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血浆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及肌酸激酶同功酶的浓度变化厦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痛患者(PCI组),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30min、6h,12h,24h的血浆修饰白蛋白、肌钙蛋白Ⅰ及肌酸激酶同功酶水平。缺血修饰白蛋白由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测定。并与30例仅作诊断性冠脉造影患者(冠造组)术前、术后30min、24h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CI组,54例术后30min缺血修饰白蛋白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6h渐降到正常水平;21例患者肌钙蛋白Ⅰ在术后6h、12h和24h明显升高(P〈0.05);而肌酸激酶同功酶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缺血修饰白蛋白升高与术中球囊扩张压(r=0.482。P〈0.01)、持续时间(r=0.353,P〈0.05)和扩张次数(r=0.406,P〈O.05)明显相关。在冠造组,缺血修饰白蛋白、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同功酶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可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损伤。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术后迅速升高,并早于肌钙蛋白Ⅰ的出现。缺血修饰白蛋白不仅是一个心肌缺血早期的诊断生化指标,而且是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崔波  白玉洁  于巍 《综合临床医学》2012,(10):1053-1055
目的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所诱导的短暂心肌缺血中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12例行射频消融术的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组),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3、6h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浓度,并与9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患者(对照组)术前和术后3、6h的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射频消融组患者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术后3h[(80.62±7.53)U/ml]、6h[(76.37±9.21)U/ml]较术前[(45.42±7.00)U/ml]升高(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术前及术后3、6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可在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损伤的射频消融术后迅速升高,并早于心肌肌钙蛋白T。缺血修饰白蛋白是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不稳定型心绞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组(n=60),同时选择一组同期进行冠脉造影(CAA)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42)。分别于术前当天及术后24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结果:研究组术前及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PCI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而对照组术前与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I增加血液CRP、TNFα和cTnI水平。监测血中CRP、TNFα和cTnI有助于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病情的估计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探讨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情况。方法 对14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PCI术前及冠状动脉开通后即刻经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CPS)条件下行MCE检查,对比观察心肌显影效果,并采用CUSQ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心肌节段微血管灌注的平均灌注量(minivalue)。结果 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即刻能够获得清晰心肌显影,所有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左心室及心肌显影。14例患者中12例冠状动脉开通,2例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未能开通。13例于PCI术前MCE显示狭窄或闭塞冠状动脉的对应心肌节段显示节段性充盈减低或无造影剂充盈,1例慢性冠状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侧支循环良好,MCE显示闭塞冠状动脉对应心肌节段充盈基本接近正常。冠状动脉成功开通的12例患者术后即刻MCE显示11例术前闭塞冠状动脉对应心肌节段充盈较术前改善,心肌节段微血管灌注的平均灌注量较术前增加(P〈0.05),1例改善不明显。结论 PCI能够有效改善病变心肌微循环,选择性MCE在CPS条件下能够准确、快速、有效地评价PCI后心肌再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接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否出现心肌IRI,将患者分为IRI组(n=37)和non-IRI组(n=63)。比较两组血浆FIB、TNF-α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FIB、TNF-α水平对PCI术后心肌IRI预测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浆FIB、TNF-α水平对PCI术后心肌IRI的影响。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血浆FIB、TNF-α水平低于术后(P0.01)。PCI术前和术后,IRI组血浆FIB、TNF-α水平均高于non-IRI组(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CI术前血浆FIB、TNF-α预测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肌IR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35.64 mg/dl、97.08 ng/dl,二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血浆FIB235.64 mg/dl、TNF-α97.08 ng/dl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出现心肌IR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浆FIB、TNF-α均显著升高,术前二者联合检测可以为冠心病PCI术后心肌IRI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前后血管再通和心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浓度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STEMI并于发病6 h之内入院患者共80例,均予常规及尿激酶溶栓治疗,根据2 h后有无再灌注表现将患者分成无灌注组(30例)和再灌注组(50例),两组病人于溶栓前及溶栓后2 h、4 h、6 h分别采血测IMA浓度,并于8、12、14 h采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溶栓前IMA浓度无明显差异,溶栓后4~6 hIMA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再灌注组于心肌再灌注恢复后,IMA提前达峰值并回落至正常,IMA达峰值时间较肌酸激酸同工酶(CK-MB)显著提前(P〈0.05).[结论]STEMI溶栓后心肌是否恢复再灌注与IMA浓度变化存在相关性.IMA早期明显下降可作为STEMI溶栓后心肌恢复有效再灌注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1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根据cTnI升高与否分为cTnI未升高组及cTnI升高组。将同期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进行Hcy和IMA的联合检测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cTnI未升高组及升高组患者IMA和Hcy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cTnI升高组患者IMA和Hcy浓度显著高于未升高组(P〈0.05)。在冠心病cTnI未升高组中有27例患者出现IMA轻度升高,有34例患者出现Hcy升高。结论 cTnI、IMA、Hcy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有重要价值,可明显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10例冠心病患者于前降支腔内球囊成形术前、中、后5 ̄10分钟和30 ̄40分钟分别从升主动脉和冠状静脉窦取血测定内皮素(ET)、心钠素(ANP)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水平。结果显示术中及档后早期冠状循环中血浆ET的水平无变化,至术后30 ̄40分钟有轻度升高,但款达到统计学差异;术中ANP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至30 ̄40分钟降至术前水平;术中及术后ATⅡ的水平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99 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 Tcm-sestamibi,99 Tcm-MIBI)/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 glu-cose,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技术(DISA)检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力衰竭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患者存活心肌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4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以上冠脉闭塞导致心力衰竭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PCI术前1周行99 Tcm-MI-BI/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检查,根据DISA结果,分为有心肌存活组和无心肌存活组。分别比较PCI术前后2组患者血浆BNP值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结果有心肌存活组经PCI术后LVEF由41.12±5.97升至47.12±4.86,LVFS由16.79±5.64升至25.86±7.43,血NT-proBNP值由4287.25±401.56ng/L降至427.43±91.47ng/L;术前与术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无心肌存活组经PCI术后LVEF由40.03±3.48升至41.31±3.56,LVFS由16.35±5.86升至18.75±3.51,血NT-proBNP值由4495.32±347.72ng/L降至3827.53±97.28ng/L,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核素心肌显像能有效检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致心力衰竭型冠心病老年患者存活心肌,而有存活心肌者PCI术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故双核素心肌显像对老年冠心病CTO病变行PCI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DP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中时冠状窦血浆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48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DPD组(25例)、对照组(23例),经股静脉将6F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置入冠状静脉窦,于FYCA前、术后即刻、术后2h、术后6h共4个时间点采血,分别检测血浆中ET-1、IL-6水平。结果 PCI术前两组ET-1、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D组术前及术后3个时间点血浆ET-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2h、6h血浆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P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D组术后即刻至6h 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能有效保护远端血管,避免内皮损伤,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升高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并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8例,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5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23例,以及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30例的血清CRP浓度。结果ACS组CRP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术前,而仅接受造影未接受PCI的对照组患者,造影前后CRP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反应显著相关。CRP可作为临床ACS患者的监测指标。CRP升高提示冠心病患者病情不稳定,应给予相应的治疗,且在PCI术后应加强对炎症反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a)、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与再狭窄的变化规律。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1例冠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30min、1d、3d的血浆ET、TXB2、6-keto-PGF1a的浓度。结果PTCA术后血浆ET水平30min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3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浆TXB2水平30min、1d及3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血浆6-keto-PGF1a水平30min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3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A术后可引起冠状动脉循环ET、TXB2、6-keto—PGF1a的波动,研究这些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对PTCA急性闭塞和远期再狭窄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变化,探讨PCI对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8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1例,分为介入组40例和药物组40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浆BNP、CRP浓度。另设对照组40例,测定空腹血浆BNP、CRP水平。结果:介入组和药物组血浆BNP和CRP均高于对照组(P〈0.001);介入组、药物组治疗前BNP、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1周血浆BNP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介入组术后24h血浆BN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1周明显低于药物组(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CRP水平升高,可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PCI术后24h血浆BNP水平升高。可作为心肌缺血的监测指标。ACS患者治疗后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下降,介入治疗后下降更明显,可作为疗效观察的重要参数.对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a)、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与再狭窄的变化规律。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1例冠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30min、1d、3d的血浆ET、TXB2、6-keto-PGF1a的浓度。结果PTCA术后血浆ET水平30min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3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浆TXB2水平30min、1d及3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血浆6-keto-PGF1a水平30min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3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A术后可引起冠状动脉循环ET、TXB2、6-keto—PGF1a的波动,研究这些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对PTCA急性闭塞和远期再狭窄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保心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保心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8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口服中药保心汤,常规组服用常规西药。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2组血浆VEGF和bFGF浓度,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血浆VEGF和bFGF浓度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中药组均明显增加(P〈0.05);常规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保心汤能提高血浆VEGF和bFGF浓度,通过促进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联合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灌注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2例,于PCI术前及PCI术后3个月、12个月行LDDSE联合MCE检查,比较PCI术前后正常心肌与坏死心肌灌注情况。依据随访结果将32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11例和预后良好组21例,比较两组PCI术后心肌灌注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DDSE联合MCE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 LDDSE联合MCE检查显示,PCI术前冠心病患者坏死心肌造影剂最大微泡数值(A)、充填速度(β)、心肌血流量(A×β)均低于正常心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后3个月、12个月坏死心肌A、β、A×β均高于PCI术前,但低于正常心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后3个月、12个月坏死心肌A、β、A×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PCI术后3个月坏死心肌A、β、A×β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  相似文献   

17.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第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记物,现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反映心肌缺血的一个敏感和早期的生化标志物,它作为灵敏的缺血指标,目前在国内外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本项观察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IMA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肌钙蛋白升高程度,探讨IMA水平与心肌损伤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口服负荷剂量曲美他嗪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9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选择经冠脉造影后只需单支血管接受PCI,且球囊预扩张1次者,排除多支血管病变、行1次以上球囊预扩张、术前肌钙蛋白I(cTnI)增高、术前曾口服曲美他嗪治疗及药物禁忌证后,最后共136例患者入选,随机分成两组:曲美他嗪组(术前一次性口服曲美他嗪60 mg)70例及对照组(未服用曲美他嗪)66例。测定PCI前及PCI后6、12、18、24 h的cTnI水平。结果两组cTnI水平均升高,升高率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vs 19.7%,P〉0.05),但曲美他嗪组cTnI水平在介入术后6、12、18、24 h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负荷剂量曲美他嗪预处理后能明显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治疗所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以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71例冠心病PCI术患者(A组)及167例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B组)前后的血清CRP水平,并将B组分列为有冠脉狭窄组(B1组,118例)和无冠脉狭窄组(B2组,49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前血清CRP水平冠心病患者(A组和B1组)明显高于无冠脉狭窄组(B2组)(P〈0.01);冠心病PCI术患者(A组)术后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组(B组)血清CRP水平术后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PCI能导致冠心病患者的内皮损伤,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引起管腔再狭窄,因此PCI术后应加强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冠脉成形术(PCI)后侧支循环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接受PCI术患者,其中25例(A组)进行三阶段康复运动程序,18例(B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体外反搏康复治疗,20例为单纯PCI对照组(C组)。3月后均采用了Bruce方案亚极量分级运动试验进行康复评定,同时行冠脉造影术判定侧支循环以及多普勒超声探测肱动脉内皮功能。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A、B两组患者的功能训练进展均较快,其中第三阶段RPP和RPE值B组明显低于A组(P〈0.05);②运动试验评定中,A、B两组均达较高康复水平,METs、RPP、RPE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③A、B两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FM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和P〈0.01),而对照组未出现变化,B组的NMD亦较治疗前增加(P〈0.05);④A、B两组侧支循环记分均高于对照组,且B组高于A组。结论:本研究提示PCI术后有效的康复运动疗法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冠脉侧支循环,从而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