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总结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在成人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50例接受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患者,在关胸时使用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结扎带组),同期使用钢丝固定胸骨的50例患者(钢丝组),分析两组关胸耗材数量和费用、关胸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结扎带组使用2~4条结扎带固定胸骨,关胸手术时间8~15 min,术后未出现切口并发症。钢丝组使用2~3条(4~7针)钢丝固定胸骨,关胸手术时间10~20 min,术后3例出现胸骨哆开(1例钢丝断裂、2例钢丝切割),并有3例胸骨无松动患者出现胸部切口愈合不良。结扎带组关胸耗材数量和费用高于钢丝组,关胸手术时间和术后切口并发症少于钢丝组(P 0. 05)。结论在成人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应用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效果确切,可显著缩短关胸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钢丝和胸骨结扎在成人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的相关指标并探讨胸骨结扎的优点。方法 随机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行正中切口心脏手术的患者163例,其中结扎带组(n=61)和钢丝组(n=102)。比较两组的固定胸骨时间、镇痛剂的使用、不同时间段术后疼痛模拟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 结扎带组的胸骨固定时间为14.9(13.9,16.2)min,钢丝组的胸骨固定时间为22.1(20.2,24.0)min,结扎带组胸骨固定时间显著短于钢丝组(Z=-9.940,P <0.001);术后使用镇痛剂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时间段结扎带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扎带组与钢丝组在表面感染、纵隔感染、骨髓炎、胸骨哆开及清创缝合等术后并发症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钢丝组和结扎带组在ICU停留时间、总治疗费用及患者支付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钢丝相比,使用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骨抬举法辅助经剑突下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胸腺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对连续24例胸腺病变患者采用经剑突下胸腔镜微创切除术,其中后12例加用术中胸骨抬举法辅助(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80.3±14.9)min vs(96.2±1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出血量、中转开胸率、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骨抬举法辅助经剑突下胸腔镜治疗胸腺疾病简便经济、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技术(VATS)与胸骨正中切开术行胸腺切除术的方法及各自优缺点.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10月47例患者采用VATS经胸径路行胸腺切除术(VATS组)与41例胸骨正中切开行胸腺切除(胸骨切开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镇痛例数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结果两组共8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手术时间:VATS组(89.3±6.92)min略短于胸骨切开组(110.0±6.43)min;术中出血量:VATS组(55.2±4.07)ml显著少于(112.8±7.96)ml;术后胸管放置时间:VATS组(2.46±1.37)d显著短于胸骨切开组(4.76±1.91)d;术后并发症:两组均无肌无力危象及手术切口感染发生,VATS组术后并发症3例,其中乳糜胸1例,肺部感染2例,无肺漏气、胸内出血、低肺综合征、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胸骨切开组术后并发症6例,其中乳糜胸2例,肺部感染4例,无胸骨裂开、胸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镇痛例数:VATS组7例显著少于胸骨切开组21例;术后住院时间:VATS组(5.15±2.52)d显著少于胸骨切开组(9.59±2.87)d.结论 VATS下行胸腺切除术安全、可行,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中开胸术后胸骨哆开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正中开胸术后胸骨哆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胸骨哆开发生时间为术后6~11 d,均有明显的胸痛,咳嗽时加剧,伴呼吸急促,可闻及骨擦音,且可触及胸骨浮动感或分离感,伤口渗液不愈合,扩开切口排出积液后,可见钢丝松脱,胸骨哆开。5例确诊后均再次手术行胸骨固定术,术后患者皆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6~55(43.2±11.8)d。随访2~66个月,5例胸骨均愈合良好。结论胸骨劈开时两边不对称、钢丝固定松弛、第1根钢丝位置偏低、骨质疏松和术后剧咳是导致本组胸骨哆开发生的主要原因。正中开胸术后胸骨哆开重在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ATS)治疗纵隔肿瘤(MT)对患者血浆致痛因子水平的影响,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91例MT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VAT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开胸时间、术中出血量、关胸时间)、致痛因子水平[缓激肽(BK)、脑内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52±30.58) min vs.(144.95±32.93) min,P0.05],但观察组的开胸时间、术中出血量、关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17.54±2.95) min vs.(13.57±3.54) min、(125.63±10.32) ml vs.(87.62±9.53) ml、(20.65±3.75) min vs.(12.59±2.08) 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患者的BK、NPY、5-HT、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19±0.96)μg/L vs.(10.68±1.34)μg/L、(201.85±20.47)μg/L vs.(249.51±24.62)μg/L、(188.42±18.64) ng/L vs.(225.93±25.69) ng/L、(202.57±21.93) pg/L vs.(253.68±24.68)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17%vs.2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ATS在有效切除肿瘤的同时,能够显著减轻对患者机体的创伤,且并发症更低,术后较低的致痛因子分泌水平可以缓解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开胸术以及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迟发性血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0月至2009年1月迟发性血气胸患者71例,按治疗方法分成3组,分剐采用VATS治疗(n=26)、开胸手术治疗(n=27)和单纯胸腔闲式引流治疗(n=18),比较3组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出血量及痛苦度(以患者用止痛药时间表示),VATS组及开胸组手术时间.结果:VATS组住院时间[(8.5±1.6)d vs(13.5±1.5)d、(16.4±2.7)d,P<0.05],带管时间[(2.5±0.5)d vs(4.8±0.6)d、(12.6±1.4)d,P<0.05]和止痛药应用时间[(4.5±0.8)d vs(8.5±1.5)d、(7.6±2.2)d,P<0.05]均较开胸组和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明显缩短,VATS组出血量[(342.7±36.2)mL vs(758.8±86.5)mL、(712.6±62.8)mL,P<0.05]明显少于开胸组和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VATS组手术时间[(71.0±14.5)min vs(115.3±18.6)min,P<0.05]明显少于开胸组,7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随访2~8个月,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VATS能有效治疗迟发性血气胸,具有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及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女,35岁。因胸骨前渐进性无痛性肿块1.5年入院。查体:胸骨柄部位有5cm×7cm肿块,皮肤无红肿,质硬,无压痛,固定。肿块上界达胸骨切迹偏右,下界达第三前肋水平,两侧达胸肋关节,右侧超过胸锁关节。X线胸片示:前胸壁见5cm×6cm密度增高影CT片示:胸骨柄恶性肿瘤,累及右侧锁骨头、前胸壁和上纵隔。诊断为胸骨肿瘤,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并自体髂骨植骨胸骨成形术。取胸骨正中T形切口,横切口由左锁骨中点下缘至右锁骨中点下缘,纵切口由胸骨上窝至胸骨的第三肋水平。术中见肿瘤位于胸骨柄,7cm×5cm×4cm大小,两侧达胸肋关节(右侧略超出),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骨左缘肋间入路行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适应证、方法、可行性及优势。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38例行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 男85例, 女53例, 年龄(11.10±0.80)岁, 年龄范围为6~17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正中开胸入路组(n=75)与胸骨左缘入路组(n=63),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术后检测指标、术后3 d心、肺、肾相关检查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骨左缘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96.30±1.50)min]、体外循环时间[(47.70±0.8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7.60±0.40)min]、术后引流量[(113.60±5.40)ml]、呼吸机使用时间[(7.71±0.15)h]、ICU停留时间[(16.43±0.22)h]均少于开胸入路组[(105.80±1.40)min、(49.20±0.90)min、(18.70±0.40)min、(141.50±5.50)ml、(8.71±0.19)h、(18.10±0.39)h],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2种固定融合系统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58例行ACDF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手术分别应用钛制钢板联合cage融合器(PG组)31例(35融合节段),零切迹Zero-P固定融合装置(ZP组)27例(33融合节段)。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比较术后主要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脊髓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及影像学资料情况。结果58例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ZP组手术时间为(99.4±20.6)min,少于PG组[(111.9±1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P组出血量为(35.9±14.2)mL,显著少于PG组[(51.0±26.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周内吞咽困难症状的发生率比较(3.7%vs.1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ZP组术后2周内食管异物感发生率显著低于PG组(7.4%vs.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内植物移位松动(0 vs.3.2%)、术后6个月内椎间不融合(3.7%vs.6.5%)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1.7±1.1)分vs.(1.6±1.1)分]、JOA评分[(15.7±0.9)分vs.(15.4±1.1)分]、神经功能恢复率[(83.4±12.9)%vs.(79.4±15.2)%]、生理曲度Cobb角[(14.6±3.8)°vs.(13.7±3.4)°]和手术椎间隙后缘高度[(8.0±1.5)mm vs.(7.5±1.7)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DF手术中,应用钛制钢板联合cage融合器和零切迹Zero-P固定融合装置均是安全有效的。应用Zero-P装置手术更快捷,出血更少,明显减少术后食管异物感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的疗效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胸乳入路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以及美容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IL-6以及TNF-α水平表达都有所提高,而观察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切口疼痛、声音嘶哑、皮下积液、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9%vs82.2%,χ2=48.7855,P<0.05)。【结论】采用经胸乳入路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复位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卵巢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刘清华  童杰  陈晟民  熊波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3):372-374,378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A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诊治的40例胸腰椎单椎体A3型骨折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后路开放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前、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渗出量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A3型骨折,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疼痛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Ⅰ期融合术对伴第一跖跗关节脱位Lisfranc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伴第一跖跗关节脱位Lisfranc损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行Ⅰ期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随访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2 h、3 d及出院前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调查表(Short Form-36,SF-36)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4.55%)比对照组(20.4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融合术治疗伴第一跖跗关节脱位Lisfranc损伤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医用固定带,解决术后固定带容易发生移位、滑脱问题。方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8年下半年96例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患者,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医用固定带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医用固定带固定。结果:改良固定带的使用明显提高了患者术后固定有效率,减少了囊袋出血、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大大缩短了包扎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6h内、术后6h后固定有效率均为100%,对照组术后6h内、术后6h后固定有效率分别为75.00%,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囊袋出血观察组发生率为2.08%,对照组为6.25%;术后电极脱位观察组未发生,对照组发生率为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固定带包扎标准时间比较:观察组高效39例(81.25%),中效5例(10.42%),低效4例(8.33%),总标准时间44例(91.67%);对照组高效0例(0%),中效13例(27.08%),低效35例(72.92%),总标准时间13例(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使用改良后的医用固定带固定,在提高术后固定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包扎时间上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手术室患儿术后疼痛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104例手术室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的FLACC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KOA)体外冲击波(ESWT)穴位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医院接受治疗的KOA患者112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本组患者术后均接受ESWT穴位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膝关节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膝骨关节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便秘发生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及JO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骨关节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OA患者ESWT穴位治疗中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症状、疼痛程度及JOA评分情况,缩短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微创锁定解剖钢板术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青少年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LCP)治疗,观察组进行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微创锁定解剖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24 h及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IL-1、TNF-α水平及Constant-Murley、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IL-1、TNF-α水平及Constant-Murley、GQOL-74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微创锁定解剖钢板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及术后并发症,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手术;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10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改良中凹截石位手术,在患者麻醉前进行节时节力原则上的体位摆放,术中降低气腹压,在手术结束时采取单腿慢放式截石位归位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麻木、下肢肿胀、下肢疼痛、肩部疼痛、眼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病人采取改良截石位以及放置和归位方法有助于优化手术相关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