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8月1日,围场县围场镇河东村发生一起家庭食用霉变粉条引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9人,其中死亡2人。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确认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 1998年7月20日,河东村村民王某在奶牛场打工时,将他人放在草垛旁的粉条(马铃薯粉)带回家,  相似文献   

2.
黄月娟  李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524-2525
酵玉米面中毒是属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毒中一种病死率较高的细菌性食物中毒[1]。2000年8月~2004年9月我地区发生5起酵玉米面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多达43人。我院ICU共收治26例酵玉米面中毒患者,经积极抢救与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相似文献   

3.
1977年7月,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从通河、巴彦两起臭米面食物中毒的样品中分离出产生黄色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实验证明,此菌为臭米面食物中毒的病因。分类鉴定结果,定名产毒黄杆菌。1979年10月,改称为酵米面黄杆菌。但是,根据我们对黑龙江省的17株菌的生物学性状的追加实验观察,发现其鞭毛数目和着生位置、  相似文献   

4.
酵米面黄杆菌(又名臭米面黄杆菌、产毒黄杆菌)食物中毒是由酵米面黄杆菌外毒素所致的一种生物性食物中毒. 1984年8月我省西畴县新乡村徐××等10人同餐食入以酵米面制作之品(当地群众称人之为吊浆粑)及被该品污染之食物致10人中毒9人丧生.病因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了关于酵米面黄杆菌外毒素食物中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1982年7月我省承德地区平泉县发生了一起酵米面中毒,4人食用均死亡。我们对这起中毒病因进行了调查研究,从酵米面中首次分离到“酵米面黄杆菌”并检出毒素,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般资料该县某社员全家3口人,1982年7月10日与一客人同餐,用自制并储存10多天的酵米面  相似文献   

6.
米酵菌酸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三十年代始对米酵菌酸(BA)的理化性质、化学结构及毒作用机理已进行了研究,但缺乏毒性的详细资料。为此,我们对米酵菌酸的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讨从臭米面食物中毒标本分离的新食物中毒病原菌——酵米面黄杆菌的分类学位置,对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冻干保存的17株酵米面黄杆菌的鞭毛着生状况作了研究。一、研究方法先将菌种在 P.D.A 琼脂平板上作分离培养,25℃孵育48小时后,将纯种转种半固体琼脂高层和 SIM 培养基。用悬滴法及相差显微镜检查,确定固有运动。  相似文献   

8.
蜡样芽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疾病.2003年8月23日,勃利县冷冻厂工地民工食常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对食堂及患者采样进行实验室检验,从剩余食物及患者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通过进一步的毒力试验和血清学试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蜡样芽胞菌污染食物所引起的.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此次集体食物中毒的病原,防止类似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剩余食物烧鸭及病人血液与肛拭子标本进行实验室检验.结果 剩余食物烧鸭和11名病人的肛拭子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52名病人血常规检验白细胞升高(11.6~23.9×10<'9>/L).结论 副溶血性弧菌与肠道传染病菌比较,致病力较弱,但在食入大量活菌的情况下可引起食物中毒,要加强对工厂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集体食堂的卫生水平,防止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舒开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246-2246
重庆市某宾馆发生一起集体用餐食物中毒。在实验室采集的样品中,有2个工作人员的肛拭子、1个病人的肛拭子及1个病人的呕吐物中检出产毒型大肠埃希菌;从1个病人排泄物和1个病人肛拭子中检出副溶血弧菌;从1个食品用工具上检出包氏志贺氏菌。现将该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马吉辉  陈卫武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117-117,122
目的:查明本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类似事件提供借鉴。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在10份患者肛拭样品及1份剩余食品中检出生物学形状一致的鸭沙门菌4株。结论:这是一起鸭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食物中毒的处置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选择需要鉴定的致病菌,依据GB/T4789-2003、GB/T4789-2008、WS/T9-1996,对采集标本进行致病菌分离与鉴定。结果:从采集到的10份标本中的凉拌黄瓜、粪便、肛拭子中检出利齐菲尔德沙门菌,其余均未检出致病菌;3例患者恢复期比急性期血清中的利齐菲尔德沙门菌抗体水平均有4倍以上的增高。结论:这是1起由利齐菲尔德沙门菌污染凉拌黄瓜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的环节及控制措施。方法对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进行相关调查并分析控制措施。结果呼吸机管道、简易人工呼吸器、吸引器、吸痰管、治疗室的洗手池采样均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经过彻底消毒呼吸机管道、简易人工呼吸器及吸痰器、加强环境管理及感染者管理,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加强呼吸机管道和简易人工呼吸器的消毒和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朱晶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510-3511
目的:分析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引发食物中毒的病原特征.方法:在流行病学、临床学调查基础上开展了实验室细菌分离和病原学鉴定.结果:从食物中毒患者粪便中检出肠炎沙门菌,其抗原模式为0:9:g:m,符合该菌血清学特征.结论:该食物中毒是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引发的典型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5.
Mupirocin由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NCIB 10586)产生,所以又名假单胞菌酸A(Pseudomonic acid A)’其结构式见图1。  相似文献   

16.
假单孢菌酸     
假单孢菌酸(Pseudomonic acid)俗称:Mupirocin,商品名:Bactroban(Beecham公司)。Bactroban是一种新型局部用抗生素油膏,适于治疗急性、原发性皮肤细菌感染如脓胞病、毛囊炎等。假单孢菌酸是由Psedo-monas flucrecens产生的一种天然抗生素,它是通过竞争性抑制细菌的异-白氨酰基转移  相似文献   

17.
用氚标记物研究了米酵菌酸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与排出。结果表明,~3H-米酵菌酸经大鼠胃肠道吸收很快,灌胃后15min血浆及主要组织的放射比活性已达高峰,以肝脏为最高。24h内从尿粪排泄的放射性总量为灌胃剂量的70%。胆汁也是一条重要排泄途径,24小时内放射性总排泄量为34%。代谢物从胆汁排泄进入肠道后重新吸入肝,形成肠肝循环,使肝脏反复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20年里,重症监护室(ICU)中革兰阳性球菌导致的感染越来越常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原发性血液感染和(或)插管相关性菌血症,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或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最常检出的致病菌是金葡菌合并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或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导尿管相关性感染中肠球菌为常见的第二大致病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查明本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类似事件提供借鉴。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在4份患者肛拭样品及4份剩余食品中检出生物学形状一致的鸭沙门氏菌4株。结论该起事件为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029:K?)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0.
罗华 《首都医药》2014,(24):64-65
目的调查一起饮用水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合并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方法对某中学学生的就餐、饮水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所采集的5个食品样品、10份肛门拭子和2份水样进行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腊样芽胞杆菌等常见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检验。结果经检验所检样品未检出以上病原菌。采集的两份水样:细菌总数:97cfu/ml,总大肠菌群:17MPN/100ml,后者超出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17倍;从两份水样中均检出变形杆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人的临床症状和检验结果,确定这是一起饮用水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合并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