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代医学家喻昌,字嘉言,著有《医门法律》一书。法,是指辨证论治的法则;律,则是指治疗中需要注意的禁例。书中论病析理十分透彻,如关于秋燥等的论述就颇有创见。清燥救肺汤便出自该书。清燥救肺汤的药物组成是:桑叶(经霜)9克,石膏(煅)8克,甘草、胡麻仁、阿胶、枇杷叶(去毛)各3克,人参、杏仁各2克,麦冬4克。以上各药的剂量是依据原药量折算而成,用量都很轻。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若剂量太重便失去了轻清入上的含义。其实,轻的意思不单指量轻,主要指药物的性质。因此,近代的医家对上述药物的剂量都有所加重。其中的石膏也很…  相似文献   

2.
蒋燕  陈莉  白小红 《四川医学》2003,24(6):652-653
近年来 ,临床用药量不断增长 ,伴随出现的药源性疾病也不断增加。临床医师在考虑药物治疗疾病的时候 ,往往忽略药物的不良反应。正确认识药物的二重性 ,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1 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按常规剂量及正确给药途径 ,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预期疗效以外或有害的反应。某些药物不良反应可发生于任何使用者 ,而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则只出现于易感人群。药物不良反应是在常规剂量及正确给药途径下发生的有害反应 ,不包括药物过量、药物滥用和治疗错误。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  相似文献   

3.
医生应用药物治疗疾病,首先是确诊疾病,然后选择药物,确定用药剂量。如果疾病诊断正确,药物选择也合理,而药物的剂量使用不当,病也难于迅速奏效。用量过小发挥不了治疗作用,用量过大则会引起不良反应。现将影响药物剂量的有关因素简述如下: 一、病人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小儿除应按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折算剂量外,还应考虑小儿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多数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长,作用较强,毒副反应也加剧,应合理掌握药量和给药间期。新生儿肾小球数量少,滤过功能仅为成人的30~40%,肾小管分泌功能为成人的  相似文献   

4.
方剂是在一定组方原则下由药物组成的,方中药物剂量大小决定着方剂的治疗作用。剂量不同,作用各异,治疗效果亦相去甚远。有的疾病需大剂量用药才能取效,有的则需小量轻剂而见功.对某些疾病,大剂量而无建树,唯小剂量才能祛邪扶正,送到治疗目的。近来临床报道及医案中,对方剂中大剂量用药报道颇多,对小剂量用药的论述甚  相似文献   

5.
风药指味薄气轻,具有发散上升之效的一类药物。根据文献总结,风药可分为发散外风类、平熄内风类及搜风类药物等三类。风药的应用常见于临床各科疾病,在湿病治疗中使用尤其广泛。湿邪为六淫之一,其病病因繁杂,致病多样,风药在湿病证治中常与他药配伍应用,其主要有升发脾胃阳气、调理三焦气机、开玄府透邪及通利血脉等四个作用.在湿病具体应用中,风药根据病机与其配伍药物而发挥不同作用,临床使用当细审病机,辨证论治,正确应用风药。  相似文献   

6.
蠕虫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其感染率与发病率均较高。近年来,抗蠕虫药物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发现了一些高效低毒的新药,尤以吡喹酮的发现可称是现代抗蠕虫药物的一个突破,它对日本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姜片虫及绦虫等感染的效果超过了传统治疗药物,对以往缺少特效治疗药物的囊虫病亦有良好的效果。现将我国常见蠕虫病的新药治疗概述如下。线虫病一、蛔虫病 1.噻嘧啶(Pyrantel pamoate),对虫体的神经肌肉有阻滞作用,使它失去自主活动。药物作用快,先引起蛔虫收缩,以后麻痹不动,安全排出。剂量为10 mg/kg顿服。副作用轻微而短暂,偶有头昏、头痛、恶心、腹痛等。有报道孕妇妊娠早期服药后发生  相似文献   

7.
乌梅丸不仅有温脏安蛔的作用而主治蛔厥,更为重要的是其作为厥阴病的主方而治疗上热下寒证,其适应证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被奉为多种疑难杂症的验方。文章论述了刘沈林教授在临床上善用乌梅丸,利用其酸苦合法、寒温并用、寓泻于补的组方特色,在辨证的基础上,用于治疗病机错综,寒热夹杂之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难治性肠道疾病、胃食管病、慢性胆囊炎、糖尿病性胃轻瘫等,尤其对消化道恶性肿瘤之治疗,疗效尤著。临证之时,还需把握组方中主药之剂量、寒温之权重、特色药对之配合,并针对不同病种临床之特点,灵活化裁,方能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用药注意季节:炎热季节,应少用热药;寒凉季节,宜慎用寒凉药;炎热季节,发汗药剂量宜轻;寒凉季节,发汗药剂量宜稍重。 用药注意对象:如体质强壮的或青壮午能够耐受较为峻猛的药物,而年老体弱者则不易耐受。妇女月经期不宜过用寒凉药、破血药或泻下药;妊娠期不宜过用破血、破气及峻泻药物。  相似文献   

9.
肿瘤化疗药物的神经毒性可损伤神经系统任何部位,引起脑病、脊髓病、颅神经病、周围神经病、肌病和卒中样综合征等.这些损害有的由化疗药物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毒性作用引起,有的则与药物诱发代谢紊乱及血凝机制障碍有关.药物大剂量使用和多种药物联合运用时,其神经毒性增加.鞘内、颈动脉内或颅内肿瘤内给药,化疗合并放疗、免疫疗法或渗透性血脑屏障开放疗法,均可增加药物的神经毒性.发生不严重的周围神经系统毒性时,尚可坚持治疗.出现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毒性者,若属可逆性的,常需减量或停药;若为不可逆性的,则一定要停药.本文就常用的和某些新的化疗药物的神经毒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现代治疗学的基本特点是能够从理论上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的、淮确的参数,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尽可能减免毒副作用。现代治疗学基本原则仍然是安全有效。其中合理选药是基础。选择用药合理并不等于安全有效,还要进一步考虑给药时间、给药剂量(负荷剂量、维持剂量)、给药的次数、给药途径、药物间的药理相互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依赖作用、机沐(疾病)对药物的影响和饮食习惯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等诸因素。当诊断和初步的治疗方案确定后还必须通过临床药代动力学(以下称药动学)方面的进一步工作,并按其提供的参数来进一步分析、校正初步的治疗方案。这就是个体化治疗,即当代治疗。  相似文献   

11.
轻剂和重剂是常被提起的一对中医方剂学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集中在组成方剂药物的药性轻重、药味多少、药量大小、药力强弱等4个方面。药性轻重主要指组成方剂的药物质地和性味的薄厚,并依此将之搭配应用于表证、神志病和气血逆乱诸证;药味多少主要指组成方剂的药物数量的多寡,主要受到医者技术和素质高低以及疾病复杂程度的影响;药量大小主要指组成方剂的药物的剂量大小,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药物多向调节的功效、疾病产生停留的部位、正邪虚实变化的速度;药力的强弱主要指组成方剂的药物的整体作用强度,取决于医者对于患者状态、疾病情况、时空变化等多方面的判定。  相似文献   

12.
1 背景 药动学/药效学模型(PK/PD)在药物开发和使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药动学是描述人体如何处置药物;药效学则讲药物如何作用于人体.PK/PD模型联系了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数学模型,有助于正确选择药物、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等.  相似文献   

13.
侵蚀性葡萄胎系女性常见恶性疾病之一,应予以化疗.氟尿嘧啶(5-Fu)单药化疗为国内常见化疗方案之一.5-Fu与其他细胞毒药物相比,毒副作用较少而轻,但我科近期收治2例患者因大剂量5-Fu化疗后出现严重腹泻及骨髓抑制,使用力肽等药物治疗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些药物对于同一个体给予相同剂量,在不同时间产生的药效会有很大差异。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人体的代谢、心率、激素、体温、血压、血糖等生理参数变化存在时间节律性,且这种节律性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周期长短不一,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性。根据人体生理和病理生物节律来确定的给药时间,在人体代谢和对药物敏感性高时,适时给予较小的药物剂量,当人体代谢和对药物敏感性低时,则可加大药物剂量或再次给药[1-2]。  相似文献   

15.
[原文]医家误,药不称,重病药轻轻反重,轻重不均皆误人,此道微乎危亦甚.(药虽对症,而轻重之间,与病不相称,犹难骤效).[语译]医生的错误,表现在用药与病情不相称,或病重药轻,或病轻药重,而无论过轻过重,都会贻误病人:不要以为用药轻一点、重一点,关系很小,实际上危害也是很大的.[新注]用药的攻补寒温,必须与病证的寒热虚实相应;对药物的选择,又须注意药物的归经和专长.否则,必然药不中病、药不对证,都会导致不良后果,所以程钟龄在前面两条中强调指出:“用药相反,厥祸最大”,“投剂差讹事辄复”.除此以外,还须注意用药的轻重峻缓应与病情的轻重缓急相称.病重须用峻药,药量宜重;病轻用药宜缓,药量宜  相似文献   

16.
硝氯酚原为治疗牛、羊等家畜肝片吸虫病的药物。自1974年Rim应用本药治疗朝鲜肺吸虫病的报导之后,国内陆续用此药治疗人体卫氏肺吸虫病和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此药对肺吸虫病、肝吸虫病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在安全剂量下也有恶心、出汗过多、肌肉关节疼痛等副作用,并注意到本药对视功能和视器的损伤问题。我们自1979~1983年之间收治3例硝氯酚中毒所致的失明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数则典型病案,介绍笔者临床中对于逍遥散的应用经验.逍遥散属于平调肝脾之方,方中各药配伍气血兼顾,考虑全面,然而由于各药力量平均,药性稍显平和,临床应用治疗慢性疾病有病重药轻、药力分散之弊.故在原方基础之上,变更方中某些药物剂量灵活应用,起到了主次分明、药精力专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瘫痪是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何进行诊断治疗是临床医生要熟悉的问题。现将瘫痪的类型、定位诊断、病因诊断及治疗等作一概要的介绍。瘫痪的类型瘫痪的概念:随意运动的功能减低或丧失均称为瘫痪。前者谓之轻瘫或不完全麻痹;后者谓之全瘫或麻痹。瘫痪可分为器质性或功能性。器质性瘫痪包括神经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肌病性瘫痪(如周期性麻痹,  相似文献   

19.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结合模型是将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结合起来研究的模型,能描述和预测一定剂量方案下药物的效应-时间过程,还能解释造成这种效应-时间过程的原因。这种结合模型可应用于药物开发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的各个阶段。在临床前试验阶段可用于评价药物的体内效价和固有活性、剂型和给药方案的选择及优化等;在临床试验阶段则可用于估算给药剂量-浓度-效应或毒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年龄、性别等对药效的影响等,从而满足新药开发和临床试验的要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结合模型及其在药物研究开发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和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是药理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PK为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而PD则为药物剂量对药效的影响以及药物对临床疾病的效果。目前随着对药物的体内过程和药效相关性的进一步了解,使得PK/PD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抗菌药物治疗学的研究热点。全科医生应该掌握相关知识,根据PK/PD指导临床用药,以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推荐最佳给药剂量及用药间隔,使不良反应最小化、避免或减少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