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较为难治的疾病,过去认为多发于成年男子,近年来发现青年人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而且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患者是因不育而来就诊,通过前列腺检查和化验前列腺液才发现的。由于忽视了前列腺的炎症,有的患者在治疗中服用药酒及补阳药,不但影响了精液质量,而且加重了前列腺的炎症。  相似文献   

2.
男性不育症的病情十分复杂,中医常分为无精、竭精、少精、滞精、死精、弱精、精凝、精室湿热等。现代医学又有因前列腺炎症,精液不液化症,抗精子抗体阳性又称免疫性不育等。早在18年前,陈文伯教授根据中医辨证研制了生精赞育丸系列药30余种,其基本方滋肾增精丸、益肾增精丸,通过和首都师大生物系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生精赞育系列药有调节人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和调节人体机能作用,并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3.
下尿路综合征是一种超出泌尿外科范畴的全身性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男性下尿路综合征的患者人数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临床研究的深入,人们推测男性下尿路综合征可能与前列腺增大有关。前列腺增大会导致膀胱出口梗阻,而无肿瘤存在的前列腺肥大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是引发下尿路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因此,分析男性下尿路综合征与前列腺增生和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对其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当前男性下尿路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围绕腹型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血压异常和炎症与前列腺增生-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男性淋病或NGU经治疗后已无尿道炎的临床及实验室客观依据,但仍有多种症状和不适,称为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MPUS),临床常见,处理棘后。其主要病因是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AP)和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其次是性病神经症(VN),三者约占此综合征的80%-90%以上。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尤其是淋菌直接所致者少见,但淋菌、衣原体性尿道炎的残留抗原物质返流入前列腺,可诱发前列腺免疫性炎症,如CAP/CPPS。α受体表达增高,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平滑肌痉挛以及心理障碍也是重要因素。CBP一线治疗为抗菌药物,而AP/CPPS则主要应用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类固醇、心理咨询。性病神经症则主要是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5.
男性不育症,是临床难治病之一。其病因病机,颇多复杂,笔者在临床中以调理肝肾二脏为主,疗效颇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及尿道分泌物中支原体检测和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关系。方法:共收集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院泌尿科门诊就诊的男性共270例,通过检测其前列腺液和尿道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率,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检出率,分析前列腺及尿道分泌物中支原体检测和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关系。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Uu检出58例,总检出阳性率21. 48%; Mh检出76例,总检出阳性率28. 15%;支原体(Un+Mh)检出98例,总检出阳性率36. 30%;泌尿生殖道炎症检出173例,总检出阳性率64. 07%;炎症组总Uu检出率、总Mh检出率、总Uu+Mh检出率均高于非炎症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725,P=0. 029;χ~2=5. 859,P=0. 015;χ~2=15. 09,P=0. 0001);炎症组的尿道分泌物Uu检出率和Uu+Mh检出率高于非炎症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227,P=0. 013;χ~2=5. 461,P=0. 019)。炎症组的前列腺液Mh检出率和Uu+Mh检出率高于非炎症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877,P=0. 015;χ~2=15. 09,P=0. 0001);在炎症组中慢性前列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睾丸/附睾炎三种疾病的Uu检出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9. 614,P=0. 0001);三种疾病的Uu+Mh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 802,P=0. 0001)。结论:在泌尿系统炎症的患者的前列腺及尿道分泌物支原体的检出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对不育症患者应重视男性生殖器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86例之前已经县级以上医院或泌尿、男科、生殖等专科医院的医师诊治过的男性不育症患者认真检查后,发现有85例在男性生殖器检查[1]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45.70%),其中竟有26例根本未做生殖器检查就给予治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使一些男科医师特别是青年医师们懂得男性生殖器检查的重要性,以免发生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男性不育症诊治误区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和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男性精子质量下降,男性不育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尽管随着各地男科中心的不断建立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男性不育症的诊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患者对不育的认识误区以及一些男科中心缺乏必要的诊疗规范和完备的治疗手段,许多不育患者对疗效不满意,仍处在四处乱投医的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男性不育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现象的发生,作者收集了本院近三年接诊的1680例男性不育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680例…  相似文献   

9.
张振奎 《男科医学》2005,9(2):19-20
所谓男性不育是指夫妇婚后两年以上未采取避孕措施,由男方造成不育,男子不育症在整个不孕症当中也占有一定比例。男子不育症可分为原发性不育和继发性不育,也可分为相对不育和绝对不育,和生理病理不育,属常见男科病。现将开诊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门诊收治1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男性特发性不育症与RBM基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荣俊  刘刚 《中国性科学》2004,13(5):14-15,21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与RBM基因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PCR技术对30例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其中无精子症22例,严重少精子症8例)的外周血细胞进行RBM基因的检测.结果:30例中发现6例有RBM基因微缺失(无精子症4例,严重少精于症2例).30例已有生育的正常男性均无RBM基因微缺失.结论:RBM是无精子因子的重要候选成分,RBM基因微缺失有可能是引起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并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RBM基因检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报道7例睾丸精细小管钙化男性不育症患者,并结合文献对其病理、声像图特征及常见并发症进行探讨。结果:7例病人睾丸内发现分布均匀、弥漫性细小的高回声灶。讨论:睾丸精细管在精子的生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处发生病变钙化必然影响生孕能力。高频探头对本病诊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利于肿瘤和静脉曲张等并发症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人和牛的性病性毛滴虫病分别由阴道毛滴虫和牛毛滴虫感染所致.长期以来,女性被认为是阴道毛滴虫的贮主,临床可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和带恶臭的阴道浆液脓性分泌物;男性仅是传染媒介,感染时间短,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是在牛毛滴虫病中情况有所不同,公牛既可作为贮主又可作为传染媒介,而且如不治疗,感染可持续很久.相反,母牛一般表现为短暂的轻微感染.人和牛毛滴虫病在流行病学和病程方面的差别启发人们去探讨抗毛滴虫机制的本质和毛滴虫寄生于男性泌尿生殖道能力的大小.针对这些问题,作者进行了实验研究.材料和方法:阴道毛滴虫和牛毛滴虫分别放入Oxoid毛滴虫培养基和改良的Schnieder培养基中,30℃孵育,传代培养.人和牛精液-196℃保存备用.前列腺组织提取液:从尸体前列腺组织制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是睾丸生殖障碍的关键部位和损伤靶点,mtDNA缺陷可能对人类精子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精子发生过程中,精子核形态、大小以及染色质状态发生剧烈变化。精子凋亡常常是以头核的多样性变化而显现的,正是依据核的变化区别和鉴定,用TUNEL染色和瑞-吉染色观察确定凋亡精子,从而奠定了精子凋亡形态学分类的依据,创立了新精子分类方法——精子凋亡形态分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仙鹿口服液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男性不育症伴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20例不育症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n=60)和联合组(n=60)。单一组采用坦索罗辛口服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仙鹿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精液质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法(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仙鹿口服液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男性不育症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精液质量,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5.
男性尿道异常分泌物是STD门诊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表明了尿道或前列腺有炎症。具体来说,可能患有淋病(GU)和(或)非淋菌性尿道炎(NGU)。近年来WHO在发展中国家推广使用STD的病征管理,对某一病征(如尿道分泌物)最可能的病因,给于患者尽可能全面的、彻底的治疗。为了解广州地区男性尿道异常分泌物的病因分布情况,我们于1996年10月至97年3月对我所STD门诊110例男性尿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男性不育症研究进展——无精子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育症约占14%~15%,男女因素各占50%左右~([1])。精子发生障碍是个重要的病因~([2])。有人报道:90%的男性不育是因生精障碍引起的,其中特发性生精障碍占60%,半数以上属于原因不明~([3])。不育原因有遗传性、机械性、甚至与环境因素有关。或原因不明称特发性,病因学上又称原发性不育,这类患者占男性不育的40%左右。由于病因不明或对精子发生的病理认识不足,导致治疗上的困难。~([4])。  相似文献   

17.
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是指由男性自身对抗精子的自身免疫反应所引起的不育症。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逐步发现男性自身的免疫反应与其生育能力密切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约10%的不育男性的血清和(或)精浆中可以发现有抗精子抗体,其发病率占所有不育夫妇病因的3%左右,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男性免疫性不育症主要由男性自身抗精子抗体所引起,但抗精子抗体(AsAb)并陋非生来就会产生的,因为人类具有生殖系统的免疫屏障,包括血睾屏障、精液中的免疫抑制物质(如前列腺素、酸性磷酸酶等)和生殖系统粘膜上皮。血睾屏障和生殖系统粘膜上皮可防止精子与…  相似文献   

18.
黄海波 《男科医学》2005,9(4):22-25
精子凝集是最普通的精子自身抗体,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笔者依据祖国医学理论时精.予凝集的病因病枳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临床表现进行了概括,分成四型辨证论治,有肾阳不足精子凝集证;肾阴亏损精予凝集证;肝经湿热精子凝集证和肝气郁结精子凝集证。每型对主证、治则、方药和其它疗法作了说明,对自己研制的处方、药物细减、药量进行了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男性不育是男科常见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严重影响夫妻感情甚至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李曰庆教授认为不育的病位在肾,病机主要是肾阴阳不足,提出了"以肾虚为本,以补肾生精为则,以微调阴阳为法"的治疗理论,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是位于膀胱下方的一个栗子状的腺体,有尿道从中间通过。它分泌的液体是精子的营养液,也是精液的组成部分。前列腺癌约占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4%,在男性高龄老人中较常见,多发生于前列腺后叶,潜伏性缓慢生长,因此肿瘤很小时无任何临床表现。而良性的前列腺肿大和前列腺炎产生的症状和癌症相似。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压迫尿道导致排尿费力时,又往往与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排尿困难等表现相混淆。这就使得疾病不易鉴别,患者不能及时就医,从而延误了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不但影响患者的性功能,而且失去了最佳根治时机。在美国,局限性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