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活动过度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过度活动患者85例,随机分成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45例,单用坦索罗辛(0.2 mg,口服,1次/晚);联合组40例,服用坦索罗辛(0.2 mg,口服,1次/晚)和索利那新(5 mg,1次/d)。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测定,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后,单药组IPSS、QOL评分及Qmax均有改善(P<0.05),OABSS无明显改善;联合组IPSS、QOL评分、Qmax及OABSS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IPSS、QOL评分、OABSS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药组。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不仅可以改善BPH所导致的梗阻症状,还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欧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71-72
目的:观察单用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治疗BPH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单用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QOL)评分,提高最大尿流率,减少膀胱剩余尿量,但对前列腺体积变化无明显改善;两组肝、肾功能主要指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用坦索罗辛治疗BPH可取得较好疗效,而且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长期用药的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对照两组。观察组采用盐酸坦索罗辛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特拉唑嗪口服治疗。治疗12周后收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的评分情况、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以上数据均有显著改善且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明显较少,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下尿路梗阻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益肾化瘀方药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导致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关于益肾化瘀方药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导致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801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07例)为益肾化瘀类方药联合西药盐酸坦索罗辛;对照组(394例)为单用西药盐酸坦索罗辛组。Meta分析显示,与单用盐酸坦索罗辛对照组相比,运用益肾化瘀方药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后能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最大尿流率以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降低国际前列腺评分表及中医症状评分,缩小前列腺体积,减少残余尿量(P<0.000 01),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P=0.24)。结论:与单纯运用盐酸坦索罗辛进行西药治疗相比,益肾化瘀类方药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导致下尿路症状总体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实验设计,将入选40例TUR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当日起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片5mg 1日1次,联合坦索罗辛胶囊0.2mg,晚服1次,至拔除导尿管后7天(用药共持续2周);对照组:不予索利那新和坦索罗辛治疗,疼痛时临时予吲哚美辛栓25mg纳肛对症治疗。两组在实验期间均不予其它可能干扰膀胱逼尿肌收缩的药物。结果 40例患者均完成实验统计。实验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拔除尿管自主排尿后,实验组排尿次数、发生急迫性尿失禁次数、OABSS评分等均较对照组减少,而每次排尿量、最大尿流率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提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能改善TURP术后早期储尿排尿情况,对TURP术后OAB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高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和M受体阻滞剂(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BPH)致下尿路症状(LUT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我院127例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坦索罗辛组76例,单独应用坦索罗辛0.2mg/d治疗2周;联合治疗组51例,应用坦索罗辛0.2mg/d+索利那新5mg/d,治疗2周。记录、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OAB症状评分(OABSS),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坦索罗辛组IPSS为14.5±4.7、11.5±3.6(P>0.05),Qmax为12.5±3.4、17.3±6.4(P<0.05),OABSS为8.4±1.8、7.3±1.6(P>0.05),PSA为(4.1±2.1)、(4.1±3.4)ng/m L(P>0.05),仅Qmax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IPSS为15.1±4.1、7.7±3.9(P<0.05),Qmax为11.8±4.5、17.4±5.5(P<0.05),OABSS为8.3±1.5、5.4±2.1(P<0.05),PSA为(4.1±3.6)、(4.2±4.1)ng/m L(P>0.05),除PSA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IPSS、OABSS低于坦索罗辛组(P<0.05)。全部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坦索罗辛组、联合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vs.30.0%,P>0.05)。结论联合应用坦索罗辛、索利那新能明显缓解BPH导致男性下尿路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及左旋氧氟沙星,对照组口服左旋氧氟沙星,治疗6周。结果:盐酸坦索罗辛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P<0.05)及最大尿流率方面(P<0.01)均有明显改善。前列腺液中WBC下降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可松驰前列腺部尿道平滑肌,降低后尿道压力,缓解尿液前列腺返流,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相似文献   

8.
崔博  叶纯  王健 《黑龙江医药》2016,(4):676-678
目的:探索索利那新与坦索罗辛联合应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泌尿外科于2014年2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中随机选出9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此90例患者随机分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索利那新+坦索罗辛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比对照组的82.22%高,且观察组患者的MFR、AFR均高于对照组,NIH-CPSI量表的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中,索利那新与坦索罗辛联合应用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减轻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6,(3):696-698
目的:比较坦索罗辛与盐酸特拉唑嗪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盐酸特拉唑嗪治疗,研究组患者均给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前列腺症状的评分值、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前列腺症状评分值、最大尿流率以及残余尿量优于治疗前(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优于盐酸特拉唑嗪的治疗,前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1].在临床上表现为下尿路症状(LUTS)逐渐加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为了寻求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对40例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患者采用索利那新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7例,定期观察,记录患者前列腺体积、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尿流率变化以及尿潴留和血尿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用药3个月均见效,12个月观察前列腺体积缩小,最大尿流率增加,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下降,残余尿量下降。未发生尿潴留、血尿、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及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联合用药可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结论: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减轻前列腺症状,改善最大尿流率,减少尿潴留及前列腺源性血尿和手术干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爱普列特与坦索罗辛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爱普列特与坦索罗辛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30例门诊前列腺增生患者,联合应用爱普列特(5mg口服2次/日)与坦索罗辛(0.2mg口服1次/日)治疗6~12个月,观察主客观症状的改善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明显,残余尿减少、最大尿流率增加,前列腺体积减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爱普列特与坦索罗辛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7,(21):2944-2947
目的:观察他达拉非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四区分割法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切术(FPKRP)后继发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FPKRP术后继发E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FPKRP术治疗,术后1 d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他达拉非片10 mg,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最大尿流率、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14%vs.71.4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和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达拉非联合坦索罗辛治疗FPKRP术后继发ED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阴茎勃起功能,缓解下尿路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安全性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王俊岭  邵强  宫香宇 《中国药业》2012,21(23):92-93
目的探讨盐酸坦索罗辛对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重症组25例,轻症组27例,均给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每天1次,每次0.2mg。记录比较52例患者治疗前、连续服药治疗4周以及治疗半年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MFR)及前列腺大小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重症组患者23例有效,轻症组27例均有效,均无不良反应发生。重症组和轻症组的IPSS评分分别为(20.11±2.33)分、(10.51±1.03)分,MFR评分分别为(9.23±2.01)分、(11.63±1.31)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半年后重症组和轻症组的前列腺体积分别为(33.71±5.23)mm3。和(29.57±4.45)mm3,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对于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肾石通颗粒,观察组给予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排出、排石时间、镇痛药物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周内排石率观察组93.5%,对照组73.9%;结石排出时间观察组(4.6±1.8)d,对照组(7.4±2.9)d;镇痛药物应用观察组4例(8.7%),对照组18例(39.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可明显缩短排石时间,减轻肾绞痛发作,提高排石率,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厂家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 将23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9例.治疗组服用必坦(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照组服用哈乐(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均用药4周.观察两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综合疗效及成本-效果比.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39%和86.5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均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成本-效果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必坦(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BPH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0.4mg,qd(双倍剂量)与0.2mg,qd(推荐荆量)两种给药剂量口服坦索罗辛,观察6个月,评估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残余尿、尿流动力学、前列腺体积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IPSS评分、QOL评分、残余尿、尿流动力学等指标均有改善,双倍剂量组在IPSS评分、QOL评分指标上改善程度优于推荐剂量组。2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倍剂量坦索罗辛治疗BPH疗效优于推荐剂量。在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对部分BPH增生症状较重患者可尝试双倍剂量坦索罗辛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临床采集31例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予以索利那新5mg及坦索罗辛0.2mg口服,1次/d,连续7~10d。治疗前后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以三项评分均数为评价指标结合药物副反应发生率评价此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31例患者平均服药时间为(5±3)d,治疗后OABSS评分平均降低8.14分(P<0.01),且均≤4分,IPSS评分平均降低16.67分(P<0.01),QOL评分平均降低2.09分(P<0.01)。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3%(1例患者出现口渴症状)。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有显著效果,同时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非那雄胺和坦索罗辛联合用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06~2009年本所离退休老干部中联合应用两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2例,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前列腺体积、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尿流率变化,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3年来,前列腺体积缩小,最大尿流率增加,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下降,残余尿量下降。本组患者未发生尿潴留事件。3年联合应用两药,可延缓病情进展,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长期联合应用两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能逐渐缩小前列腺体积和改善最大尿流率,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度他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治疗组(9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1粒/次,1次/d。治疗组口服度他雄胺软胶囊,1粒/次,1次/d,同时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16、24周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RU)、前列腺体积(PV)、泌尿症状困扰(BS)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2%、9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FR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RU、PV、BS评分、IP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他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缩小前列腺体积和膀胱残余尿量,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