疗组的硝酸甘油停减率及中医证候疗效尤为显著。结论:心痛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痰浊、血瘀型疗效显著,大大减少了心绞痛的发作。  相似文献   

20.
观察自拟冠心芪参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配方颗粒冠心芪参方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服用1周,观察疗效。结果:心绞痛改善状况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85%,2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比较,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8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1.67%,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心芪参方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