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05级<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评分<154分的本科实习护生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实习,实验组针对护生的自我效能感状况,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进行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结果 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护患沟通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习护生护惠沟通能力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科护生自我效能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刘凤鹏  林平  李丹 《护理学杂志》2008,23(18):60-62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的关系.为护理教育者提高本科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护患沟通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对172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自我效能评分为25.68±4.80,呈中等水平;护患沟通能力评分为162.36±18.10;2004年级与2005年级本科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护患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中的护患沟通的启动、护患沟通的结束和收集信息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在本科护生教育过程中,需注意对其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以有效地提高其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了解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探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成就动机量表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对11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3.41±3.32)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发展能力自我效能(P<0.01).护生成就动机总分为(6.19±10.94)分,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P<0.01).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88.65±9.37)分,其中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相对较好(P<0.01).专业兴趣高的护生其自主学习能力显著高于兴趣较低的护生(P<0.01).护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发展能力自我效能、追求成功的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避免失败的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呈负相关(P<0.05);追求成功的动机,发展能力自我效能、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是影响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故应加强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培养,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习前期护生职业获益感及其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增强实习前期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生职业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修订的职业获益感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89名实习6个月内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前期护生职业获益感总分(123.56±13.18)分,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27.19±5.99)分。正向职业感知、良好护患关系、亲友认同与自身成长是影响实习前期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均P0.01),可解释一般自我效能感19.8%的变异。结论实习前期护生职业获益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护生职业获益感可正性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加强对实习前期护生职业认知评价干预,引导护生切实感受职业获益,以增进护理实习的信心,进而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生争论力、外倾性与护患沟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在本院实习的64名大专及46名本科护生及其带教老师,采用争论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的外倾性分量表对护生进行调查,采用护患沟通能力量表向老师调查护生的沟通能力。结果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总分为(176.97±23.32)分,得分率为84.27%;争论总分(59.71±7.95)分;外倾性总分为(11.65±5.07)分。外倾性与争论力、护患沟通能力呈正相关(均P0.05),争论力与护患沟通能力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性格偏外向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水平较好,而争论力水平一般。其外倾性与争论力、护患沟通能力呈正相关,而争论力水平的高低与护患沟通能力无关,因此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根据护理实习生的不同性格制定个性化带教计划,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学习环境对实习护生关爱能力的影响,为营造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护生关爱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以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6所综合性教学医院的346名临床实习护生,采用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和护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关爱能力总分为(203.40±14.25)分,各维度得分为理解(78.88±8.37)分、勇气(66.43±5.75)分、耐心(58.09±4.37)分.实习护生关爱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与临床学习环境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均P<0.01),工作氛围和团队文化、人际关系、创新性、个性化及任务定位对关爱能力总分有积极影响(P<0.05,P<0.01).结论 实习护生关爱能力较以往有进步,但仍需进一步提升.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关爱能力.  相似文献   

7.
护理技能教学中采用人性化服务考核标准尝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改进护理技能考核标准,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服务质量.方法 将2005级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94人)和对照组(94人).对照组在护理技能讲授过程中按照传统方法 教学,并按传统标准进行考核;实验组增加人性化内容,如与服务对象的沟通、解释、健康教育等,同时改革现有的护理技能评分标准,将操作中人性化服务内容纳入考核标准中,占总分值20%左右,两组考核时间均为1年.实验组采用新标准,对照组采用原有标准.在临床实习前1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护生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临床实习1个月后行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 自我效能、患者服务态度满意度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人性化服务内容作为考核标准之一,有利于克服教学与临床脱节现象,提高护生自我效能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应用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提高新护士护患沟通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对新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4名新护士按学历分层抽样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参加护患沟通能力的传统培训和巴林特小组培训.培训结束3个月后采用护生护患沟通能力量表和情绪智力问卷评价效果.结果 两组护士护患沟通能力总体评定和情绪智力总分,护患沟通各维度,情绪智力问卷中除自我激励和经营人际关系外的其他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和情绪智力.  相似文献   

9.
吴明  唐静  孙颖 《护理学杂志》2011,26(21):26-28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水平和特点。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147名应届护理本科、高职实习生,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实习护生临床沟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78.9%的护生认为护理沟通非常重要,50.3%的护生能重视护理沟通;本科和高职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83.40±6.81和79.32±9.70;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受其对专业的热爱和对沟通的重视程度的影响,建立和谐关系和验证感受两因子受护生学历、担任学生干部、对专业的热爱、对沟通重视程度和对实习环境的满意度影响,确认患者问题因子受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影响,共同参与因子受护生学历影响,传递有效信息因子受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影响(均P<0.05)。结论护理教师应关注护生的需要和感受,为护生创造积极向上、和谐温暖的实习环境,提升护生对专业的热爱,针对护生特点不断提高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0.
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下称护生)的专业承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60名1~4年级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专业承诺总分为93.09±14.48,其中感情承诺30.54±6.08,理想承诺21.31±4.27,规范承诺20.13±3.07,继续承诺21.12±3.45.不同年级、专业录取满意度的护生专业承诺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专业承诺与护生人格特质、自我效能呈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 护生的专业承诺呈中等水平,其专业承诺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建议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护生的专业承诺和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