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对降低儿童死亡率的作用。方法:比较分析2012年、2013年两年在我院接受保健服务的儿童,对其保健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在我院接受保健服务的儿童其保健系统管理率较2012年明显提高,两年之间的保健系统管理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医院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提高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率,同时应不断扩展儿童保健的服务内容,开展专业的技术业务,为儿童提供全面、高质量、多层次的保健服务,强化对儿童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赵桥珍  谢梅 《广州医药》2008,39(2):72-73
目的对广州市萝岗区我院管辖街道儿童保健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探讨城乡结合部提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对2005~2006年广州市萝岗区我院管辖的2个街道儿童保健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005年与2006年系统管理率。结果2006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明显提高,两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区妇幼保健工作年度考核中我院取得良好成绩。结论各部门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的同时,不断拓展儿童保健服务内容,开展多种专科业务,为儿童提供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全程的儿童保健服务,强化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参加全程健康保健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陆金如 《中外医疗》2013,32(3):126-127
目的对南宁市邕宁区、良庆区、江南区该院督导的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并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探讨了提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的方法,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从南宁市邕宁区、良庆区、江南区3个城区分别选取一个乡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儿童保健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2008年与2009年的系统管理率。结果 2009年的系统管理率提高非常明显,2年内,儿童保健系统的管理率差异非常大,经过统计学方法的分析,该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个部门在相互协作,提高系统管理率的同时,拓展儿童保健的内容,为儿童们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保健服务,提高家长参加儿童保健的主动性,对健康知识进行更进一步的强化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率。  相似文献   

4.
王德敏 《求医问药》2014,(20):177-178
目的 :探讨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对儿童进行保健服务的效果。方法 :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3016名儿童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接受一站式保健服务的1058名儿童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传统保健服务的1508名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在接受服务时等待的时间、儿童保健服务的质量及其家长对保健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儿童在接受服务时等待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儿童,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儿童保健服务和系统管理的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对保健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家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对儿童进行保健服务的效果好,有利于提高儿童保健服务的质量及儿童家长对保健服务的满意度,能够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此服务模式值得在儿童保健服务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益社区7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现状,以更好的为流动儿童提供保健服务。方法根据广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管理信息,分析2008~2010年各年份7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率、3岁以下流动儿童的系统管理率以及贫血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2008、2009、2010年广益社区7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率分别为70.22%、76.49%、88.53%;3岁以下流动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分别为55.16%、65.14%、79.08%;3岁以下流动儿童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5.74%、13.57%、10.25%。结论广益社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及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近3年逐年提高,随着管理率的提高,近3年3岁以下流动儿童贫血发生率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6.
张辉 《中国民康医学》2013,(24):135-136
目的:探讨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社区实施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的2 254例适龄在册儿童、接受保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家长2 068例的相关资料.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知识掌握程度明显加强.儿童预防接种覆盖率由2009年的83.98%上升到2012年的98.00%;儿童保健覆盖率由2009年的73.05%上升到2012年的95.03%;儿童家长满意度由2009年的87.05%上升到2012年的99.00%.结论: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可增加家长的保健知识、提高社区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的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在提高儿童保健教育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防保站接受保健服务的儿童25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125名,给予观察组一站式保健服务,给予对照组传统保健服务,对两组保健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服务等待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保健覆盖率为96%,明显比对照组的80.8%高,观察组系统管理率为95.2%,明显比对照组的80%高,且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应用一站式保健模式能够使儿童保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使家长的满意度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8.
沈益明 《大家健康》2013,(21):91-92
目的:对儿童龋齿进行口腔的综合保健预防所达到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口腔检查的儿童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儿童使用常规的口腔保健方法,治疗组儿童使用口腔综合保健的措施,两组儿童在进行口腔保健干预后,对比其在半年后的每次刷牙的次数、使用正确方法刷牙的比例、关于牙齿的保健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龋齿的发生率情况。结果:经过口腔保健,治疗组儿童每次刷牙在2~3次的人数更多,使用正确方法刷牙的比例也较高,关于牙齿的保健知识掌握的程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王德立 《大家健康》2016,(1):152-153
目的:探讨近5年内我市建邺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走向,为优化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生存率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9月我辖区活产儿童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临床资料,统计每个年度的儿童死亡率情况,分析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1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我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我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年份间死亡率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岁以下儿童死亡例数中,婴儿约占85%左右;3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辖区儿童保健管理率92.48%,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我辖区儿童保健管理率98.62%,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的儿童保健管理率存在差距;4母乳喂养率最高峰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喂养率90.36%,而2014年10至2015年9月则降至87.47%,2013年10月以前也不足90%,婴儿母乳喂养率阶段性下降。结论:婴儿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的最主要构成,因此,为提高5岁以下儿童存活率,各级妇幼保健部门需重点加强围产期保健,同时强化儿科服务质量,提升儿科保健人员素质,以改善儿童生存质量,满足儿童生存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对儿童膳食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儿童6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3月之前的所有儿童分为常规组,其余儿童分为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保健管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保健管理的基础上采用指导服务、行为发育指导等措施。对比两组儿童的营养素摄取状况。结果实验组儿童的多项营养素摄入状况均优于常规组,同时实验组儿童摄入量更贴近于儿童生长发育需求标准,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儿童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儿童保健对儿童膳食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著,行之有效的保健服务可以更好地推动儿童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观察现阶段本辖市区儿童保健服务工作运行模式,为提高本辖市区儿童保健服务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结合本辖区目前儿童保健服务的实际情况,对本辖区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实施整体运作模式前后儿童保健工作的各项指标以及服务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提高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与贫血普查率等儿童保健覆盖指标方面,实施整体运作后明显优于实施整体运作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儿童常见病及行为问题等患病率方面,实施整体运作后明显优于实施整体运作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社会转变儿童保健服务观念至关重要,对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实施整体运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儿童保健工作的各项指标以及服务质量,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与探究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于本社区医院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6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儿童,对对照组儿童给予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对观察组儿童给予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对比并分析两组儿童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的保健服务覆盖率(86.67%)与对照组儿童(56.67%)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保健服务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儿童(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应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徐东雨  范婷  郑琳琳  娄岩 《海南医学》2016,(22):3687-3689
目的:研究2014年我国31省份儿童保健情况及地区分布特点,为儿童保健工作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我国各省份2014年儿童保健情况的6项相关指标,对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Ward法。结果呈正相关的指标为:出生体质量<2500 g婴儿比重与新生儿访视率,新生儿访视率与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与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呈负相关的指标为: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比重与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5项指标均排在全国首位或末位的西藏最早聚为一类。结论我国儿童保健水平地区差异较大且分布不平衡,各地需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儿童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施蓓蓓 《求医问药》2014,(20):178-179
目的 :探讨分析为儿童应用早期综合发展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保健的儿童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为对照组儿进行常规保健干预,为研究组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营养监测、睡眠指导、疾病预防等保健干预。对比两组儿童的干预效果。结果:在保健干预期间,对照组儿童的发病率为22.7%,研究组儿童的发病率为4.5%。此外,对照组儿童家长对保健干预模式的满意度为81.8%,研究组儿童家长对保健干预模式的满意度为95.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儿童应用早期综合发展模式进行保健干预,效果显著,该模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保健护理措施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保健的60例健康儿童的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每一组的人数为30例;对A组进行常规护理,对B组进行综合保健护理,观察其保健护理后的结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健护理后,B组的儿童发育情况明显高于A组儿童的发育;并且B组的儿童出现营养性疾病的人数明显比A组的儿童人数少;同时B组的家长对保健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结论:对儿童进行综合保健护理对儿童的成长有明显的作用,能够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对促进儿童保健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于我院行儿童保健服务的94例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有47例,对照组应用儿童常规保健服务模式保健,观察组应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保健,比较两组儿童的保健质量.结果:对照组保健服务覆盖率是46.81%,系统管理覆盖率是38.30%,总满意度是72.34%;观察组分别是91.49%、72.34%、93.62%,观察组保健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对促进儿童保健质量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提高家属对保健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通过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中心接受过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儿童家长(实验组)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儿童家长(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方面明显提高达到89.5%。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明显提高达到94.3%。结论:对适龄儿童家长进行适当的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重视,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家长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提高了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普及率,使得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质量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流动儿童保健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北京市有关部门制定流动儿童健康管理相关政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导和帮助。方法:选择密云县人口相对集中的两个主要干道,对于符合具体筛选条件的400例0到48月的儿童监护人实施调查。结果:密云县流动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为63.9%和36.8%。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系统管理率以及体检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较小的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要高于较大的儿童群体。结论:北京市密云县流动儿童保健现状较为严峻,只有不断提升儿科保健艺医生的相关技能以及儿童监护人的意识,才能够为促进流动儿童保健资源实际利用率的不断提升创造更大的空间与可能。  相似文献   

19.
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我市儿童保健工作状况,发现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儿童保健管理率较低,尤其是农村儿童保健管理率低、管理质量不高等问题,面临着对儿童保健工作重视不够、基层保健队伍不稳定、妇幼卫生三级保健网“网底”功能薄弱,以及群众对儿童保健工作认识不足和受我市地理、经济条件因素影响等难点,考虑从加强政府重视、加大儿童保健公共卫生投入、普及健康教育、提高基层保健人员的业务能力、开展适宜的儿童保健服务方式、建立贫困人口儿童保健救助制度等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肇庆市2006-2010年儿童保健指标的变化和儿童保健工作情况,分析肇庆市儿童健康状况。方法:根据肇庆市2006-2010年的妇幼卫生年报表,对年报表的部分儿童保健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2006与2010年的儿童保健指标,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婴儿后期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和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各项指标均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目标。婴儿死亡率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有关联。结论:应继续加强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肇庆市儿童保健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