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造影剂肾病是医院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但到目前为止,对已发生的造影剂肾病尚无有效治疗.本文就如何有效地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行冠脉介入治疗且可能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两组用药前后血清肌酐水平、肌酐清除率的变化以及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结果使用造影剂之后,两组肌酐水平增加值、肌酐清除率减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地尔组、对照组分别有10例(16%)、15例(26%)发生造影剂肾病,两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有预防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介入治疗与造影剂肾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阜外医院所有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CTO组和非CTO组,分析其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9924例患者,CTO组(876例)和非CTO组(9048例)患者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分别为2.2%和1.8%(P=0.454)。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CTO组(850例)和非CTO组(850例)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分别为2.2%和1.4%(P=0.204)。经多因素分析,倾向性评分前后,CTO均不是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TO患者和非CTO患者接受介入治疗造影剂肾病发生风险相当。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应用日益普遍,需要经常应用大剂量含碘造影剂,因此,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目前造影剂肾病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第三位致病因素,是冠状动脉诊疗术的常见并发症。如何防治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引发的造影剂肾病逐渐受到心血管介入医生的重视,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及病情转归至关重要。现就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载脂蛋白在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作用以及防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高血糖已成为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有关急性高血糖与造影剂肾病的研究受到很大的关注。现将从急性高血糖的诊断标准、产生原因、急性高血糖与造影剂肾病相关的临床试验及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述。急性高血糖作为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那些既往无糖尿病史而发生急性高血糖的患者应被视为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高危群体,密切关注患者术后肾功能变化,并考虑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尿酸水平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纳入1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是否增高分为血尿酸正常组(n=95)和血尿酸增高组(n=55),比较两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血尿酸增高的55例患者中,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27.27%(15/55),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的患者[10.53%(10/95),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尿酸水平(OR 1.007,95%CI 1.001~1.013,P=0.014)及造影剂用量(OR 1.035,95%CI 1.017~1.054,P=0.000)。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尿酸升高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风险增大是独立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造影剂和放射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造影检查。造影剂应用后常可引起可逆性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尽管造影剂肾病不能完全避免,但在术前正确的预防措施能减少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本文就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发生机制、临床预防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胱抑素C及血尿酸水平变化诊断造影剂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确诊发生造影剂肾病患者48例分为重型造影剂肾病组(达到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后72 h内血肌酐未恢复到造影前基础水平)17例和轻型造影剂肾病组(达到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后72 h内血肌酐恢复到造影前基础水平)31例.造影检查前后留取患者6h尿及空腹晨血,检测其血肌酐、尿肌酐、血胱抑素C、尿胱抑素C及血尿酸水平.结果 造影后与造影前比较,两组血肌酐、血胱抑素C、血尿酸水平明显增高(P均<0.05).造影后重型造影剂肾病组与轻型造影剂肾病组比较,尿胱抑素C、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尿胱抑素C及血尿酸可以作为早期预测严重造影剂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影响,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13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ACS患者(年龄≥65岁),选择同期无糖尿病的145例老年PCI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脑钠尿肽、射血分数、25-羟维生素D、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白蛋白等。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134例老年糖尿病PCI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17例,发生率为12.6%,无糖尿病的145例老年PCI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13例,发生率8.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性别、围手术期用药中ACEI/AR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术前BNP、纤维蛋白原、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高于非糖尿病组,25-羟维生素D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对老年糖尿病合并ACS患者PCI后发生造影剂肾病行Lo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25-羟维生素D进入回归方程,为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纤维蛋白原升高增加造影剂肾病的发病风险(OR=3.403,95%CI:1.353~6.845,P=0.007),25-羟维生素D降低使造影剂肾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0.485,95%CI:0.282~0.833,P=0.009)。结论术前纤维蛋白原升高、25-羟维生素D下降使老年糖尿病合并ACS患者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50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75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造影剂肾病发生2例(2.60%),对照组造影剂肾病发生9例(12.0%).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是保证水化疗法能更加有效预防介入治疗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N-乙酰半胱氨酸预防老年患者造影剂肾毒性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影剂肾毒性(CIN)是住院患者急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其发生率达10%以上[1].其中糖尿病、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等均是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造影剂肾病一旦发生,并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防治老年患者CIN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230例,均应用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进行造影,按照血糖指标分为非糖尿病(DM)组(n=112)、糖耐量异常组(n=38)、DM组(n=80),分析三组治疗后平均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及照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三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值比较,糖耐量异常组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DM组显著高于糖耐量异常组(P<0.01)。非DM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2.7%,糖耐量异常组为5.3%,DM组为8.8%。结论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发生呈正相关,对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时,应注意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治疗在造影剂肾病低风险人群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124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术前12h以及术后12h给予水化治疗,并于术前72小时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至术后48小时,对照组不予水化以及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患者手术前24h以及术后48h血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以及造影剂肾病发病率。结果 术后试验组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发生造影剂肾病较低风险的人群在行介入治疗手术期间予水化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同样具有降低造影剂肾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造影剂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既往推荐对高危患者使用静脉补液及输注甘露醇(mannitol)和速尿(furosemide),以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但尚无前瞻性研究的报道。动物实验提示肾髓质缺氧在造影剂肾病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速尿配合补液能缓解髓质缺氧。作者试图确定,速尿合并静脉补液对原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否有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PCI患者383例。根据术后血清肌酐变化情况分为两组,即造影剂肾病组(CIN组)60例,非造影剂肾病组(非CIN组)323例,回顾性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383例患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并行PCI术患者中,术后有60例发生CIN,CIN的发生率为15.67%;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发生CIN的危险因素为肾功能不全(P<0.01,OR=6.033)、手术前后使用速尿(P<0.01,OR=4.443)和高血压(P=0.001,OR=3.693)。结论肾功能不全,手术前后使用速尿和高血压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在进行PCI治疗前后应进行充分的水化治疗并且做好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患有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血清肌酐浓度变化情况分为两组,即造影剂肾病组(CIN组)58例,非造影剂肾病组(非CIN组)312例,回顾性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58例发生CIN,发生率为15.67%;相关分析发现年龄(r=0.193,P〈0.001)、Ⅱ型糖尿病(r=0.104,P=0.045)、肾功能不全(r=0.331,P〈0.001)、糖尿病肾病(r=0.150,P=0.004)、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r=0.164,P=0.002)、贫血(r=0.127,P=0.015)、利尿药(r=0.300,尸〈0.001)的使用与CIN发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手术前后使用利尿药为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和手术前后使用利尿药是PCI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在进行PCI治疗前应进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造影剂肾病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一、定义、诊断标准和发生率造影剂肾病是排除了其他肾脏损害因素的使用造影剂后2~3d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1-3]。通常认为血清肌酐(Cr)水平较使用造影剂前升高25%~50%或升高50~100mg/L便可诊断本病[1-5]。造影剂肾病多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多数患者肾功能可于7~10d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介入手术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发病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老年冠心病患者76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其中36例患者在治疗后并发造影剂肾病,分析其发病因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共有36例并发造影剂肾病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4.71%,36例患者的造影结果显示,单支血管病变患者16例,双支以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20例。且患者在经治疗和护理后,其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但在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几率较大,而且此类并发症对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术后恢复影响极其严重,所以,在早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降低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才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水化治疗预防冠脉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已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造影剂肾病当前已成为医院内发生肾衰竭的第三位因素[1].  相似文献   

20.
造影剂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造影剂肾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孙阳,郑法雷北京100730造影剂所致的肾损害──造影剂肾病(contrastassociatednephropathy,CAN)是造影剂使用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发展,推动了造影剂的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