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00mg或200mg异烟肼(INH)鞘内注射治疗对结核性脑膜炎(TBM)伴轻度焦虑抑郁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85例TBM伴轻度焦虑抑郁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在常规抗结核和口服帕罗西汀片治疗基础上,小剂量组(42例)给予鞘内注射100mg INH,大剂量组(43例)给予鞘内注射200mg INH,两组均每周注射1次,根据脑脊液生化指标调整注射次数,连续治疗3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精神状态及脑脊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1)大剂量组患者TBM治疗总有效率97.67%(42/43)高于小剂量组88.10%(37/42)(P0.05);(2)治疗后,大剂量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3)治疗后,大剂量组脑脊液生化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小剂量组(P0.05);(4)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H 200mg鞘内注射联合帕罗西汀片能够显著改善TBM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精神状态,改善脑脊液细胞数、氯化物水平、蛋白含量和葡萄糖水平,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鼠脑室系统出血纤溶治疗后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借助脑立体定向仪向大鼠脑室内注射30μl自身动脉血建立脑室出血动物模型;并分别行鞘内与脑室内注射尿激酶纤溶治疗,24h后通过解剖脑室观察脑室系统血凝块的变化,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定各组中脑脊液S-100B蛋白的含量。结果两治疗组脑室系统内血凝块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脑脊液S-100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脑脊液中S-100B含量鞘内治疗组明显低于脑室治疗组(P0.05)。结论大鼠脑室出血后经鞘内和脑室内注射尿激酶纤溶治疗均能加快血块溶解,降低脑脊液中S-100B蛋白含量。本结果提示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可能作为脑室内出血后判断脑损伤程度及疗效的一种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鞘内注射治疗恢复期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3)给予综合性康复训练;治疗组(n=23)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GM1 40mg鞘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个月末,采用ASIA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ASI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3例鞘内注射后次日双下肢肌力明显增加;所有穿刺脑脊液压力均在正常范围内,脑脊液常规、生化和细胞学检测均未见异常;治疗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鞘内注射GM1治疗恢复期脊髓损伤效果良好,费用低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生化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方法 128例结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5)和对照组(n=63),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束后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脑脊液生化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治愈率为65.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愈率为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美罗培南鞘内注射与静脉滴注联用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66例患者作为受试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以及试验B组,各2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试验A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试验B组在试验A组基础之上,给予美罗培南静脉滴注;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CSF蛋白质含量及白细胞计数、血生化相关降钙素原水平及白细胞计数。统计两组痊愈患者的住院时间、期间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A组及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试验A组(χ2=4.956,P0.05)。试验A组及B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要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相较于试验A组来说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t=1.045,P0.05),但是住院时间更短(t=4.945,P0.05)。试验A组及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相较于试验A组来说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χ2=5.194,P0.05)。治疗前,三组CSF检查的蛋白质含量及白细胞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试验A组及B组CSF检查的蛋白质含量及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相较于试验A组来说CSF检查白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t=0.109,P0.05),但是蛋白质含量下降明显(t=5.848,P0.05)。治疗前,三组血生化检查的降钙素原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试验A组及B组血生化检查的降钙素原水平及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相较于试验A组来说血生化检查的降钙素原水平及白细胞计数下降明显(t=28.861,t=3.108 P0.05)。结论美罗培南鞘内注射与静脉滴注联用疗效显著,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BO联合药物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5—2012-11于我院治疗的颅内感染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HBO联合鞘内注射(A组)、联合脑室内及鞘内注射(B组)及联合腰大池及鞘内注射组(C组),并比较3组治疗前后各实验数据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感染控制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后A、B、C3组白细胞数、蛋白含量、葡萄糖、颅内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C组感染控制时间无差异(P0.05),但A组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B、C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A、B、C3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13%,12.9%,13.8%。结论 HBO联合药物治疗颅内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控制感染,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期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脑脊液白细胞数及蛋白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治疗后治疗组的脑脊液白细胞数及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意识清醒时间、头痛缓解时间与脑脊液压力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的医源性感染、药物性蛛网膜炎、脑疝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为治疗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途径,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脑脊液白细胞数及蛋白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七氟醚复合不同剂量异丙酚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8例颅内肿瘤行颅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有颅内压上升表现。将98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取0.5 MAC七氟醚和50μg/(kg·min)异丙酚麻醉,B组采取0.5 MAC七氟醚和100μg/(kg·min)异丙酚麻醉,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5min、10min、15min、20min时间段颅内压、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结果 2组诱导前、诱导后、插管时颅内压未见明显差异(P0.05),B组插管后降低,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自10min时明显降低,10min颅内压为(13.26±1.95)mmHg,与A组同时段(18.97±2.03)mmHg比较显著较低(P0.05);A、B组各时间段脑灌注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5min、10min、15min、20min平均动脉压与诱导前比较显著较低(P0.05)。结论 0.5MAC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有助于降低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相比50μg/(kg·min)剂量异丙酚,100μg/(kg·min)大剂量异丙酚降低颅内压的效果更为显著,并可维持脑灌注压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鞘内注射与非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观察组鞘内联合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头痛及颈项强直消失时间、脑脊液涂片及进行培养转阴时间皆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静脉注射,鞘内联合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更好且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与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颅脑外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3-06—2015-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经颅脑外伤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35例,2组患者均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观察组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的同时应用腰大池引流,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浓度和葡萄糖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浓度和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4.59±3.42)×106 L-1、(0.95±0.69)g/L、(3.12±0.51)mmol/L,观察组分别为(5.89±1.56)×106 L-1、(0.46±0.22)g/L、(4.64±0.61)mmol/L,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一致,各病原菌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鞘内注射联合应用腰大池引流能显著提高治疗颅脑外伤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脑脊液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结脑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治疗及地塞米松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入异烟肼,地塞米松,胞二磷胆碱等药物治疗。分别记录2组脑脊液转阴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观察周期3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脑脊液转阴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有效缓解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穿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开颅后颅内感染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每组60例。A组每隔12h进行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40mL。完毕后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与盐水混合液5mL(万古霉素浓度为4mg/mL)。B组每隔12h使用引流管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浓度同上。夹闭引流管,2h后打开,然后引流,同时注意每24h视脑脊液压力的引流量控制在100~250mL范围内,引流管留置时间控制在7d内。若拔管后仍未完全控制感染,可根据病情行腰椎穿刺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结果 A组治疗前脑脊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1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3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0例,变形菌属感染6例。B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0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3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2例,变形菌属感染5例。A组治愈率为81.67%,B组治愈率为95.00%。A组有效治疗时间为(8.92±1.51)d,疼痛明显占61.67%。B组置管时间为4~6d,有效治疗时间为(6.63±1.26)d,引流管拔出后腰椎穿刺主要药物(1.12±0.29)d,疼痛明显占21.67%。2组均未有癫痫发作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与尿激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疗效。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脑脊液转换与尿激酶、地塞米松治疗组和内科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观察头痛持续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脑脊液正常时间及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再出血、病死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头痛持续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脑脊液正常时间明显缩短,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别有显著性(P<0.01),而再出血、病死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与尿激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出血有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特点,适宜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乳酸(L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以鉴别病毒性脑膜炎(病脑)、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方法选取住院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85例,其中化脑组25例、结脑组26例、病脑组34例。30例外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用酶显色法测定脑脊液LA浓度;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NSE浓度。结果化脑组和结脑组患者脑脊液乳酸浓度明显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其浓度依次为化脑组结脑组病脑组对照组,但化脑组与结脑组及病脑组与对照组脑脊液LA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结脑组患者脑脊液NSE浓度均明显高于化脑组和对照组(P0.01),其浓度依次为病脑组结脑组化脑组对照组,但病脑组与结脑组及化脑组与对照组脑脊液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LA和NSE浓度检测有助于病脑、化脑和结脑间的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对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周围水肿的疗效。方法 162例经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随机被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微创术后给予血肿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每日2 mg,连用5 d;对照组鞘内未注射地塞米松外,其治疗方法等均与观察组保持一致,以2组血肿周围水肿大小和神经功能缺损作为评分标准。结果观察组微创术后7 d和14 d血肿周围水肿大小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7 d和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脑出血微创术后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可明显减轻脑血肿周围水肿,并能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对狼疮脑病患者脑脊液(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1例确诊狼疮脑病患者分组,对照组25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26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CSF水平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31%,略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2组治疗方案均能够降低CSF水平,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略高于对照组的12.00%(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能够显著改善狼疮脑病患者的预后,降低CSF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脑梗死组,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分别应用50mg/d、100mg/d及300mg/d阿司匹林治疗,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对照组(D组),比较A、B、D组的临床疗效,并与D组比较CRP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D组(P0.05),治疗后A、B、C组CRP均显著降低,且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治疗后A、B、C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C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A组的60.0%和B组的75.0%(P0.05);3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降低血清CRP水平,疗效显著,且其疗效存在剂量依赖性,大剂量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纤溶方法治疗脑室系统出血的疗效。方法 76例脑室系统出血患者中,40例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脑室内纤溶治疗(A组),36例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终池持续引流+脑室内及鞘内纤溶治疗(B组)。结果 A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为(9.3±3.8)d,B组为(7.6±2.7)d,两者相较相差显著(P0.05)。A组的有效率为57.5%(23/40),B组为80.6%29/36),两者相较相差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脑室系统出血患者同时给予脑室内与鞘内纤溶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12-2013-12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均给予吸氧、镇静、控制血压、降颅内压、抗纤溶、营养神经及防治脑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70例患者采取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观察组74例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与尼莫地平鞘内注射,观察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并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水、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及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x214.55,P<0.01);观察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剂量多奈哌齐联用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与精神症状疗效。方法选取80例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给予多奈哌齐10mg联用奥氮平2.5mg治疗,B组给予多奈哌齐5mg联用奥氮平2.5mg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评估2组NPI、MMSE评分。结果在治疗前NPI总分、苦恼程度总分、MMSE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A组较B组上述各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PI各因子分比较:A组在妄想、幻觉、激惹、过度兴奋、行为失控这些方面改善较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10mg联用奥氮平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方面,疗效较多奈哌齐5mg联用同剂量奥氮平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