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因不同程度的退变或受外力的影响而造成椎体内外平衡失调,使得纤维环或软骨板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而产生的一侧或双侧腰腿痛。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肥胖过度或偏瘦者也是腰椎间  相似文献   

2.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又称腰椎软骨板破裂症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本病少见 ,有关病理过程及影像表现文献已有较多报道。本文回顾分析经CT扫描诊断典型的腰椎后缘软骨结节14例 ,并结合文献资料 ,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旨在提高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以及腰椎间盘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特点及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腰椎间盘位于腰椎间隙,为软骨板及纤维环维成,其中的髓核是一种灰白色弹性浆状体。椎间盘本身无血循环,自20岁起开始退行性变,弹性降低。  相似文献   

4.
青年军人软骨板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年军人软骨板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青年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32例软骨板破裂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青年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软骨板破裂型占25.6%(32/125)。CT表现为:软骨板有轻、中、重度缺损;有程度不等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重度者结节后缘可见弧形高密度影,椎管内可有游离骨片。结论软骨板破裂在青年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占有一定比率,CT对软骨板破裂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中医学典籍中并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为西医的诊断疾病名称。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又称腰椎间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上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牵引、推拿及超短波、康复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与牵引药物治疗进行对比,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1991~1995年CT扫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79例、占3.5%,其中住院治疗4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及下肢间歇跛行,平卧休息后征象减轻;X线特征性表现为软骨板后部弧状或切迹状凹陷缺损,边缘硬化,其后有一骨块突入椎管;CT扫描见椎体后缘类圆形或多囊状骨质缺损,可见Schmorl's结节,多伴有腰椎间盘突出。入院后均予综合康复治疗,9例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恢复;5例偶有疼痛;另33例无效者手术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工作。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者虽多同时伴有椎间盘突出,但两者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8.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引起腰腿疼痛的常见疾病之一。一经患病,不仅影响劳动能力,还会在精神方面带来很大的痛苦。该病是由于腰部椎体间之椎间盘的组成部分纤维环发生破裂,盘内的髓核从裂口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或坐骨神经痛的一种常见疾病。腰椎4~5和腰椎5~骶椎1之间的纤维环破裂最为多见,腰椎3~4之间发生破裂者较为少见。患者多数为男性,大  相似文献   

9.
马颖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764-376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大多好发于25-45岁的青壮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腰椎问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化变性,导致腰椎间纤维环的破裂,髓核向后或向后外侧移位疝出,压迫马尾神经、脊神经及周围其它软组织,出现腰痛伴有下肢反射痛或伴有马尾神经症状等为主的临床病症.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使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相应水平的脊髓或神经根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随着近年来腰椎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手术方式也不断地改进,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融合技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技术已经证明是一个对于腰椎治疗而言安全且有效的入路,本文通过显微镜辅助下经扩张通道微创入路技术实施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融合(MISTLIF)术[2],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其手术护理体.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因不同程度的退变或受外力的影响而造成椎体内外平衡失调,使得纤维环或软骨板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而产生的一侧或双侧腰腿痛.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肥胖过度或偏瘦者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人群.体力劳动者或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发病较多.环境经常潮湿或寒冷,也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笔者采用牵引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组织的退变、损伤、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的纤维环突出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源性疾病.腰椎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是身体负荷最重的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由于多种因素使腰椎髓核等间盘组织受到挤压、牵拉和扭伤,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后或后外方膨出(突出或脱出),产生腰腿疼等综合症候群[1].我院自2003年起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纤维环破裂后造成髓核突出(脱出),压迫周围组织及神经根而产生的相关症状。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非手术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娄桂花  王军  刘秀娥 《医药世界》2010,12(3):277-278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是由于腰椎退行性改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所致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从而压迫了腰椎内神经根、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臭氧溶解术是近年来常用而有效介入的治疗方法。我们通过对50例行臭氧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认为外伤是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而椎间盘退变或发育缺陷、先天性畸形等是其内在基础,其主要病理改变多是软骨板破裂,髓核突出或脱出,椎间盘骨化、钙化较少见。  相似文献   

17.
王艳飞  李新顺  漆一飞 《贵州医药》2012,36(10):949-95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笔者采用独活寄生汤内服兼外敷、指导功能锻炼治疗本病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排除腰椎间盘破裂、严重椎管狭窄和腰椎滑脱及需要手术治疗病例.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腰椎间盘手术的普遍开展,后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已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备用突出症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近年来时有发生术中失误与术后并发症的文献报道,特别是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破裂报道较多,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为减少失误与防治并发症,我院从1999年以来采用黄韧带表面椎板开窗或扩大开窗法,有效地防止了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破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椎体间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椎体间Cage植入术治疗3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6个月~6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无术后复法及腰椎不稳,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00%。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椎体间Cage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对防止椎间盘复发、保证脊柱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腰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TRx,X-Tube)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方法自2008年10月开展第二代腰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以来,手术治疗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L4~5间盘突出4例,L5~S1间盘突出9例,L6~S1间盘突出1例,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定症3例,腰4椎弓狭部裂伴腰4滑脱1例。15例患者随访时间2~11个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结果评价临床效果,优12例,良2例,可患者1例,3例患者椎间骨性融合水平较好。结论腰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显露清晰,并发症少,松解神经根彻底,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症及腰椎滑脱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