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是当今治愈白血病最有效方法 ,但allo HSCT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尤其是难治性白血病。目前认为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DLI)是防治allo HSCT后复发较理想方法。我院从 1998年 6月以来对 15例白血病allo HSCT后进行DLI治疗。一、资料与方法1 病例 :15例均为我院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3月进行allo HSCT的患者。男 11例、女 4例 ,年龄 14~ 4 8岁 ,中位年龄 34岁。其中移植后复发 7例 :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包括 1例遗传学复发 ,2例慢性期 (CP)复发 ,1例急变期 (BP)复发 ;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侵袭性真菌感染史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可行性。方法: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前均有真菌感染病史,2例肺部真菌感染,1例肺部及肝脾真菌感染,经抗真菌治疗病情好转后行异基因HSCT。所选供者均为HLAA、B、DR位点全相合的同胞兄弟姐妹,使用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用MTX加CsA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0d开始使用抗真菌药预防真菌感染。结果:随访1年半,3例患者无白血病复发,1例出现肺部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后好转。余2例真菌感染病灶均稳定。结论:通过控制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再次预防,有真菌感染史的急性白血病进行HSCT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虽然外周血造干细胞自体移植(HSCT)在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广泛应用,但在儿童白血病(AL)中较少有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进行自体移植的经验。本文根据大量儿童AL患者的动员结果,对DIAVE动员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方法 1995年1月~2001年6月,共29(男20、女9)例儿童AL患者进行了外周血动员HSCT以拯救大剂量化疗;中位年龄8(3~21)岁,中位体重34(15~73)kg;23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别处于第2缓解期(CR2,21例)及CR3(2例);6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处于CRI。在诱导及巩固化疗结束后,采用DIAVE方案动员,包括:地塞米松5mg/m_2每日1次,共7日;去甲氧柔红霉素10mg/m_2和阿糖胞苷3mg/m_2第1日;长  相似文献   

4.
1 资料与方法1994 - 0 6~ 2 0 0 1- 10在本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30例患者中 ,男 18例 ,女 12例 ,中位年龄 2 7岁。基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10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9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6例 ,睾丸癌 1例 ,重型 β地中海贫血 1例。移植前化疗次数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血性膀胱炎 ( HC)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常见并发症 ,发生率约 3 0 % ,一旦出现 ,治疗困难。我们对近 5年收治的 6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水化、碱化尿液和美斯钠等综合措施防治 HC,取得了较好效果。对象与方法1.对象 :63例患者 ,男性 4 5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2~ 67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7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4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9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12例 ,乳腺癌 5例 ,小细胞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各 2例 ,鼻咽癌和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各1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2 9例 ,自体骨髓移植 1例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2 7例 ,…  相似文献   

6.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93年 9月以来 ,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治疗恶性血液肿瘤患者 1 6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6例患者均经临床、血象、骨髓或组织活检病理确诊。男 1 0例 ,女 6例 ;年龄 6~ 42 (平均 2 1 .5)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 1 0例 (按FAB分型 :M11例 ,M2 a3例 ,M32例 ,M53例 ,M61例 ) ,移植时均完全缓解 (CR) ,CR16例 ,CR1后进行巩固强化 3~ 5疗程 ;CR2 4例 ,CR2 后进行巩固强化 3疗程。接受自体骨髓移植 (ABMT) 5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 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相似文献   

7.
米卡芬净是继卡泊芬净之后FDA批准的第2种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目前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H)疗效及安全性的报道较少见,为此,我们应用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IFI进行临床研究,其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对象:23例均为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住院患者,男性14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43(19~75)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10例,多发性骨髓瘤6例,慢性髓系白血病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例,6例存在轻中度肝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多年来 ,尽管化疗使血液恶性肿瘤的完全缓解率明显提高 ,但大多数取得CR1 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虽经不断巩固和强化治疗 ,最终将在 1~ 2年内复发 ,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在造血功能重建前 ,感染仍然是主要致命并发症之一。我院于 1 996年 5月~ 2 0 0 1年 5月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5 2例 ,其中早期 (1个月之内 )并发感染 2 5例 ,现将治疗过程中防治感染的措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 5例中 ,男 1 8例 ,女 7例。年龄 1 5~ 5 3岁 ,中位年龄 3 2岁。疾病类型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 1 2…  相似文献   

9.
慢性髓系白血病 ( CML)是一种获得性多能造血干细胞疾病 ,CML的细胞具有特征性的 Ph染色体及BCR- ABL融合基因。常规治疗虽然可以获得血液学缓解甚至细胞遗传学缓解 ,但不能痊愈。到目前为止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allo- HSCT)仍然是治愈CML的唯一方法 [1]。近年来 ,自体干细胞移植 ( ASCT)也是被积极探索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移植的平均年龄目前已提高到 4 0岁左右 ,如无重要器质性病变 ,患者年龄可放宽至 55岁。由于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 GVHD)的防治措施及HLA配型技术的进步 …  相似文献   

1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14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自1986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AHSCT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143例(男83,女60),中位年龄26(9~52)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76例(CR167例,CR2,CR3及复发者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4例(CR154例,CR2及复发者10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CR13例。预处理方案主要包括环磷酰胺(Cy)120mg/kg+单次全身放疗(TBI)9~10Gy或马利兰(Bu)16mg/kg或马法兰(Mel)160~180mg/m2+AraC4g/m2。结果:除5例患者因移植早期发生移植相关死亡而未重建造血外,其余138例患者均重建造血。移植相关死亡22例(15.4%),AHSCT后73例生存者已中位随访93(1~203)月。急性白血病患者CR1期与≥CR2期ABMT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51.8%±4.6%与26.3%±10.1%(P=0.024),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8%±4.8%与49.2%±12.4%(P=0.397)。结论:为降低急性白血病复发率和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无HLA匹配同胞供者的CR1期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进行AHSCT治疗。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造血重建及血细胞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我院于 1 993年~ 2 0 0 1年 3月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个别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和其他恶性肿瘤的 1 0 8例患者施行了多种方式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选择其中 86例资料较完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 ,对其骨髓造血重建及血细胞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86例 ,男 5 5例 ,女 3 1例 ,年龄 1~ 5 2岁 ,中位年龄 2 7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3 5例(M1 2例 ,M2 1 0例 ,M31 5例 ,M44例 ,M53例 ,M61例 ;3 4例CR ,1例NR) ,急性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伴SET-NUP214融合基因急性白血病(SET-NUP214+A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4年12月至2021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接受allo-HSCT治疗的18例SET-NUP214+AL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疗效及预后,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男性12例, 女性6例, 年龄13~55岁, 中位数29岁。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6例(髓/T表达3例、B/T表达2例、髓/B/T表达1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8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所有患者确诊后接受诱导化疗, 17例患者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 后续所有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状态:第1次完全缓解15例, 第2次完全缓解1例, 部分缓解1例, 未缓解1例。所有患者完全植入, 中性粒细胞植活和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13 d。随访时间4~80个月, 中位数23个月, 18例患者中15例存活, 死亡3例, 死因均为移植后复发。...  相似文献   

13.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血液病临床研究(附117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难治性血液病的效果。方法117例患者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6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23例,急性白血病(AL)35例,多发性骨髓瘤(MM)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例,恶性淋巴瘤48例。接受自体骨髓/外周血HSCT58例,同基因骨髓/外周血HSCT2例,异基因骨髓/外周血HSCT53例,脐带血HSCT4例。结果随访(62±57)个月,至今仍存活84例(71.8%),死亡33例(28.2%);死因为未成功植入2例(1.7%),宿主排斥移植物反应(HVG)1例(0.9%),感染6例(5.1%),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2例(1.7%),复发22例(18.8%)。结论HSCT能治愈常规方法难以治疗的血液病;AL、MM、MDS及有骨髓浸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自体HSCT的复发率较异体HSCT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HLA配型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8例,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AHL)2例;移植前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11例,均为Ph染色体阳性,第二次及以上CR期23例,未缓解/复发3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或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一转化型17例。预处理方案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CY/TBI)方案11例,白消安加环磷酰胺方案79例。干细胞来源包括骨髓移植(BMT)27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30例,BMT+PBSCT33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经典环孢素A加短程甲氨蝶呤(MTX)。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结果 至随访终点,62.2%(56/90)存活,55.5%(50/90)无病存活,31.1%(28/90)复发。HSCT后预计4年累积总体生存率(OS)为45.5%,无病生存率(DFS)为34.9%。移植前处于CR、未缓解/复发和MDS患者HSCT后4年的累积0s分别为54.0%、28.2%和70.1%(P=0.027)。发生0~Ⅰ和Ⅱ~Ⅳ度GVHD的患者HSCT后的4年OS分别为57.6%和26.7%(P=0.015),而患者性别、年龄、移植前有无脑膜白血病、预处理方案、干细胞来源均不是OS,DFS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移植前处于CR期者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而ALL长期生存率明显低于AML/MDS。结论 对有高危因素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选择allo—HSCT可使部分患者延长无病生存乃至根治。移植前处于CR期者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ALL复发率明显高于AML/MDS。对于急性白血病挽救性治疗争取在取得CR后移植;对于MDS患者一经诊断,无需化疗,可尽早移植。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了 4 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白血病组 )的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 IAP)含量 ,并与 4 0例健康人 (对照组 )对照 ,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对照组 4 0例 ,年龄 2 0~ 65岁 ,其中男 2 7例 ,女 13例 ,均为体检健康者。白血病组 4 8例 ,年龄 16~ 59岁 ,男 2 8例 ,女 2 0例。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L ) 42例 ,分期为 M2 2 6例、M36例、M4 6例、M52例、M62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AL L) 6例。4 8例中 ,初治 2 4例 ,未缓解 [包括部分缓解 ( PR)、未缓解 ( NR)及复发患者 ]13例 ,缓解 11例 ,均…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广泛应用 ,人们更为关注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及移植相关并发症 ,预处理方案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1 994年 5月~2 0 0 1年 7月 ,我们分别用含全身照射 (TBI)和不含TBI预处理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 2 5例 ,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ML) 1 1例 (M13例 ,M44例 ,M3 4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 2例 ,恶性淋巴瘤 1 1例 (NHL 9例 ,HD 2例 ) ,多发性骨髓瘤 (MM) 1例。男 1 6例 ,女 9例 ,中位数年龄 3 0 (1 7~5 0 )岁。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1 5例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年龄较大的白血病患者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HSCT治疗10例45—63岁恶性血液病患者,HLA6/6位点相合8例,5/6位点相合2例。以清髓性方案预处理4例,减低强度方案预处理6例。HLA不全相合患者加用ATG。采用环孢素联合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本组10例受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2(9~16)天和15(12~21)天。3例发生了急性GVHD(30%),Ⅱ度以上2例。可评估的9例患者中2例出现了慢性GVHD(22%)。复发2例,死亡3例。可评估的2年无病生存率为70%。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高龄白血病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根治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方法总结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于2004年1月至2009年2月进行的9例HLA相合同胞HSCT治疗T-ALL。干细胞来源:2例为外周血干细胞,7例为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方案:6例为改良马利兰(BU)/环磷酰胺(CY),3例为环磷酰胺/全身照射(TBI)。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霉素A、短疗程氨甲喋呤及霉酚酸酯(骁悉)。结果采集单个核细胞数中位6.97×108/kg[(6.34~9.20)×108/kg],中位+14d(+12~+19d)中性粒细胞(ANC)大于0.5×109/L。中位+13d(+1~+17d)血小板大于20.0×109/L。发生急性Ⅱ度GVHD1例(11%),发生慢性GVHD4例(44%),皆为广泛性,其中2例为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后。中位随访时间581d(199~1936d),5例患者无病生存。结论异基因HSCT可以作为治疗成人T-ALL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1993~ 2 0 0 3年 ,我院采用大剂量化疗 ( HDC)加自体干细胞移植 ( A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 1 6例 ,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 1 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男 1 1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33.47( 1 4~ 60 )岁。其中淋巴瘤1 0例 ,多发性骨髓瘤 2例 ,白血病 4例。 1 5例 ( 2例双次移植 )为骨髓干细胞移植 ,1例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 .2 方法1 .2 .1 骨髓干细胞采集和保存 采用硬膜外麻醉 ,双侧髂前 (后 )上棘多点穿刺抽取骨髓 ,总量 70 0~1 2 5 0 ml,有核细胞数为 1 .0 5× 1 0 8~ 4.35× 1 0 8/kg(平均 2 .…  相似文献   

20.
无血缘关系供体 (无关供体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国内目前仅报道 1例[1] ,我们用无血缘关系供体PBSCT治疗白血病 3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 :3例均为女性 ,年龄 30~ 33岁。例 1、2患者均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CML CP) ,Ph染色体 10 0 %阳性。例 3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M4) ,化疗 2疗程后获完全缓解 (CR) ,巩固 1疗程后移植。2 供体 :供体 3例中 ,女 2例 ,男 1例 ,年龄 2 0~ 36岁。血清学HLA配型完全相合 ,基因分型例 2、3分别有HLA A、B位点亚型不合 (采用分子生物学反向杂交方法 ) (表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