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后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的准确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在根除治疗前后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5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23例无Hp根除治疗史,127例为Hp根除治疗后复查患者。每例患者取胃窦和胃体活检标本各3块,分别用于RUT、细菌培养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细菌培养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即培养和(或)组织学检查结果阳性者为Hp阳性,而培养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同时阴性者为HP阴性或HP根除。结果 末行Hp根除治疗的患者RUT正确的诊断了86例Hp阳性中的84例和37例Hp阴性中的34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7%和91.9%。根除治疗后RUT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3%和99.0%。然而,根除治疗后6个月以上复查胃镜,RUT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100%。结论 根除治疗前和根除治疗后6个月以上复查,RUT诊断Hp感染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唾液抗HpIgG测定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测定 5 4例Hp阳性及 15例Hp阴性患者唾液内抗HpIgG ,并与血清抗体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 唾液抗HpIgG对Hp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为 90 7% ,特异性为 80 % ,准确性为 88 4% ,阳性预测值 94 2 % ,阴性预测值 70 6 % ,与血清测定结果接近 (分别为 92 6 % ,86 7% ,91 3 % ,96 1%和 76 5 % ) ,唾液抗HpIgG与血清内抗HpIgG滴度显著正相关 (r=0 6 73 7,P <0 .0 0 1)。结论 唾液抗HpIgG测定诊断Hp感染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两种非侵入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粪便抗原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诊断Hp感染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染色作为“金标准”,两项同时阳性者判定为Hp感染,两项同时阴性者判定为Hp未感染,对Hp阳性和阴性者行Hp粪便抗原(HpSA)和^14C—UBT检测。结果“金标准”诊断Hp感染阳性68例,阴性24例。^14C—UBT诊断Hp的灵敏度为95.6%(65/68),特异度为87.5%(21/24),准确度为93.5%(86/92);HpSA诊断Hp感染的灵敏度为97.1%(66/68),特异度为91.7%(22/24),准确度为95.7%(88/92);^14C—UBT和HpSA联合检测,灵敏度达99.9%,准确度94.6%,而特异度为80.2%。结论HpSA检测是一种简便、易行、准确性高的非侵入性诊断Hp感染方法,^14C—UBT和HpSA两项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的3种临床实用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我院符合要求的患者280例,胃镜检查诊断进行分类,同时行13 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毒酶试验和病理组织学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280例患者中Hp感染172例,感染率为61.4%,其中胃窦炎伴糜烂Hp感染率消化性溃疡Hp感染率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率。13 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毒酶试验和病理组织学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7.10%、86.00%、95.90%和96.78%、85.36%、97.14%;阳性率分别为61.07%、59.29%、59.28%。[结论]13 C尿素呼气试验敏感度高,能反映Hp感染状况,整个试验过程需要的时间短,患者无其他任何不适,是这3种临床实用检查方法中最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评估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可靠性。方法对82例因胃病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于胃窦和胃体取多个活检标本作组织学、粘膜涂片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以决定是否感染Hp,并作13C-UBT。结果13C-UB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与组织学和尿素酶方法检测Hp的检测结果比较而计算得到。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敏感性97.9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7.14%、准确性98.78%。结论13C-尿素呼气试验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确定患者的Hp感染状态是一非常可靠而又无创伤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和两种常用诊断方法(^14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的准确性,方法:用培养、组织学、^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和 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四种方法同时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进行Hp感染的诊断,以培养和组织学联合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估^14C-UBT和RUT的准确性,以非手术者作对照,评估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Hp感染率。结果:3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Billroth Ⅰ或17例和BillrothⅡ式20例)的Hp总阳性率为29.7%,BillrothⅠ式(29.4%)和Ⅱ式(30.0%)患者间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RUT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57.7%,准确性为62.2%,^14C-UBT敏感性为63.6%,特异性为100.0%,阴性预示值86.7%,。对照组Hp阳性率为71.4%。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Hp感染率低,RUT特异性低,^14C-UBT敏感性低,因此均不适用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Hp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一种新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估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榆测诊断Hp感染的可靠性。方法:收集43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粪便标本,用一种市售的ELISA试剂盒检测HpSA:以尿素酶试验.培养和涂片染色检测Hp作为“金标准”,培养和/或涂片染色阳性定为Hp感染。结果:“金标准”诊断Hp阳性24例,阴性19例。“金标准”阳性的24例HpSA检测均阳性,阴性的19例HpSA检测18例阴性和1例阳性。HpSA试验的敏感性为100%(24/24),特异性为94.7%(18/19),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7.6%(42/43)。结论:HpSA试验是一简便、非侵入性、准确诊断Hp感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诊断老年冠心病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 (CAC)对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2 2 9例老年患者行电子束CT检测CAC并计算每例的CAC总积分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有无及其程度。结果  (1) 2 2 9例患者中 ,CAC检测阳性 2 2 0例 ,总阳性率 96 .0 7% ;造影显示有 2 1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 ,其中 16 8例确诊为冠心病。 (2 )全组CAC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9%、13%、76 %和 89% ,诊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应指标则分别为 97%、19%、94%和 33%。(3)老年男性组CAC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 ;老年女性则特异性较高而敏感性较低。综合考虑敏感性及特异性 ,对于老年男性 ,以CAC积分为 2 0 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分值较好 ,而对于老年女性则以 5 0作为诊断分值较佳。结论 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诊断老年人冠心病具有一定价值 ,但应结合性别和钙化分值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几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和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方法很多.本研究对检测Hp的病理组织学、血清学、13C呼气试验(13C-UBT)以及快速尿素酶(HpUT)试验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方法151例因各种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均行内镜检查,同时应用病理组织学,血清学,13C呼气试验(13CUBT)以及快速尿素酶(HpUT)等四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其中两项阳性被认为Hp感染存在.结果①151例患者中Hp阳性者127例,总感染率84.1%.②病理组织学、血清学、13C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8.1%,78.7%,88.2%,71.6%;特异度分别为100%,70.3%,95.0%,63.8%.③四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HpUT与病理组织染色检测的符合率是77.9%.bHpUT与13C-UBT的符合率为70.6%.cHpUT与血清抗体检测的符合率为82%.d病理组织染色与13C-UBT的符合率为74.2%.⑤病理组织染色与血清抗体检测的符合率为63%.⑥13C-UBT与血清抗体检测的符合率为66.7%结论四种检测方法中病理组织染色与13C-UB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这两种检查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体内Hp感染的真实情况.13C-UBT更能准确反映全胃Hp感染的实际情况.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血清抗体检测的结果也较好,其操作方便,费用低,也可作为临床常用的检测手段.两种检查方法的联合为诊断Hp感染较好的选择.以13C呼气试验与HpUT联合;病理组织学W-S染色与HpUT联合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性以及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较高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心内膜炎205例诊断析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析Duke标准和试行标准对中国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诊断的价值.方法 以Duke标准和中国试行标准对2004-2008年我院收治的205例临床诊断为IE及其中经病理证实的97例IE进行诊断评估,并比较两种标准对I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05例IE患者中,连续2次或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并为相同致病菌13例(6.3%),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183例(89.3%);97例经病理证实病例中,连续2次或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并为相同致病菌6例(6.2%),89例(91.8%)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97例经病理证实病例中按Duke标准44例(45.5%)被确诊为IE.按中国试行标准,86例(88.7%)被确诊为IE,其中42例(43.3%)符合心内膜受累超声心动图征象加2项次要临床指标.97例经病理证实病例对Duke标准和中国试行标准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45.5%和88.7%(P<0.05),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7%(P>0.05).结论 中国试行标准增加心内膜受累超声心动图征象和2项次要标准作为临床确诊条件对IE的诊断敏感性明显优于Duke标准,而特异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酶联免疫法检测老年人粪便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特异抗原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因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共199例,其中既往无胃手术史者15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者48例。均行胃粘膜活检,作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组织学检查(W-S染色),以RUT和W-S染色为金标准,两项均阳性(或阴性)诊断为Hp阳性(或阴性)。所有患者均检查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分别与金标准比较,计算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经金标准诊断,无胃手术史患者中Hp阳性81例,阴性70例。HpS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3%和90.0%,^13C-UBT为92.6%和92.9%,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显著性。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Hp阳性23例,阴性25例,HpS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3%和88.0%,^13C-UBT为65.2%和92.0%,两种方法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SA在诊断老年人Hp感染方面准确、快速、简便,值得推广。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的老年患者,其诊断Hp的敏感性明显优于^13C-UB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及Hp阴性患者胃镜下黏膜表现的差异,旨在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经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14C呼气试验(+)及14C呼气试验(-)并同时间段行胃镜检查的受检者共1 792例内镜下观察,对胃黏膜表现进行记录,并分析Hp阳性及Hp阴性的胃镜下黏膜差异。 结果(1)不同Hp感染状态胃镜下黏膜表现差异分析上,单因素分析显示,消化性溃疡、点状发红、斑片状发红、线状红斑、黏膜出血、结节样改变、黏膜水肿、黏膜萎缩、皱襞肿大、增生性息肉在Hp感染者及Hp阴性患者的胃镜下黏膜表现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以上表现在Hp感染者中发生率高。反流性食管炎(RE)、规则的集合静脉(RAC)、胃底腺息肉在Hp阴性者中发生率较Hp阳性者高,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黏膜糜烂在Hp阳性者及Hp阴性者中无显著统计意义(P>0.05),但胃窦部隆起型糜烂在Hp感染者中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H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E、RAC、胃底腺息肉在Hp阴性者中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点状发红、结节样改变、黏膜水肿、黏膜萎缩、线状红斑、斑片状发红、胃窦部隆起型糜烂在Hp感染者中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胃镜下黏膜表现对于预测Hp感染与否的诊断价值分析上,RAC对预测Hp阴性的AUC、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50、65.6%、84.5%、77.8%及74.7%;胃底腺息肉预测Hp阴性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9.8%、96.4%。RE患者诊断Hp阴性的特异性高达94.7%;黏膜点状发红作为预测Hp阳性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4.9%,AUC为0.774,阳性预测值为79.3%;结节样改变对于预测Hp阳性其特异性可高达99.9%,阳性预测值高达92.3%。消化性溃疡、增生性息肉、黏膜萎缩及线状红斑对于预测Hp感染的特异性分别为90.8%、98.2%、86.3%及85.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3%、71.4%、80.4%及75%。 结论(1)RE、RAC、胃底腺息肉为Hp阴性的独立的胃镜下黏膜征象;消化性溃疡、点状发红、结节样改变、黏膜水肿、黏膜萎缩、线状红斑、斑片状发红、胃窦部隆起型糜烂为Hp阳性独立的胃镜下黏膜征象;(2)RAC、黏膜点状发红预测Hp感染与C14呼气试验结果的符合率较高。结节样改变、黏膜萎缩、消化性溃疡、胃窦部隆起型糜烂、线状红斑作为预测Hp感染的表现有较大价值;黏膜水肿、皱襞肿大、增生性息肉、黏膜出血、斑片状发红作为单独诊断Hp阳性的指标不推荐;胃底腺息肉对于预测Hp阴性有较大价值;RE作为单独诊断Hp阴性的指标不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即肌钙蛋白I(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在急诊胸痛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91例急诊胸痛病人2h及4h后各定性检测一次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TnI阳性42例,MYO阳性48例,CK-MB阳性51例。其中心肌梗死31例,不稳定心绞痛14例,稳定心绞痛7例。胸痛4h后三者诊断心肌梗死敏感性分别为100%、83.87%、54.83%,特异性分别为81.67%、71.67%、66.67%。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阳性应收住院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14.
《肝脏》2017,(12)
目的探索FibroScan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1 038例,采用FibroScan法检测体检人员的肝脏硬度值(LSM)和受控衰减参数(CAP),同时检测体检人员血清HBeAg及肝功能。观察受检人员LSM和CAP与HBeAg阳性及肝脏纤维化的关系。结果所有受检人员中有82例检测失败,失败率7.9%;FibroScan检测成功人员中329例HBeAg阳性,627例HBeAg阴性,HBeAg阳性组LSM和CAP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5例接受肝脏穿刺活检,结果显示,肝纤维化分期与TBil无相关性(P0.05),与ALT、AST、LSM、CAP呈正相关(r=0.682,0.582,0.731,0.694,P0.05),与PLT呈负相关(r=0.627,P0.05);当LSM≥7.1 kPa时,诊断HBeAg阳性的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96.2%,诊断肝纤维化≥S2期的敏感性为86.3%,特异性为93.9%;当CAP≥237.0dB/m时,诊断HBeAg阳性的敏感性为79.1%,特异性为94.7%,诊断肝纤维化≥S2期的敏感性为83.2%,特异性为91.7%。结论 FibroScan检测的LSM及CAP值能够早期筛查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并较准确地预测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耳垂皱纹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耳垂皱纹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 82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耳垂皱纹的深浅及性别等与冠心病 (一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5 0 % )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耳垂皱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0 .7%和68.0 % ;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5 .2 %和 60 .7%。在女性病人中其特异性高于男性 (P <0 .0 5 ) ,双侧耳垂皱纹显著的冠心病病人几乎存在前降支病变。结论 :耳垂皱纹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 ,可考虑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检测,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生素应用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老年CAP病人80例,按照计算机生成数字,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0例,治疗前及治疗第3、5、7天动态检测PCT和hs-CRP水平,并根据结果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对照组40例,根据CAP指南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2组病人抗生素应用、住院情况及PCT、hs-CRP水平的变化,并分析诊断CA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抗生素使用率为72.5%,与对照组的9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7.2±1.5)d,短于对照组的(11.7±1.8)d(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联合用药率也明显减少(17.5%比40.0%,P0.05),住院时间缩短[(10.4±3.1)d比(14.9±4.4)d](P0.05),但2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第3、5、7天PCT水平均显著下降,hs-CRP在第5、7天较入院时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对于老年CAP的诊断敏感性为86.90%,特异性为64.98%,hs-CRP敏感性为76.71%,特异性为47.69%,联合检测对老年CAP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较单项测定高。结论动态检测血清PCT、hs-CRP对老年CAP的抗生素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基因(Tuberculosis-Specific AntigenTB-S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4年4—9月期间在成都市结核病防治院的住院结核病患者371例。其中肺结核307例;肺外结核64例(结核性胸膜炎47例、结核性腹膜炎7例、结核性脑膜炎10例);非结核病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61例(肺炎4例、肺癌9例,急性支气管炎7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哮喘10例,COPD12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支气管扩张3例、矽肺1例);同时选择无结核疾患健康志愿者40例,全部选例均知情同意。入选肺结核病例和健康选择痰液、肺外结核病例选择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脑脊液等标本进行抗酸杆菌浓缩集菌,结核杆菌培养和TB-SA基因扩增(PCR)。结果 307例肺结核患者中PCR检测TB-SA阳性259例,敏感性为84.4%(259/307);细菌学培养阳性193例,敏感性62.9%(193/307);痰浓缩集菌镜检阳性95例,敏感性30.9%(95/307)。64例肺外结核患者中,TB-SA阳性35例;敏感性54.7%(35/64);核杆菌培养阳性5例,敏感性7.8%(5/64)。61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病患者中,TB-SA阳性2例,特异性96.7%(59/61)痰涂片无阳性病例。40例健康志愿者,TB-SA及痰涂片均无阳性出现,特异性达100%(40/40)。结论 TB-SA基因检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操作也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诊断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体外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方法47例Hp阳性和32例Hp阴性患者接受测试,用口服微量胃液采集胶囊的办法收集胃液标本于一10mL无菌试管内,加入生理盐水0.5mL和18.5kBq14C-尿素后立即加橡皮塞密封试管,室温放置反应3h,注射器经橡皮塞注入2MH2SO41.0mL,使14CO2释出.同一注射器回抽气体并立即注入装有6.5mL的14CO2搜集闪烁剂液闪瓶内搜集14CO2,最后在液体闪烁计数仪上作14C放射性测定.结果47例Hp阳性患者14C放射性几何均数为530dpm,而32例Hp阴性者结果为21dpm,二者相差23倍(Wilcoxon秩和检验,u=5.5976,P<0.01).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法得出判别阈值为75dpm,对H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2%(43/47)和91%(29/32).结论体外14C-UBT诊断Hp感染具有高度的准确性,无放射性损伤之虞,可适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9.
内镜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检测94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内镜检查中的感染率.方法对有消化道症状而做内镜检查的患者943例,男692例,女251例,年龄21岁~89岁,平均45.6岁.常规检查内镜,在胃窦部及病变处取材,分别进行快速尿素酶及组织学诊断.结果943例病例中Hp阳性563例占59.7%,慢性胃炎479例,Hp阳性241例占50.3%,轻度炎症Hp阳性率为14.7%,中、重度炎症Hp阳性率为69.9%,轻与中、重度炎症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炎症愈重,Hp感染率愈高.消化性溃疡336例,Hp阳性276例占82.1%.胃溃疡Hp阳性率为80.4%,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率为87.6%.溃疡部位及分期与Hp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窦部炎症,消化性溃疡伴胃粘膜中,重症炎症Hp阳性率为94.8%,说明Hp相关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残胃27例,Hp阳性11例占40.7%,息肉26例,Hp阳性10例占38.5%,胃癌75例,Hp阳性25例占33.3%.结论Hp阳性率以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最高,其次是残胃和息肉,胃癌最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荧光素染色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2009年11月,选择伴有上消化道症状(上腹部不适、腹胀、早饱、反酸、嗳气)及为行胃癌筛查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回顾分析行CLE检查且已确诊为Hp感染的患者20例和10例Hp阴性对照者的胃黏膜CLE图像,并与相应靶向活检的组织学图像相比较,制定出CLE下Hp感染诊断标准.在前瞻性研究中将CLE诊断结果 与Hp最终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CLE诊断标准的观察者之间一致性,并将CLE图像与相应组织病理学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2例患者纳入前瞻性研究,Hp阳性34例,CLE正确诊断31例,CLE诊断总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91.2%和86.8%.荧光素渗出伴细胞脱落诊断特异性最高(97.4%),荧光素渗出+胃小凹水肿扭曲敏感性最高(88.2%).CLE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观察者之间一致性(Kappa值分别=0.72和0.87).CLE下Hp感染图像与活动性炎症高度相关(P<0.001).结论 CLE可在细胞水平准确辨别正常胃黏膜和Hp感染的胃黏膜,对Hp感染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