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医疗手段,它集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于一体,是一项高科技项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高科技项目越来越多的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已经不是高不可攀的项目。随着上海医科大学的两家附属医院(中山医院和华山医院)远程会诊网络的首先开通,并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证实: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既有效又可行。即使在医疗高度发达的美国,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也在发挥很大的作用。据报道:1994年有1000多美国人通过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得到救助,而在1995年有4000多美国人得益于远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河南省远程医疗业务系统建设与应用效果,为河南省远程医疗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河南省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的业务系统建设及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省三级医院远程会诊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占比达100.0%,其中远程教育系统2019年占比较2018年上升30.0个百分点,二级医院除远程会诊系统之外,其余远程医疗业务系统建设占比下降。远程教育服务人次最多,服务1 000人次以上的三级医院占50.0%,二级医院占5.0%。三级医院普通会诊响应时长在12 h以内的占比提升16.5个百分点,紧急会诊响应时长在2 h以内的占比提升26.6个百分点。结论 远程医疗在三级医院发展速度较快,在二级医院普及速度放缓,并存在基础建设工作推进困难以及平台、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引导大型医院、企业点对点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各级医院推广远程教育,提高医护工作者远程服务意识,并加强医疗系统标准化建设工作,促进数据互联互通,提高远程医疗业务便捷度。  相似文献   

3.
1.概述 随着区域医疗和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业务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与云计算模式的发展,对传统的PACS 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影像的远程共享、远程影像教学和远程会诊都已经成为当前PACS 系统面临的挑战.这些业务对PACS 系统提出了在互联网和广域网上跨院甚至跨区域访问医学影像的需求,传统的工作模式在业务模式和技术上都无法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针对这一问题,DICOM 标准组织在2004 年发布了WADO 标准.  相似文献   

4.
孙丽华 《社区卫生保健》2011,(4):276-276,287
“远程心电网络会诊系统”亦称“心电网络系统”。是通过网络、现代心电学、先进的12导心电终端等,形成连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家庭的网络,集医疗、保健、急救、会诊,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工作系统。随着社区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2009年5月心电网络会诊系统在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至今已有502例社区患者接受了实时心电网络会诊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加强医院远程医疗平台管理的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远程医疗是指通过现代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现代远程通讯技术来实现异地医疗服务的系统平台。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探索远程医疗技术.但至今该项技术在我国仍处在发展阶段121。我院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平台建成于2005年10月.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已经由最初的单一申请单位发展到综合诊疗型远程会诊单位.其会诊量在全军也名列前茅.这些进步都得益于我院对远程医疗平台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6.
远程医疗作为一种新型医学模式,其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是一种融合高速数据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会议电视技术的新型专用应用系统.借助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跨地区间提供医学信息和服务,达到远距离诊治疾病目的的一系列医疗活动.河南省人民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及河南省鄢陵县及多家县市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医疗系统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针对远程会诊系统在我院的建设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这对进一步搞好远程医疗会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远程会诊咨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会诊咨询系统,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邮电通讯、网络视频技术以及医疗电子设备等技术手段,具有可视对讲、屏幕会诊、图像扫描传输,可进入Internet网,信息数据库等优点。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研究和实际运作经验,对远程会诊咨询系统的原理、特点、实施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充分利用宽带网络接入原理,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视频会议系统和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以及数据库技术构成的可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院数字化医院建设的不断推进,医院的医疗信息网络延伸到了体系部队和干休所,建立了区域医疗服务信息系统,通过开展与体系干休所的网络门诊、网络病房和远程会诊,实现了与基层卫生单位的医疗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化会诊流程,提高院内会诊的时效性、准确性,节省医疗资源。方法 :在医院原有数据结构的基础上新增相关表,利用C#语言通过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架构开发会诊功能模块,并把该模块集成到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EMRS)中。结果:内嵌到EMRS中的会诊系统通过院内会诊流程的电子化,实现了会诊过程可监督、会诊结果可查询、会诊质量可统计的功能,达到了对会诊流程的闭环式管理的目的。结论: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院内会诊的规范化管理,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远程会诊是医疗机构间运用现代化通讯手段,达到远程异地医疗会诊目的的一种服务方式。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先进的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进行远距离医疗服务,已成为国内外卫生系统和电子行业十分关注的重大科技课题。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于2009年6月建成了化学中毒医疗救治基地远程会诊系统,该系统能使国家级基地与省级基地间完成即时沟通联系、突发事件会商和患者医疗救治远程会诊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远程医学会诊网络系统基本包括三大系统,一是远程疑难病会诊系统;二是远程影像学会诊系统;三是远程病理学会诊系统。而后两项系统的设计构建水平,对保证远程会诊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重点论述远程病理学会诊系统的设计、构建和实施。远程病理学作为远程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已逐渐被重视,通过远程病理会诊为远地医疗单位或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区域远程病理学会诊网络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医学会诊网络系统基本包括三大系统,一是远程疑难病会诊系统;二是远程影像学会诊系统;三是远程病理学会诊系统。而后两项系统的设计构建水平,对保证远程会诊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重点论述远程病理学会诊系统的设计、构建和实施。远程病理学作为远程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已逐渐被重视,通过远程病理会诊为远地医疗单位或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远程会诊指导诊断治疗的意义及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通过两年多的远程医疗实践,全国共有168家网点,覆盖了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截止到1999年4月,共进行了1182例会诊,其中急诊26例,共有746位医学专家参加会诊,获得了当地医生和病人的好评,促进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一、远程会诊组织结构现状中国医学基金会国际医学中国互联网委员会(中国医学互联委,IMNC)中国医学基金会与国内外有关学术团体、医院、社会著名人士、医学专家及企事业单位合作所组建的,总部在北京。中国医学互联委是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机构,隶属于中国医学基金会。中国医学互联网以5大业务为主:远程会诊、继续医学教育、社区…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给军事医学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挑战,注入了新血液[1].近年来,部队相继推出了远程会诊车、单兵视频系统等高科技的用于医学领域的新设备.在野战条件下,这些设备充分应用网络技术、远程医学网和卫星通讯技术,通过与后方医院的连接,对音视频信号进行传输,解决了野战条件下医疗技术的匮乏问题,实现了医疗技术资源的共享,有效地提高了野战条件下的医疗救护能力和卫勤保障能力.2远程会诊车应用及工作原理2.1 远程会诊车应用作为目前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野战卫生装备,远程医疗会诊车在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功实现了矿井救援、抗震救灾、高原患者救治等野外救治[2].现列举如下:(1)远程会诊医疗车曾对被困井下196 h、严重颅脑外商的矿工实施突破,被301医院陈香梅院士誉为"生命史上的奇迹";(2)在"5.12"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中,我院医疗队应用远程医疗会诊车开展了多例远程会诊,使部分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后期又针对官兵高原缺氧导致的疑虑、焦躁情绪,远程组织心理疏导和应急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灾后的通讯设施受到严重干扰,远程医疗会诊车通过远程医学信息网络,与后方指挥中心建立点对点连接,实现了后指任务的及时下达,解决了灾后通讯差的难题;(4)灾区条件艰苦、生活环境恶劣,一线官兵生活单调,远程医疗会诊车利用自身的优势缓解了官兵思乡之苦、生活之苦.通过网管中心的控制,将电视节目发到车内,并通过车外接口传到电视上,为战友们获取新闻、娱乐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5.
军队远程医疗会诊环节规范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军队远程医疗会诊规范化管理。方法:收集和检查了上海85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执行会诊的病历质量,并建立病案系统。结果:会诊中心4年共执行远程医疗会诊658例;其中传送会诊病历599例(91%),影像图像392例(60%),会诊意见单595例(90%),采集了会诊实况录像203例(31%)。病历质量分析显示,58%的远程病历能被认可,1794幅放射影像图像中只有80%的影像图像被认为可阅读。结论:远程医疗会诊的最佳操作是远程病历应该预先传送,传输的病史应该完整,图像应该可阅读;为确保远程医学网络数据传递安全性和保密性,应采用专网专用的会诊软件;会诊资料收集多媒体化,病案标识和分类标准化,以及会诊病例管理信息化是远程医疗会诊规范操作的三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建立医院医疗协同云平台,实现医院会诊系统、教学系统、会议系统等多系统应用整合,实现医疗应用一体化协同,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方法 对建设需求、功能需求、业务需求、安全需求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依据需求分析、应用特点设计平台架构。结果 通过医疗协同云平台,建立协同平台区和医院前置安全区两大区域,形成平台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两大体系,构建会诊系统、教学系统、会议系统等3类应用系统,满足平台功能需求和安全需求。结论 医疗协同云平台实现了会诊系统、教学系统、会议系统的一体化协同和高度集成,满足了医院的实际需求,实现了云平台与医院数据互联互通,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应用,本介绍了PC3000、Netmeeting和VSM远程会诊系统的功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为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我国更广泛地应用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远程医疗会诊病案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远程医疗会诊接受对会诊业务活动中生成的各类病案资料的收集与管理方法,本对569例次远程医疗会诊生成的“会诊申请病历”、“影像图片”、“会诊专家书面意见”及“会诊实况录相”4种不同病案资料进行了收集,并采用自建编码方式完成病案资料的建档管理。作认为,全面、认真收集远程病案资料,科学、有序地加以管理,是提高现代远程医疗会诊质量,并确保此项医疗活动得以延续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日常工作中,也能极大地方便对病案资料的调阅、数据统计、远程医疗复诊、随访和科研总结工作等。  相似文献   

19.
苏海砾  陈晓媛  胡劼 《中国卫生产业》2013,(14):190-190,192
远程医疗网络包括了远程病理学、远程放射学、远程心理学、远程超声诊断学、远程手术、远程医疗会诊及远程护理等医学诊疗、教育系统,具有远程医疗会诊功能、远程临床教学功能、远程指导外科手术功能和远程医疗事务管理功能,解决了大部分疑难重症患,促进了医学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若得到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其应用前景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医疗这一高新技术产物也应运而生。为了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我院已开始运行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以下为安装及运行时的体会。1系统简介及主要功能目前我国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主要采用卫星通信、ISDN及电话通信等几种方式。鉴于我院的实际情况采用的是普通程控电话线及军线来进行远程会诊以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过渡到ISDN方式。远程会诊系统的基本配置为1台计算机、1台带透射扫描适配器的扫描仪、独立的程控电话线、通讯软件包为INTEL商用视频电话系统(内含AT3500DATA/FAX/VOICE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