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营养纸垫滤膜法检验水中细菌总数天津军事医学科学院四所(300050)芮期义,王新为,晁福寰,宋农,欧阳川,张符光为适应野外水中细菌总数检验,国外逐渐试用具有一定优点的滤膜法。有的国家列入标准方法。根据部队野外条件下检验水中细菌总数需要,我们进行了滤膜...  相似文献   

2.
在检测水中的大肠菌群数时,由于所应用的培养基不一致得出的菌数亦可有所不同,从而使各地检测的结果难以评价比较。作者为此对三种常用的滤膜法用的培养基进行对比试验。用滤膜法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数时,美国、加拿大及西德常采用滤膜用远藤培养基(m-Endo LES),英国用梯普尔(Teepol)培养基而南非、加拿大则用麦康凯(MacConkey)培养基。本文用这三种培养基以标准滤膜法对水中总大肠菌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酶底物滤膜法和标准滤膜法对水中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滤膜法(GB/T 5750.12-2006)以及酶底物滤膜法检测实验室配制加标水样和地表水水样的大肠菌群,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酶底物滤膜法和国标滤膜法,对实验室配制水样检测结果比较P=0.885(P>0.05),对地表水水样检测结果比较P=0.510(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经配对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酶底物滤膜法操作简单、快速,可作为水质大肠菌群指标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使用《88型水质细菌检验箱》,按《军队战时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JB1096-91)测定污水中的大肠菌群,以国家标准检验水中大肠菌群的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同时比较,检验7个污水源,45个样品,结果三种检验方法菌数基本一致,P〉0.05,相关数分别为r=0.9834和0.9895,此法简便,适宜在野战或比较简陋条件下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和煌绿乳糖胆盐培养液(BGLB)法用于检测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差异,寻求总大肠菌群检测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20份生活饮用水样,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同时进行总大肠菌群检测,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三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管发酵法和BGLB法适合深井水等高浊度水的常规监测,滤膜法适合自来水等低浊度水常规监测,BGLB法比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检测时间短,更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检测。为了确保总大肠菌群检验的准确率,应该根据具体水样,合理选择检验方法,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水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等效性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大肠菌群酶底物滤膜法与传统膜过滤法、固定底物技术法用于水中大肠菌群检测时是否具有等效性.方法 采集60份水源水水样,用三种方法 同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 用ISO 17994-2004<水质-微生物方法 之间的等效性建立标准>比较酶底物滤膜法与国标法用于水中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的一致性.结果 当水样数为100份时...  相似文献   

7.
关于环境中细菌群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在国内研究报道得较少。1986年夏对武汉某体育馆游泳池水和某天然浴场湖水进行细菌耐药性调查。 一、材料与方法 滤膜法用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分离得大  相似文献   

8.
目前,用于检测水环境中粪大肠菌群的滤膜法正在不断地发展改进。对于它们的优缺点进行研究与评价,以确定较好的检测方法,实属必要。Pagel等人在加拿大安大略环境部的六个实验室内对四种检测粪大肠菌群的滤膜法进行了对比实验,比较与评价了它们在准确度、特异性、计数上限及检出值等方面的差异。这四种方法是:MacConkey培养液滤膜法(MMB,于44.5℃培养20±1小时);耐热大肠埃希氏  相似文献   

9.
水的卫生质量通常经过检验水中的指示菌如粪大肠菌群(FC)和粪链球菌(FS)的数量而加以评定。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将水样还是现场过滤后将滤膜送回实验室,水样或滤膜经常要暴露于阳光下。为了确定现场条件下阳光对指示菌计数的影响,作者采用标准滤膜法和林(Lin)氏两步复苏法对水样中FC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生活饮用水中铁细菌的定性和定量检验方法,即用滤膜集菌,改良柠檬酸铵铁培养基增菌培养,MPN法定量,应用该方法从两个自来水厂水中检出了10铁细菌,并对电渗析水再矿化处理前后水中铁细菌的数量变化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旅客列车末梢水检测项目总大肠菌群的两种检测方法,探讨针对铁路旅客运输系统日常环境检测中总大肠菌群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在铁路内部随机抽取30份旅客列车末梢水样,用经过资质认证的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对每份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进行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差异。结果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多管发酵法阳性率与滤膜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系数Ksppa值为0.233 6。结论两种检测方法都可以作为对旅客列车末梢水中总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建议选择阳性检出率较高的方法,同时也应根据所检测水质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方便基层进行生活饮用水中的大肠菌群卫生监测,达到快速准确的检验目的。方法 将检验食品中大肠菌群用的纸片法运用到检测水中的大肠菌群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同时也同常规的“三步发酵法”加以对比。结果 在113份水样检验中,纸片法检验大肠菌群1356片,验证结果与发酵法相符合者1 292片,大肠菌群验证符合率为95.28%。结论 纸片法检验水中大肠菌群是较为准确可靠的,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简化了实验步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在检测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时的优缺点。方法本实验参考国标《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2-2006)的检测方法,分别用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对103份生活饮用水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进行检验。并根据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103份生活饮用水水样中,用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检测合格的水样数分别为99份和98份,合格率分别为96.12%和9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6,P0.05)。结论两种检验方法对于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验具有一致性,但因其适用范围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4.
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的新滤膜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试验结果证实:本方法所用的分离培养基阴性菌呈绿色,阳性菌呈黄色,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特异性。ISO规定剂量范围内不加保湿剂对大肠菌群计数无影响,TTC在ISO规定的剂量内对大肠菌群计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现代对食品卫生质量监测,要求快速、简易、准确。微孔滤膜衬垫法(简称膜垫法)具有简易、方便、准确和适用于基层之优点。经与平皿法对比,两法无显著性差异。报告如下:微孔滤膜衬垫的制备与使用方法将纸垫干烤灭菌,浸入含有生长因子的营养培养基中至饱和,烤干;微孔滤膜(0.45μ)煮沸后干燥。滤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实验室自制酶底物滤膜测试片法和51孔定量盘酶底物法在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与大肠埃希菌上是否具有等效性。方法选取不同地区的3个实验室,分别采集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同时采用酶底物滤膜测试片法和51孔定量盘酶底物法进行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检测,按照ISO 17994∶2014《水质-微生物方法之间的等效性建立标准》对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个实验室采用两种方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均数的扩展不确定度的置信上限范围为(0.0494,0.0903),置信下限范围为(-0.0713,-0.0490);检测大肠埃希菌均数的扩展不确定度的置信上限范围为(0.0307,0.0882),置信下限范围为(-0.0928,-0.0381);两者置信上限和下限均在可接受的区间范围内(0,0.10000)和(-0.1000,0)。说明3个实验室采用两种方法检测总大肠菌群与大肠埃希菌的等效性验证结果均无差异。结论酶底物滤膜测试片法和51孔定量盘酶底物法在检测总大肠菌群与大肠埃希菌参数上具有等效性,进行总大肠菌群与大肠埃希菌检测时,酶底物滤膜测试片法可以作为51孔定量盘酶底物法的替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对总大肠菌群的检验,有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两种。我们于1997年10~11月用32份水样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一种水中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方法——酶底物法,并对此方法与多管发酵法对地表水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以及粪大肠菌群分别进行了比对试验,结果表明(1)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对地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呈中度正相关(配对t检验t=2.57,0.025〈P〈0.05;直线相关分析r=0.597,0.025〈P〈0.05);(2)酶底物法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结果与多管发酵法对粪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呈高度正相关(直线相关分析r=0.863,0.025〈P〈0.05)。结论:酶底物法可以有效的检测水中的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  相似文献   

19.
<正>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1〕,常规检测微生物指标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这些指标作为检验肠道致病菌的指示菌,是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进行卫生学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有3种方法,即多管发酵法(MTF)、滤膜法(MF)、酶底物法〔2〕(enzyme substrate technique)。多管发酵法需要3部分,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证实试验,该方法步  相似文献   

20.
王晓  杨宁  赖发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16-6117
目的 观察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对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悬液定量法、滤膜抽滤法,对二氧化氯发生器运行30 min后产生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杀灭水中大肠杆菌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二氧化氯含量为0.3 mg/L时,对人工染菌水样作用30 min,其中大肠杆菌下降至0 cfu/100 ml;对天然水样作用30 min,大肠菌群下降0 cfu/100 ml,且作用后天然水样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GB/T5750.12-2006);pH值在5.0~9.0时,温度10℃~30℃对其杀菌结果无影响.结论 水体中二氧化氯在低浓度下,具有良好的杀灭大肠杆菌效果,不受pH、温度值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