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基因型分布与子宫颈癌分布情况,为子宫颈癌筛查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2019—2020年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个师常驻人口(≥6个月)的35~64岁女性开展子宫颈癌筛查。结合HPV亚型感染与混合感染情况,分析与不同程度癌变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00 525人,HPV检测阳性9 533例,阳性率9.48%,子宫颈癌397例,患病率0.39%。HPV阳性率在地区、民族、年龄和文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癌患病率在地区、民族、文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以HPV16 (1.50%)、HPV52 (1.60%)、HPV58 (1.30%)、HPV53 (0.90%)、低危型(1.60%)为主,子宫颈癌(≥CINⅠ)的主要HPV亚型有HPV16 (0.25%)、HPV18 (0.04%)、HPV52 (0.04%)、HPV58 (0.04%)、低危型(0.04%)、HPV53 (0.02%)为主。高危型HPV可导致不同程度子宫颈癌前病变,H...  相似文献   

2.
误解1:宫颈癌不能预防 事实:感染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形成子宫颈癌必须的条件。这种病毒通过性传播,但大多数感染类型都能通过最新的疫苗来预防。避免HPV感染明显减少了妇女的宫颈癌危险。而且通常持续感染HPV后,子宫颈癌缓慢发展,并以被称为不典型增生的癌前期病变出现,如果在这个阶段被发现,  相似文献   

3.
HPV分型基因检测在女性生殖道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各种基因分型感染情况。方法采用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同时检测5种低危型和18种高危型HPV亚型。结果808例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212例(26.2%),共检出15种HPV亚型,其中单纯低危型HPV亚型感染50例(6.2%),单纯高危型HPV亚型感染138例(17.1%),高危、低危亚型共同感染24例(3.0%);检出感染单一HPV亚型160例(19.8%),感染两种亚型以上52例(6.4%)。低危型主要为HPV6、11,其次为HPV43;高危型主要为HPV16、18、58、33、59等亚型。结论HPV分型基因检测对于同源性很差的多种型别和HPV多型别混合感染的检测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生殖道感染以及子宫颈癌的早期发现、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沈阳市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分布。方法在沈阳市某社区抽取年龄为15~59岁的1000名妇女进行子宫颈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对已婚未孕妇女采集子宫颈细胞标本,用PCR分析和酶联免疫实验进行HPV检测分型,用薄层液基细胞学、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试验、碘试验和电子阴道镜进行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结果在纳入研究的702例妇女中,总的HPV感染率为17.0%。HPV感染在细胞学异常者中占64.1%,细胞学正常者中占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1.9%,低危型为6.5%。高危型及低危型HPV在细胞学异常人群中的感染均明显高于细胞学正常的人群。共有32个型别的HPV被鉴定。感染最多的类型为HPVl6(3.4%),52(2.4%)和58型(1.9%)。总HPV感染率、高危型及低危型在各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高危型HPV感染在45岁以下年龄组中占主导地位,即高危型及低危型感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5岁以上年龄组,高危型及低危型感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沈阳市妇女HPV感染在细胞学异常人群中明显高于细胞学正常的人群。主要感染型别是16、52和58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不同职业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现患率。方法调查深圳市5种职业人群的HPV感染现状及CIN现患率,其中中小学教师130人、外来劳务工385人、服务业从业人员316人、特困下岗职工199人、医务人员420人,并以自然人群——某社区居民595人为对照,共计调查2045名妇女。采用hc2法检测高危型HPV(HPV·HR),联合超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LCT)进行子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筛查,凡筛查HR.HPV阳性并LCT≥ASCUS及/或LCT≥LSIL,均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确诊CIN。结果(1)不同职业妇女HR.HPV感染率不同,服务业从业人员感染率最高(19.3%),医务人员的感染率最低(11.9%),服务业从业人员感染率明显高于医务人员、外来劳务工及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2045例妇女中,共发现HPV感染所致子宫颈病变199例,其中组织学可见HPV感染改变、CINl-3及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分别为4.11%、3.28%、1.67%、0.54%和0.15%,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其发病率逐渐降低。(3)不同职业妇女的不同程度CIN现患率明显不同,服务业从业人员HSIL发病率最高,而中小学教师的HSIL发病率最低。结论深圳市不同职业人群的HR·HPV感染率及CIN现患率不同。服务业从业人员的HR·HPV感染率及HSIL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正>子宫颈癌是中国女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研究发现,外阴癌、阴道癌和子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关系密切,尤其是子宫颈癌。HPV有100多种亚型,70%~80%的子宫颈鳞癌与HPV16、HPV18型的持续感染相关。鉴于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密切,大部分女性被检出HPV感染后,都会比较焦虑。在此,对4种常见的焦虑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子宫颈癌病理组织中HPV基因型别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法对85例病理确诊的子宫颈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PV基因型别分析。结果85例标本中,检出HPV阳性52例,其中HPV16型别31例,HPV18型别14例,HPV33型别2例,不同基因型混合感染3例,HPV16/18型别HPV16/59型别混合感染各1例。结论本次研究中以16和18基因型较多,表明,本次研究的病例与子宫颈癌相关的基因是比较集中的。  相似文献   

8.
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为响应消除子宫颈癌行动计划,本共识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HPV疫苗立场文件(2017年)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对HPV相关疾病的病原学、临床学、流行病学、疫苗学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专业人员HPV相关疾病的防控水平,为HPV疫苗的科学使用和发挥其最佳预防作用提供系统、全面的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TCT+HPV联合检测早期宫颈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子宫颈癌的病死率居女性各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仅次于乳腺癌。随着子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明显下降,成为肿瘤防治工作的典范。近年来,TCT+HPV(液基薄层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是最有效的子宫颈癌筛查手段,同时高危型HPV—DNA检测对细胞学结果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有分流检测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来自中国(中组)、澳大利亚(澳组)的212例CIN和427名正常妇女,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并采集相应的子宫颈标本,PCR方法检测HPV DNA,用直接测序法及条型反向杂交法鉴定HPV型别。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PV感染及其他辅助因素对宫颈病变发生的相对危险度。结果中、澳对照组妇女的HPV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1%和15%(P〉0.05)。常见型别为HPVl6、58、66、18、31、33、53和MM8等,10%为混合感染。澳组CIN患者的HPV感染检出率高于中组,分别为99%和85%(P〈0.001);HPVl6型最为常见。中、澳组HPV感染致CIN的OR值分别为43.3和541.6。HPVl6的致瘤危险性最强;中组HPV58和59型次之;澳组HPV31型次之,且该组中HPV混合感染的相对危险度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考虑了HPV感染之后,受教育程度(OR 3.88)、子宫颈癌家族史(OR 4.98)分别是中、澳两组妇女发生CIN的辅助危险因素。两组合并后,受教育程度(OR 4.02~5.15)和经常服用维生素(OR 0.40)是相关因素。结论HPV感染是中、澳两组妇女CIN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不同HPV型别的危险性在两组妇女的子宫颈病变发生中存在一定差异,辅助危险因素也略有不同,提示在子宫颈病变防治中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