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绍兴县近10年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绍兴县内3个镇街,对纳入社区管理的重性精神病人开展康复前后相关指标调查评估。结果:社区治疗康复前后,重性精神病人症状控制率、社会参与率、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年平均复发次数、年平均肇事肇祸次数、家庭为疾病的年支出显著降低;监护人就业率变化无显著性。结论:采用由疾控中心牵头、以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精防工作网,开展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切实可行;绍兴县近10年的社区精神病人治疗康复工作成效显著;现实情况期待精神病人康复机构的设立,以解放监护人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李东兰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445-2446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疾病复发率高、伤残率高,是造成患者、家庭及社会严重负担的疾病。精神病社区干预是以社区为基础,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对精神病人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康复,本文就重性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社区干预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性精神病人检出率低、治疗率低和服药依从性差,以致许多重性精神病人没有纳入社区管理的范围,患者复发率高,病情不稳定,精神病防治效果不佳。究其原因,精神病人家庭因病致贫,普遍经济困难;家属缺乏精神卫生知识,不知道如何护理精神病人,以致病人服药不规则或擅自停药;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歧视或偏见,以及病人家属不了解精神病社区管理的益处,不愿意纳入社区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浙江省奉  相似文献   

4.
精神病人经治疗出院后,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病人的康复效果受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直接影响。为了了解影响精神病人康复效果的原因,针对性开展精神病人的康复指导,尽可能使精神病人早日适应社会环境,恢复社会功能,作者于2003年3月~2004年3月对出院后的康复期精神病人、病人家属、社区医护人员及社会人员进行了问卷式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精神病人在社区所面临的社会心理压力。方法:对177例社区康复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和睦家庭占70.1%,暴力型家庭占29.9%,家人关心患者65.5%,关系显示一般及不周占34.5%,和睦家庭和患者得到关心的精神病人病情相对稳定,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而患者与邻居的关系及得到支持的情况都不理想,且家庭经济下等。结论: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可缓解家庭及患者压力,使病情更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社区精神病人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城东社区登记在册的100例精神病人实施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社会干预、家庭干预、指导重建生活和社会技能训练等综合干预措施,一年后对干预前后病人的社会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人的社会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改善社区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区精神病人肇事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近两年发生的319起肇事事件按《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信息管理系统》中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情况报告单、入院记录单、出院记录单的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有11例病人因病情复发导致意外死亡,16例病人失踪,97例病人对社会及家庭生活带来明显影响。结论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在疾病控制工作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云南省重性精神病防治、管理工作情况,对成功经验进行推广。方法:总结回顾该省重性精神病相关防治、管理政策、规定;统计分析该省重性精神病的防治、管理工作情况,总结成功经验。结果:全省建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综合医保、救助和基本公卫社区管理三方力量建立了"医院社区一体化"服务模式,基本解决了所有参保(合)重性精神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费用问题;解决了重性精神病人救助问题;结合基本公卫项目,落实经费进一步加大筛查、确诊、随访和督导服药工作,保证了患者康复期的治疗和随访管理。真正建立起了一套从病人发现到规范治疗、综合预防和控制病人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重性精神病人的治疗和康复问题。结论:综合医保、救助和基本公卫社区管理三方力量才能使"医院社区一体化"服务模式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9.
连续调查新入院和因假出院病情复发而返院的109例精神病人对用药的依从性。其中9例病人用药的依从性良好,依从性差的100例中,41例拒绝用药,59例自行减量。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亲属认为前三位的是:(1)病人不承认有病、不接受管理;(2)认为病情已愈无需再用药;(3)督促不利。病人自述原因:(1)病已愈无需用药;(2)耐受不了副反应;(3)无自知力;(4)家庭因素;(5)其它因素较少。有20例拒绝回答。笔认为医师对正在用药的重性精神病人应加强用药指导,广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以提高精神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病人回归家庭困难的有关因素。方法:对长期住院精神病人中有请假回家和无请假回家的年龄、病程、假出院时间、病情、社会功能、家庭成员因素、病人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无请假回家年龄大、病程长、住院时间长、病情重、社会功能差、家庭结构差、家庭拒绝接收、病人对出院后缺少打算。结论:精神病人回归社会困难是由家庭、病人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吴宁霞 《中国卫生产业》2013,(15):133-133,135
目的了解彝族地区重性精神病人现状,通过干预加强对患者的规范治疗和后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2011年7—8月,通过对峨边县彝族自治县和金口河彝族自治区重性精神病人进行排查。共排查171例,其中精神分裂症137例,其他精神疾病34例。患者大部分为农村病人,家庭经济较差。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交流困难、孤僻懒散、喜怒无常,社会危害性大。结论通过对彝族地区重性精神病人的干预,对加强重型精神病人的规范治疗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护理干预等因素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提高社区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及对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已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服药依从性及家庭支持因素调查,对有家庭支持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为实验组,其余无家庭支持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为对照组,进行社区干预。结果实验组(家庭支持组)的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皆明显优于对照组(无家庭支持组)。结论家庭支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服药及血压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重症精神病是指临床表现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社会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病复发率高,伤残率高,是造成患者家庭及社会严重负担的疾病.近年来,重性精神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重性精神病是高复发、高致残的疾病.并且,重性精神病人始终潜伏着不稳定因素,如果管理和防治措施上稍有疏忽,常可酿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和危害,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面对这些庞大的精神病患者的群体,加大社区干预措施,积极开展早期识别重性精神疾病的宣传教育,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对精神病人的社会、心理、生理康复进行综合干预.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提高他们对于重性精神疾病的应对能力,预防向慢性和残疾转化,实现患者回归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8例重性精神病患者加强监护,提供主动性服务,如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危机干预、上门随访康复指导等。结果:开展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后,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监护率、社会参与率和服药依从性均提高,病情复发率、肇事肇祸率下降。结论: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重性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西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提高广西艾滋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在钦州市辖区长期居住,并且接受国家免费药物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收集其服药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111名患者中,服药依从性好的占50.54%,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忘记服药,占56.36%.基本信息中,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与服药依从性有关.单因素分析发现,家人的态度、周围邻居的态度、社会的歧视、家人和社会的帮助等社会因素与服药依从性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社会歧视,其OR(95%CI)=1.302(1.026~1.623).结论 广西钦州市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存在的歧视等社会因素.应采取防治措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因素。方法以自制调查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定量表(SANS),对门诊2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会功能缺陷达92.8%,以责任心和计划性、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职业和工作、家庭外社会活动、社会性退缩缺陷最重;其功能缺陷与患者的病情、服药依从性、工作安排、家庭经济有密切相关。结论加强对疾病的治疗,提高服药依从性,加强社会心理康复,增加社会支持力量,可预防和延缓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社会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对人身健康有着重大影响。同样也影响着住院精神病人的康复。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除了给予药物治疗外,还应管理好生活,使他们的生活多样化,包括有规律的睡眠、饮食等。在生活中注入有计划的、适宜于各类病人的文娱体育活动和心理治疗,创造温馨的治疗环境对病人的治疗和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为防范重性精神疾病病人自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符合重性精神疾病诊断并自杀未遂的44人入户调查,了解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结果自杀病种以情感性精神障碍居首位(6 5.9 1%),自杀首因是经济困难(52.2 7%),自杀方式以服农药为主(54.55%),自杀未遂主要是家人发现及时(6 1.3 6%),自杀时间以白天多见(59.09%)。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现自杀既有个人因素,同时存在复杂的社会因素。因此,呼吁全社会对精神病人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糖尿病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医院门诊诊断的26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描述性调查。[结果]糖尿病病人药物依从性为19.62%,糖尿病健康教育能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影响了糖尿病病人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药物副作用、经济状况也是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不可忽视是因素。[结论]该地区糖尿病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很低,多种因素影响了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这应当在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东陵区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振宇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605-2606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肺结核患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以550例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表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06例患者中依从性好的有440例,占86.9%;依从性较差、不规则服药66例,占13.1%。肺结核患者依从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情、家庭经济收入及病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对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有影响(P〈0.01)。结论加强对肺结核病人防结核宣教,重视肺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是提高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