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土茯苓防治炎症性肠病(IB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得土茯苓的活性成分;在TTD、OMIM、Gene Cards数据库中去重、合并多平台的IBD靶点信息;获得活性成分和疾病靶点的交集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PPI)、“药物–成分–靶点–疾病”互作网络图;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获得相关生物学过程信息及疾病作用通路;利用Cytoscape获得核心靶点并使用Auto Dock Tools 1.5.7对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获得15个活性成分、190个药效成分靶点、2 171个疾病靶点,整理得到137个交集靶点,通过界值筛选得到28个核心靶点,其中5个为关键核心靶点,主要涉及P53核内磷酸化蛋白(TP53)、白细胞介素-6(IL-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等,并推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是主要作用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核心靶点与土茯苓相关活性成分具有关键的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GEO数据库多芯片联合分析及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化橘红防治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ETCM、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PharmMapper等数据库结合文献报道,获取化橘红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O数据库多芯片联合分析获得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差异表达基因,联合GeneCard、DisGeNET和DiGSeE等数据库筛选出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潜在疾病基因。对疾病基因和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以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橘红活性成分–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化橘红防治动脉型肺动脉高压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化橘红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将化橘红主要活性成分与网络拓扑分析后所得到的排名前10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Autodock Vina预测其分子结合自由能及Pymol作分子对接可视化图。结果 筛选出活性成分15个,得到可作用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靶点150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仙鹤草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仙鹤草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靶点;将活性成分靶点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 12.0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运用Cytoscape 3.10.1软件构建“中药–疾病–化合物–交集靶标”网络图;通过R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预测作用机制;通过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从仙鹤草中筛选出5个活性成分,作用于90个靶点,其中仙鹤草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活性成分为鞣花酸、山柰酚、儿茶素、木犀草素、槲皮素;核心靶点为B淋巴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原癌基因(MYC)等;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抗肿瘤、调节免疫、调节脂代谢、抗病毒等多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仙鹤草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高亲和力。结论 仙鹤草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凋亡、炎症、代谢等相关基因及通路发挥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和实验研究方法探究黄芩活性成分调控铁死亡逆转肿瘤耐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潜在靶标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生物利用度(OB)≥30%且类药性(DL)≥0.18的条件筛选黄芩活性成分,使用UniProt数据库获得黄芩活性成分的对应靶点基因。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搜集肿瘤耐药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 3.7.0软件将获得的黄芩活性成分与肿瘤耐药的交集靶点,绘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借助CytoHubba插件获得活性成分度(degree)值排名,并分析关键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在线分析功能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FerrDb数据库获取铁死亡过程中的调控基因,将其与黄芩活性成分参与逆转肿瘤耐药性的靶点基因取交集,获得黄芩通过调控铁死亡过程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靶点基因。利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进行化合物和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取处于指数生长期的ZR-75-30和HeLa细胞,加入不同终浓度(12.5、25.0、50.0、...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方法探讨防己地黄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HERB数据平台及相关文献检索防己地黄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相关靶点,通过R软件limma包对GEO平台类风湿关节炎数据集GSE110169进行差异分析。基于WGCNA筛选与疾病相关的基因模块。利用R软件VennDiagram包进行交集靶点分析。通过Cytoscape的cytoHubba插件筛选核心靶点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与分析。clusterProfiler包对交集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PyMOL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运用CIBERSOTR进行核心靶点基因的免疫浸润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有效活性成分129个,相关靶点1 280个,基因芯片差异基因2 091个;筛选出3个与疾病相关的基因模块;获得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139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主要富集在T细胞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法、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验证探讨金莲花抗炎的药效物质及机制。方法 根据质谱信息结合对照品、文献和数据库指认金莲花中化学成分信息;借助Swiss ADME平台及查询文献来筛选金莲花潜在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金莲花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OMIM、GeneCards、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获取炎症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图取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后,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炎症靶点–富集通路”网络;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从金莲花中共鉴别出38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23个,有机酸类10个,香豆素类1个,单糖2个以及苯乙素类2个;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金莲花可能通过鼠尾草素、蓟黄素、香叶木素、阿魏酸、槲皮素和芹菜素等成分,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TNF...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痤疮1号方(CC1HF)治疗痤疮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和TCMID筛选出痤疮1号方各中药的成分和靶点;利用Uniprot将所有蛋白靶点转换为相应的基因名称;通过OMIM、GeneCards、DrugBank和DisGeNET等数据库收集疾病痤疮的靶点;利用Venny2.1软件取交集获得CC1HF治疗痤疮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互作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互作(PPI)分析,并导入Cytoscape 3.7.1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以获得核心靶点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1.5.6和PyMOL软件,将核心靶点蛋白和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获得CC1HF有效成分251个,作用靶点431个,痤疮疾病靶点1 328个,映射获得31个CC1FH治疗痤疮的潜在靶点;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获得11个核心化学成分;PPI网络分析获得12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获得生物过程(BP)80条,细胞组成(CC)得到10条,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筛选癫痫宁片治疗癫痫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TCMSP、Herb数据库筛选癫痫宁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GeneCard、OMIM、DisGent筛选癫痫的治疗靶点;使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将药物–交集基因上传至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将药物–疾病交集基因上传至利用生物信息学开源软件Bioconductor,对其进行生物学过程的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关键靶点与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到癫痫宁片有效成分70个,靶点308个,其中degree前9位的活性成分分别为毛钩藤碱、山柰酚、狼尾草麦角碱、β-谷甾醇;核心靶点共10个,分别为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转录因子AP-1(JUN)、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肿瘤蛋白p53(TP53)、蛋白激酶B1(Akt1)、雌激素受体α(ESR1)、肿瘤坏死因子(TNF)、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共筛选出5 195个GO条目,富集到259条与药物治疗癫痫相关的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间结合良好。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对癫痫宁片治疗癫痫作用机制有了新的认识,阐明药物活性成分与癫痫的关系,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探讨黄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和UniProt数据库获取黄连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经GeneCards、OMIM、Drugbank、TTD、DisGeNET数据库筛选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获取黄连和溃疡性结肠炎的交集靶点,并上传String 11.0数据库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通过Cytoscape3.9.0的Cyto Hubb插件和“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筛选核心靶点。借助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注释(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Tools 1.5.6软件将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法验证最佳结合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共筛选出黄连7个活性成分及其137个靶点,溃疡性结肠炎1 258个相关靶点和81个交集靶点。核心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1(Akt1)、B淋巴细胞2(BCL2)、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生物过程包括无机物的反应、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主要包括MAPK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连的核心活性成分能够很好地与关键靶点结合。MD进一步验证了能量结合最好的小檗碱与白细胞介素(IL)-1β的结合能为−36.19 kJ/mol。结论 黄连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房艳艳  郑玉艳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3,(9):558-562+614-616
目的 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分析方法 ,探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功效网络与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文献,获取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主要有效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支原体肺炎相关靶点来自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疾病和成分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和Cytoscape软件分析了共享靶点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评估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结果 共筛选得到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活性成分101个和813个成分的靶点,与306个支原体肺炎相关的靶点取交集,得到67个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相关靶点参与细胞凋亡、炎症、外来刺激等生物学过程发挥作用。KEGG富集分析显示,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机制可能与肿瘤坏死因子(TNF)、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乙型肝炎、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有关。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8个核心靶点,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二妙散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二妙散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宫颈HPV感染相关疾病靶点。将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3.8.2软件对PPI进行拓扑分析;将潜在作用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功能(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Tools 1.5.7软件和Pymol软件对核心作用靶点与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结果 获得二妙散有效成分28个,作用靶点为221个,筛选出核心靶点5个,包括蛋白激酶B1(Akt1)、肿瘤蛋白p53(TP53)、雌激素受体α(ESR1)、转录因子AP-1(JU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GO富集分析显示,潜在作用靶点与细胞增殖的正向调节、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转录的正调控、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有关;KEGG富集分析结果包括磷脂酰肌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苍耳子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苍耳子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苍耳子散-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筛选出苍耳子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核心成分;将苍耳子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潜在作用靶点导入STRING平台,通过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苍耳子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对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收集苍耳子散的活性成分62个,苍耳子散与过敏性鼻炎的共同靶点214个,其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等可能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关键靶点。通过GO富集分析得到苍耳子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基因靶点参与622个生物学过程、62个细胞成分、152个分子功能;KEGG分析得到162条通路,主要与免疫反应、细胞调控和受体等相关通路有关。分子对接证实核心靶点STAT3、MAPK3能自发地与关键成分芫花素、亚油酸乙酯等结合。结论 苍耳子散主要通过芫花素、亚油酸乙酯等与STAT3、MAPK3的结合来参与免疫、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细胞过程的调节,最终起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儿脾醒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儿脾醒颗粒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DrugBank、TTD数据库得到小儿厌食症相关靶点基因;取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得出儿脾醒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靶点并绘制Venn图;运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药物与小儿厌食症疾病靶点互作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的可视化网络图,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通过Bioconductor数据库和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了解儿脾醒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可能的生物过程及通路;最后运用SYBYL-x2.0软件实现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获得儿脾醒颗粒主要活性成分46个、药物靶点蛋白236个;检索小儿厌食症疾病相关靶点共1 372个,活性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118个;发现儿脾醒颗粒通过作用于转录因子AP-1(JUN)、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肿瘤坏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共性作用机制与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热毒宁注射液中青蒿、金银花、栀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相关靶点对应的基因,通过Cytoscape 3.8.2构建中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搜集“COVID-19”“SARS”和“MERS”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0数据库映射筛选出3种冠状病毒感染疾病的共有靶点;将SARS、MERS和COVID-19的共有靶点与热毒宁注射液化合物靶点进行交集筛选出共同靶点作为研究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取数据后,使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的网络图;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论(GO)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绘制柱状图及气泡图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选取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中关键化合物与重要靶点蛋白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热毒宁注射液筛选得到31个活性化合物中,207个相应作用靶点;SARS相关靶点2 453个,MERS相关靶点805个,COVID-19相关靶点2 571个,3种疾病共有靶点786个,与热毒宁注射液的共同靶点11个,分别为HSPA5、CRP、MAPK1、HMOX1、TGFB1、HSP90AA1、TP53、DPP4、CXCL10、PLAT、PRKACA。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进程(BP) 995个,分子功能(MF) 71种,细胞组分(CC)31种。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99条信号通路(P<0.05),主要涉及前列腺癌、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肝细胞癌、癌症中的蛋白多糖、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感染、MAPK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3种核心活性黄酮类化合物与关键靶点MAPK1、PRKACA、HSP90AA1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并且3种活性化合物与SARS-CoV-2 3CL水解酶及ACE2结合能较推荐化学药小。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对SARS、MERS和COVID-19 3种疾病具有潜在共性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活性化合物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作用于MAPK1、PRKACA、HSP90AA1等靶点,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炎症风暴、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收集筛选柴胡疏肝散有效成分,通过Pub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得到柴胡疏肝散的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及DrugBank数据库得到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柴胡疏肝散"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R软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网络分析结果。结果共筛选出132个柴胡疏肝散有效成分和448个作用靶点。得到2 244个疾病靶点,将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靶标与柴胡疏肝散靶点取交集得到233个共同靶标。STAT3、AKT1、TP53、MAPK3、MAPK1等为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共得3 371个条目(P0.05)。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182条信号通路(P0.05)。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密切的有EGFR、PI3K-Akt、TNF和IL-17信号通路。结论柴胡疏肝散可能在促进胃排空、促胃肠动力、改善抑郁状态,减轻炎症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石榴皮治疗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石榴皮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腹泻的潜在作用靶点,筛选两者交集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图并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获得7个石榴皮主要化学成分,石榴皮与腹泻共同靶点114个。PPI分析显示,肿瘤抗原p53(TP53)、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胱天蛋白酶33(CASP)等可能为治疗关键靶点。通过KEGG分析表明,石榴皮可能通过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等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分子对接表明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可自发结合。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石榴皮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腹泻,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补肺活血胶囊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治疗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其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获得补肺活血胶囊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相关靶点,并采用交集法筛选出与补肺活血胶囊活性组分作用的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并运用R version 3.6.3软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采用AutoDock Tools 1.5.6、AutoDock vina 1.1.2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 从补肺活血胶囊中共筛选出潜在活性成分32个,对应靶点203个,核心化合物11个,核心靶点52个;PPI网络分析获得补肺活血胶囊干预COVID-19关键作用靶点25个;GO及KEGG富集分析得出与补肺活血胶囊治疗COVID-19作用相关的生物过程251个(P<0.05),相关信号通路93条(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补肺活血胶囊核心化合物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3CL水解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具有较好的亲和。结论 补肺活血胶囊含有的核心化合物可作用于IL6、MAPK8、PTGS2、PTGS1、NCOA2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对COVID-19恢复期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清咳平喘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预测清咳平喘颗粒的主要成分和其作用靶点,再与CTD、GeneCards数据库得到的COVID-19的疾病靶点交集整合,获得清咳平喘颗粒治疗COVID-19的潜在靶点。借助String平台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及筛选核心靶点,并开展基因本体(GO)注释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依托Cytoscape软件绘制“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图。采用Autodock分子对接技术将关键靶点与清咳平喘颗粒中关键成分进行验证。结果 共获得261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包括TNF、IL6、ALB、AKT1、VEGFA在内的91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KEGG富集分析分别共得到条目1 508个、152个,涵盖Toll-like receptor(TLR)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麻黄碱、苦杏仁苷是清咳平喘颗粒抗COVID-19主要活性成分。结论 运用网络药理学得到了清咳平喘颗粒抗COVID-19的作用靶点和通路,为进一步探讨清咳平喘颗粒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小白菊内酯治疗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Swiss Target Prediction、SuperPred和HERB数据库筛选小白菊内酯的作用靶基因。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肺癌的疾病靶基因。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靶基因–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通过Bioconductor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确定小白菊内酯与核心靶基因结合作用。结果 小白菊内酯靶基因共88个,肺癌相关基因8 814个,取交集得到小白菊内酯–肺癌共同靶基因68个。在PPI网络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细胞色素P450(CYP)2D6、CYP3A4、CYP2A6、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TGS2)、Toll样受体4(TLR4)、溴结构域包含蛋白(BRD)2、BRD4、单胺氧化酶A(MAOA)、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X1)是小白菊内酯作用于肺癌的10个核心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肤疾洗剂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活性成分、关键作用靶点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数据库及文献报道对肤疾洗剂中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疾病靶点进行检索,Cytoscape软件进行成分–靶点网络图构建,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预测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 获得肤疾洗剂61种有效成分和1 049个作用靶点,瘙痒症疾病靶点1 621个,其中肤疾洗剂146条信号通路,主要富集在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肤疾洗剂具有抑制炎症、免疫调控作用,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和黄酮类等,涉及的主要靶点有蛋白激酶1(Akt1)、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黏着连接蛋白β1(CTNNB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符合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