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肩周围刺联合自拟寒湿痹阻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辽宁省沈阳市沈阳中大骨科医院中医科就诊的80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采取肩周围刺联合自拟寒湿痹阻汤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提供传统自拟寒湿痹阻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及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围刺联合自拟寒湿痹阻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彝药方口服配合熏洗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醋氯芬酸缓释片口服;观察组给予自拟彝药方口服配合熏洗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肩关节VAS、肩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肩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彝药方口服配合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肩痹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推拿、超短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熙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肩痹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王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肩痹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肩痹汤配合推拿手法对肩周炎的肩关节活动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方法:对60例肩周炎伴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推拿手法组(对照组)和肩痹汤配合推拿手法组(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等经统计学处理显示,(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两组治愈率(分别为43.33%和16.67%)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改善肩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方面也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肩痹汤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其遵循中医学整体辩证施治的原则,标本兼治,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在提高治愈率和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痹痛康联合甲氨蝶呤(MTX)方案治疗RA的疗效,比较联合方案对寒湿痹阻、风寒湿痹、肝肾不足3个证型的疗效。方法: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辨证为寒湿痹阻、风寒湿痹、肝肾不足型的RA患者183例,试验组92例予痹痛康颗粒联合MTX方案治疗,对照组91例予MTX联合痹痛康颗粒安慰剂治疗,疗程1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观察指标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12周时,两组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寒湿痹阻型有效率高于风寒湿痹型、肝肾不足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痛康联合MTX方案治疗RA疗效优于MTX联合痹痛康安慰剂,且痹痛康联合MTX治疗寒湿痹阻型RA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6.
活血止痛消痹汤治疗痰瘀痹阻型痹证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消痹汤治疗痰瘀痹阻型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180例痰瘀痹阻型痹症患者(主要在风湿科及骨科选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给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观察组120例给予活血止痛消痹汤治疗,此外这两组其他治疗均相同。共计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结论:活血止痛消痹汤治疗痰瘀痹阻型痹证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杰 《河南中医》2009,29(6):540-541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李冠峰 《山西中医》2005,21(2):42-42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肩局部麻醉,采用扳动手法,并口服中药解凝汤。外敷温经止痛膏治疗肩关节周围炎83例。结果:临床治愈78例。好转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8%(95%CI=93.1%~100.0%)。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标本兼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及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风通痹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观察1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疏风通痹汤配合一般疗法治疗,对照组80例用芬必得及一般疗法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7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疏风通痹汤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 例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Constant-Murley 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毫火针合蠲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蠲痹汤(附子、当归、黄芪、炙甘草、肉桂、羌活、防风),对照组在蠲痹汤基础上给予非穴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蠲痹汤基础上给予毫火针治疗(患侧内膝眼、犊鼻、阳陵泉、梁丘、阿是穴)。两组均以每周治疗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 d,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临床控制3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76.19%。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合蠲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6,(11):1488-1489
目的:观察热通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热通汤熏蒸患处;对照组给予温热水熏洗治疗,两者疗程均为28d。治疗后观察患者用药后患处关节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通汤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膝痹方结合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膝痹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膝痹方结合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常规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OMAC各症状、体征评分改变,并进行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WOMAC各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效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仅为72.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膝痹方结合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有效减轻寒湿痹阻型膝痹病的症状,临床疗效确切,本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痹痛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星 《河南中医》2008,28(10):33-35
目的:观察痹痛灵煎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基础治疗(甲氨喋呤10 mg,每周1次;双氯芬酸钠75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痹痛灵煎剂,3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痹痛灵煎剂安全有效,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方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肩凝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肩凝汤及布洛芬缓释片治疗,两组均给药30 d,观察临床症状、关节功能、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30例,临床痊愈9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对照组30例,临床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0%.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肩凝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方温阳通络宣痹汤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为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即治疗组(温阳通络宣痹汤治疗)及对照组(甲氨蝶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分析两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宣痹汤能够减轻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观察火针疗法治疗风寒湿痹型冻结肩(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针灸科就诊冻结肩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组给予火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视觉模拟(vas)评分、肩关节周围炎评定量表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cgrp水平、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肩关节周围炎评定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grp水平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肩关节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周围炎评定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火针疗法用于风寒湿痹型冻结肩急性期可降低血浆cgrp的表达水平,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阮小欣 《新中医》2013,(11):98-9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推拿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9.2%,对照组91.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临床分析风湿痹痛型肩关节周围炎采用桑枝辩证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风湿痹痛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推拿、按摩治疗,研究组在推拿、按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桑枝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愈24例,治愈率为62.3%,有效10例,有效率为32.1%,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治愈率25.2%,有效14倒,有效率35.5%,总有效率为60.7%。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时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针对风湿痹痛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采用桑枝辩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