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梦平  王丽  高利超  肖文  甘林望  吴蔚桦  刘建 《天津医药》2019,47(12):1205-1209
目的 探讨生松素(P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分为以下5组:正常对照(NC)组、1×10-6mol/L AngⅡ(Ng)组、1×10-6 mol/L AngⅡ+1‰ DMSO(Ng-D)组、 1×10-6 mol/L AngⅡ+30 μmol/L Pb(Ng-Pb)组、1×10-6 mol/L AngⅡ+10 μmol/L缬沙坦(Ng-Val)组。分别在干预12、24、48 h搜集细胞和上清液,采用Western blot检测Ⅳ型胶原(ColⅣ)、纤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 1 TGF-β1 )、Smad3、磷酸化Smad3(p-Smad3)、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的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中ColⅣ、FN、TGF-β1、TNF-α、IL-6的mRNA水平。结果 (1)Pb对 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合成ECM的影响:与NC组相比,Ng组细胞内ColⅣ和FN的蛋白质和mRNA 水平升高(P<0.05),而Ng-Pb组和Ng-Val组细胞内ColⅣ和FN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均较Ng组降低(P<0.05)。(2)Pb对TGF-β1/Smad3通路的 影响:与NC组相比,Ng组细胞内TGF-β1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增加,p-Smad3/Smad3水平增加( P<0.05),而Ng-Pb组和Ng-Val组细胞内TGF-β1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以及p-Smad3/Smad3水平均较Ng组降低(P<0.05)。(3)Pb对NF-κb介导的促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与NC组相比,Ng组 p-NF-κb/NF-κb水平增加,IL-6和TNF-α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增加(P<0.05),而Ng-Pb组和 Ng-Val组p-NF-κb/NF-κb水平以及IL-6和TNF- α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均较Ng组降低(P<0.05)。结论 Pb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和NF-κb介导的促炎症因子的产生, 从而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合成ECM。  相似文献   

2.
陈诚  王晓华  朱向帜  吴建峰  何侠  陈森清 《江苏医药》2012,38(24):2923-2925
目的 研究汉防己甲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诱导的L929细胞活化和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L929细胞,分别以TGF-β1和汉防己甲素作用,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测定FN及α-SMA 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诱导L929细胞72 h,能显著上调FN及α-SMA mRNA、蛋白质表达;加入汉防己甲素后能显著抑制FN和α-SMA的表达.结论 汉防己甲素能够抑制TGF-β1诱导L929细胞活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MTT法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Col-Ⅰ,Col-Ⅲ和FN的含量.结果:在10~40 ng/mL浓度范围内时间、剂量依赖性的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对Col-Ⅰ、Col-Ⅲ、FN的分泌.结论:G-Rg1能够促进TGF-β1诱导下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可能与抑制ECM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过程,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过多的胶原在肝内沉积,是多条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一系列细胞信息分子网络共同控制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肝纤维化病变过程中最关键的细胞因子之一。其中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是TGF-β信号转导调节肝星状细胞(HSC)活化促进ECM生成的主要途径。本文就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姜黄素衍生物(Curc-OEG)抑制原代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以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V型胶原酶、DNA酶消化SD雄性大鼠肝脏,percoll梯度离心得到纯化的肝星状细胞。细胞分离后1d分别加入0、6.25、12.5μg/mL的姜黄素衍生物,作用7d后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α-SMA、TGF-β1、Smad2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在第14天分别加入0、6.25、12.5、25、50、75μg/mL的姜黄素衍生物,作用24h后RT-PCR检测凋亡基因Bax、Bcl-2的mRNA水平和纤维化相关基因TGF-β1、collagen I、NF-κB及TIMP-1的mRNA水平。结果:药物作用7d后,6.25μg/mL和12.5μg/mL浓度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数目分别减少了56%和86%。在12.5μg/mL浓度药物作用下,原代肝星状细胞α-SMA、TGF-β1及Smad2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83%、85%及7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94%、92%及73%(P〈0.05)。25μg/mL浓度药物作用24h后,细胞凋亡明显。在50μg/mL浓度药物作用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Bax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约2.3倍,Bcl-2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约5.6倍;TGF-β1、collagen I、NF-κB及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90%、83%、74%、65%(P〈0.05)。结论:姜黄素衍生物可以明显抑制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Smad2/3信号传导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与幼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干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80只幼年雌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7/8肾切除残肾慢性进展性肾功能衰竭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7/8肾切除未治疗组和7/8肾切除干预治疗组。以模型制备后第2、4、8、12周为不同时间点。检测各时间点大鼠肾组织常规病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残肾组织中TGF-β1、Smad2/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连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FN)在肾组织表达趋势。结果实验第2周时未治疗组肾小管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管间隙加宽。至第12周未治疗组肾小管广泛扩张、基底膜增厚、皱缩或断裂,间质纤维化明显。而治疗组残肾组织病理变化较未治疗组有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显示未治疗组TGF-β1阳性细胞或阳性小管染色积分值呈逐渐升高趋势。对照组与未治疗组各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2/3表达趋势与TGF-β1相似。α-SMA蛋白表达趋势同步上调,E-钙黏连蛋白同步下调,未治疗组各时间点FN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P<0.05)。未治疗组TGF-β1、Smad2/3、α-SMA、FN各指标不同时间点免疫组织化学蛋白染色积分值呈正相关,而与E-钙黏连蛋白表达趋势呈负相关(P<0.01)。干预组不同时间点TGF-β1、Smad2/3、α-SMA和FN蛋白表达趋势明显弱于未治疗组,但强于对照组,而E-钙黏连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在幼年期肾损伤过程中,TGF-β1高表达与Smad2/3分子使其高表达,可能通过介导EMT导致肾小管间质区细胞外基质(ECM)异常合成与沉积,最终引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形成。早期给予ACEI干预可改善这种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积雪草酸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高糖组(A组)、高糖加积雪草酸干预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培养1周、2周、3周后,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连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的含量.结果 与C组相比,A组细胞上清液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加,且随时间延长变化越明显(P<0.05);细胞上清液中TGF-β1、FN、Col-Ⅳ分泌量均增加,并且FN分泌量随时间延长变化越明显(P<0.05).与A组相比,B组细胞上清液SOD活力增加,MDA含量下降,TGF-β1、FN、Col-Ⅳ分泌量减少(P<0.05).结论 积雪草酸可以缓解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以及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起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间质转化(EMT)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分为对照组、ox-LDL组(50μg/mL ox-LDL)、贝那普利组(50μg/mL ox-LDL+10μmol/L贝那普利)、TGF-β1组(50μg/mL ox-LDL+5 ng/mL TGF-β1)、贝那普利+TGF-β1组(50μg/mL ox-LDL+5 ng/mL TGF-β1+10μmol/L贝那普利)。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NRK-52E细胞表型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EMT标志性蛋白α-SMA、E-cadherin荧光强度;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NRK-52E细胞中α-SMA、E-cadherin蛋白及TGF-β/Smad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梭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增多,α-SMA荧光强度及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升高(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减弱,蛋白量明显降低(P0.05)。与ox-LDL组比较,贝那普利组细胞表型改变明显减轻,α-SMA荧光表达强度明显减弱,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量明显升高(P0.05);TGF-β1组细胞α-SMA荧光表达强度及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升高(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量明显降低(P0.05)。与贝那普利组比较,贝那普利+TGF-β1组细胞α-SMA荧光表达强度明显增强,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升高(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量明显降低(P0.05)。与TGF-β1组比较,贝那普利+TGF-β1组细胞α-SMA荧光表达强度及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贝那普利可逆转ox-LDL诱导的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间质转化的发生,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通路活化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长抑制因子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活化肝星状细胞(HSC)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大鼠HSC经原代分离培养活化后,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组(5μg.L-1)、AcSDKP组(1nmol.L-1)、混合处理组(AcSDKP1nmol.L-1+TGF-β15μg.L-1),每组6个复孔,加入相应药物培养72h后,观察各组HSC形态学变化,检测其中Ⅰ型胶原(ColⅠ)mR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表达及HSC上清液中玻璃酸(H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组HSCColⅠmRNA表达、H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AcSDKP组ColⅠmRNA表达、HA含量、α-SMA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TGF-β1组比较,混合处理组ColⅠmRNA表达、HA含量、α-SMA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AcSDKP可能通过抑制TGF-β1介导的活化HSC合成和分泌ECM,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纤维化疾病如病理性斑痕、肝纤维化、肾脏纤维化等是机体对损伤异常修复、细胞外基质(ECM)过多沉积的结果.尽管各纤维化疾病临床表现和发病因素不尽相同,但过度纤维化是它们的共同特征.纤维化疾病是静态的成纤维细胞激活进入ECM分化为分泌型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持续的自分泌是引起纤维化疾病的关键.在TGF-β1刺激下,静态成纤维细胞分化成肌成纤维样细胞,具有收缩特性,可以表达出大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产生ECM成分包括胶原蛋白,形成纤维化.…… 作者简介:黄觉毅(1986-),男,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进行肝纤维化的研究;E-mail:514286079@qq.com.  相似文献   

11.
The regula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by retinoic acid (RA) is interesting in light of the fact that the ECM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morphogenesis and palatal shelf elevation.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explored the effect of RA overexposure on ECM and the probable mechanisms in cultured human fetal palate mesenchymal cells (hFPMCs). RA dose-dependently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ECM components fibronectin, tenascin C and fibrillin-2. Zymography revealed that MMP-2 activity was suppressed by RA. 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RNA levels of MMP2 and TIMP2 were decreased, while the MMP2/TIMP2 mRNA ratio was increased, which might facilitate the ECM degradation. Because of the pivotal role of TGF-β/Smad pathway in palatogenesis we therefore checked the effect of RA on TGF-β/Smad signal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RA treatment increased Smad7 expression and decreased the levels of TGF-β1, TGF-β3, TGF-β type II receptor (TβRII) and phosphorylated Smad2 and Smad3. Activation of the Smad pathways by either exogenous TGF-β3 or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for Smad3 attenuated RA-induced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and ECM components and rescued the RA-altered MMP2/TIMP2 mRNA ratio. In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RA overexposure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srupted the ECM network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f TGF-β/Smad pathway.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 1)、Smad4、Smad7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OSCC临床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探讨TGF-β 1/Smad4或Smad7信号途径在OSCC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为OSCC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2例OSCC患者,采集OSCC标本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GF-β1、Smad4、Smad7在标本中的表达,分析他们与OSCC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OSCC组织中TGF-β 1、Smad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Smad4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均P<0.05).TGF-β 1、Smad7阳性表达率随OSCC病理分级增加而升高,随OSCC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TGF-β 1、Smad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Smad4阳性表达率随OSCC病理分级增加而降低,随OSCC分化程度降低丽降低,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OSCC组织中,TGF-β 1表达与Smad4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Smad7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OSCC组织中存在TGF-β 1、Smad7过表达及Smad4低表达,因此,三者联合检测更利于OSCC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PCa)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Survivin mRNA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和PCa组织中表达差异,分析有无淋巴结转移、Gleason分级以及预后信息。(2)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活检标本和60例PCa活检标本中Survivin蛋白表达,比较患者不同临床特征间Survivin蛋白表达的差异。(3)常规培养人前列腺增生细胞系BPH和人PCa细胞系LNCaP、Du-145、PC-3,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利用LNCaP细胞构建Survivin稳定过表达组(Survivin-OE组)和相应对照组(Vector组),同时在PC-3细胞中构建Survivin稳定敲低组(Survivin-KD组)和相应对照组(NC组)。CCK-8增殖实验与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和过表达Survivin后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2种细胞中Survivin、上皮间质转化(EMT)特征分子上皮细胞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通路相关蛋白TGF-β1、磷酸化Smad2/3(pSmad2/3)、Smad2/3、Smad4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1)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在PCa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且随着Gleason分级的升高,Survivin表达水平越高(P<0.01);同时Survivin高表达的PCa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短于Survivin低表达的患者(P<0.01)。(2)免疫组织化学证实,PCa标本中Survivin蛋白高表达比例明显高于BPH组织(60.0% vs. 26.7%,χ2=5.357,P<0.05)。且临床分期T3+T4期、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Survivin高表达比例明显升高(P<0.05)。(3)体外实验结果显示,LNCaP、Du-145、PC-3细胞中Survivin表达水平均高于BPH(P<0.05)。LNCaP细胞过表达Survivin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强,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降、间质标志物N-cadherin表达升高,同时TGF-β1、p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而PC-3细胞敲低Survivin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减弱,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增加、间质标志物N-cadherin表达降低,TGF-β1、p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Survivin在PCa中异常高表达,其可以通过调节TGF-β/Smad通路来促进肿瘤细胞EMT,进而提高PCa的转移与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TGF-β/Smads通路相关因 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SHR随机分成模型组和依那普利组;另取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10只 作为对照组。依那普利组给药剂量为1.05 mg/ (kg·d),每日1次灌胃,持续10周,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 每2周监测1次血压,10周后处死动物并取材。使用脲酶法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 定(ELISA)i法检测各组AngⅡ、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 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中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Smad3、Ⅰ型胶原(CollagenⅠ)和Ⅳ型 胶原(CollagenⅣ)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给药前(0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依那普利组大鼠收缩压与舒张 压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依那普利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后,与模 型组比较,依那普利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ngⅡ、BUN、CysC和尿mALB 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出现大量蓝色胶原纤维沉积,同时AngⅡ、TGF-β1、Smad2、Smad3、CollagenⅠ和Collagen Ⅳ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依那普利组肾组织胶原纤维沉积程度明显减轻,血清及肾 组织中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可对SHR起到稳定的降压作用,并通过降低AngⅡ的水平、抑 制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表达,减轻肾纤维化,改善高血压导致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FGF21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 cells的TGF-1,TGF-βRⅡ,Smad 2,3,4,7的蛋白表达水平和采用Q-PCR方法检测HepG2 cells的TGF-β1,TGF-βRⅡ,Smad 2,3,4,7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不同FGF21浓度下,TGF-β1,TGF-βRⅡ,Smad 2,3,4,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不同(P<0.05)。结论 FGF21通过促进TGF-β信号通路中的信号分子或受体的表达,或者通过下调此信号通路的阻断分子而抑制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扶肾方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Ⅰ)、TGF-βRⅡ、Smad泛素化相 关因子2(Smurf2)、E-钙黏蛋白(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影响及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作 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传至第2代并鉴定后,分为空白对照(C)组,含药血清(B)组,模型(T) 组(40 μg/L TGF-β1),模型+含药血清(T+B)组,模型+MG132(T+M)组。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和培养液上清液,采用 蛋白印迹法检测Smurf2蛋白水平,qPCR检测各组TGF-βRⅠ、TGF-βRⅡ、E-cadherin、ZO-1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T组E-cadherin、ZO-1、TGF-β1RⅡ mRNA、Smurf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T组比较,B组 E-cadherin、ZO-1 mRNA 表达均上调,T+B 组E-cadherin、ZO-1、TGF-β1RⅡ mRNA 表达均上调,Smurf2蛋白表达下 调,T+M组E-cadherin、ZO-1、TGF-β1RⅠ mRNA、Smurf2蛋白表达均下调,TGF-β1RⅡ mRNA表达上调(P<0.05);与 B组比较,T+B组和T+M组E-cadherin mRNA表达下调,T+M组ZO-1、TGF-β1RⅠ mRNA表达下调(P<0.05);与T+B 组比较,T+M组E-cadherin、ZO-1、TGF-β1R,TGF-β1RⅡ mRNA表达均下调(P<0.05)。结论 扶肾方抑制大鼠腹膜 间皮细胞EMT可能与上调TGF-βRⅡ mRNA转录,下调Smurf2蛋白含量,促进E-cadherin、ZO-1 mRNA的转录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SPF级♂SD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布地奈德组(C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D组),每组10只。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GF-β1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TGF-β1、P-Smad2、P-Smad3、Smad6和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支气管壁厚度(Wat)、平滑肌厚度(Wam)、血清、BAFL中TGF-β1的浓度、P-Smad2和P-Smad3的蛋白表达均增高,Smad6、Smad7的蛋白表达低于A组,经布地奈德组和地塞米松干预后,Wat、Wam、血清、BAFL中TGF-β1的浓度、TGF-β1、P-Smad2和P-Smad3的蛋白表达均下降,Smad6、Smad7的蛋白表达增强。C组和D组Wat、Wam、血清、BAFL中TGF-β1的浓度、TGF-β1P-Smad2、P-Smad3、Smad6和Smad7的蛋白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显示TGF-β1和Smad6蛋白表达于胞质,Smad7、P-Smad3和P-Smad2蛋白表达于胞质和胞核,主要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散在的炎性细胞。大鼠肺组织中Smad6蛋白和Smad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Smad2蛋白和P-Smad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而拮抗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花丹醌对瘦素刺激体外培养人HSC-LX2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LX2,瘦素(leptin)刺激24h,各药物与细胞共孵育24h后,采用荧光PCR检测各组TGF-β1 mRNA的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leptin组比较,白花丹醌各剂量组作用24h后,HSC-LX2细胞中TGF-β1 mRNA的水平明显降低,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白花丹醌各剂量组对HSC-LX2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花丹醌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是从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TGF-β1表达,从而抑制HSCECM的合成,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亚型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UC、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中TGF-β亚型的表达,分析其与UC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的关系.结果:TGF-β1、TGF-β2的表达在活动期UC高于缓解期UC(Z分别为7.924,7.122,P<0.01)和IBS组(Z分别为36.954,33.485,P<0.01),缓解期UC高于IBS组(Z分别为12.211和10.621,P<0.01);TGF-β3的表达在活动期UC、缓解期UC和IB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动期UC中,TGF-β1、TGF-β2的表达与UC的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66,0.564,P<0.05),TGF-β3的表达与UC的严重程度无线性相关性(P>0.05);TGF-β1、TGF-β2、TGF-β3的表达与UC病变范围均无线性相关性(P>0.05);疾病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呈正相关(rs=0.337,P<0.05).结论:在UC结肠黏膜中TGF-β1、TGF-β2表达增强,与UC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TGF-β1、TGF-β2可作为反映UC疾病活动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