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医学影像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PACS强大的查询功能提取影像病例资料,构建数字化教学病例资源库。结果利用PACS积累了影像教学资料3000多份,制作了影像多媒体课件和人机对话考试题库。结论基于PACS构建的影像教学病例资源库解决了传统影像胶片教学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诊断与教学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利用Hispats及华海paes Medviewer程序、终端图文工作站等硬件、软件配置,直接从PACS中调取图像用于诊断,或将典型病例图像传输至教学用的PACS服务器,从而用于设置电子教室、教学片库及编制课件等的影像教学。结果:PACS成功用于影像诊断与教学,在满足临床工作的同时,积累了各系统有价值的影像资料近8000例,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PACS实现了功能上的“简单、方便、实用”,结构上的“合理、稳定、高效”,对影像学诊断及教学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广泛而充分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医学影像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PACS强大的查询功能提取影像病例资料,构建数字化教学病例资源库.结果 利用PACS积累了影像教学资料3000多份,制作了影像多媒体课件和人机对话考试题库.结论 基于PACS构建的影像教学病例资源库解决了传统影像胶片教学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与传统的教学法(LBL)在影像专科《临床医学概论》教学中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影响。方法从2010年9月到10月,2009级影像专科学生64人随机分为PBL组(32人)和LBL组(32人)进行见习,分别以PBL及LBL法组织见习,教学结束后比较见习时分析病例的正确率及见习一个月后学生临床思维考核成绩、一般理论考试成绩及总成绩。结果PBL组见习时分析病例的正确率(x2=6.465,P=-0.011)、临床思维考核成绩(t=2.033,P=-0.046)及总成绩(t=-2.238,P=-0.030)分别高于LBL组,而一般理论考试成绩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t=-0.760,P=-0.450)。结论PBL教学法在影像专科《临床医学概论》临床思维教学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 PACS构建医学影像学实习病例库,建立多媒体网络实习教室,学生利用PACS终端进行学习.结果减轻了教师工作强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实习质量.结论 PACS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模式,达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对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本科生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选取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临床示教中的本科生160人,将其分为PBL教学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各80人。教学结束后,收集学生、授课教师及教学督导组的意见,分析、测评成绩。结果 PBL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85.03±4.74)、(69.66±6.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阅片分析能力成绩分别为(25.41±2.96)、(13.91±3.3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问卷调查中,赞成PBL教学模式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的介入放射学教学中,PBL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孔凡彬 《黑龙江医药》2010,23(2):218-219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医疗设备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图像技术与现代通讯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成了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ystems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数字信息,通过高速计算机设备及通讯网络,使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在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自2005年来我们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运用PACS系统,丰富了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客观结构临床考试(OSCE)评价PBL教学法及L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旨在评估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的差异,制定出适合影像专业实习生的教学方法。方法 选择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2010级影像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32名学生随机分成 PBL教学法组(16人)和LBL教学法组(16人),由不同带教的老师采用不同方法指导教学,经过3个月影像实习后,采用OSCE评价医学影像学的实践教学效果。应用用SPSS软件配对t检验对两组间成绩进行进行分析。结果 PBL组第一站、第二站及OSCE总成绩明显高于LBL组,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BL组与LBL组第三站成绩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BL教学法较LBL教学法更适合医学影像学实习阶段的教学,同时OSCE能够客观的评估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中,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进行临床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对临床实习医生全部纳入教学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两组学生实习结束时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对两组学生就教学法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将两组学生成绩进行检验。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学生就教学法评价有明显的不同倾向。结论PBL充分激发了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实践技能,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0.
汤铜  郑璐  李佳  刘瑛 《安徽医药》2014,18(1):206-210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优越性.方法分别用PBL 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LBL),在临床五年制医学生外科学总论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对比,通过期末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得分、实际操作综合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 PBL的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结论 PBL 教学法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具有较明显优势,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的改革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青  何莲芝  孔丽娜  倪观太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18-119,122
目的:提高妇产科临床见习效果。方法:在皖南医学院2005级妇产科临床见习中,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与采用常规LBL教学方法的2004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与采用常规LBL教学方法的2004级学生进行比较,临床见习成绩明显提高(P〈0.05),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见习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可视化三维影像重建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肾脏肿瘤临床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60名本科临床实习生,将其随机分为3D重建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30名。3D重建教学组采用CT可视化三维影像重建结合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辅助设备结合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以评价结果。结果 传统教学组的年龄、性别和入院时外科理论考核成绩与3D重建教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结束后,3D重建教学组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D重建教学组在对教学方式认可度、疾病及外科解剖的掌握度、学习兴趣提高程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可视化三维影像重建结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中,更接近疾病的实际场景。在肾脏肿瘤的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探索药理学教学的改革方法过程中,在非临床专业尝试引入PBL教学模式,结合病例讨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何建立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PBL教学模式仍然需要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各40名,PBL教学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开展PBL教学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结果 PBL教学组护理实习生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BL教学组护理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护理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技能知识水平及综合能力.PBL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授课为基础学习(LBL)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结合实际病例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麻醉科实习的32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选择剖宫产麻醉为教学内容,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LBL与PBL结合实际病例的教学模式,评估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实践操作成绩及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解决临床麻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LBL与PBL结合实际病例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在影像实验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的实用价值。方法学生在《医学影像学》实验课程中组织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即PBL教学法,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课程考试成绩及调查问卷。结果实验组学生课程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有帮助。结论 PBL教学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ACS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方法医院将PACS系统与HIS、RIS系统相结合,形成日趋庞大的医学信息网络,还将PACS系统与放射科教学联系在一起,收获颇丰。结果 PACS系统和HIS、RIS系统相结合,使医院各个部门可以对由医学影像学检查得到的图像数据和诊断报告充分的共享,PACS在放射科教学中应用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结论 PACS系统与其他系统相结合,可以达到医院各个部分资源共享的目的。此做法是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完成了资源共享。PACS还在其他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如:PACS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新型互动教学模式的形成等等。  相似文献   

18.
钟兴  杜益君  潘天荣 《安徽医药》2015,(7):1427-1428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与“以主题为基础”的教学法(SBL)结合模式在临床医学本科内分泌科教学中作用。方法教学对象分为 SBL 传统教学模式组(对照组,29人)和 PBL 与 SBL 教学方式相结合组(试验组,30人)。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测试、病例分析测试和满意度测试。结果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方面,两组的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 >0.05);病例分析题方面,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两组的满意度测评显示,在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但是在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PBL 与 SBL 教学法相结合在内分泌学科教学上,不仅有助于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杨飞  赵敏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11):1737-1738
目的:分析PACS(Picture Archiving&Communication System、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结合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优化骨科临床教学质量。方法:从2013年7月~2017年7月,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60名"3+2"助理医生在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及实验组(PACS+PBL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PACS+PBL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老师出题测验助理医生学习成绩及综合能力自我评估分数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助理医生学习成绩及综合能力自我评估分数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结论:PACS系统结合PBL教学方式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值得临床带教推广。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医学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留学生医学教学质量是目前亟待探索的课题。笔者结合影像学、临床实习教学实践,分析留学生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留学生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教学特点、师资准备、教材选择、教学形式方面寻找提高留学生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