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浆脑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治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NYHA心功能Ⅱ~Ⅳ级)及11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于入院即刻、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脑利钠肽水平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并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浆脑钠肽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1),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经正规治疗后,随着心功能改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状态,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病情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和地高辛,卡维地洛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12周后观察患者血浆脑钠肽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卡维地洛组血浆脑钠肽水平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减小程度更明显(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更有效地降低血浆中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80例心力衰竭患者八院第2日清晨血浆BNP、MMP-9水平,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中BNP、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程度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结论BNP、MMP-9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一个很好的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和左室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索前体水平(NT-proBNP)与心功能的关系,并评价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素前体水平(NT-proBNP)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入院心功能Ⅱ-Ⅳ级(NYItA)的患者60例,以同期因高血压病,冠心病人院患者60例做对照,应用DIAGNOSTICS公司Elecsys诊断仪,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其NT-proBNP水平,并于脑钠素水平测定同口采用美国惠普5500型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显像仪和S4探头,由专人测定所有入选青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慢性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问对比,慢性心力衰竭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慢性心力衰竭各组间对比,随着心功能恶化,NT-proBNP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NT-proBNP与LVEDD、LVEF间相关性分析发现,NT-proBNP与LVEDD间呈正相关;NT-proBNP与LVEF间呈负相关。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逐渐升高,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随着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增大逐渐升高,随着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5.
孙少兵  严士荣  郭淮军  杨波 《吉林医学》2011,32(28):5974-597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肽钠(BNP)浓度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心力衰竭患者68例,并采用多普勒超声及检验学检查患者的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值及BNP的浓度,并记录其结果,同时,选取对照组54例与之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分析得知,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数值可随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而逐步升高,数值随左心室射血分数而逐渐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经抗心力衰竭滴注治疗后,其BNP浓度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数值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肽钠浓度进行检测,对病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N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诊断价值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测定75例心力衰竭患者和35例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并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中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各组对比P〈0.01),且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753,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对于诊断及判断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可溶性ST2受体浓度,分析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的意义。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60例。评价其心功能情况及临床变化。ELISA法测定患者入院时、第3天血清可溶性ST2受体水平、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测定入院时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实验组血清可溶性ST2受体(sST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可溶性ST2受体(sST2)水平与N一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呈正相关(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可溶性ST2受体(sST2)浓度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有无心力衰竭的实用指标,并且对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由于sST2浓度与LVEF值呈负相关,有望通过sST2浓度来预测患者的LVEF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病因急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变化及其与动脉氧分压的关系.方法 将心衰组病例分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A1)2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力衰竭组(A2)1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组(A3)13例;对照组患儿分为肺炎组(B1)21例,先天性心脏病组(B2)15例,健康儿童组(B3)16例.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放射免疫均相竞争法检测血NT-pro-BNP、ANP、ET水平.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检测肺动脉压力.结果 心衰组与对照组各病例间NT-Pro-BNP、ANP、E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心功能指标LVEF数值变化及血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心衰组与对照组各病例间NT-Pro-BNP、ANP、E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血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对心衰急性期患儿血NT-pro-BNP、ANP、ET水平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脑钠肽与心功能状态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继侠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9):46-46,91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CHF)患者血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心室功能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MEIA法测定50例CHF患者BNP水平,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左心室功能。结果BNP水平随着纽约心脏病心功能分级(NYHA)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BNP升高代表心力衰竭加重,心功能不全影响BNP。结论CHF患者血BNP水平随着CHF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反映心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和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方法选择肺炎并心力衰竭20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心力衰竭24例,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衰组及健康对照组各1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各组血浆NT-proBNP浓度。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先心病并无心衰组比较,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组和肺炎心力衰竭组NT-proBNP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先心病并心衰组较肺炎并心衰组升高明显(P<0.01);与健康对照组及先心病无心衰组比较,肺炎并心衰组及先心病并心衰组LVEF水平均降低,心力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对肺炎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均有较敏感而特异的诊断价值,对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立志  冯莉  罗钢  白雪  杨思进 《西部医学》2012,24(3):501-503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予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疗程2周。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律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LVEF明显升高,LVDd明显下降,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血浆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5),与LVDd呈正相关(r=0.75,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马淑云 《吉林医学》2013,(31):6507-6508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及脑钠肽水平与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及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168例心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血清肌红蛋白(MYO)及脑钠肽(BNP)水平测定,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为Ⅱ级。结果:经过比较发现,观察组血清肌红蛋白及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随NYHA分级增高,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及脑钠肽水平也随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时血清肌红蛋白及脑钠肽水平增高,且心功能级别越高,心力衰竭越重,血清肌红蛋白及脑钠肽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水平及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8例,另选28例健康老人为时照,以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方法评估心功能,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血浆BNP水平并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随访18个月,比较分析各组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状况和心脏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BNP与LVEF呈负相关。发生心脏事件患者与未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相比血浆BNP水平升高而LVEF值降低。结论血浆BNP水平能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并随心功能不全级别的升高而相应递增,且对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梁震林 《当代医学》2014,(23):141-14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河南煤化集团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单纯氨氯地平口服,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替米沙坦,并比较2组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舒张末期容积(LVEDVI)、血浆脑钠肽(BNP),以及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脉冲多普勒血流速度与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的比值(E/E’)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工作中,通过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治疗和康复时间,提高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应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常规临床药物治疗,实验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曲美他嗪(口服用药,20 mg/次,3次/d)综合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脑钠肽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在联合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清脑钠肽分别为(46.1±5.2)%、(0.31±0.10)μg/L,对照组分别为(43.2±4.8)%、(0.42±0.09)μg/L,实验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74.28%,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射血功能改善明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心康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从而探讨从肺论治慢性心力衰竭。方法 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康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分级以及降低脑钠肽水平、提高射血分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用中药心康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更好地缓解心衰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并降低血浆BNP水平,从肺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钠素N端前体肽(Nt-proBNP1-76)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导管法(CVG)及超声心动图法(Echo)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从而探讨Nt-proBNP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靠性。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夹心法测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床边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单平面Simpson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值,并于急诊冠脉造影时用心导管法测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导管法所测左室射血分数呈明显负相关,P〈0.01;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床边超声心动法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1;3)床边超声心动法与导管法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P〈0.001;4)床边超声心动图法及导管法两种方法所测LVEF的一致性范围+31.8%~-7.0%。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导管法所测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提示Nt-proBNP能够反映心肌梗死后及无临床症状性心功能不全程度的一个新指标,Nt-proBNP可能成为诊断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早期而可靠的指标,对于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超声心动法与导管法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性较好,但一致性范围较宽,两者有差异,临床上应谨慎对待,尽量减少差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刘清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45-146
目的:探讨赖诺普利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赖诺普利组及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赖诺普利组加赖诺普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均测BNP及LVEF。结果: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下降(P〈0.05),且与心衰程度相关,LVEF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诺普利可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浓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与心功能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将161例入选者分为正常对照组(42例)与HF组(119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并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LVEDd).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心力衰竭各组间BNP水平、LVEF、LVE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685, P<0.001),而与LVEDd呈正相关(r=0.624, P<0.001).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的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以及磷酸肌酸钠治疗组(n=40),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心室收缩末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实验室检测B型利钠肽水平。用药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磷酸肌酸钠治疗组LVESD、LVEDD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增加(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B型利钠肽均较治疗前降低,磷酸肌酸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活动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