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剂量醒脑静及纳络酮治疗急性CO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58例急性CO中毒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作治疗前后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昏迷时间,死亡率及并发症较对照组无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大剂量纳络酮及醒脑静治疗急性CO中毒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近年发病有增多的趋势,且部分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假愈期后可出现迟发性脑病,其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目前对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尚无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手段,因此,对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防及预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采用地塞米松和高压氧对70例急性CO中毒患者进行了治疗,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人体吸入高浓度的CO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对于急性CO中毒,临床上往往重视脑损害,而忽略CO对心脏的损伤,贻误患者治疗。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CO中毒伴有心脏损害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急性CO中毒后心脏的损害尤其在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人体在高浓度CO气体环境下生产或生活,造成低氧血症和脑组织缺氧,并可有血管痉挛、脑细胞内水肿,脑血管循环障碍,可发生脑血栓。急性期可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等全身中毒症状,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我们对2005年2月-2009年12月住院的78例急性CO中毒并发脑梗死患者与80例同期讨入院的无神经系统疾病急性CO中毒患者对比研究,对影响其发生脑梗死的特点、危险因素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急性CO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d的“假愈期”,出现精神意识障碍、锥体外系神经障碍、锥体系神经损害及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20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老年人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发生并发症特点及治疗情况,对1989~2004年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及同期收治的100例非老龄成年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往往在同一条件下中毒的几代亲体却因年龄差异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有不同。现将我科1994年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510例中,中重型急性CO中毒患者中,60岁以上的40例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为最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在现实生活中,CO中毒常见于自杀或者意外伤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气热水器的广泛使用,发生在浴室内CO中毒现象也日渐增多.急性CO中毒昏迷超过4 h,即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神经并发症和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本院2004年1月~ 2006年6月抢救的56例CO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渠  李露斯 《重庆医学》2007,36(8):F0004-F0004
急性CO中毒累及全身各系统脏器,中枢神经系统为最主要的受累器官,其次为肺、心脏、肝脏.CO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是CO中毒并发症之一,在临床并非少见,但可能因脑、心、肾等器官在CO中毒时病变相对严重,临床常易被忽视,一旦周围神经损害,则损害较重,恢复相对较慢.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中毒和职业性中毒,危害性较大,可引起迟发性脑病。但其引起的皮肤改变并不常见,仅有部分患者出现。我科自2000~2007年共收治10例有皮肤改变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CO中毒患者经救治意识障碍恢复后,经2~60天的“假愈期”,可又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并发症,称为CO中毒迟发性脑病。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1例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急性CO中毒为常见的急性中毒 ,其发病及死亡人数在我国急性职业性中毒中均居第 1位 ,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 ,经 2~ 60天假愈期 ,可突然出现以精神障碍和锥体外系或锥体系为主的脑病表现 ,被称为急性CO中毒性迟发脑病。迟发脑病危害极大 ,因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 5 0例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进行临床分析 ,皆在为研究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1 对象及方法我院以 1985年至今住院的急性CO中毒患者共 2 96人 ,诊断为迟发脑病者 5 0例 ,这 5 0名患者在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 ,昏迷时间最短的为 2小时 ,最长的为 16天。2…  相似文献   

13.
急性CO中毒4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文彬  韩超 《中国热带医学》2007,7(4):534-535,587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特征和高危因素,探讨急性CO中毒防治的策略。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CO中毒病例进行系统地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8年间共收治急性CO中毒患者418例,男158例,女260例,男女比例1:1.65,平均年龄(24.76±10.23)岁,高发年龄段是21~30岁,占42.11%;外省来莞打工人员是急性CO中毒的高发人群,占63.40%;室内冲凉燃汽热水器意外是本地区急性CO中毒的主要原因,占84.93%;近8年急性CO中毒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约108%;冬春季是本地区急性CO中毒的高发季节,占93.78%;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分别占49.52%、38.04%和12.44%,94.50%行高压氧治疗,平均住院时间4.26d,85.65%的患者治愈,1.20%的患者死亡,5.74%的患者出现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结论东莞地区急性CO中毒的发病具有明显的中毒源、职业、季节、年龄和性别等特征,值得引起重视,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遏制急性CO中毒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常见的生活性中毒和职业中毒,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均很高,我院在近十年间,使用高压氧在预防迟发性脑病的发生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有机磷中毒(AOIP)继发中间综合征是AOIP症状明显缓解后发生的最严重并发症,其病死率居恢复期所有并发症之首。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68例,其中19例发生中间综合征(IMS)。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现就19例IMS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因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产生CO或因使用燃气用具不当引起煤气泄漏所致,该病起病急,主要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昏迷,危及生命。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与常规治疗相比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见效快、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我们从2002年2月~2005年2月用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360例,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CO中毒是由于吸入高浓度CO后引起的急性脑缺氧性疾病,少数患者可有迟发的神经精神症状,即急性CO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经约2-60天的假愈期,又出现精神及意识障碍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称为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由于DEACMP患者常遗有认知及记忆障碍、椎体外系损害等疾病状态,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且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急性有机磷中毒54例消化系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合并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消化系统并发症54例中重度中毒20例,中度中毒24例,轻度中毒10例。并发症中上消化道出血49例(90.7%),中毒性肝炎6例(11.2%),急性胃扩张2例(3.7%),急性胰腺炎1例(1.9%)。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合适时机给予胃镜检查。结果:除按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规程外,还予制酸剂、胃粘膜保护剂、止血剂等治疗。经过7~35天治疗,本组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手术。有机磷农药中毒消化系统并发症以上消化道出血最多见,主要为急性胃粘膜病变和应激性溃疡。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通过积极的防治,可逐步减少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是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我院自1996年3月至今以高压氧为主综合治疗急性CO中毒1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葛树奇 《中原医刊》2006,33(19):70-70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系指急性CO中毒患者经抢救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数日或数周的“假愈期”,再次出现的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1],预后较差,致残率高。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2月收治30例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就其病因及造成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