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上网下     
闻明 《大家健康》2010,(10):63-63
儿子今年11岁,算是“90后”。以前他做完作业我会允许他上上网,他一般就是玩会儿游戏,并不上瘾。  相似文献   

2.
袁萍 《四川医学》2011,32(3):412-413
目的比较分析针对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种手术方法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耳鼻咽喉与头颈外科自2008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需行下鼻甲手术患者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术中手术路径及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及鼻生理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中182例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患者较46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优点突出,其术中全程在内窥镜下操作,手术过程易掌握,术野清晰,出血少;术后鼻阻改善所需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术后干痂少,鼻腔清理换药时间短,鼻腔粘连发生率极少。结论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临床优点突出,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能更好的保留鼻甲粘膜、腺体、纤毛;避免创面的瘢痕愈合,极大降低了鼻腔粘连发生;最大程度上保留鼻功能同时解除鼻阻,提高粘膜纤毛清除率及分泌IgA,较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优选,它是新近的功能性微创手术,值得临床逐步开展推广,作为下鼻甲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常见病,以往一般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处理增生肥大的下鼻甲骨质及粘膜,易造成术中出血多,术后换药时间长,有的可能发生鼻腔粘连,鼻腔干燥.我科自1997年起采用鼻内窥镜下用带吸引的磨削器行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淑君  王炜佳 《吉林医学》2005,26(9):957-957
下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腺样息肉癌变可能性较大,因此必须做切除治疗.用现代内镜技术切除息肉是目前根治的首选方法,它具有免除开刀手术、患者痛苦小、定位准确、出血少、安全性稳定、治疗彻底、费用低等优点.我科从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154例下消化道息肉的患者,经肠镜息肉切除,治愈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应用改良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治疗以鼻塞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鼻炎26例,术后鼻塞症状全部缓解,手术保留下鼻甲切口上方表面的粘膜瓣,将下甲骨及其下方表面粘膜切除,用粘膜瓣覆盖下鼻甲残存骨质和粘膜缺损处,既改善了鼻腔通气,又保留了鼻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做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切除,并对切下的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连续切片进行CD34、CD117、Vimentin、Desmin染色方法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术后3个月随访胃镜检查。结果位于粘膜肌层的26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5ram(10~35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min(3~31min);位于固有肌层的1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0mm(12~32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10min(96~145min),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进行第二次ESD手术。免疫组化结果:本组38例CD34为100%阴性,CD117为100%阴性,Vimentin为81.6%阴性;Desmin为100%阳性(++~+++),均确定为平滑肌瘤。结论消化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进行食管粘膜下肿瘤切除术,包括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对股骨下段骨折18例采用AO股骨远端髓内钉DFN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8-56岁,平均34岁。股骨干下段1/3骨折13例,按AO/ASIF分类标准:A1型3例,A2型4例,A3型1例,B1型1例,B2型2例,B3型1例,C1型1例;股骨髁上骨折5例,按AO/ASIF分类标准:A1型3例,A2型2例。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消化管表浅病变的病理实质和发展趋势认识的逐渐加深,针对这样的病变怎样进行准确诊断和彻底治疗已成为广大内镜和病理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其中如何完整地切除和获取病变组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李宇 《四川医学》2010,31(12):1835-1836
目的比较和评价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与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将2004~2009年245例慢性鼻炎患者分为下鼻甲骨折外移组132例和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组113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下鼻甲骨折外移组和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甲骨折外移组和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组治愈率和好转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与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手术有效率无差异,只要术者依据患者下鼻甲增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术式,均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大肠脂肪瘤肠镜下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5例大肠黏膜下脂肪瘤进行常肠镜检查,并行脂肪瘤尼龙绳圈套结扎、黏膜切除术(EMR)切除标本完整送检,按WHO的病理学标准做出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电子结肠镜下可确定大肠黏膜下脂肪瘤的诊断。尼龙圈套扎套扎、黏膜下切除术可将大肠黏膜下脂肪瘤较完整切除或部分切除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大肠电子镜检查对大肠黏膜下脂肪瘤诊断有重大意义,而大肠黏膜下脂肪瘤尼龙结扎和黏膜下切除术是治疗大肠黏膜脂肪瘤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43-164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220例手术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220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中尽可能采取微创方法保留鼻中隔正常结构,解除压力作用点,去除局部偏曲部分,重新植入修剪后鼻中隔骨质。结果:220例患者195例达到临床治愈(88.6%),25例达好转标准(11.4%)。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基本保留了鼻中隔原有的结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下消化道息肉包括空、回肠,结肠和直肠息肉,其中以结肠息肉最为多见,空、回肠少见。因此,可以认为结肠是下消化道息肉的好发部位,故本文重点介绍结肠息肉。一、发病率下消化道息肉的发病率,迄今尚无确切的统计资料。由于收集资料来源不一和检查方法不同,各家报告有显著差异。有人统计两组尸检资料,其发病率分别为10%和51%。但笔者认为结肠息肉的真正发病率,应该依赖当代的纤维或电子结肠镜检查为准。儿童和成人的发病率有差异,前者为1%,后者可高达70%。美国统计一组乙状结肠镜检查资料,其发病率为7~10%,钡灌肠气钡双重造影息肉发病率12.5%.国内统计一组2800例纤维结肠镜检查资料,检出下消化道息肉354例.其中结肠息肉346例,发病率为12.4%,小肠8例(空肠1例,回肠7例),发病率为0.3%。  相似文献   

14.
下瘀血汤     
薛古愚 《开卷有益》2014,(10):48-49
<正>下瘀血汤方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剂组成:大黄9克,桃仁9克,虫(熬,去足)6克。用法研末,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杯煎一丸,取半杯,顿服之,具有逐瘀下血的功能,主治瘀血结于下焦,小腹疼痛,按之有块,或有发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沉实,也治血瘀而致经水不利者。本方以少腹痛、硬满,大便干结者辨证要  相似文献   

15.
经胃给药是动物实验常规的给药途径之一。由于动物不能有效配合,给这一操作带来困难,有时甚至成为难题。我们在某一动物实验过程中采用超滑导丝引导下给实验家兔下胃管获得了很好的经验,报道如下。1方法和步骤用20%乌拉坦溶液(3~4)m L/kg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待实验家兔麻醉后,用绷带将实验家兔四肢分别固定于实验架的木桩上,仰卧位固定。经口腔送入0.035超滑导丝。麻醉状态下的实  相似文献   

16.
下瘀血汤     
<正>下瘀血汤方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剂组成:大黄9克,桃仁9克,■虫(熬,去足)6克。用法研末,炼蜜和为4丸,以酒1杯煎1丸,取半杯,顿服之,具有逐瘀下血的功能,主治瘀血结于下焦,小腹疼痛,按之有块,或有发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沉实等症。也用于治疗血瘀而致经水不利者。本方以少腹痛、硬满,大便干结为辨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使用刨削钻完成下鼻甲手术,保留下鼻甲黏膜的解剖及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肥厚性鼻炎的目的。方法对所有符合慢性肥厚性鼻炎诊断的患者,鼻内窥镜下运用刨削钻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85例和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65例比较。结果两种术式在鼻塞症状改善效果、有效率方面差别不大,但是从术中出血量、术后渗血、创面愈合、术后黏连、嗅觉减退、鼻腔干燥等并发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窥镜下运用刨削钻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准确性高、损伤小、保留原鼻甲黏膜功能、并发症少、容易掌握等优点,是基层医院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下腔静脉发育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发育畸形的CT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下腔静脉发育畸形5例,其中左位下腔静脉1例、左肾静脉环绕主动脉1例和主动脉后左肾静脉3例。采用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并结合MPR和/或CPR后处理技术。结果CT平扫及增强均能较好显示左位下腔静脉,MPR和CPR则能更好显示其全貌;对左肾静脉环绕主动脉和主动脉后左肾静脉,CT平扫需要较敏感地意识提示诊断,必须增强扫描方能确诊,CPR能较好显示其概貌,MPR对此无意义。结论CT平扫及增强并结合MPR和/或CPR后处理技术,可清楚显示上述畸形,明确诊断;对临床相关诊疗有积极提示意义,防止意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内窥镜设备的不断进步,官腔镜手术损伤小得到公认,并成为除子宫切除及子宫切开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外又一治疗粘膜下肌瘤、内突型肌壁间肌瘤的新方法。但就如何掌握手术适应症、减少手术并发症仍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B超监护下经阴道宫腔镜电切粘膜下肌瘤、内突型肌壁间肌瘤(腺肌瘤),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宫腔镜下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42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患者中 O 型15例,Ⅰ型19例,Ⅱ型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随访至2014年3月。术后通过满意度调查评估患者的生育能力、剩余肌瘤是否增长以及月经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满意度达97.6%,其中 O 型、Ⅰ型术后满意度为100%;30例要求生育的患者中有14例顺利妊娠,其中6例已成功分娩。结论在 B 超监视下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安全、可靠、有效,可作为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