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TZDs)分别与达因-35联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3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与达因-35共用3个月,B组予以TZDs治疗3个月后和达因-35共用3个月,总治疗期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体重指数、血糖、排卵率等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睾酮(T)及黄体生成素(LH)均明显降低(P<0.05,P<0.01)。A组降低体重优于B组,B组改善胰岛素抵抗优于A组。两组在排卵率和妊娠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双胍组4例自发性妊娠,TZDs组也有4例自发性妊娠。随访1年,8例婴儿发育均无异常。结论:二甲双胍和TZDs分别与达因-35联用,均能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内分泌紊乱,肥胖的PCOS患者推荐首选二甲双胍+达因-35,体重正常者或胰岛素抵抗严重者选用TZDs+达因-35。  相似文献   

2.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效性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作用,总结其治疗PCOS有效性的可能影响因素,为PCOS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例PCOS患者,应用二甲双胍500 mg/次,3次/d,连续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内分泌和生化指标的改变。并根据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不同。结果:38例完成了二甲双胍的治疗,有反应者24例(63.16%),无反应者14例(36.84%)。总体上治疗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LH、LH/FSH、T、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0.01)。LH、LH/FSH比值、TF、INSI、AUCI、SI的明显改变只发生在有反应组。两组治疗前比较,有反应组月经失调的时间较短、程度较轻、体重指数较小I、SI较高、T水平明显低于无反应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LH/FSH比值、LH、T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月经失调时间越短、月经失调中月经稀发者、体重指数较小、T水平较低I、SI较高者对二甲双胍的反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异常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与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内分泌、代谢异常的疗效。方法:将89例PCOS患者分成A、B两组,A组予二甲双胍,B组予罗格列酮,均连用6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体重、生殖激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用药6月A组患者体重下降,B组体重上升,两组LH、LH/FSH、T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T的下降幅度比A组明显(P<0.05)。A、B组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FINS、2小时INS以及Homa IR下降程度均表现为:罗格列酮>二甲双胍(P<0.05)。结论:罗格列酮比二甲双胍更能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而且无胃肠副反应,但价格较贵、起效较慢和引起体重增加,而二甲双胍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二甲双胍治疗耐克罗米芬的多囊卵巢综合征4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单用或联合高纯度卵泡刺激素(metrodin-HP即FSH-HP)治疗耐克罗米芬(CC)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耐CC的PCOS患者4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20例患者从卵泡早期开始服二甲双胍,每天1500mg共12周,若未孕则加FSH-HP促排卵1个周期,B组;20例患者单独用FSH-HP促排卵1个周期。测定所有患者的性激素、空腹血糖(FG)及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服二甲双胍后,LH、T及FINS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A组有7例患者排卵且3例妊娠,妊娠率为15.0%,17例未孕者继续服二甲双胍联合FSH-HP促排卵,15例排卵和4例妊娠,妊娠率23.5%,B组单用FSH-HP促排卵,有14例排卵且3例妊娠,妊娠率15.0%,两者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的FSH-HP用量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度以上OHSS发生率分别为0和10%,前者的发生率低于后者(P<0.05)。结论:单用二甲双胍能使部分患者恢复排卵和妊娠。FSH-HP联合二甲双胍能减少FSH-HP的用量和OHSS的发生。二甲双胍单用或联合FSH-HP促排卵为耐CC的PCOS患者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CPA)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例青春期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13)给予复方CPA,B组(n=10)联合给予复方CPA和二甲双胍(1 500mg/d),用药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浆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变化,以及短期对氯米芬(CC)促排卵的反应和黄体生成激素(LH)反跳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LH水平、IH/FSH 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毛、痤疮症状改善,雄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在A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8例患者(61.55%)和B组6例患者(60.00%)对CC无反应,在3个周期CC后,A组有8例患者(61.55%)和B组3例患者(30.00%)出现LH反跳,B组的LH反跳比例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CPA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PCOS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LH水平,降低LH反跳率,可作为青春期PCOS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肥胖型PCOS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达英35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促卵泡素(FSH)、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以及甘油三脂(TG)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MI、LH、T、FSH、FBG、FINS、TC及T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PCOS,可有效降低患者性激素、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水平,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采用克罗米芬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睾酮(T)、雌二醇(E...  相似文献   

8.
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 评估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以40例PCOS患者 (PCOS组 )为研究对象 ,其中 2 0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 12周 ,治疗后 17例未孕者加用高纯度促卵泡激素 (FSH HP)治疗 1个周期 (A组 ) ,另 2 0例单用FSH HP治疗 1个周期 (B组 ) ;同时 ,以体重和月经周期均正常的 2 0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及A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前后血清FSH、黄体生成激素 (LH)、睾酮、瘦素、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 ;比较A、B两组促排卵治疗结果。结果 空腹胰岛素和瘦素水平 ,PCO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COS肥胖者高于PCOS非肥胖者(P <0 .0 5) ,但PCOS非肥胖者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二甲双胍治疗后 ,LH、空腹胰岛素、睾酮及瘦素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0 .0 1)。PCOS组患者中有 3例服二甲双胍治疗期间妊娠 ,另外 3 7例行FSH HP促排卵治疗后有 7例妊娠 (A组 4例 ,B组 3例 ) ,总妊娠率为 19% ( 7 3 7) ;A组的排卵率 ( 88% ,15 17)和妊娠率 ( 2 4% ,4 17)虽高于B组 ( 70 % ,14 2 0 ;15% ,3 2 0 )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二甲双胍能降低胰岛素和瘦素水平 ,逆转PCOS患者性激素异常 ,使部分患者恢复排卵和妊娠 ,可增强PCOS患者对促性腺素的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采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T、LH、LH/FSH指标测量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TC、TG指标测量结果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BMI、WHR、脂肪含量、LH、LH/FSH、Glu 0h、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INS)0 h,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比单用某种药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因不孕症就诊的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复方环丙孕酮(CPA)+BBR;B组:CPA+二甲双胍(MET);C组:CPA+BBR+MET;D组:单用CPA。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临床表现、性激素、糖脂代谢指标并加以比较。结果 A、B、C、D4组治疗后患者体重、BMI、WHR均降低,体重与BMI的改善4组间无统计学意义;WHR的改善A、C组更为显著(P<0.01)。A、B、C3组治疗后FIN、FPG以及HomaIR、AUCINS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N、HomaIR、AUCINS降低程度表现为:C组优于A及B组(P<0.01);D组仅表现为AUCINS在治疗后有所下降。A、B、C3组治疗后TG、TC、LDL-C均有下降,HDL-C有所升高(P<0.05),A、C组优于B组(P<0.01),但C组与A组比较TG降低及HDL-C升高更显著(P<0.01),D组患者血脂变化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复方环丙孕酮(CPA)联合二甲双胍与罗格列嗣,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重度胰岛素抵抗(IR)患者内分泌、代谢异常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科就诊的84例PCOS伴重度IR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A组33例给予CPA、二甲双胍及罗格列嗣治疗;B组26例给予CPA和罗格列酮治疗;C组25例给予CPA和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3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表现、性激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用药3个月A、B、C组血清雄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3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治疗后Homa IR、Homaβ、AUCINS均有不同程度下降,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Homa、AUCINS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PCOS合并重度IR的患者,CPA联合二甲双胍和罗格列嗣治疗效果较好,比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分别单独与CPA联合用药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PCOS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单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性激素各指标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两组治疗后LH、FSH及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E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HOMA-IR、HOMA-β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治疗PCOS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6例PCOS患者,其中对照组(58例)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试验组(58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统计两组疗效,血清性激素以及IP-10、HSP90、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T、LH、IP-10、HSP90、IP-10、HSP90、FBG和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两组患者BMI和WHR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PCOS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探讨脂联素在PCOS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PCOS患者30例,对其进行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其空腹静脉血脂联素、胰岛素、血糖、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雄激素(T)水平,分析脂联素与其他各项指标的关系,和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30例健康妇女做为正常对照。结果:PCOS患者空腹血清脂联素水平为6.8±2.2 m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COS患者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LH、T呈负相关(P<0.05或P<0.01),而与空腹血糖、FSH、LH/FSH无相关性(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PCO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上升(P<0.01),空腹胰岛素、LH、LH/FSH、T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及FSH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COS患者空腹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与血清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脂联素在PCOS胰岛素抵抗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达因-35和来曲唑治疗PCOS的疗效。方法:PCOS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A组服用二甲双胍和达因-35治疗3个月后,用来曲唑促排卵;B组服用二甲双胍和达因-35一个月后,用来曲唑促排卵;C组直接用来曲唑促排卵。观察三组优势卵泡数目、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水平、排卵率、妊娠率。结果:三组有排卵的周期中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优势卵泡数目及血雌二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排卵率、妊娠率比较,A组和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和A组及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和达因-35预处理1到3个月后,可以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PCO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与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每组4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辅助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卵泡发育的效果。方法:选择PCOS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50例)口服克罗米芬;B组(50例)口服二甲双胍;C组(50例)口服克罗米芬和二甲双胍。3组用药时间均为12周,比较用药前后空腹血胰岛素和血睾酮及卵泡发育率的变化。结果: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血胰岛素及睾酮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C组治疗后卵泡发育率为89%,明显高于A组的59%和B组的34%,差异也有显著性(P <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克罗米芬合用能提高卵泡发育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肌醇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CBM数据库,搜集肌醇与二甲双胍治疗PCO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10月。严格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包括PCOS患者523例,其中肌醇组262例,二甲双胍组261例。meta分析显示,肌醇组和二甲双胍组治疗后的FBG水平、INS水平及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H、LH及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HDL、LDL、BMI及妊娠率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醇组患者的TG改善程度、月经正常率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醇组在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醇与二甲双胍在治疗PCOS患者中,其糖代谢水平及性激素水平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但对于脂代谢紊乱的患者及不能耐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肌醇可以起到更好的疗效。相对于二甲双胍治疗PCOS患者,肌醇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对比患者在用药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月经情况、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丸酮(T)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60例患者在用药后BMI、WHR、LH、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和E2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用药后,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比较单独应用达英-35以及达英-35分别与二甲双胍、罗格列酮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有胰岛素抵抗(IR)不孕患者效果及促排卵结局的差异.方法:97例PCOS伴有IR不孕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单独应用达英-35)35例,B组(达英-35和二甲双胍)32例,C组(达英-35和罗格列酮)30例,3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后均促排卵.比较用药后对体重、WHR、BMI、糖代谢、性激素及促排卵结局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睾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组、c组患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显著下降;治疗后B组、C组妊娠率较A组增高,周期取消率、OHSS发生率较A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OS伴有IR不孕患者应用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及罗格列酮),可以明显改善内分泌、代谢紊乱,在此基础上促排卵,可以明显提高妊娠率.但因罗格列酮的用药安全性问题及价格较贵,所以此类患者应首选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