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片断抗原(CYFRA21-1)3种肿瘤标志物血清及脑脊液中含量在肺癌脑膜转移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选择最理想的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采用Roche E17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35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35例脑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脑膜转移患者根据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细胞学和核磁共振检查确诊。结果: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脑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中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实验室标准值确定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标准,CEA〉5μg/I,NSE〉15.2μg/L,CYFRA21-1〉3.3μg/L。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满足正确诊断指数最大值的临界点为脑脊液检测阳性判定标准,CEA〉4.7μg/L,NSE〉14.6μg/L,CYFRA21-1〉5.5μg/L,CEA,NSF和CYFRA21-1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4%,91.4%;51.4%,94.3%和82.9%,97.1%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组合中,三项指标任意1项阳性的诊断敏感性100%,三项指标同时阳性的诊断特异性100%。结论:脑脊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对于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尤其对于那些细胞学和核磁共振检查难以确诊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1例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肿瘤标志物特点、脑脊液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42~73(59.5±8.8)岁。18例患者既往有肿瘤病史,以亚急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颅压增高。91.7%(22/24)患者肿瘤标志物升高,磁共振脑膜强化占47.4%。脑脊液细胞学常伴有轻度炎性反应,均发现可疑异形细胞,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确为转移性癌细胞。结论对既往无肿瘤病史中老年患者,病程半年内的亚急性头痛,需充分检查,排除脑膜癌病。肿瘤标志物筛查、头颅MRI增强等无创检查有助于提高该病诊断,但确诊需要腰穿查脑脊液细胞学。对可疑异形细胞,建议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FISH技术检测脑脊液中肿瘤细胞在肺癌脑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FISH技术平台检测16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以及8 例脑部非肿瘤疾病患者的脑脊液中循环肿瘤细胞。脑膜转移患者根据神经系统症状、增强MRI 检查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结果: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数目明显高于脑部非肿瘤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曲线)确定满足正确诊断指数(Youden指数)最大值的临界点为脑脊液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阳性的判定标准,循环肿瘤细胞为1 个/ 7.5 mL脑脊液时曲线下面积(AUC )为0.875,AUC 95%CI 为0.705~1.000,诊断的敏感性为75% ,特异性为100% ,有效性为83.3% ,阳性预测值为100.0% ,阴性预测值为66.7% 。结论:免疫FISH技术检测脑脊液中循环肿瘤细胞对于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膜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脑膜转移瘤的多种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形式,探讨MRI对脑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症状典型和(或)CSF细胞学检查阳性,有增强前后MRI扫描的脑膜转移瘤患者23例进行分析。结果22例于注射造影剂后发现异常;1例仅有脑室扩张,无强化。脑膜转移瘤有4种表现形式:(1)全脑膜强化。(2)光滑或结节样节段性脑膜强化。(3)室管膜下强化。(4)脑室扩张。结论MRI是诊断脑膜转移瘤的重要辅助方法,增强扫描是该病的MRI检查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脑膜转移瘤(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又称癌性脑膜炎,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肿瘤或其它系统的肿瘤经血液淋巴或脑脊液转移而发生的脑膜病变,该病病程进展快,平均生存期短,早期诊断困难,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而常被误诊,本科自1994年8月-2005年7月收治27例,分别经MRI、CT、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现结合患者临床表现、MRI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学对脑膜癌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68例确诊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及脑脊液细胞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脑膜癌病患者首发症状以头痛(72%)、呕吐(54%)等颅内高压症为主,可伴脑神经和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33例行头颅MRI增强检查可见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膜强化。CSF压力升高49例(72%),白细胞数增多45例(66%),蛋白升高42例(62%),糖降低31例(45%),氯降低10例(15%)。所有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首次腰穿阳性率为44%。54例经临床及病理学找到原发肿瘤,14例来源未明。[结论] 脑膜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以颅内高压症为主;头颅MRI增强扫描对脑膜癌病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仍是脑膜癌病确诊的主要依据,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脑膜癌病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颅内压增高为主症的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16例以颅内压增高为主症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CT、MRI、脑脊液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压增高为主症的肺癌脑转移患者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根据增强CT、MRI,并结合脑脊液检查及原发肿瘤灶可明确诊断.结论:肺癌脑转移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是早期诊断肺癌脑转移的重要线索,增强CT、MRI检查及脑脊液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脑脊液细胞学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2例诊断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首发症状以头痛、呕吐为主,可伴脑神经和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均不同程度增高,脑脊液中均找到癌细胞;头颅MRI增强扫描可见脑膜强化。结论脑膜癌病临床表现有一定特征,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头颅MRI增强扫描发现脑膜强化对脑膜癌病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陆爱霞  张金彪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1):2102-2103
目的:探讨以颅内压增高为主症的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16例以颅内压增高为主症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CT、MRI、脑脊液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压增高为主症的肺癌脑转移患者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根据增强CT、MRI,并结合脑脊液检查及原发肿瘤灶可明确诊断。结论:肺癌脑转移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是早期诊断肺癌脑转移的重要线索,增强CT、MRI检查及脑脊液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脑膜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表面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R  Mao M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43-444
目的 分析脑膜转移瘤的多种磁共振成像(MRI)表面形式,探讨MRI对脑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症状典型和(或)CSF细胞学检查阳性,有增强前后MRI扫描的脑膜转移瘤患者23例进行分析。结果 22例于注射造影剂后发现异常;1例仅有脑室扩张,无强化。脑膜转移瘤有4种表现形式:(1)全脑膜强化。(2)光滑或结节样节段性脑膜强化。(3)室管膜强化。(4)脑室扩张。结论MRI是诊断脑膜转移瘤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监测对脑膜转移瘤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我院肿瘤内科2011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3例确诊为脑膜转移实体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以其中16例脑脊液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三个治疗组:单一组,鞘内注射MTX(甲氨喋呤);联合组1,联合应用可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联合组2,联合全身治疗包括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比三个治疗组鞘注MTX累积剂量为30 mg、60 mg、90 mg、120 mg时检测具有代表性肿瘤标志物(1种)的下降率,并联合增强MRI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判定三组治疗的近期疗效。结果:随着鞘注MTX的剂量增加,其肿瘤标志物下降率明显增加。60 mg时表现最为明显,90~120 mg达高峰进入平台期;肿瘤标志物下降率在不同治疗组显示,单一组与联合组1比较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2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与治疗有着密切关系,鞘注MTX的剂量增加,其下降率明显增加。MTX累积剂量90~120 mg为合适剂量;联合全身治疗包括靶向治疗、联合化疗,肿瘤标志物下降率增加,更具有良好的疗效,脑脊液肿瘤标志物下降率的变化监测更能可靠评价出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脑膜癌病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MC)的临床、磁共振(MRI)和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脑脊液细胞学改变。结果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81.8%;MRI可见脑积水和不同程度脑膜强化;腰穿压力增高,脑脊液检查发现细胞数高、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易于脑膜炎混淆,反复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发现癌细胞,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可协助诊断。结论脑膜癌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反复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对本病具有诊断意义,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可减少反复腰椎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肺癌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差.LM诊断主要依据患者肿瘤病史、临床表现、增强核磁共振(MRI)和脑脊液细胞学的检查,然而常规检查很难做出早期诊断.随着液体活检研究的深入及其检测技术的发展,脑脊液循环肿瘤细胞(CSF CTC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脑脊液流式细胞学诊断及鉴别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L)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ALL患儿脑脊液标本,采用脑脊液 流式细胞(FCM)技术、脑脊液细胞学(CC)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CNSL的诊断情况。结果:经脑脊液FCM检出23例异常表型细胞,检出阳性率为25.84%,经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出10例异常细胞,检出阳性率为11.24%,脑脊液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P<0.05)。对于脑压增高患儿,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形态学检出阳性率(P<0.05);对于脑脊液糖正常患儿,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形态学检出阳性率(P<0.05)。结论:脑脊液FCM在ALL儿童CNSL诊断中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Hsp90α和传统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706例明确诊断的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和68例健康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血清含量测量,应用配对资料t检验分析Hsp90α和传统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中的血清表达。结果:在384例肺癌患者血清检测中,Hsp90α阳性率为46.6%,CEA、CY211、NSE阳性率分别为24.7%、20.8%、29.9%,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阳性率为70.8%;在乳腺癌、肝癌、肠癌、胃癌、食管癌、淋巴瘤中,Hsp90α阳性率分别为41.9%、53.3%、30.0%、44.7%、23.7%、46.8%,相关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8.1%、71.4%、56.0%、53.2%、30.3%、52.6%;在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胆囊癌、胰腺癌、头颈肿瘤(鼻咽癌、腮腺肿瘤、舌癌)Hsp90α阳性率分别为50.0%、50.0%,60.0%、40.0%、42.9%、36.4%。结论:Hsp90α在多种肿瘤中都有较高的阳性率,和其它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能进一步提高诊断阳性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型临床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胃癌脑膜转移是胃癌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与其他晚期胃癌明显不同的生物学特点。探讨胃癌合并脑膜转移患者(gastric cancer with 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GCL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生存分析。方法:检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010年—2019年录入的胃癌数据库,筛选出经影像学检查或脑脊液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为GCLM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生存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检索出50例GCLM患者,占同期收治胃癌患者总数0.82%。其中男性30例(60.00%),女性20例(40.00%);中位年龄54岁(95% CI:41~66岁),其中≤50岁22例(44.00%),>50岁28例(56.00%);病理学类型:低分化腺癌29例(58.00%),印戒细胞癌及黏液腺癌18例(36.00%),混合型神经内分泌癌3例(6.00%)。50例GCLM患者均为异时性脑膜转移,从胃癌诊断至发生GCLM中位时间为13.8个月(95% CI:5.5~20.9个月),其中出现脑功能损害及脑膜刺激症状者23例(46.00%),出现脑神经功能受累表现者18例(36.00%),出现脊神经功能受损症状者19例(38.00%)。全组患者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平均次数为3次,其中行1次穿刺脑脊液细胞学阳性为46.00%(23/50),第2次腰椎穿刺后阳性率为76.19%(32/42),第3次阳性率为77.14%(27/35)。全组患者发生脑膜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95% CI:1.30~8.60个月),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的表达阳性(HR=2.458,95% CI:1.189~5.080,P=0.015)、同时合并其他远处脏器转移(HR=3.593,95% CI:1.365~9.456,P=0.010)是影响GCL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生脑膜转移后进行系统化疗则是保护性因素(HR=0.170,95% CI:0.049~0.591,P=0.005)。结论:对临床分期较晚的胃癌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同时伴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应高度警惕GCLM的可能;应用全身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有助于延长GCLM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意义,及其检测结果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卵巢癌患者、15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联合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imFIS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并计数,分析其与年龄、TNM分期、腹水、肿瘤标志物、肿瘤疗效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癌患者CTCs数目高于卵巢良性疾病及健康受试者(P<0.05)。外周血CTCs检出的阳性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T分期、临床M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性质、总分期、腹水、N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s阳性率与肿瘤标志物HE4表达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分期越高,CTCs的数值变化范围越大,检出阳性率越高。CTCs与肿瘤疗效评价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阳性率与临床特征相关,CTCs检测可以做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方法和检测指标,进一步指导分期、治疗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g、CYFRA21-1、CEA、CA125、NSE)探讨联合检测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临床诊断意义及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OSCC患者60例,非OSCC恶性肿瘤患者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组,均抽取空腹外周血2 ml,检测SCC-Ag、CYFRA21-1、CEA、CA125、NSE浓度。结果:OSCC患者的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非OSCC恶性肿瘤组、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CEA、CA125、SCC-Ag、CYFRA21-1、NSE联合检测后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显著提高。结论:SCC-Ag、CYFRA21-1、CEA、CA125、NSE 5种肿瘤标志物在OSCC中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诊断效能;5种肿瘤标志物的血清表达量在OSCC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