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感染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及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和Ca~(2 )通道阻滞剂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百日咳菌液诱导感染性脑损伤模型,应用第二代细胞内Ca~(2 )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突触体,测定突触体胞浆内[Ca~(2 )])i变化及MK-801和Nimodipine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突触体胞浆中[Ca~(2 )]_i在注菌后30分钟即已明显升高,随脑损伤时间的延长,[Ca~(2 )]_i持续进行性升高。Nimodipine治疗后,突触体胞浆内[Ca~(2 )]_i明显下降,MK-801预处理后4小时和24小时组突触体胞浆内[Ca~(2 )]_i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感染性脑损伤的发生与神经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Ca~(2 )通道开放和NMDA受体依赖性迟发性钙离子内流引起的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密切相关,MK-801和Nimodipine通过缓解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减轻感染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Rho GTP酶(RhoA)的表达变化及地佐环平(dizo-cilpine,MK-801)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在脑出血后脑损伤中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与RhoA的相关性。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出血组和治疗组,采用鼠尾自体血注入尾状核法建立大鼠脑出血3d模型,治疗组用MK-801在脑出血模型前1h腹腔注射,分别用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测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干-湿重法测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法测定患侧RhoA在各组的表达量。结果 MK-801治疗组较脑出血BBB通透性明显降低(P<0.05),血肿周围脑水肿明显减轻(P<0.05),RhoA表达量明显较少(P<0.05)。结论 MK-801能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血脑屏障的开放,揭示MK-801通过抑制RhoA的表达可能参与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ICH周边组织AQP4表达、细胞内Ca2+浓度变化及对BBB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参考Rosenberg等方法复制大鼠ICH动物模型,随机将120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20)、脑出血组(n=50)和尼莫地平治疗组(n=50),脑出血后分别观察6h、1d、3d、5d、7d等5个时间点.用免疫组化法测定ICH周边组织AQP4的表达,用荧光标记检测胞内Ca2+及EB作为示踪剂监测BBB的损伤程度,用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1)脑出血组3d含水量达到高峰,第7天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尼莫地平组3d含水量达高峰,但低于脑出血组;(2)脑出血后6h血肿周边组织EB含量增加,1d达高峰,7d已明显下降;尼莫地平干预后各时间点EB含量明显低于脑出血组,高于假手术组,7d后EB含量恢复正常;(3)脑出血后6h血肿周边组织AQP4表达及细胞内Ca2+浓度逐渐增高,3d达高峰,7d后下降明显;尼莫地平组血肿周边组织AQP4表达及细胞内Ca2+浓度逐渐增高,3d达高峰,明显低于脑出血组.结论 (1)Ca2+能促进AQP4的过度表达,使BBB通透性增加,参与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过程;(2)尼莫地平可阻断Ca2+向细胞内过度内流,进而降低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程度,为脑出血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报告大鼠冷冻伤性脑水肿突触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_i)和脑组织水分含量变化之间的规律,并采用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研究其对神经细胞[Ca~(2 )]_i和脑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后4h神经细胞内即已发生钙离子超载.伴随脑组织水分含量的增加.脑含水量随[Ca~(2 )]_i的升高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后神经细胞突触体内[Ca~(2 )]_i.明显下降,脑水肿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内静息态游离Ca2+浓度([Ca2+]i)变化,以及石杉碱甲(哈伯因)对VD的治疗效果和[Ca2+]i的影响,进而探讨[Ca2+]i的改变在V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线结、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作小鼠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服用石杉碱甲者为治疗组.分别于术后第29天、第30天进行学习、记忆和行为学测试;然后快速制取海马活细胞,以Fluo-3/AM为荧光探针,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海马神经细胞静息态[Ca2+]i变化.结果 (1)模型组的学习和记忆成绩低于假手术组及治疗组(P<0.05),治疗组及假手术组间无显著性差别;(2)模型组神经细胞静息态[Ca2+]i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P<0.05),治疗组及假手术组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石杉碱甲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可降低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静息态[Ca2+]i,并改善其临床症状;因此提示海马神经细胞静息态[Ca2+]i过高参与了血管性痴呆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血肿术后顽固性脑水肿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阐明硬膜外血肿术后顽固性脑水肿的主要机制。方法 :监测硬膜外血肿新西兰大白兔的局部脑皮质血流量、游离 [Ca2 +]i、 [p H]i与脑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硬膜外血肿急性减压后 ,脑皮质先后经历了局部脑血流双期变化—急性超灌注和持续的低灌流。 [Ca2 +]i于压迫后明显升高 ;减压后短暂降低 ,继之缓渐增加 ,2 4h达到高峰。减压后 [Ca2 +]i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v=38,r=0 .46 9,P<0 .0 1)。结论 :硬膜外血肿急性减压后脑组织存在再灌注损伤 ,这是术后发生顽固性脑水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Nimodipine对冷冻伤性脑水肿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冷冻伤性脑水肿不同时间大鼠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EB)含量的变化,脑含水量与EB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对冷冻伤性脑水肿脑含水量和E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伤脑含水量和EB含量明显升高,应用Nim治疗后,脑组织水分含量和EB含量明显降低,脑水肿减轻。这为临床颅脑损伤应用Nim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氧自由基(OFR)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的时相关系。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分别在脑缺血2h后再灌注各时间点观察脑组织EB含量,血清超氧化物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OFR与脑组织EB含量有相同时相变化趋势,参与BBB通透性增高的整个过程,同期伴随MMP-2表达,且OFR峰值期与BBB通透性增高的第一高峰时相符合。结论OFR是导致BBB通透性增高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其通透性增高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MMP-2激活可能是OFR损伤BBB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大鼠脑挫裂伤半暗带水肿与血-脑屏障破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挫裂伤半暗带的水肿变化与血-脑屏障(BBB)破坏的关系。方法将1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挫裂伤组和给药组,采用Feeney法制作脑挫裂伤模型,给药组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合剂腹腔给药,分别用伊文思蓝(EB)染色法和干湿法观察BBB的变化和脑组织的水肿情况,同时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EB染色显示:挫裂伤组和给药组在伤后1 h EB开始漏出,6 h最严重。水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挫裂伤组和给药组伤后6 h水含量开始增加,72 h增至高峰。与挫裂伤组比较,给药组脑组织EB溢出量、水含量降低(P<0.05)。结论大鼠脑挫裂伤半暗带BBB通透性改变早于脑水肿的发生,提示BBB破坏可能是早期创伤性脑水肿的结构基础。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合剂可通过改善BBB等多种途径治疗脑挫裂伤。  相似文献   

10.
背景: 面部创伤或面部手术等可能损伤三叉神经系统而导致三叉神经疼痛,由于其疼痛剧烈难忍、易复发,长期以来一直为口腔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现有大量研究发现嘌呤类受体与三叉神经痛相关,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知之甚少。 目的:探讨在小直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中嘌呤类受体介导钙信号途径。 方法:用Fura-2荧光染料通过显微镜荧光测定技术实时检测急性分离成年大鼠小直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结果:用正常外液或去除细胞外Ca2+灌流细胞,分别给予thapsigargin(1 μmol/L),内质网钙泵ATP酶抑制剂,和咖啡因(20 mmol/L),ryanodine受体激动剂,均能够引起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不同程度地升高。ATP(100 μmol/L)也能够产生类似的效应。在去除细胞外Ca2+条件下,ATP引起的[Ca2+]i升高可被thapsigargin可逆性地抑制,而不能被咖啡因抑制;然而在正常外液环境中,ATP引起的细胞内[Ca2+]i 升高不能完全地被thapsigargin抑制。 结论:在痛觉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中,嘌呤类受体介导的[Ca2+]i升高有两条途径,一种途径是通过代谢型P2Y受体作用于三磷酸肌醇敏感性钙库;另一种途径是通过离子型受体P2X受体引起外钙内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