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CDFI)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别进行TCD、CDF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极速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分别观察阳性率改变,以CTA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结果 69例VBI患者TCD联合CDFI阳性率为63.8%,MRA阳性率为49.3%,CTA对照发现MRA的假阳性率为18.8%。结论 TCD联合CDFI对VBI患者的诊断率高于MRA,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TCD与CTA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雪  刘会玲  李韬  王枫 《疑难病杂志》2009,8(4):204-20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在2周内行TCD与头颅CTA检查,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CD与头颅CTA符合性以CTA为标准,TCD对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87.6%,特异性为94.1%,符合率为84.3%;TCD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的敏感性73.7%,特异性为84.3%,符合率为89.2%。结论TCD对颅内动脉狭窄诊断可靠性好,CTA为脑血管狭窄提供进一步有效的检查手段,TCD与CTA互补应用可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伟  张晓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21-3222
目的:探讨椎动脉彩色普勒超声(CDF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95例VBI患者的椎动脉CDFI及TCD的检查进行分析。结果:TCD的阳性率为95.3%,椎动脉CDFI的阳性率为88.9%。结论:椎动脉CDFI与TCD的联合检查对VBI的病因诊断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79例经明确诊断为VBI的患者,并对每位患者依次给予TCD、MRI及MRA检查.结果 TCD异常检出率为86.1%,敏感性较高;MRI异常检出率为45.6%;MRA异常检出率为67.1%,其特异性较高.结论 MRA对异常情况检出的特异性更高,临床上可联合使用多种检测方法以提高疾病诊断的成功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诊断椎动脉(VA)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134例临床怀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TCD和CDFI常规检查,其中34例患者确定为椎动脉狭窄或闭塞,通过CDFI对颅外段椎动脉的走形、管径、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进行检测,通过TCD确定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将TCD、CDFI及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检查结果分别与脑血管造影(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SA提示VA狭窄或闭塞为31支,阴性37支,CDFI、TCD和综合结果与DSA符合分别为60、59和67支,敏感性分别为87.1%、83.8%和100%,特异性分别为89.2%、89.1%和97.3%,准确率分别为88.2%、86.8%和98.5%.两者的综合结果明显提高了准确率(P<0.05).结论 TCD、CDFI的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对椎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可以作为筛选椎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CD及转颈试验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4例经临床确诊的VBI患者进行TCD及转颈试验检查,并与6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94例患者TCD异常74例,异常率78.7%,加做转颈试验后异常率为84.1%.主要异常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血流速度异常、血流频谱改变及PI值增高.流速异常中流速增高占34% 、流速降低占43.6%、流速正常占22.4% .流速降低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流速增高组(P<0.01)及流速正常组(P<0.05).转颈试验后各流速组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转颈前显著降低(P<0.01~0.05),而对照组转颈前后血流速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CD可无创地检测VB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加做转颈试验可增加病变尤其是早期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张增繁  胡秀娟 《中外医疗》2009,28(32):163-16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均行TCD检查。结果29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不同程度减慢,8例血流速度增快,13例血流速度正常。结论TCD检查可直接获取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创伤,可重复性好,适合动态观察和指导治疗,为理想的非创伤性诊断VBI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脑电地形图(BEAM)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临床诊断为VBI的患者分别进行TCD、BEAM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CD检查异常70例(89.7%),其中椎动脉血流流速减慢34例,脑血管痉挛26例,脑动脉硬化15例,血管狭窄5例。BEAM检查异常60例(76.9%),其中表现为幔波频带功率值增高占81.7%(49/60),其中椎-基底动脉灌流区双枕、颞区δ、θ功率增值高占71.4%(35/49)。结论 TCD检查对VB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高,BEAM可客观反应VBI患者脑机能损害程度和范围。TCD、BEAM联合检查对VBI的病因、部位和脑机能改变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艳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147-1148
目的:探讨TCD及转颈试验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 (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进行TCD及转颈试验检测,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BI组65例中异常51例,异常率为78.46 %.加做转颈试验后异常59例,异常率为90.76 %.VBI组转颈前后平均血流速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转颈前后平均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结论:TCD及转颈试验检查有助于提高VBI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CDT)联合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对发作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发作性眩晕患者120例和60例健康正常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灵敏度度65.6%,特异性92.2%,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灵敏度91.4%,特异性86.5%。结论:对于发作性眩晕患者超声检测中,能够将经颅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联合诊断,对颅外椎动脉、颅内椎-基底动脉相互结合进行全面分析,可减少单一检查的片面性,使诊断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