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宁市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为合理制订儿童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研究不同年龄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结果被调查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患病率和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7~9岁年龄组儿童中的大部分恒牙龋齿发生在第一恒磨牙,尤其是下颌第一恒磨牙。结论预防和治疗儿童龋齿的重点是第一恒磨牙,针对其好发部位应推广窝沟封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树脂型窝沟封闭对儿童第一恒磨牙的防龋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6-8岁200名儿童,对其左侧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共计400颗牙齿,采用树脂型封闭剂进行窝沟封闭,为实验组,右侧不予处理,为对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36个月复查,记录两侧第一恒磨牙的龋齿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第一恒磨牙6个月,12个月,36个月龋齿发生率为1.25%,7.25%,14.5%,明显低于对照组3.75%,15.75%,28.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窝沟封闭对预防龋齿,尤其是对最早萌出的第一恒磨牙,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术对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名四颗第一恒磨牙萌出到合平面,并符合窝沟封闭术适应证的6~9岁儿童,随机选择左或右上下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以自身对侧同名第一恒磨牙为空白对照组;定期随访3年.结果:窝沟封闭组牙齿龋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6~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行窝沟封闭术,能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取7~10岁儿童第1恒磨牙患龋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本市推广和实施预防龋齿适宜技术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通用的龋齿调查方法,以大连市旅顺口区5所小学2174名学生为对象,调查第1恒磨牙患龋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174名学生中,第1恒磨牙患龋人数467人,患龋率为21.48%,龋均0.503;患龋牙数990颗,以10岁儿童多见;女生患龋250人,高于男生的217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0岁时达高峰。结论:该市儿童第1恒磨牙患龋情况符合龋病的一般流行病学特点。充分认识第1恒磨牙患龋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有的放矢地指导小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窝沟封闭、局部涂氟可有效预防龋病,降低第1恒磨牙患龋率。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7所中小学校,年龄在7~15岁的3 005名不同民族的学生行第一恒磨牙龋病患病率的调查.结果: 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13.58%,总体龋均为2.07.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有明显升高趋势(P<0.01);男性患龋率(10.70%)明显低于女性(1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维吾尔、哈萨克和回族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分别为16.95%、10.07% 、9.80% 和1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龋失补牙数为844颗,其中龋齿数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结论: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儿童少年)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较高,患龋程度严重,应加强对第一恒磨牙龋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我国龋齿发生率最高的是第一恒磨牙[1],而第一恒磨牙的最早萌出以及窝沟的存在是发生龋齿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龋齿的发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从1997年开始,用光固化窝沟封闭剂预防儿童恒磨牙龋齿,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16床资料1.1材料采用拜耳一上海齿科有限公司生产的PeKaseal光固化窝沟封闭剂,以及配套的GLUMA牙釉质酸蚀剂。使用杭州新亚仪表器材厂生产的HY-I型光固化机。1.2病例选择口腔科门诊患儿59例,共100颗牙齿,其中第一恒磨牙71颗、第二恒磨牙29颗,年龄7~13岁;男23例,女36…  相似文献   

7.
恒磨牙慢性牙髓炎伴髓底穿通的保存治疗吴学军(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恒磨牙;慢性牙髓炎;髓底穿通恒磨牙慢性牙髓炎,多由龋齿所致,同时常引起恒磨牙髓底病理性穿通。特别是,因萌出较早,幼儿时牙齿清洁差,治疗不及时,更易发生慢性牙...  相似文献   

8.
王蔚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192-4193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剂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择同一所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526名,并按照电脑随机的方法分成2组,试验组的学生263名由同一人采用同一种材料及方法进行窝沟封闭治疗,对照组263名学生未进行窝沟封闭治疗,仅常规早晚刷牙。1年以后进行随访观察,检验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及窝沟封闭脱落率。结果试验组学生总共窝沟封闭1052颗牙齿,1年复查后的窝沟封闭剂保留率为96.1%,儿童龋齿患病率4.56%;对照组学生儿童龋齿患病率15.97%;结论对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治疗能有效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是目前预防儿童窝沟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中专学生第一恒磨牙的龋齿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肉眼直视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 10 80名 15~ 2 0岁中专学生口腔中第一恒磨牙的龋齿发生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结果 随年龄增长 ,男生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无明显变化规律 ,女生的患龋率呈增高趋势 ,三组同年龄段女生的患龋率均明显高于男生 ,且存在显著差异 (15~组 :χ2 =7 6 0 ,P <0 0 1;17~组 :χ2 =11 33,P <0 0 1;19~ 2 0岁 :χ2 =15 0 6 ,P <0 0 1) ;左下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最高 ,为 7 2 2 % ,右上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最低 ,为 3 0 6 % ;刷牙与不刷牙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χ2 =2 0 0 4 ,P <0 0 1) ;城区与乡村之间无显著差异 (χ2 =0 0 2 9,P >0 0 5 )。结论 锦州地区中专学生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较高 ,口腔的预防保健及治疗工作任重道远。少吃零食、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口腔清洁 ,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技术对治疗六龄齿龋坏的疗效,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138名小学生,均为6岁~7岁儿童,以右侧上下第一恒磨牙共计276颗牙齿进行窝沟封闭处理,为试验组;以涂抹窝沟封闭剂牙齿的对侧牙齿作为空白对照,不进行窝沟封闭治疗,为对照组。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观察窝沟封闭剂的保留情况,并分析2组牙齿的龋齿现象。结果观察3年后,涂抹了窝沟封闭剂的试验组牙齿龋坏率明显低于未采取措施的对照组牙齿,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龄儿童牙齿进行窝沟封闭技术处理,对于防止儿童龋齿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应积极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窝沟封闭防龋效果、封闭剂保留率和窝沟封闭剂的成本-效果分析。以S小学151名6岁儿童为实验组,进行双侧下颌六龄牙窝沟封闭,W小学148名6岁学生不作窝沟封闭为对照组,每年检查一次。观察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患龋率和龋均与对照组比较1年后分别减少了48.84%和45.83%;2年后减少了57.93%和51.62%,均有显著差异。封闭剂保留率1年后为90.07%,2年后为81.21%,质量符合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的质控标准。由于窝沟封闭是一项新技术,应由口腔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窝沟封闭预防儿童恒牙龋有肯定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保定市小学生龋齿患病率情况,掌握其对防治龋齿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小学生早期防治龋齿提出可行性建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市某小学 7~12 岁学生 1 441 名,逐一进行口腔检查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 结果(1)有 977 名小学生患龋齿,患病率为 67.80%。城乡患病率分别为 65.96%、75.94%,农村显著高于城市(χ2=9.900, P=0.002);6~7 岁年龄组龋齿患病率最高(71.95%),10~12 岁年龄组患病率最低(61.29%)。(2)在 5 道龋 齿防治知识题目中,城市得分高于农村,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 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较高,学校和家长应根据城乡、性别、年龄等不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孩子的牙齿健康,降低龋齿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6岁儿童乳牙龋病状况,为广东省口腔卫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荔湾区城乡6岁常住人口952人.依照全国第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检验标准进行,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乳牙牙冠龋病情况,对患龋率和龋均等指标做调查统计,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统计.结果:6岁儿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伢典微创技术治疗乳磨牙龋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4~8岁乳磨牙龋齿患儿400例(400颗乳磨牙龋齿)随机分为2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涡轮机去龋治疗,观察组采用伢典微创去龋治疗,2组患儿去除龋坏组织后均采用同种树脂材料充填,比较2组患儿的依从性、治疗时间、意外露髓情况,以及充填半年和1年后的远期疗效。 结果 观察组去龋时间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意外露髓率低于对照组(P < 0.01)。随访半年和随访1年时,观察组治疗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 结论 伢典微创去龋治疗乳磨牙龋具有安全、无痛、显效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马岳山 《吉林医学》2006,27(3):263-264
目的:推广适应儿童的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RT),总结应用ART治疗乳磨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01年选取1120例6岁 ̄8岁儿童,225颗乳磨牙,采用ART技术,跟踪随访1年。结果:成功195颗,失败30颗,成功率86.8%。结论:ART技术是一项只用手工器械去除龋坏组织,并用粘结性修复材料修复龋洞的治疗技术,对儿童乳磨牙龋病早期治疗有实用价值,并有利于开展群防群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氟化物涂膜与窝沟封闭两种防龋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184名下颌第一磨牙已萌出且无龋的6~7岁儿童作为实验组,分别给予氟化物涂膜和窝沟封闭防龋措施;随机选取同期6-7岁儿童80名作为对照组,追踪观察三组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患龋情况,比较氟化物涂膜与窝沟封闭两种防龋技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分别比较对照组与氟化物涂膜组、窝沟封闭组6、12、24个月三组患龋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氟化物涂膜组、窝沟封闭组两实验组比较患龋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化物涂膜和窝沟封闭技术均能有效降低儿童窝沟龋发病率,是预防儿童龋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arisolv系统(伢典)修复治疗儿童乳磨牙龋的临床疗效及儿童就诊时的合作程度。方法将268例356颗儿童乳磨牙龋随机分成3组,A组用伢典备洞,B组用非创伤性修复技术(ART)备洞,对照组用常规法高速涡轮牙钻备洞,3组均用FX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记录儿童就诊时的行为及合作程度,并于治疗后6个月、1年随访复查。结果治疗后6个月、1年成功率A组与B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6个月、1年继发龋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时儿童的合作程度A组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伢典治疗儿童乳磨牙龋可大大减少牙科恐惧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钟俊华  曾念彬 《西部医学》2014,26(9):1204-1206
目的研究家长口腔健康素养在学生牙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将小学一年级学生和家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口腔知识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不给予口腔知识健康教育的对照组,观察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学生的1:2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患龋率、龋齿充填率。结果观察组家长口腔疾病诱因、口腔疾病症状、口腔日常保健知识、口腔疾病治疗的知晓率分别为(98%、97%、99。5%和97.5%),学生口腔疾病诱因、口腔疾病症状、口腔日常保健知识、口腔疾病治疗的知晓率分别为(86%、94%、93%和88%),龋齿填充率为9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O.05);患龋发生率(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口腔健康的知晓情况与学生患龋情况呈负相关,与学生龋齿填充情况呈正相关。结论口腔知识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家长的口腔健康素养以及学生的牙病发生情况,且家长口腔健康素养与学生惠龋情况、龋齿填充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南通市崇川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以下简称六龄齿)萌出情况、龋齿、龋齿治疗及窝沟封闭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整群、等比、分层抽样方法,对崇川区城郊14所小学,2369例儿童(7—9岁)的六龄齿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患龋率为19.00%,女生(21.52%)明显高于男生(16.63%)(X2=9.19,P〈0.05),城市儿童(18.75%)低于郊区儿童(22.44%),女生第一恒磨牙萌出率(97.76%)稍高于男生(97.60%),充填率(6.04%)很低,窝沟封闭率(O.86%)更低。结论儿童第一恒磨牙龋坏率高,建议对六龄齿进行早期防龋治疗,实施窝沟封闭,最佳时期为7-9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与低速涡轮转修复乳牙龋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乳牙龋患儿66例(共128颗龋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低速涡轮转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儿合作率及患牙磨损率.结果 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