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现了人体生物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的概括,体现了主观思维对人体状态变化的综合识别。形神一体观的指标体系由反映"形"、"神"本质的中医四诊信息构成,而中医四诊信息的内容,必须反映人体的状态变化,真实体现形神一体观的客观表征。中医重视四诊信息的综合评价,实际是对形神一体的关注,是对生命状态变化的真实客观反映,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现了人体生物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的概括,体现了主观思维对人体状态变化的综合识别。形神一体观的指标体系由反映“形”、“神”本质的中医四诊信息构成,而中医四诊信息的内容,必须反映人体的状态变化,真实体现形神一体观的客观表征。中医重视四诊信息的综合评价,实际是对形神一体的关注,是对生命状态变化的真实客观反映,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人类学家、文明史学家一直以来均有"医源于巫"的观点,我国的古"医"字写作"醫"或"毉",明显可见"医"与"巫"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天神透过巫掌管人间"的层次观点渗入医学体系中,影响并形成中医学的形神理论。上古巫文化以"天(神)-巫-人"为核心架构的天人体系,至春秋时期,诸子以哲学思辨将其转化为"天(神)-心-人"体系,至战国晚期,以人为重心,建构出"神-心-形"的形神体系。此哲学思维模式影响中医学而形成中医原创思维"形神一体观"的核心架构,有效指导中医学数千年,由此发展出灿烂的中医文化。形神观的核心架构:"神-心-形"思维体系演变过程的确立,丰富并完善形神理论,明确了中医学天人合一之整体观的原创思维内涵,印证哲学对医学的指导意义,可使中医学能在更坚实的哲学、文化之根基上将理论及临床应用推向更宽广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传统的“形神一体”生命观,在现代心身医学的发展下得到新的关注。“形神一体观”对针灸临床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但历代医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讨论。本文主要从《黄帝内经》的认识出发,比较形神理论与心身医学的异同,结合临床观察,从形神病机、察神揣穴、形神治法3个方面论述“形神一体观”对针灸临床诊疗的指导,厘清了“形”与“神”在疾病、诊断、治法不同层面的指代对象,讨论了“形神一体观”视域下的针灸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5.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生理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统一。而中医学也一直强调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临床治疗疾病提倡"形神并调",通过药物疗法与情志疗法相结合对患者进行治疗,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旨在从"形神一体观"角度对于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进行分析和阐述,这对于现代心身医学的发展以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对于生命整体认识的重要学术思想,体现了生命活动过程中形体与精神统一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从中医学形神一体观的角度浅析孙思邈《千金方》导引养生思想,总结孙思邈在导引养生保健方面的独特贡献,从调身、调息、调心三方面介绍《千金方》的导引实践方法,阐明了《千金方》导引中形神一体观在祛邪防病和养生保健中的特色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文章基于中医形神一体观理论,以稳定或控制尘肺病变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探讨尘肺综合性康复方案的构建。该方案运用"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采用"形神并治"的康复手段和"形神合一"疗效评价系统。这种结合现代医学模式将形神一体观理念贯穿于尘肺康复诊疗的各个环节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突破"形"的局限,对尘肺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养生康复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检索从先秦时期至清代的古代文献,梳理形神字义、形神含义及形神一体观的历史演变过程("鬼魂论"-散在的"形神说"-较系统的"形神观"-形神观与医学有机结合),正本清源,揭示形、神、形神一体的内涵,以期更好地将其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阐发人类生命活动,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9.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文本挖掘技术能从大量的文本信息中发现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将文本挖掘技术运用到形神一体观的理论研究为中医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形与神的和谐统一。心理疾病已成为当前我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遵循中医形神一体观,养形调神,守神全形,使形体健壮,精神充沛,身体与精神和谐统一,有效防治心理疾病,维护身心健康,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象数-形神-气”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研究提出"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并从模式构建、认识深化规律、实践运用等方面探讨了"象数-形神-气"三要素间的关系,认为"象数-形神-气"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呈现模式要素的构建关系,认识渐次深化的递进关系以及实践运用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12.
焦虑与抑郁障碍已成为我国转型期人群最常见的心身病理状态。中医在天人合一、形神统一、脏腑协调、阴阳平衡理论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对该类疾病具有心身同调的优势。文章从焦虑与抑郁障碍的中医范畴、病理机制、治疗大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探讨,概括其病机要点:实在三焦枢机不利、虚在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提出和解枢机、调和阴阳为其治疗大法,这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中医文献特别是《内经》为基础,从形神兼养、因时因地、因人而养三方面分类概括中医养生诸法,讨论其内涵和特色。认为形神兼养诸法多源于道、儒、释,特别是道家,主要着眼于身心的调整和摄养;因时因地制宜和因人而养较具中医养生特色,特别是后者中医的优势更大。中医养生在养生方法上与道、儒、释养生多兼融交错,它是在总结道、儒、释各家养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和集大成。  相似文献   

14.
中医形神医学理论与恶性肿瘤诊治显著相关。提出恶性肿瘤治疗形神统一理论(绝对统一和相对统一),将恶性肿瘤发展过程及相对应的治疗分为三期,创建更加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早期以治形为中心,追求形神绝对统一,评价重点在根除瘤体(CR,Recist判定标准)+症状消失;晚期以治神为重点,追求形神相对统一,评价重点在症状、合并症出现少而轻,忽略肿瘤增大至进展(PD);中期前半部分,评价重点在瘤体缩小(CR、PR、肿瘤缩小的SD)+症状改善,与早期治疗目标接近;后半部分评价重点在症状明显减少+瘤体增大速度减慢(肿瘤增大的SD、PD),与晚期治疗目标相衔接。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结合,为临床应用服务,先行创建形神统一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标准,根据疗效判定结果调整临床治疗。未来期待根治和姑息两大类治疗,全方位、多角度、分期、分阶段、多项目、多指标综合评价恶性肿瘤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中医"治未病"视角探讨健身气功防病治病的理论依据及作用机制。健身气功可调身、调神、调心、舒筋利节、协调脏腑功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符合中医理论中"形神合一"的观念。从作用机制看,健身气功可调节大脑功能、提高免疫和代谢功能,促进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16.
中药是中医学极其重要的部分,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伟大宝库。笔者针对中药“药源性疾病”引发禁用某些中药的问题,从应正确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入手,分析了中药药源性疾病的成因,提出了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对传承和发扬中医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界定了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之“思维”“思维模式…‘原创”“中医原创”等几个相关概念,提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模式,并阐述了其理论内涵与科学价值,指明了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实践转化方向,得到了哲学界、中医界专家的论证和肯定,指出其将为中国哲学、思维科学、回应文化质疑、促进中医自身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空间与时间是事物的两种基本属性,然而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便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时空观:时空合一与时空分离。它们分别是中国与西方的时空观。中国尚合,西方尚分,而分合之源就在时空观。时空合一意味着融合、贯通,这正是中医与中国古代哲学合流的奥秘;时空分离意味着分解、还原,而分解、还原最基础的学科是数理化,这正是西医与数理化联姻的原因。形态属于空间,功能属于时间,中医与西医的时空观不同,意味着在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中,形态与功能的涵义不同。从时空观出发,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诸如中医的脏象究竟是形态的还是功能的,为什么经络、命门、三焦有名无形等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9.
Following the spirit of Central Committee about the Opinions on Promoting the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ademician Chen Kai-Xian, from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de a wonderfu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global medicine. The report deeply elaborated on five asp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CM,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contemporary medicine,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CM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CM, and th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elt and Road.”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中医传统功法在调节机体免疫、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纠正不良情绪、促进肺功能康复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认为应将中医传统功法尽早地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临床工作中,以充分发挥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特色与优势,进而为中西医结合防控疫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