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有差异.方法将108例非瓣膜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卡维地洛)治疗组和接受高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治疗组,对比治疗前后的心功能,LVEF,LVFS,血压,心率及副作用.结果卡维地洛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6.3%,高于美托洛尔组的8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美托洛尔组引起心衰加重及房室传导阻滞例数比卡维地洛组多见.结论高选择性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实际疗效有差别.在不良反应上,高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诱发心衰加重及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致死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卡维地洛具有非选择性β1、β2-受体阻断,同时又可阻断α-受体,有抗交感神经活性增加、抗增殖及延缓心室重构的作用。我们采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治疗慢性免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有差异。方法:将108例非瓣膜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卡维地洛)治疗组和接受高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治疗组,对比治疗前后的心功能,LVEF,LVFS,血压,心率及副作用。结果:卡维地洛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总仃效率为96.3%,高于美托洛尔组的8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美托洛尔组引起心衰加重及房富传导阻滞例数比膏维地洛组多见。结论:高选择性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实际疗效有差别。在不良反应上,高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诱发心衰加重及房及房室传导阴滞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张秀芳  董荣 《医学综述》2005,11(5):475-47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心血管系统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观点认为,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收缩力,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故应禁忌使用。2002年3月~2004年4月,我院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取得满意疗效。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RAS)和交感系统过度激活有关.近年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量、降低死亡率.其中卡维地洛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能同时阻滞β1、β2及α1受体,而且无内源性高活性,疗效显著[1-3].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6.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金贵 《中原医刊》2005,32(23):16-16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及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8周后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远期效果较好,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
Susan  Mayor  刘靖 《英国医学杂志》2006,9(6):337-337
服用以钙通道拮抗剂为基础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比服用β受体阴滞剂治疗的患者新发糖尿病减少34%,这一结果是在近期于巴塞罗那召开的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关于盎格鲁-斯堪地那维亚心脏试验(ASCOT)的亚组研究报告中得出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其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重视,β-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心血管药物,在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方面已成为基础性治疗剂,而关于β-受体阻滞剂能否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一直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彭仕珍 《自贡医药》1995,17(2):25-27
本文综述了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论基础,其用药指征为在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剂无效时或心力衰竭患者有使用β受体阻滞的其它指征时慎用。最好选用β受体阻滞剂,剂量宜从小量开始,使用最初几天须住院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CHF伴有血压增高、心率增快者最适宜用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还存在着问题,有等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庆 《中原医刊》2006,33(20):91-91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病,病死率高。近十几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卡维地洛作为一种新型的β受体阻滞剂已应用于临床。我院自2003年开始对CHF患者应用卡维地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引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强心苷、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参麦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静滴,1次/日.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病例6分钟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有改善(P<0.05),参麦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有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醛固酮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环腺苷酸依赖性正性肌力药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观察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洋地黄类对慢性心衰的疗效。结果 以上 4种药物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率为 90 %。结论 ACEI类、利尿剂、β-阻滞剂、洋地黄是治疗慢性心衰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4.
我们观察了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王新宇  陈青远  骆秉铨 《吉林医学》2011,(36):7697-7697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作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β-受体阻滞剂,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结论:在使用常规心功能不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死亡率。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β受体阻滞剂(BB)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有益作用已经被诸多临床试验证实,国内外专业指南均建议将β受体阻滞剂常规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然而,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尤其是面对不同临床背景的心衰患者,能否使用和怎样合理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最具实际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唐康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43-3044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QT离散度(QTd)的影响。并比较对不同基础心脏病CHFQTd影响的差别。方法:7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QTd,比较两组之间和治疗组不同病因组间的QTd变化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QTd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 05)。治疗组中缺血型心脏病患者QTd降低较扩张型心脏病患者显著(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刑能明显改善CHF的QTd,其中对缺血型心脏病的作用较扩张型心脏病显著。提示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对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很高,洋地黄制剂和利尿剂治疗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和提高生存率.20世纪70年代,有人在冠心病监护室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于心肌梗塞后的病人,尝试用β受体阻滞剂来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并发症,并获得一定疗效.此后,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往被列为心衰禁忌的β受体阻滞剂,现在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汤素梅  李昕 《中外医疗》2007,26(24):31-31
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可改善病人的预后,而且明显改善左室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全面改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提高病人的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2000年10月至2007年8月我科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管扩张剂及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在治疗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中的疗效.方法 30例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患者采用血管扩张剂及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治疗门脉高压,30例患者单独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观察la的再出血率.结果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单独应用β受体阻滞剂(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