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良性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良性骨缺损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治疗组行同种异体移植骨材料修复,对照组行常规的自体髂骨骨材料修复。结果治疗组患者无骨不连接、肿瘤复发及骨缺损等不良反应,功能恢复表现为优20例,良2例,中0例,差0例,优良率为88.0%;对照组25例患者发现骨不连接者2例,骨缺损复发3例,其功能恢复表现为优13例,良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60.0%。治疗组骨缺损愈合程度及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和非特异炎症反应,在移植治疗良性骨缺损方面具有显著促进骨愈合促进新骨形成及功能恢复的功效,在临床上与传统的移植骨材料相比,具有应用方便、植骨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与带血管自体骨镶嵌式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健康6月龄山羊12只于尺桡骨中段建立尺桡骨双缺损动物模型。实验组6只:将自体截取的带血管蒂尺骨与同种异体骨镶嵌后,嵌插入桡骨缺损处,用外固定架加石膏固定。对照组6只:仅将同种异体骨植入骨缺损区,同法固定。术后12、24周分别行X线片、Micro CT及组织学观察。结果X线示实验组较同时期对照组新骨形成明显,第24周实验组骨缺损愈合率达100%,对照组骨缺损未愈合或愈合不良。Micro CT重建后显示,实验组可见骨缺损区远近端已完全修复,骨性连接,植入异体骨与带血管自体骨间形成大量新生骨,与异体骨形成新的管状骨和髓腔,对照组缺损区异体骨骨密度下降,吸收明显。组织学观察:实验组较同期对照组成骨活动显著,实验组骨缺损远近端及中间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新骨爬行替代,对照组异体骨吸收明显,新骨形成很少。结论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带血管自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效果良好,带血管自体骨在快速愈合的同时能促进大段同种异体骨的爬行替代过程,加快骨折愈合。此方法有望应用于骨肿瘤切除后遗留大段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及观察近交系版纳小耳猪皮质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在修复日本大耳兔大段骨缺损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35只日本大耳兔,双上肢桡骨中段制造长约1.5cm的骨缺损模型。左侧作为实验组,将版纳猪皮质骨脱脂、脱蛋白处理,消毒后与MSCs在体外联合培养,并加入BMP后植入骨缺损区,右侧作为对照组,骨缺损区单纯用脱脂、脱蛋白处理后的皮质骨植入。另5只兔骨缺损区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后4,8,12周各时间点行标本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骨密度测试,比较其骨缺损区修复愈合情况。结果术后第12周,实验组骨缺损区完全修复,骨矿密度接近正常,实验后4、8、12周各移植区骨矿密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BMC:P〈0.05,BMDIP〈0.01);对照组骨缺损区修复缓慢,新骨形成量少;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未修复。结论近交系小耳猪皮质骨复合MSCs及BMP治疗骨缺损效果满意,经处理的近交系小耳猪皮质骨是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为大段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骨巨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桡骨远端为其常见好发部位.普遍认为,骨巨细胞瘤病理学及影像学分期与肿瘤临床结果并不平行,故对其治疗方法存在争论[1].采用单独刮除术或联合骨移植治疗CampanacciⅢ期骨巨细胞瘤复发率高,研究[2-4]报道为28%~85%.对于CampanacciⅡ期和Ⅲ期的患者,采取肿瘤骨广泛切除可能是更好的选择[5].传统重建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形成的大段骨缺损的方法主要为自体腓骨上端移植和带游离血管蒂的自体腓骨移植.本研究采用髂骨移植修复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探讨重建腕关节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骨移植材料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伤引起的骨不连、骨缺损的处理和骨肿瘤的保肢治疗以及一些重建手术往往都涉及植骨的问题。骨移植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些棘手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目前临床应用的骨移植材料有自体骨、异体骨以及各种人工合成的移植材料替代物,而干细胞、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 prote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脱蛋白时间对异种骨移植替代物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和体内降解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脱蛋白液分别浸泡牛松质骨0、24、36、48和60h,通过与细胞共培养观察异种骨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毒性,通过异种动物体内埋置观察其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结果脱蛋白液处理48h和60h组细胞相对增殖率与空白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相容性最好,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扫描电镜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脱蛋白液处理48h组早期(4周内)即出现细胞长入软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X线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显微CT观察显示48h组支架结构降解性明显优于其他组(P〈0.05),12周后48h组支架几乎完全降解。结论脱蛋白液处理48h后,异种骨移植替代物的细胞毒性最低,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治疗骨缺损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36只新西兰白兔双侧桡骨中上段制成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bFGF和自体微小颗粒骨与bFGF的复合物,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手术后第2、4、8周进行大体观察,X检查及组织学检查。术后第8周进行骨密度测定,比较修复骨缺损的疗效。结果 经大体观察、组织学及X线检查发现,术后第8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FGF能更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对照组无骨愈合迹象。术后第8周骨密度测定证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FGF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FGF组成骨速度快,成骨量多,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明显强于自体微小颗粒骨组及单纯bFGF组。  相似文献   

8.
自体移植和同种移植 骨肿瘤经常侵犯骨实质,骨肿瘤手术切除将留下不同范围的骨质缺损。为修补和充填骨缺损需要进行骨移植。因此骨移植是使很多骨肿瘤患者获得康复和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长骨骨肿瘤的治疗比较棘手,特别是长段骨缺损及侵犯到骨关节部位的肿瘤就更加困难.自1986年~1996年3月,笔者分别采用人工关节、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方法,使11例四肢长骨瘤切除的节段性骨缺损患者得到修复同时一期骨关节重建.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13岁~62岁,平均31.2岁;病程1.5个月~12年;软骨肉瘤1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2例,皮质旁骨肉瘤1例,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5例.肱骨上段2例,肱骨上段2例,股骨上段3例,股骨下段1例,桡骨下段3例.骨缺损长度6.5~18.6cm,平均8.5cm.1.2 治疗方法1.2.1 瘤段切除 髂骨移植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术.在距肿瘤3~5cm远处横断.应用特制加长人工股骨头或人工肱骨头置换分别治疗骨肉瘤2例、骨软骨瘤1例、骨巨细胞瘤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2),对照组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均随访12~24个月,平均12.47个月。比较两组术后3、6、12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和Constant-Murky肩关节功能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分,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范围、VAS评分、SF-36得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术后观察组屈、伸、内旋、外旋及外展的度数均大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k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术后观察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促进骨折快速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手术治疗的9例非骨化性纤维瘤进行分析,手术方法采用病灶刮除加植骨术。结果经病理诊断为非骨化性纤维瘤。经8个月~4年的随访无复发。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较少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应结合影像及病理特征性改变诊断,并与纤维性皮质骨缺陷以及其他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相鉴别,本瘤经手术病灶刮除植骨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用自体游离骨膜治疗肿瘤性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年9月~1993年7月,用自体游离骨膜治疗肿瘤性骨缺损12例。骨巨细胞瘤7例,孤立性骨囊肿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术前根据X线片测定瘤腔范围,以估计切取骨膜面积。术中先切取胜骨骨膜,剪成0.3cm×0.3cm小方块备用。而后彻底清除骨肿瘤病变组织,将备用骨膜植入瘤腔。10周后拍X线片可见瘤腔内新生骨征象,16周新骨密度已接近或相当于周围骨组织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立柱式植骨对胫骨上端大块骨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胫骨上端立柱式植骨患者23例,按Enneeking外科分期,1期2例,2期16例,3期5例.当胫骨平台关节而下能保留一层骨质时,残腔切刮后用髂骨块或腓骨支撑;当肿瘤位于一侧髁侵犯关节软骨或软骨下骨质较薄时,行包括肿瘤在内的一侧髁切除后.用游离髌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当肿瘤较大,胫骨平台无法保留时,将胫骨两髁连同髁间部切除后,用髂骨代替两侧胫骨平台,下方用两腓骨支撑,行立柱式植骨修复和重建膝关节部骨缺损.结果 随访3个月至9年,平均4.7年,根据国际保肢学会功能评分标准,本组优9例,良13例,可1例.主要并发症为关节轻度疼痛,活动范围减小.结论 胫骨上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的大块骨缺损行它柱式植骨后能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应用胎骨游离移植治疗骨肿瘤术后骨缺损39例。除2例骨巨细胞瘤切除后植入胎骨发热(38℃)一周外,余例于植骨后至骨性愈合期间无任何免疫反应。经临床检查和X线片证实,均获骨性愈合。本文对胎骨的选择、切取、移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均作了描述。此法不需特殊设备,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带血管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0例四肢骨肿瘤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瘤段切除后无血管骨移植,观察组(46例)给予瘤段切除后带血管骨移植.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情况、骨愈合情况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带血管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术后12个月,观察组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骨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带血管骨移植可以明显提高四肢骨肿瘤的治疗效果,骨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评估和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114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肿瘤刮除、灭活及人工骨植入70例,28例加用内固定,16例加用异体骨板和内固定。结果除10例失随访外,10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3个月,平均8.2个月。伤口均I/甲愈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免疫、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x线和CT检查示:术后1个月,病灶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闸与自体骨结合处模糊,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病灶区从颗粒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大量新生骨痂形成。骨愈合时间为术后2—6个月,3个月时植骨愈合率65%,6个月为96.2%。结论n—HA/PA66骨填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和非特异炎症反应,修复曩性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大块异体骨移植的并发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对深低温保存异体骨进行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的效果分析,了解异体骨移植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本组149例患者中,男性82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22.3岁(12~65岁)。疾病种类以骨巨细胞瘤和骨肉瘤为主。外科治疗以Enneking外科分期标准为原则,对肿瘤进行切除。主要发病部位为股骨上端、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及肱骨上端。重建方式为1/2关节移植91例,1/4关节移植13例,异体骨-人工关节复合物11例,大块异体骨移植19例,骨干异体骨移植12例,骨盆异体骨移植3例。结果平均随访33.6个月。治疗满意率74.5%,复发率11.4%,死亡率5.3%,最终保肢率93.3%。并发症发生率46.3%,其中感染11.4%,骨端不愈合24.2%,内固定折断6%,关节不稳定8.7%,骨折7.4%。结论大块异体骨移植是一高并发症的重建方法,异体骨体积越小,并发症越少,肢体功能越好。感染及骨不愈合是主要的并发症。应用大块异体骨重建后,早期功能不佳,后期仍有并发症继续出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提高保肢治疗效果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移植在骨巨细胞瘤刮除植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30例用同种异体辐照骨与自体骨(3例加骨水泥)充填修复骨巨细胞瘤刮除后遗留的局限性缺损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随访时间2.5~9年,植骨全部愈合,功能恢复正常,复发3例。结论术前准确评估,术中彻底清除对降低肿瘤复发率有重要作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成骨活性,与自体骨移植疗效相当,是骨巨细胞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的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