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现状,探讨影响规律SMBG的相关因素,并分析SMBG频率与血糖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糖尿病神经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89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该人群的自我血糖监测情况、患者一般情况、糖尿病综合管理情况、血糖控制水平及是否合并急慢性并发症等。结果在被调查的289例患者中,平均每月自我血糖监测次数为10.03次,每月监测不少于4次的患者有55.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影响规律SMBG的主要因素(P0.05)。另外,年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BG)、是否接受过糖尿病教育、是否进行胰岛素治疗及是否发生过低血糖也可以影响SMBG(P0.05),SMBG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无明显关联(P0.05)。SMBG频率与FBG、P2BG和HbA1c水平呈负相关(r=-0.276,-0.360,-0.361,P0.05);口服药治疗患者与胰岛素治疗患者,当SMBG频率至少分别为7.5次/月(2次/周)、10.5次/月(3次/周)时可使血糖基本达标。结论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SMBG的知识水平和监测质量相对较低,医护人员可通过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监测方案,并加强糖尿病相关饮食、运动知识及血糖监测知识的宣教来进一步提高。SMBG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反之血糖水平也可影响SMBG。SMBG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仍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2名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影响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行为的因素为病人对糖尿病血糖监测的认知;病人的客观因素,对糖尿病的态度;病人的家庭经济及医疗保障状况;病人的社会支持情况。[结论]为改变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监测行为,应帮助病人掌握血糖监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此外,病人良好的自我效能、家庭经济医疗保障状况及社会支持对病人的血糖监测行为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blood glucose,SMBG)对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VIP),收集SMBG对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以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纳入文献7篇。SMBG使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0.4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使用SMBG结果调整糖尿病管理方案使HbA1c下降0.42%,单纯SMBG无改善血糖控制的作用。结论 SMBG可改善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但需要与患者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凯  卢逢娣  朱玮 《上海护理》2010,10(2):45-4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状况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自设问卷,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SMBG状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在实际调查的18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SMBG规范的只16.9%,不规范的占83.1%;老年糖尿病患者SMBG状况受年龄、糖尿病教育、血糖化验指标及自费影响较大。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加深对糖尿病的认识,增强血糖监测的信念,提高糖尿病患者SMBG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监测的认知情况、监测状况、影响患者血糖监测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75例(76.53%)监测状况差,主要因素是医护人员宣教不够,医疗负担、惧怕疼痛等.结论 加强糖尿病教育、运用减轻疼痛的技巧、提高家庭支持可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玉玲  梅洵 《现代护理》2006,12(28):2682-2683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监测的认知情况、监测状况、影响患者血糖监测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75例(76.53%)监测状况差,主要因素是医护人员宣教不够,医疗负担、惧怕疼痛等。结论 加强糖尿病教育、运用减轻疼痛的技巧、提高家庭支持可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媛媛 《全科护理》2010,8(28):2541-254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影响。[方法]对32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及家属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6个月SMBG,病人血糖稳定;干预后病人对SMBG的重要性知晓率达100%,96.87%的病人能主动进行SMBG,其中96.77%的病人能准确进行SMBG。[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SMBG的依从性,从而增强病人的自我管理及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情况及自我血糖监测现状,针对不足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以进一步做好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elf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的管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例糖尿病患者就自我血糖监测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3份。结果患者对血糖监测及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低,未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的方法;未进行SMBG的原因主要是经济问题。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监测认知及血糖仪使用上的不足,应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让患者能够有效地进行血糖监测,更加积极地参与糖尿病的自我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影响.[方法]对32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及家属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时间为6 个月.[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6个月SMBG,病人血糖稳定;干预后病人对SMBG的重要性知晓率达100%,96.87%的病人能主动进行SMBG,其中96.77%的病人能准确进行SMBG.[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SMBG的依从性,从而增强病人的自我管理及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疾病认知、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自我管理活动问卷、简易疾病认知问卷、自我效能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16年10月~2017年1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总分为(44.63±10.73)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知、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进入自我管理的多元回归方程,其疾病认知、社会支持对自我管理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具有直接影响。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较差,其疾病认知、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是影响自我管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系统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随机分为2组各66例,均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辅以心理支持、认知和行为干预等.结果:治疗4周后,干预组焦虑抑郁(SAS、SDS)评分及血糖相关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结论:系统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血糖等相关指数.  相似文献   

12.
胡佑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5032-503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情况及探讨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监测的认知情况、监测状况、血糖水平及影响患者血糖监测的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自我血糖监测情况与患者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居住地及认知有关,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血糖监测情况有关(P〈0.05)。结论应强化患者血糖监测的意识,提高其自测血糖技能,使血糖更好达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管理状况以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健康信念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医院急诊内科观察病房2型糖尿病患者298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糖尿病患者行为评价体系量表-危险因素管理分量表、社会支持问卷、糖尿病健康信念问卷对其进行问卷测评,并分析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管理各维度的分值分别为:烟酒控制为(4.50±0.82)分、门诊复查为(4.51±0.23)分、血糖监测为(4.37±0.26)分、血脂监测为(4.10±0.42)分、尿蛋白监测为(4.31±0.51)分、眼底监测为(4.40±0.82)分、足部监测为(4.10±0.56)分。危险因素管理分值与健康信念、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分值之间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分值之间呈负相关(r=0.329、0.011、0.255、-0.149,均P0.05)。路径分析显示,健康信念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危险因素管理的影响中起到不完全中介效应(β=0.434),模型的拟合指数为χ2/df=1.24、P=0.321、RMSEA=0.008、NFI=0.982、RFI=0.969、IFI=0.976、TLI=0.959、CFI=0.952。结论急诊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健康信念之间有相互作用,并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管理水平。护士可依据急诊患者的特点,加强对患者有关糖尿病防治知识和必要性的认知教育,以提高个体对危险因素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朱向阳  单梅芳 《临床荟萃》2012,27(4):324-326
糖尿病是老年痴呆的常见原因,患者存在学习、记忆减退和认知障碍。有研究表明这些变化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的升高相关,而且与血糖波动性也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T2DM)每日进行7次自我血糖监测(SMBG),连续3天,同时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北京版量表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检测患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找出影响因素,为改善和提高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非实验性的描述性研究便利抽取102例门诊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疾病因素和人口学因素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农村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总体水平较差,生存质量总评分为(51.40±13.37)分;糖尿病对农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精神维度影响最大;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病程、并发症、饮食治疗、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血糖监测等因素对农村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病程、并发症、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饮食治疗、血糖监测等影响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农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疏导,从疾病因素和人口学因素方面重视改善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在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2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糖尿病痛苦量表、慢性病资源问卷、糖尿病知识问卷、简易疾病认知问卷、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并监测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标准得分为61.90分。各维度标准得分为:饮食73.42分;运动32.66分;血糖监测21.29分;足部护理40.00分;遵医嘱用药78.00分。自我效能、慢性病资源、糖尿病疾病认知和腰围是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解释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变异的31.5%。结论我国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欠理想,应根据患者的需要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使其建立科学的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性格特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血糖是否达标,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标准,采用D型人格量表、社会支持评分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评估患者的性格特征、社会支持程度及应对方式,分析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因素。结果 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达标34例(35.42%),餐后2h血糖达标28例(29.17%),糖化血红蛋白达标31例(32.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格特征、社会支持评分和应对方式对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型性格、社会支持利用度、消极应对是血糖控制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性格特征、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与血糖自我监测行为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信念量表、血糖自我监测行为量表,对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总分为(49.54±4.43)分,得分指标为70.77%,处于中等水平;血糖自我监测行为总分为(27.89±7.41)分,得分指标为55.8%,处于较低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各维度及总分与血糖自我监测行为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与血糖自我监测行为水平有待提高,健康信念与血糖自我监测行为关系密切,医护人员可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患者的健康信念水平,改善其血糖自我监测行为,从而达到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Orem自护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Orem自护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Orem自护理论中支持教育系统给予护理指导。观察两组入院时、出院后3、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变异、糖化血红蛋白及其达标率、血糖监测频率、低血糖等的差异。结果:Orem自护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得到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升高,而血糖变异性明显减少,血糖监测频率明显增加,低血糖事件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在糖尿病患者SMBG中应用Orem自护理论,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执行自护行为的能力、遵医行为,对护理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1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现状。认为自我血糖监测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预防低血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合理规划饮食结构、运动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从心理和社会两个角度解析影响1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呼吁社会给予1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