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使其更安全、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2.
80例老年人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泌尿系感染护理干预.体位改变护理干预.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血栓及栓塞性形成护理干预.电解质紊乱护理干预等。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泌尿系感染.压疮.肺部感染.血栓形成及栓塞性疾病.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老年人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康复护理路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有效路径,寻找最佳的康复方案。方法:将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2例。成立康复路径制定小组,制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常规康复护理路径表,实验组按路径表实施,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方法。在教育内容掌握、心理稳定、合理体位和饮食、功能锻炼的实施,以及常见并发症即便秘、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的教育内容知晓率、心理稳定率、体位合理率、合理饮食率、功能锻炼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便秘、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路径护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实施效果,观察其术后病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髋部骨折并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除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外,还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情况,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髋骨实施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以及压疮、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和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进行t检验和r检验。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压疮、切I:1感染、肺部感染和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干预对痴呆晚期卧床不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卧床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痴呆晚期且卧床不起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药物治疗、基本护理、运动训练)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本护理)两组。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对患者进行老年人身体移动量表(EM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常见卧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在EMS、MBI评分方面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在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系统症状、营养不良及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电解质紊乱及压疮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训练干预能提高痴呆卧床不起患者肢体功能,改善其ADL能力,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以及压疮、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和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压疮、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和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系统化的培训对提高护士卧床常见并发症知识、态度及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病率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全国25家不同级别医院入组科室护士进行卧床常见并发症(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系统化培训,培训内容为基于循证和专家共识制定的护理规范;制定培训SOP,培训形式包括集中讲授、发放口袋书、开放网络学习平台等;选取培训开展前入组科室护士3 903人作为对照组,培训开展后护士4 043人作为实验组,对培训前后护士的知识、态度和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干预实施效果。结果:系统化培训后,护士对于4种并发症知识得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态度得分有显著提高(P0.05)。所调查科室患者压疮、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均有下降。结论 :系统化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不同级别医院护士卧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知识,改善其相关态度,并有助于降低患者卧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一例89岁股骨颈骨折患者开展围术期的循证护理。结果患者围术期未出现肺部并发症、血栓及泌尿系感染,骶尾部压疮经治疗痊愈。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应注意肺部并发症、血栓、泌尿系感染及压疮等的预防,循证护理的运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方法2012年4—10月选取上海市杨浦区内2个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100例,其中1个社区50例对象为对照组,另1个社区50例对象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床护理,实验组除常规家床护理外,压疮专业小组对居家长期卧床患者进行Braden压疮风险评估,对低危分值者建立档案并制定相应的防压疮护理措施,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培训、入户现场指导、随访和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发生压疮8例共22处,实验组发生压疮1例1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家属对压疮的认知程度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压疮专业小组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及家属对压疮的风险评估与认知程度,有助于改善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2家杨浦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一家中心50例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另一家5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床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家床护理外,压疮专业小组介入进行干预,即对50例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进行Braden压疮风险评估,凡评估小于16分的对象,建立档案并制定相应的防压疮护理措施,对实验对象及家属进行知识培训、入户现场指导、随访、评价。结果 2组对象的压疮发生率有差异P值<0.05,对照组的压疮发生例数为8例共18处部位,实验组为0例压疮发生。结论 通过压疮专业小组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用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调查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r检验和£检验。结果干预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方面都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疼痛、疲乏和便秘等症状的表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更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这对患者及其家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15例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认为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认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raden评分法护理干预对预防胸腰椎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的疗效。方法:将1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实验组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级护理方法护理,实验组应用Braden评分法预测胸腰椎骨折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潜在危险度,根据分值进行分级护理。结果:实验组发生压疮1例,对照组发生压疮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raden评分法预警干预护理能有效降低胸腰椎骨折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用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调查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干预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方面都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疼痛、疲乏和便秘等症状的表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更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这对患者及其家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皮艳丽 《家庭护士》2007,5(5):28-29
总结了15例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认为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认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在内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情况.结果:经8~12个月随访,实验组JOA评分及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SDS评分无差异,实验组在经过心理疏导治疗后其评分低于术前及对照组的术后评分,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神经根粘连、椎间隙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有2例患者单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有神经根牵拉痛.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有效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常见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解决患者疼痛、瘫痪、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问题的实践过程。结果77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肺部感染、压疮,2例发生下肢肿胀,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循证是临床护理基础,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有益,而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脊柱骨折患者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常见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解决患者疼痛、瘫痪、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问题的实践过程.结果 77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肺部感染、压疮,2例发生下肢肿胀,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循证是临床护理基础,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有益,而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需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预防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干预后,无一例发生压疮,对照组患者7例发生压疮,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我院的临床护理工作更加满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预防压疮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