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足部损伤,跟骨关节内骨折如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的足部功能障碍.笔者认为应用跟骨钛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可恢复跟骨的大致形态,疗效显著.所以,开放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约75%为关节内骨折.以往对跟骨骨折,国内大多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但对于严重的跟骨骨折特别是跟骨关节内骨折因容易留有后遗症而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对后足部生物力学及跟骨骨折认识的不断深入,外科手术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不断提高,越来越得到认同.2003年2月-2007年5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跟骨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分为跟骨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骨折.此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尤以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困难.笔者自2003年1月-2004年10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少灿  张丽 《中医正骨》2004,16(1):25-26
跟骨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跗骨骨折,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跟骨骨折可分为波及跟距下关节骨折与不波及跟距下关节骨折两大类,以波及跟距下关节骨折者多见.治疗方法较多,其关键都在于强调良好的骨折复位和可靠的固定,以及防止后遗症.自1996年以来,作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和药物治疗波及跟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45例,取得满意的近远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不同的骨折损伤机制导致其表现各异.跟骨截骨矫形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常用方法,但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截骨术式,手术方案的选择仍存争议.为进一步了解跟骨截骨矫形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研究进展,本文从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分型、跟骨截骨矫形手术方法及跟骨截骨矫形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出跟骨骨折并后距跟关节脱位损伤的一个具体分型,探讨该型骨折钢针撬拔复位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3mm骨园针闭合撬拔复位固定跟骨骨折并后距跟关节脱位.结果 对32例此类型的跟骨骨折后距跟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本方法治疗,复位优良率达93.75%,治疗优良率达87.50%.结论 闭合钢针撬拔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并后距跟关节脱位型损伤具有复位好、疗效佳、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钢针撬拨疗法对两种类型跟骨骨折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钢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配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70例,其中舌状骨折36例,关节压缩骨折34例.结果:钢针撬拨复位疗法治疗跟骨骨折总优良率为64.29%,其中舌状骨折72.22%,关节压缩骨折55.88%,舌状骨折优于关节压缩骨折.结论:钢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但更适于对舌状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跟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但对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采用单一方法效果不尽如人意.自1996~2002年10月,我们采用经皮撬拨复位配合手法及功能锻炼治疗Ⅱ型跟骨骨折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跟骨骨折是临术上较常见的复杂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 2% [1],而跟骨关节内骨折约占跟骨骨折的 70% [2],常遗留严重后遗症,甚或致残.近 10年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取得较大进展,包括切开复位、手法复位、植骨、经皮撬拨等等.本文就目前国内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进展及其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波及跟距关节面跟骨骨折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占跟骨骨折的60%~70%.采用传统闭合手法复位或斯氏针撬拔复位石膏固定等方法治疗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效果不理想,且晚期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1999年6月-2004年12月,本院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自体骨植骨术治疗波及跟距关节面跟骨骨折患者4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跟骨骨折占整个跗骨骨折的60%~65%,占全身骨折的2%,占足部骨折的80%,其中85%~90%为关节内骨折.处理的好坏将影响病残率.由于跟骨骨折所受暴力较大,骨折类型也复杂多样,常累及距下关节,临床治疗存在较大争论.跟骨骨折是否手术治疗,目前更多依据骨折累及关节面的程度、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s角)和Gissane角改变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2.
跟骨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2%,约75%为关节内骨折,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1].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多种治疗方式,虽然每种方法各有其优势,但仍有畸形、跟痛、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出现,且治疗效果较差.笔者自2010年1月采用小切口撬拨植骨斯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移位跟骨骨折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6例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术结合中药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优21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2.31%.结论: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的疗效,为临床有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67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同时将3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101例患者进行4个月~1.5年的随访跟踪,并采用Kerr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67例患者跟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5±0.21)个月,优良率高达94.03%;对照组34例患者跟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6±0.34)个月,优良率为82.35%,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和Kerr评分优良率状况,治疗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术对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术后恢复快,效果较好,为临床有效的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自从跟骨钢板进入我国以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跟骨关节内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但在临床应用中,由于医务人员认识缺乏、手术方法不足等医源性因素,出现一些失误和并发症.我科自2000年7月开始使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失误和并发症与医源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看法或对策.  相似文献   

16.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1%~2%,以青壮年居多[1],其预后与骨折类型有关,没有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一般预后较好,对于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若治疗不当,很容易造成跟骨疼痛、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由跟骨结节与跟骨后关节突的连线与跟骨前-后关节突连线形成的夹角称为跟骨结节关节角,又称Bohler角,此角正常时约为40°,是跟距关系的重要标志.因此,处理跟骨骨折时,应充分恢复其本身的正常位置和距下关节关系.笔者于2007年1月~2013年12月,采取手法及撬拨复位骨圆针内固定后石膏托包裹固定加中药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48例跟骨骨折.患肢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后遗症较少,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跟骨骨折是临床一种很常见的骨折,近年来多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骨科采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15例16足,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皮X机下撬拔牵引治疗跟骨骨折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河 《江西中医药》2007,38(6):47-47
跟骨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骨折线的走向可将跟骨骨折分为两型:一为不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二为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前者预后较好,后者预后较差.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28例均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跟距关节面均塌陷,采用经皮X线机下撬拔牵引治疗跟骨骨折,并进行随访,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矫形方法.对32例畸形愈合的跟骨骨折进行跟骨体部的楔形截骨植骨矫形、跟骨外侧骨突切除、距下关节融合、腓骨长短肌肌腱及腓肠神经松解,并进行了平均15.3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32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术前按Kerr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评分,均低于66分,平均43.4分;治疗后25例达86分以上,5例达71分以上,1例68分,1例46分,治疗优良率93.75%.手术前后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截骨矫形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可充分矫正跟骨畸形,改善足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跟骨骨折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本科室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共进行22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可吸收螺钉手术治疗后的效果评价.结果:对患者就行随访,平均时间为10个月,22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软组织并发症,其余患者均治愈康复.结论:可吸收螺钉在治愈跟骨骨折的加压固定效果好,避免了患者2次手术的痛苦,在治疗跟骨骨折上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