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科的护理风险及安全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前后的满意度、医疗纠纷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2%),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6%),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的实施不仅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及护理质量,更能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及风险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取手术室2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5月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引入人性化管理理念,将人性化管理前22护士划入对照组,人性化管理实施后的22名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评价,观察组(95.36±2.45)分高于对照组(86.54±2.87)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一般与不满意各为73例、6例与1例,满意率为98.75%(79/80),对照组患者满意、一般与不满意为59例、11例与10例,满意率为87.50%(70/80)。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满意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引入,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可起到重要作用,因患者满意度较高,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可在实践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时间位点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12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给予时间位点管理的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管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患满意度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时间位点护理应用在门诊护理中,护患满意率高,医疗纠纷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中经常发生的护理风险以及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消化内科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总结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和护理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结果观察组施行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4.00%)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32.00%)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36.00%),患者满意度(100.00%)和护理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94.2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64.00%)和护理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52.37%)。结论在消化内科中加强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临床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将接受门诊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门诊风险管理);观察组60例(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满意度、投诉以及风险事件。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33%,明显低于观察组96.67%(P<0.05)。对照组患者投诉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合格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投诉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护理管理的有效办法,评价时间位点管理法在精神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门诊开诊、就诊高峰、危重症抢救、发生门诊护理不良事件的时间4个时间位点作为门诊管理重点,强调此时在职在位的管理。采用整群抽样法与实施时间位点管理前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门诊来访人次提高,来访者对门诊护理不良事件减少。结论实行时间位点管理能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保证来访者就诊安全。  相似文献   

7.
李爱兰 《药物与人》2014,(5):169-170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所有患者发放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换药等候时间、抽血等候时间及注射等候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验单难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85%VS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8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门诊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缩短就诊时间,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和2015年6月至9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各3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列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22.9%),护理总满意率(91.4%)高于对照组(77.1%),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神经内科,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颈放疗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目标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头颈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同时选取护理人员34名。观察组执行安全目标管理,对照组执行基础管理,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30%高于对照组73.91%(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27.66±3.47)分和抑郁评分(27.48±3.30)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5.2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目标管理的应用,有利于护理人员的技能提升,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情绪评分,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收集该院血透室于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另选取该院血透室于2008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1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观察与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张建琼 《药物与人》2014,(7):217-217
目的:分析正常分娩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4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为正常分娩,随机将产妇平分为两组,每组各123例产妇,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控制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魏玉兰 《现代保健》2014,(16):101-103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前后本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前(2012年)的816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3年)的9372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结果:对照组的护理安全缺陷2.30%,护理质量评分为(92.99±2.95)分,医生满意度为86.25%,患者满意度为82.33%;观察组的护理安全缺陷为0.44%,护理质量评分为(97.85±3.76)分,医生满意度为96.83%,患者满意度为97.61%。观察组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及薄弱环节,找出预防和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可最大限度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套餐化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此次试验分组方式,将南京市第一医院2022年1月-10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流程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救治流程基础上实行套餐化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就诊分诊所需时间、完成心电图时间、导管室激活、用药时间以及完成手术准备时间、进出急诊时间、住院总治疗时间及球囊扩张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将套餐化管理法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可缩短各项流程所需时间以及诊治项目所需时间,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康复效果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97.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率81.6%,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6.1±0.9)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3.6±2.5)d,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5.7%,对比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住院护理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探讨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作用和优势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5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60例对其实行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260例不实行风险管理,通过回访、满意度调查获得护理管理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实行风险管理后的总体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体满意率,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大大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同时明显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导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42例门诊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导诊,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各项门诊导诊工作质量评分以及各维度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纠纷发生率为1.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6%(P<0.05)。结论在门诊导诊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全面提升门诊工作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人性化管理用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所收治1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所收治的1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观察组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经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发现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92%,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68.46%,很明显看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在门诊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不仅提升了护理满意度,还能对护患纠纷进行显著的控制,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消化科护理风险分析与安全管理方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9.13%,医疗纠纷发生率28.26%,护理总满意度为82.61%,观察组分别为8.70%、4.35%、97.8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和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升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分别给以治疗性护理模式和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一段时间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14.2%),P〈0.05。讨论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能够促使护理管理工作更加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就诊的400例患者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门诊护理风险管理之间就诊的400例患者进行护理后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综合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投诉为30例,与以前的70例有明显的下降,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综合质量评分为(96.56±2.76)分,与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组(90.23±2.4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综合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