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EH分为左室肥厚组(LVH组,46例)及无左室肥厚组(无LVH组,34例),并选3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LVH组及无LVH组每天给厄贝沙坦75~150mg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指标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用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A)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治疗前,三组相比,血浆BN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258±72)μg/Lvs(92±42)μg/Lvs(37±15)μg/L,P〈0.05],而LVH组较无LVH组明显升高[(258±72)μg/Lvs(92±42)μg/L,P〈0.05];治疗后LVH组LVMI较前明显减小[(135.1±12.1)g/m^2 vs(162.4±11.5)g/m^2,P〈0.05]而无LVH组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LVH组和无LVH组治疗后其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80±42)μgg/Lvs(258±72)μg/L,P〈0.05;(50±13)μg/Lvs(92_±42)μg/L,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LVH组的血浆BNP水平与LVMI正相关(r=0.645,P〈0.05),而无LVH组血浆BNP水平与LVMI无明显相关(r=0.352,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够有效逆转EH的左室重构,并预防EH可能发生的左室重构,血浆BNP是预测EH发生左室重构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患者远期疗效和视觉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101眼)RK术后患者平均随访12.1年,49例(98眼)LASIK术后患者平均随访7.4年。对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压,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及视觉生活质量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和≥1.0的比例中,LASIK组均显著高于RK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屈光度:术前为-3.00D~-6.00D者,RK组为(-0.22±1.28)D,LASIK组为(-0.70±0.52)D;术前≥-6.25D者,RK组为(-1.02±1.25)D,LASIK组为(-1.06±0.13)D。眼压RK组为(11.87±2.52)mmHg;LASIK组为(11.31±2.20)mmHg。泪膜破裂时间,RK组为(5.3±4.7)S,LASIK组为(8.0±3.6)S;泪液分泌实验,RK组为(14.5±9.0)mm,LASIK组为(15.2±4.3)mm。LASIK手术组患者术后视觉生活质量高于RK手术组。【结论】LASIK治疗近视比RK具有更加良好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术后患者视觉生活质量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将发生静脉输液渗漏面积占体表面积1%-5%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中频电流疗法,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热敷。结果治疗组患者消肿时间为(13.8±4.2)h,对照组为(28.2±5.2)h;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为(15.3±3.1)h,对照组为(31.4±5.6)h,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大面积、刺激性强静脉输液渗漏使用中频电流疗法效果更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示中频电流疗法能明显加快消肿镇痛速度,其疗效更优于临床常用药物硫酸镁湿热敷,能更好地治疗静脉输液渗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勇  李乐赛  齐振华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118-2121
【目的】观察鲍氏威酸对急性白血病裸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对25只裸鼠行3Gy ^60Co-γ射线照射24h后,选用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4×10^6/只)腹腔接种裸鼠建立急性白血病的动物模型,用50mg/(kg·d),100mg/(k·d),200mg/(kg·d)不同剂量鲍氏威酸灌胃给药30d,石蜡包埋骨髓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观察裸鼠骨髓微血管密度变化,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后裸鼠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结果】100mg/(kg·d)及200rag/(kg·d)组骨髓MVD为(18.00±3.54)个/HP,(12.80±2.59)个/HP;与未治疗组骨髓MVD(26.80±2.17个/HP)比较有显著差异。VEGF浓度为(18.60±0.89)ng/mL、(12.28±0.85)ng/mL,与阴性对照组VEGF浓度(27.16±1.16ng/mL)比较有显著差异;50mg/(kg·d)治疗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鲍氏威酸能降低裸鼠体内VEGF分泌及体内骨髓微血管密度,二者有比较密切的关系,鲍氏威酸抗白血病血管新生作用可能是通过VEGF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常肾脏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中肾皮质、髓质的各项灌注参数并分析正常肾脏皮质、髓质灌注值与年龄、性别、左右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IEMENS Sensation64层螺旋CT(SCT)扫描仪,对30例健康志愿者行肾脏灌注扫描,应用随机工作站上Body Perfusion软件包中的Kindey分析软件测定正常肾脏的各项灌注参数值,并分别比较左右侧之间、男女之间及不同年龄组之间各灌注参数有无显著性差异,从而分析侧别、性别与年龄是否对各灌注参数产生影响。【结果】①28例正常肾脏64层SCT灌注成像表现为双侧肾脏皮质、髓质TDC曲线(time-density curve)对称,基本重合。肾皮质血流量(BF)为(301.56±68.79)mL/(100mL·min),血容量(BV)为(38.86±5.83)mL/100mL,达峰时间(TTP)为(11.17±1.12)s,表面通透性(PS)为(42.85±10.88)mL/(100mL·min),Patlak血容量(PBV)为(67.53±10.25)mL/100mL;肾髓质BF为(157.78±34.58)mL/(100mL·min),BV为(28.53±3.90)mL/100mL,TTP为(12.38±1.15)S,PS为(75.59±22.68)mL/(100mL·min),PBV为(28.24±0.94)mL/100mL。②双侧肾脏皮质、髓质各灌注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男、女肾脏皮髓质各灌注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但年龄因素对肾脏皮髓质灌注参数有影响,年龄〈40岁组、40~60岁组、〉60岁组三组比较肾皮质BF、BV、TTP、PS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肾髓质BV、PS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组间比较时(P均〈0.05)。【结论】①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能测量正常肾脏皮质、髓质各灌注值,能定量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变化。②肾脏皮髓质的灌注值与年龄相关,而与性别、左右侧无关。  相似文献   

6.
戴晓艳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2000-2001
【目的】静脉留置针非留置应用于乳腺癌化疗,降低静脉炎及输液渗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3名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用普通头皮钢针化疗103例次,试验组用静脉留置针化疗107例次,比较两组静脉炎及输液渗漏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37例次(35.92%),输液渗漏18例次(17.48%),试验组发生静脉炎19例次(17.76%),输液渗漏6例次(5.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非留置应用于乳腺癌化疗可显著降低静脉炎和输液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双束胭绳肌肌腱股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eiate liga-ment,PCL)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22例PCL损伤患者,取自体同侧胭绳肌腱制备成“Y”形双束移植物,关节镜下行股骨双隧道胫骨单隧道重建PCL,分别在屈膝900和300位拉紧、固定PCL前外与后内束。【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1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后抽屉试验、反向Lachman试验、胫骨结节塌陷征和反向轴移试验均为阴性。后抽屉试验后方不稳定较术前平均恢复1.1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A级6例(27.3%),B级13例(59.1%),C级2例(9.1%),D级1例(4.5%)。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9.3±8.8)分提高至(92.8±7.2)分,Tegner活动评分由术前的(3.2±0.8)分提高至(7.2±1.2)分。屈膝250和900KT-2000测定:胫骨后移由术前(12.8士2.8)mm和(13.6i3.2)mm,减少为术后(4.6±2.2)mm和(5.6±2.4)mm;健患侧胫骨后移差异由术前(8.1±1.2)mm和(8.6i1.7)mm,改善至术后(2.8±0.9)mm和(3.2±0.8)mm。【结论】双束自体胭绳肌腱双隧道重建PCL能够较好的恢复膝关节在不同伸屈角度的稳定性,腰绳肌腱是PCL双隧道重建的理想移植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静脉穿刺方法。方法将216例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穿刺行留置静脉输液,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穿刺行留置静脉输液,2组置管后护理方法相同,观察比较2组患儿静脉炎发生及留置针保留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低,留置针保留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新生儿采用腋静脉行留置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低,留置针保留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一种新的静脉穿刺无痛的方法,我们于2007年1—5月对800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5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50~65岁,病情稳定、意识清醒的普通静脉输液患者800例,随机分组为A、B、C、D四组,每组200例。其中A组男108例,女92例,年龄(60±3.5)岁;B组男94例,女106例,年龄(58±5.2)岁;C组男112例,女88例,年龄(61±2.5)岁;D组男107例,女93例,年龄(59±4.3)岁。每组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四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运动对大鼠骨矿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运动对正常成年大鼠和切除双侧卵巢后的大鼠骨矿盐代谢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于2002—10/2003—05在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完成。普通级4月龄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大鼠+运动组;假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去卵巢+运动组。然后重复,每组6只。正常大鼠+运动组和去卵巢+运动组大鼠于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运动训练.5d/周.45min/d.16m/min.跑道倾角0°.持续10周。第10周末.麻醉状态下动脉放血处死各组大鼠,观察骨干重、骨干重/体质量、骨灰重、骨灰重/体质量、骨灰重/骨干重(%)代谢变化。 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大鼠骨干重、骨干重/体质量、骨灰重、骨灰重/体质量、骨灰重/骨干重(%)各指标代谢变化:正常大鼠+运动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45±48),(567±32)mg;(1.97±0.06),(1.73±0.10)g/kg;(440±30),(374±91)mg;(135±0.04),(1.14±0.06)g/kg;(68.2±0.7)%,(65.9±0.9)%,t=3.46-6.92,P〈0.01];去卵巢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假去卵巢组[(504±24),(569±40)mg;(1.55±0.61),(1.83±0.19)g/kg;(293±14),(381±23)mg;(0.90±0.04),(1.21±0.14)g/kg;(58.6±0.8)%,(66.3±1.5)%,t=3.64-15.58,P〈0.01];去卵巢+运动组各指标均较去卵巢组明显增加(627±70),(504±24)mg;(1.76±0.11),(155±0.61)g/kg;(409±43),(293±14)mg;(1.15±0.08),(0.90±0.04)g/kg;(65.2±1.2)%,(58.6±0.8)%。t=3.90-11.21。P〈0.01)。 结论:中等强度运动是增加成年大鼠骨矿盐含量和预防去卵巢大鼠骨矿盐丢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学龄前患儿周围静脉输液管理的临床过程和结果,为临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门诊静脉输液的学龄前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输液安全预防性护理措施,使用自行设计的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表记录患儿输液情况,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药液外渗情况、呼叫换液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00%,静脉药液外渗发生率为12.00%,输液呼叫率为43.33%,均优于对照组的68.00%,40.00%,4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Z值分别为10.981,-3.098,75.614;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换液及时满意度、巡视维护、解决问题能力得分分别为(4.27±0.56),(4.43±0.38),(4.48±0.5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3±0.42),(3.16±0.64),(3.11±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28,2.963,2.977;P<0.05)。结论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安全管理能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患儿家长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2.
赵三军  陈吉华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198-2200
【目的】比较粘结剂中溶剂的不同对其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人体12颗无龋坏磨牙,用600目碳化硅砂纸在流水冲洗下预备出统一的牙本质粘结面玷污层,分别选用含不同溶剂的4种粘结剂(Opti Bond Solo(OB)、Single Bond(SB)、One-Step(OS)、Prime & BondNT(PB))进行粘结处理;每颗牙齿垂直于粘结面切割出8个1.0mm×1.0mm×4.0mm粘结试件,分别进行牙本质粘结微拉伸强度(μTBS)测试。【结果】2种丙酮基粘结剂OS(28.65±4.93MPa)和PB(27.12±4.13)MPa的牙本质粘结强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它们均明显高于乙醇/水基粘结剂OB(25.36±4.18)MPa和SB(24.25±3.97)MPa。【结论】粘结剂中溶剂的不同对其牙本质粘结强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于姿势控制后行静脉输液穿刺的效果。方法将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77例,按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常规输液;干预组81例,在姿势控制后进行输液。比较2组输液时间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常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64.3%,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平均耗时(5.77±3.60)min,干预组平均耗时(4.92±3.2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合理的姿势控制后行静脉输液.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单独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及单独大剂量地塞米松3种方法治疗急重型儿童ITP的疗效。方法:对入院时血小板计数≤25×10^0/L、出血倾向明显的45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联合组:丙种球蛋白400mg/(kg·d)联合地塞米松1.5mg/(kg·d)静脉滴注,连用5d,于治疗第6d起口服强的松2mg/(kg·d);丙种球蛋白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连续监测血小板计数。结果:联合组、丙种球蛋白组、地塞米松组血小板计数≥50×10^9/L时间分别为(2.1±0.6)d,(2.7±0.6)d,(3.9±0.8)d,血小板数达峰值时间分别为(10.1±1.2)d,(11.2±1.3)d,(13.5±1.9)d,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急重型儿童ITP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一种药物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更迅速。  相似文献   

15.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对老年患者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认为不同的穿刺部位与留置时间的长短有很大的差异。【方法】将82例老年住院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42例,40例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施以专业护理。比较两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静脉炎和堵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6.
金边瑞香浸膏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检测小鼠灌服具有抗炎症、抑菌、抗脂质过氧化和抗衰老等作用的中药金边瑞香后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观察不同剂量金边瑞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4—03/2004—06在江西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完成。选用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1,2,4,8,16g/(kg·d)金边瑞香浸膏实验组共6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0.02mkVg相应不同剂量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14d。每鼠腹腔注射10mL/L鸡红细胞悬液1mL,1h后麻醉下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腹腔洗液0.5mL滴片,37℃温育30min,甲醇固定,瑞氏染液染色。计数100个巨噬细胞中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和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取胸腺和脾脏称重,并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测定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对ConA诱导的增殖反应,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对比各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刺激指数、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血清IgG、IgM、IgA的含量,分析不同剂量金边瑞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 结果:纳入小鼠60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60只,无脱失值。①金边瑞香1,2,4,8,16g/(kg·d)剂量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血清IgG,IgM,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F=1.217,0.840,1.085,1.156,0.363,P〉0.05)。②金边瑞香4,8g/(kg·d)剂量组T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55±0.19.1.48±0.09,1.22±0.06,F=6.674.P〈0.01)。③金边瑞香4,8g/(kg·d)剂量组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及1,2,16g/(kg·d)剂量组[(29.13±14.03)%,(40.68±9.70)%,(12.72±2.61)%.(15.37±4.36)%.(15.18±4.22)%,(20.66±7.19)%,F=14.344,P〈0.01;1.62±0.24,1.69±0.18.1.35±0.18,1.38±0.19,1.29±0.14,1.43±0.13.F=6.511.P〈0.01]。 结论:金边瑞香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1,2,4,8,16g/(kg·d)剂量金边瑞香浸膏对小鼠的非特异免疫、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8g/(kg·d)剂量金边瑞香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增强作用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静脉炎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炎是由于静脉内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而引起的化学性或机械性的局部炎症;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临床表现为沿浅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1]。静脉炎是静脉治疗最普遍的并发症,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因此,有关静脉炎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护理界研究的热点,也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现将静脉炎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1静脉炎病因研究进展1·1物理因素包括输液量、速度、输液时间、压力以及输入液温度;静脉导管长度、留置位置、时间和穿刺护士的技术;环境温度和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作用等因素[2]。1·1·1输液速度:Hessov等[3]将5%的葡萄糖溶液60 mL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输入兔耳缘静脉。第一组将溶液持续超过5 h缓慢输入;第二组在1 h左右快速输完这些液体,第三组将溶液分两次间隔4 h,每次30 min间断输完。结果显示:显微镜下快速和间断输入组静脉的炎性改变轻于缓慢输入组。1·1·2输液压力:朱咏梅等[4]采用微量泵和手工推注两种方法将等量化疗药在相同的时间内注入兔...  相似文献   

18.
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经常遇到输注一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甘露醇、化疗药物、静脉营养液等,从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一般为手背静脉,留置时间为48~72h)常可引起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从注射部位静脉开始,沿静脉走向,受累静脉发红或色素沉着、疼痛、血管变硬呈条索状以至血流受阻,长期输液患儿最终导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而加重患儿躯体上的痛苦。为了减轻患儿痛苦,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从2003年起我科开始采用穿刺前臂头静脉置管的方法,共置管286人次(年龄3~16岁),一次置管成功率达95%,留置时间为5~22d,无局部感染和静脉炎发生,解决了一些因各种因素不能行PICC或CVC置管患儿输注刺激性药液的需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方法 将400例应用留置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穿刺。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粗直、血流丰富血管(两组各14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 P>0.05);较细、塌陷血管(两组各60例),观察组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炎发生率,2类血管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改进法可提高较细、塌陷血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各类血管静脉炎发生率。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静脉穿刺; 一次穿刺成功率; 留置时间; 静脉炎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1-0040-0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面罩机械通气(FMMV)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FMMV后的效果(治疗组),并与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对照组)56例比较,观察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均能教好地耐受FMMV。2h后49例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由(136±14)次·min^-1降至(89±10)次·min^-1(P〈0.05),呼吸频率由(38±4)次·min^-1降至(26±3)次·min^-1(P〈0.05),PaO2由(50.10±8.70)mmHg上升至(92.50±10.20)mmHg(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动脉血气变化不明显,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用传统药物治疗方法相比,FMMV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改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循环和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