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置入胃管作为护士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通常需要患者很好的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入住ICU的患者因病情危重,特别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伴意识障碍的患者,插胃管如按传统常规方法操作,常常因为置入困难而导致插管失败。  相似文献   

2.
ICU是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生命支持的重症加强治疗单元。为了保证营养、药物、水分的供给,以及胃肠减压的需要,ICU危重患者经常需要留置鼻胃管。置入胃管是护士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通常需要患者很好的配合才能获得成功,然而入住ICU的患者因病情危重,特别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伴意识障碍,插胃管按传统常规方法操作,常常因为置入困难而导致插管失败。  相似文献   

3.
张萱  付正英  曾定芬  田仁娣  卢容 《现代护理》2006,12(23):2240-2240
经口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患者、改善患者呼吸状态的重要措施,但是气管插管患者,不能经口进食物及药物,需放置胃管进行鼻饲、注入药物、监测胃液变化等。胃管置入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时间。我科从2004年1月~2005年6月,为气管插管患者行鼻胃管置管230例,其中一次性置管失败20例,笔者对该20例患者留置胃管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1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24~60岁,其中意识障碍17例,包括脑外伤致昏迷11例,脑溢血致昏迷6例;神志清醒3例,均为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术后患者。2方法2.1材料鼻胃管…  相似文献   

4.
王春英  房君  黄淑群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1624-1625
颅底骨折昏迷伴脑脊液鼻漏、口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为防止脑脊液漏逆行感染,严禁经鼻插胃管,但这类病人病情重,需要胃肠减压或胃肠营养支持而放置胃管.意识障碍病人吞咽及咳嗽反射均消失,在插胃管时不能配合.气管口插管由于气管套管的阻碍等因素,按常规方法从口腔置入胃管难以成功,经常出现盘曲口中等现象,而反复插管可致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2008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此类病人的插胃管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的胃管置入法,提高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和操作安全性,减轻对患者身体的干扰和生理影响.方法:在不改变各项呼吸支持参数、原气管导管位置及气囊压力的基础上,对72例术中气管插管全麻状态下或ICU气管插管呼吸支持下的患者置入胃管,总结操作成功程度并观察患者的监测参数变化.结果:72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100%,HR和平均动脉压置管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操作中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改变或SpO2的异常改变.结论:气管插管状态下经鼻外套管置入胃管是一种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易推广、刺激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较好地解决昏迷、吞咽困难和气管插管等患者胃管置入困难的问题。方法:通过对常规胃管进行改造,利用胃镜活检钳作内芯,采用活检钳引导插胃管法,为吞咽困难、气管插管、常规插胃管方法失败的24例患者置入胃管。结果:24例患者均按上述方法插管成功,无一例胃管在鼻咽、口腔内蜷曲或盘旋等现象,亦未发生鼻黏膜损伤出血,一次成功率100%。结论:胃镜活检钳引导插胃管法,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插管的成功率,且操作简便、易行、省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的胃管置入法,提高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和操作安全性,减轻对患者身体的干扰和生理影响。方法:在不改变各项呼吸支持参数、原气管导管位置及气囊压力的基础上,对72例术中气管插管全麻状态下或ICU气管插管呼吸支持下的患者置入胃管,总结操作成功程度并观察患者的监测参数变化。结果:72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100%,HR和平均动脉压置管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操作中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改变或SpO2的异常改变。结论:气管插管状态下经鼻外套管置入胃管是一种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易推广、刺激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压胃管置入法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管插管患者有时需要由胃管内灌注药物、食物和水,但这类患者往往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胃管置入的操作,再者由于咽喉部有气管导管占据,按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有时难以成功。有报道介绍可以改变体位[1]或在颈部环形捏住气管及导管向上提[2],以及使用喉镜在明示下插入胃管等方法进行胃管的置入,但由于手法或其他原因,往往使胃管置入并不顺利。我科于2005年采用指压胃管置入法为50例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均一次成功,现介绍如下。1方法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置胃管前先吸净痰液,护士戴无菌手套,润滑胃管前端,从一侧鼻孔缓缓置入,约进入16~18…  相似文献   

9.
裔雅萍  徐宇红  王晨霞 《全科护理》2011,9(27):2484-2485
气管插管是急危重病人的急救措施之一,而危重症病人在行气管插管后常需留置胃管予鼻饲药物、胃肠减压或进行营养支持。虽然胃管置入法是临床护士的常规护理操作,但由于气管插管后气管导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间接压迫食管壁,往往造成置管困难甚至失败,给病人带来痛苦。我科对带气管插管病人在传统胃管留置方法基础上加以改良,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照,效果良好。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ICU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的原因,为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采用常规留置胃管方法失败的29例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4例盘在口腔,12例打折盘曲在气管和食管始起处,3例因不敢确认在胃内而拔出。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及时收集并制定"不同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及"置管成功判断评价标准",形成工作指引,规范培训,提高护士操作技巧。予患者有效镇静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正>重症监护病房多数病人因病情以及治疗需要,常常需要气管插管,不能经口进食,为保证营养供给、保护胃黏膜,常需行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1],同时为防止误吸,往往需要留置胃管。采用常规方法置胃管失败率很高[2]。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们对ICU70例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可视喉镜直视引导下胃管置入  相似文献   

12.
<正> 留置胃管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ICU危重症患者由于肠内营养和胃肠减压等治疗的需要,留置胃管者占50%~70%,其中人工气道患者占70%~80%。人工气道患者由于气管导管的置入,易引起气管局部黏膜充血水肿致食管上段相对狭窄,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反射迟钝  相似文献   

13.
昏迷患者置胃管方法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是一项基本的技能操作,操作需要患者的配合,然而昏迷患者不能配合留置胃管,操作时往往引起误插、误吸、呛咳,使插管失败,反复操作易引起咽喉部黏膜损伤及其它并发症。我们采用口咽通气道置入口腔中,协助留置胃管,对保证昏迷患者营养的摄入,提高胃管插管的成功率,防止误插、误伤及并发症的发生意义重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胃管置入法是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成功的置入对实施肠内营养、保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促进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已行气管插管且需长期留置胃管的危重患者,胃管的置入就显得更为重要。虽然大部分护士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上置管困难、  相似文献   

15.
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或经口、鼻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以及因病情危重意识丧失不能配合等原因,按常规操作程序安置胃管常常遇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置管失败。2000年以来,我们分析了插管困难以至失败的原因,采用了双人配合“放气——置管”新的置管方法,经过对231例患者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胃肠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的重要护理内容,在颅脑损伤后2~5 d,通常按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给患留置胃管,鼻饲流质.由于颅脑损伤病人体位受病情及气管切开的影响,采用常规体位插管受限,因此,操作中常遇到困难.自1999年起,我科采用病人半卧位胃管置入法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进行胃管置入128人次,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气囊气管套管在重症颅脑疾患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使胃管置入技术发生了相应改变 ,因重症颅脑疾患的脑肿胀、脑水肿、脑干或后组颅神经的损伤 ,常引起意识、发音障碍 ,呼吸困难 ,吞咽失调 ,从而导致机体缺血、缺氧以及经口营养补给困难。为消除以上不利因素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 ,保证机体的氧供和充分营养 ,减少氮质的分解 ,我们试图在气管切开后早期置入胃管 ,进行肠内营养配合救治 ,以促进重症颅脑疾患患者的恢复。但由于胃管置入时的刺激和患者的不配合 ,以及气囊气管套管的应用常导致胃管置入失败 ,为提高成功率 ,我们对传统胃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鼻饲置管失败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使用一次性硅橡胃管对昏迷患者进行鼻饲置管,如在置管过程中胃管经鼻腔卷曲入口腔或置管到咽喉部以后拔出为置管失败。结果10例置管失败患者中,3例出现打喷嚏、剧烈咳嗽,3例胃管反折在食管内,2例误入气管而拔出,2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无法置入。8例经更换导丝胃管、改变体位、调整置入角度等方法后均再次置管成功,其余2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经多次尝试均置管失败。结论患者病情、操作者经验不足、患者家属的反应以及胃管的选择都会对置管结果产生影响,加强护士培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利于置管操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神经外科病人多伴意识障碍、昏迷,不能自主呼吸机吞咽,往往行气管切开和留置胃管给予鼻饲给药及营养.在为气管切开的昏迷病人留置胃管时,经常出现留置胃管困难或失败,从而导致再次插管,而反复插管致黏膜损伤、出血、呛咳、痰多、躁动,使颅内压增高,病情进一步加重.为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广大的护理IIiJ仁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好的方法,现针对伴有气管切开的昏迷病人,将插入胃管的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难置性胃管置入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病人意识障碍同时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时,由于在食管上端有功能性括约肌存在,这种括约肌的作用可使食管上端除正常的吞咽动作外处于闭合状态,加上气管套管或气管插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间接压迫食管壁,造成食管管腔狭小,即使技术熟练,胃管也难以插入.为了提高插胃管的成功率,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对难置入胃管的置入方法进行了总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